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商人,如薛禄等人的看法就是夜壶,用得着你的时候就给点脸面,用不着的时候就扔出去。
如果不是方醒在,按照薛禄的秉性,多半是要叫人把这些商人打出去。
方醒沉吟了一下,说道:“阳武侯,此事要配合着清理田亩来看。”
他有些厌恶自己的凉薄,把忠臣的热血当做了工具。
可薛禄却是被点醒了,微笑道:“懂了,利用霍严殉国之事鼓噪起来,打压士绅。”
方醒微微颔首,心中有些恍惚,起身道:“那方某就去处置一番,阳武侯,还请盯着南方各处。”
薛禄起身拱手道:“本候知道。”
南方的清理首在军队的震慑,而安乡县县城失陷,这对军方来说就是耻辱。
耻辱自然要用鲜血来洗刷,而商人们的鼓噪,却是方醒需要的。
我要大势!
方醒在想着从古至今的变革,却没想到有哪次变革能和现在相比。
“这是从文皇帝时就开始的变革,我们从来都不急。”
跟在他身后的一群人都在听着,不知道他是在给大家打气,还是给自己鼓劲。
“历数史上有数的革新,大多都是急吼吼的,都想用威权和武力一下就把反对意见压下去。”
“可这并不可取,很危险!”
一路上跟来了不少军士,他们将要在外面维持秩序,并防备刺杀。
“我们要势!”
方醒从未如此的渴望这些革新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只要百姓支持,他就敢把那些士绅压五十年不得躁动。
五十年之后,科学昌明,还有儒家什么事?
可从这次清理来看,那些把自家的田地投献给士绅的百姓都不满意,甚至在背后发誓诅咒,而对象从大明这个国家到皇帝朱瞻基,再到方醒,无所不及。
这也是势!
怎么去逆转这个势,方醒依旧没辙。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没有这个物质基础,谈什么势,在这个时代压根就不可能!
一路到了大门外,外面已经聚集了少说三百多人。
“伯爷,大部是商人,剩下的有看热闹的,有探听消息的。”
身后有人禀告,方醒却不会管这些。
他要的只是势!
那些商人以往压根不敢直视他,可今日却让他体会了一番万众瞩目的感觉。
“霍大人名垂青史,对此本伯毫不怀疑!”
方醒给了霍严一个很高的评价,于是气氛略微缓和了些。
这些商人实际上不是来为霍严讨公道,他们是在为自己代言。
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方醒:谁对我们好,我们就对谁好。
方醒品味到了这股味道,却嗤之以鼻。
在他看来,商人,特别是豪商,压根就没几个好的。
人有钱到了一个地步,他自然不会满足于现状,物质他们不缺,缺的只是权利。
所以方醒一直在警惕着商人对权利的侵蚀,为此不惜干掉了一批,这才警示了那些自以为钱多就能干涉政事的豪商。
“郭候以前不过是个小康之家的读书人,等中了举就摇身一变,侵蚀周围的田地,为一方富豪,号称耕读世家。”
最快更新 www。
第2317章 商人的站队
商人自古就是奸猾的代名词,名声不好。
可从永乐后期开始,大明实际上行的是鼓励商业的政策,所以这个政权对于商人们来说是最好不过了。
但眼前的方醒却让人不敢生出半点野心来,于是他们只能表示自己的愤怒。
“伯爷,那些逆贼都该死!”
“对,我等愿意犒军!愿意出钱充作军饷……”
方醒冷眼看着他们,等声音渐渐消失后,说道:“人说读书明理,让人清醒,让人知道忠义,可本伯今日看了却不以为然!”
商人们低头不语。
方醒继续说道:“你等读过书的不多吧?”
那些人默默摇头。
方醒叹息道:“清理南方的投献乃是国策,北方都清理过了,南方为何动不得?”
商人大抵是世间最擅长投机的一群人,当然,官吏在有些时候比他们更会投机。
所以有人揣摩到了方醒的心意,就大声道:“伯爷,南方的士绅多,而且他们的田地更多。”
一人开头,余下的商人们都纷纷表态。
“对,他们巧取豪夺,收取投献,势力庞大啊!”
“他们吞了那些田地都不交税,剩下那些农户就可怜了,都累加在他们的头上,可怜那些农户都老实,不然早就被他们逼反了。”
这个大胆的话一出来,所有的商人都闭嘴了,大家最终看向了说话的那人。
方醒对惶然的莫源兴点点头,说道:“没错,那些士绅占了大明的便宜,至于道:“那些人私心重,不过忠心的也不少,只是那些忠心在钱钞的面前能维持多久,老夫真不知道。就像是那些官吏,上官来了就表忠心,对着下面的人就作威作福,两个面孔,恶心人!”
这话有些愤世嫉俗了,但方醒只是笑笑。
“是,朝中对此肯定会有个公论,那些说南方士绅乃是大明根基的人,不知道此次之后还能坚持多久。”
方醒看到曹瑾露出了疲色,就抓紧说道:“正如您刚才所言,那些人只是少数,可如何能让大多数人和他们分隔开,这是方某一直在思虑的问题,远山公德高望重,当能指点一二。”
曹瑾了然的道:“兴和伯你让王裳在山东弄了个见明报,如今又想让老夫在南方造势,这是要南北一起下手,打压儒家罢!”
方醒沉默了一瞬,终究还是说了实话。
“远山公,许多事情都是要看大势,大明的大势在哪?”
曹瑾淡淡的看着方醒,却摇头不语。
方醒说道:“大明的大势就在革新。”
树上的蝉鸣聒噪,方醒拍了一下树干,可噪音依旧,他笑了笑,说道:“纵观历史,每朝每代都延续不了多久,然后处处糜烂,难以为续,大明如何?”
曹瑾还是不语。
方醒知道这个老人在听着,而且已经同意了,可他却需要给出一个理由。
“当今陛下有扭转乾坤之志,奈何阻拦甚多,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士绅。”
“不,不是最大,而是差不多都是士绅!”
方醒最后说道:“陛下不会软弱,对此我深信不疑,那么士绅如何?要和陛下针尖对麦芒吗?”
他拱拱手,然后走了。
大树下蝉鸣依旧,曹瑾闭着眼睛好似睡着了。
老仆在边上打盹,直至被曹瑾叫醒。
“去请了邱帧他们来,回来时记得买些卤肉和酒。”
第2318章 被背锅的都查院
“什么?为他造势?”
结果老儒们被请了来,卤肉几盘,浊酒一壶,然后曹瑾就说了方醒交代的事。
曹瑾淡淡的道:“不是他,是陛下。”
“那又如何!”
所谓的忠君爱国,那只是在外面喊的口号,私底下大家都有啥说啥。
一个老儒说道:“陛下也不能为所欲为,否则就是昏君!”
不用曹瑾,邱帧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们不就是念着当年的那位吗,可从文皇帝开始,大明安定了,到现在南征北战,举世无敌,这等国势,谁敢说昏君?!”
那老儒讪讪的喝了一口酒,然后巡视了一番几个碟