现代战争-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0年5月10日日出时分,德国轰炸机开始对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公路、铁路和机场狂轰乱炸,同时荷兰东部边界前线遭到进攻,数以千计的德国伞兵和滑翔机部队空投到鹿特丹和海牙,这些部队成功地袭击了荷兰守军。在德国地面机动部队出动之前,这些部队就占领了莱茵河上所有的重要桥梁,这是战史上第一次通过空降作战占领他国的战例。
这次空降作战对于整个法国战役的胜利具有关键作用。为掩盖空降部队数量少的弱点,德军在空投地域同时投放了大量的假人,运用了以少充多的谋略,这一诡计在守军中造成了恐慌。荷兰军队不是高效运转的德国战争机器的对手,大量国土落入敌手。
1940年5月14日,德军要求鹿特丹投降,荷兰人犹豫不决。德军轰炸机立即起飞前往轰炸。当轰炸机还在空中的时候,荷兰人宣布鹿特丹投降。但德军的轰炸机已经不可阻挡,鹿特丹大部被毁。
1940年5月15日,荷兰投降。
埃本·埃麦尔要塞
埃本·埃麦尔要塞1936年建造完成,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要塞。这个要塞控制着通往西方的主要道路和运河上的所有重要桥梁。要塞设有炮台,安放着加农炮和速射机枪。要塞还布设了防空火炮和伪装阵地。要塞东北方向有40米高的陡坡,伫立在阿尔伯特运河上,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西北方向、西边和北边都有很陡峭的战壕,布设有机关枪、反坦克炮和探照灯。在西边和北边还有4米的高墙。英法联军以为要塞至少能抵挡五天,这样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迪尔河沿岸展开部队。
德军从1939年就开始认真地研究了埃本·埃麦尔要塞,德军认为埃本·埃麦尔要塞防步兵和反坦克的能力非常强大,但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防空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德军组建了科赫突击团。科赫突击团是空降部队,专门负责夺取埃本·埃麦尔要塞。
1940年5月10日,德军出动41架容克52运输机拖曳着EFS230滑翔机载着约300名空降士兵向埃本·埃麦尔要塞发动进攻。首先有9架滑翔机着陆,9架滑翔机着陆后仅10分钟,德军就占领了九个阵地。接着德军用新型高爆炸药炸毁了一个个暗堡和旋转炮台,牢牢牵制着要塞的1200名守军。24小时以后,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增援部队赶到。德军攻占埃本·埃麦尔要塞仅仅付出了死6人,伤15人的代价。
布雷达变体失效
1940年5月9日,英法联军总司令甘默林命令实施D计划。联军第一集团军群通过比利时边界向迪尔河沿岸的预定地域前进,想在迪尔河阻止德军进攻。法国第七集团军,向北急进,与荷兰军队会合。
1940年5月10日午时,法国第七集团军赶到荷兰南部,发现已被德军第九坦克师截住去路,荷兰军队已经被迫向北后撤。甘默林的布雷达变体全然失效,只好命令部队向安特卫普撤退。
1940年5月11日,埃本·埃麦尔要塞失守,比利时军队只好提前向迪尔河撤退。但是,迪尔河沿岸的防御工事尚未修成。还有许多联军部队没有来得及后撤。
比敌人更了解敌人
德军以死6人,伤15人的代价攻占了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坚固的埃本·埃麦尔要塞。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26架飞机的代价偷袭了阿拉伯国家25个空军基地,摧毁了阿拉伯国家451架飞机,其中埃及336架,叙利亚60架,约旦29架,伊拉克25架,黎巴嫩1架。在这两次战役中德军和以色列都做到了比敌人更了解敌人。埃本·埃麦尔要塞的守军不知道要塞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埃及空军也不知道8点45分交接班有什么问题。在和平时期应该抓紧时间把敌人的每一根头发都研究清楚。针对敌人的每一个军事目标量身定做一个摧毁计划。狂轰乱炸是粗放型的作战,精确打击是集约型的作战,量身摧毁才是最佳的作战方式。如果德军像研究埃本·埃麦尔要塞一样研究了莫斯科,并像组建科赫突击团一样组建了专门攻占莫斯科的军队,那么德军一定可以攻下莫斯科。显然,德军没有对他们要攻击的每个目标都作详细的研究。如果德军这样做了,可以肯定英国和苏联也会亡国。
比敌人更了解敌人的目的就是量身摧毁。美军在全球共有664个军事基地,其中空军146个,海军196个,陆军286个,海军陆战队36个。如果对美军的146个空军基地进行仔细研究,为每一个空军基地量身定制一个摧毁计划,那么1463枚导弹和3789枚炸弹就可以把美国空军从地球上抹掉。谋略是实力的倍增器,量身摧毁计划是放大倍数最高的谋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法国战役2:中央突破
阿登森林
1940年5月10日,德军A集团军群庞大的装甲部队分成三个集团呈密集队形从南面向阿登山区推进。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在长达150公里的队伍上空来回盘旋,以便对来自英法联军的任何空中攻击作出反应。
1940年5月12日,第一次坦克大战在威尔道普展开,法国第一军的两个轻型机械化师与德国第三、第四装甲师的主力正面遭遇,德国坦克还有斯图卡轰炸机支援。法国的索马坦克是可以与德军引以为豪的潘采夫坦克相对抗的。索马坦克最突出的性能就是能抵挡最重型的德军坦克炮的攻击。但德国人的战术使他们能对法军坦克机动制胜。
1940年5月12日晚,A集团军群抵达马斯河开始与西岸的法军交战。
1940年5月13日,德军突破了几处防线。德军攻击部队很快在西岸建立了桥头堡,然后搭起了桥梁,让装甲部队通过。法军最终崩溃了,德军装甲部队通过大桥继续向西进攻。
1940年5月13日晚上,威尔道普的法军坦克撤退了,德国第三、第四装甲师赢得了胜利。
德军在法国战场上使用了重点突破战术。德军指挥官们将他们的攻击力量集中起来使用,以打击法军的激烈抵抗。成功地跨越马斯河是德军进攻的关键点,渡过马斯河之后,坦克才能呈扇形展开,在有利地形上驰骋。
1940年5月14日,德军第一、二和十坦克师全过了河,并打退了法军的反击。海因茨·古德里安就是这三个装甲师的指挥官。古德里安终于能全面施展自己的装甲兵作战理论,他豪气冲天地说:装甲兵只要一发动了攻势,那么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决不会有红灯的出现,我们要把绿灯开到路的尽头,这一次就是英吉利海峡。但遗憾的是,德军统帅部却安排古德里安受科莱斯特领导。科莱斯特是德军中头脑最古板的将军。
古德里安的坦克越过马斯河后,他命令第一和第二装甲师改变进攻方向,挥师西进,目的是突破法军的防御阵地,将英法联军劈成两半,并从侧翼和背后突袭进入比利时的英法联军。
1940年5月14日上午,法军命令精锐的第三装甲师攻击色当的德军桥头堡,但直到天黑也没有攻下来,而且既没有炮兵支援,也没有步兵支援。法军第二集团军司令亨奇格将军下令停止进攻,并将这个装甲师的坦克分散到他的步兵队伍里,这支唯一可以抵抗德国坦克的联军部队就这样解散了。亨奇格还决定收拢他的左翼部队,以阻止德军突袭法兰西东部,这就使色当防线的裂口从8公里扩大到25公里。
1940年5月14日,除马斯河外,德国坦克还跨越了蒙泰梅和迪南,重创了克拉普的第九集团军。跨越了迪南的是第七装甲师由48岁的少将埃文尔·隆美尔率领。
1940年5月15日早上,法国总理保尔·雷诺打电话给丘吉尔说:我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德军在马斯河上的突破使甘默林的整个战略体系彻底破产,英法联军即将大溃败。
甘默林和他的司令官们全乱了分寸。为了实施有效反击,他们一直在考虑的是步兵,而不是坦克的前进速度。所以一直也没有跟得上战局的变化,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标出可能抵抗住德军的所谓防御线,而德军的坦克却只顾往前,势不可挡。终于,法军想起了坦克。戴高乐将军指挥四个刚刚组建的装甲师试图对德军装甲部队更加暴露的侧翼发起攻击,但是法国坦克笨拙的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糟糕的作战计划,使坦克只能分散投入战斗。德国人毫不费力地就重创了法国的装甲师。
北方的英法联军在范布隆克集团军群的压力下,仍然在坚守阵地。但是,甘默林认为伦德施泰特的装甲部队在南边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甘默林命令北方的英法联军开始从迪勒防线撤退。突然的撤军命令让自我评价不错的英法联军部队大失所望,同时也让当地人感到恐慌。越来越多的难民阻塞了公路,撤军更加困难了。伦德施泰特的装甲师继续向西前进,他们越往西渗透,就越造成了更多的混乱。
1940年5月15日晚,古德里安的装甲师打通了向西的道路。但科莱斯特担心古德里安过于冒进,命令他停止前进,让他的部队就地扎营。古德里安强烈地反对此项命令,要求继续前进24小时,以便扩大桥头堡。得到同意后,古德里安抓紧时机又推进了80公里,俘虏一万人,缴获100辆坦克,而仅仅付出阵亡35人,伤59人的代价。
压倒性的局部优势
交战双方整体实力的对比很难有大的改变。但是,交战双方投入到一次战斗中的军事资源的多寡与整体实力没有多大的关系。无论是整体实力强的一方,还是整体实力弱的一方,都必须争取制优权。所谓制优权,就是在战争中获得军事优势的权力。交战双方必须在每一次战斗中都争夺制优权。在一次战斗中,甲方投入的军事实力十倍于乙方,则甲方无可争议地获得了制优权,并且具有压倒性的局部优势。在一场战争中可能会以少胜多,但不应该在任何一次战斗中期望以少胜多。一支步枪不如一支机枪,但十支步枪可以战胜一支机枪。人海战术和狼群战术都是通过以量胜优的方式来获得局部优势。
战斗中需要的是压倒性的局部优势,而不是相对的局部优势。只有压倒性的局部优势能够确保胜利,相对的局部优势只是胜算大一些而已。在驻守阿登山脉的五个法国师面前,德军A集团军群只可能是势如破竹。德军取得了百倍于敌的局部优势,怎么可能不是势如破竹呢?德军采用重点突破战术,也是为了获得压倒性的局部优势攻破法军的防线。防守方必须防守多个点,而进攻方可以只进攻一个点。犹如钢针穿纱,在遭到进攻的那个点上,进攻方将以压倒性的局部优势攻破防守点。当一条防线上的多个防守点被攻破后,这条防线就瓦解了。防守方应该组织一支力量对进攻方最薄弱的环节发动进攻,而不是等待被进攻。当进攻方对防守方的薄弱环节发动进攻时,防守方也对进攻方的薄弱环节发动进攻。这种“错位攻防”将大大减弱进攻方的锐气。错位攻防比一味的避其锐气要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法国战役3:敦刻尔克大撤退
停止的错误
1940年5月16日天黑时,古德里安再次接到科莱斯特停止前进的命令。无论是希特勒还是德军最高统帅部都没有料到法军竟败得如此之快,他们一直担心法军将对脆弱的左翼发起强大的反攻,所以希特勒坚持让古德里安等待步兵赶上,以便形成侧翼掩护。
1940年5月19日,无计可施的甘默林被马克西姆·魏冈代替。同时1916年凡尔登战役的英雄亨利·贝当元帅被任命为副总理。魏冈试图协调英军和法军对德军装甲部队侧翼的进攻,但是这些反击再一次被击退了。
德军坦克的进攻在继续,但是法军联军坦克的反击却使德军高层感到紧张。步兵主力部队还远远落在坦克部队的后面,这让德军高层更加紧张了。再加上坦克成员日渐疲乏,德军高层下达了暂停攻击的命令。但是古德里安抗命再次发动进攻,不给联军任何喘息之际。古德里安立刻联系了另外两个装甲师,约定迅速推进,直到耗尽最后一滴油为止。
1940年5月20日,古德里安的坦克到达了索姆河口的英吉利海峡海岸,北方的英法联军被拦腰斩断。古德里安往北攻击,拿下了布伦港,继续进攻加来。
1940年5月21日,加来守军被迫投降。古德里安6天突进400公里,创造了现代战争的一个奇迹。古德里安战术运用得当,很好的阐释了自己的闪击战理论,同时法军战术陈旧,指挥混乱,这些都是这一奇迹的发生的原因。因此,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一样,成了法国战役中表现最突出的德军将领。
1940年5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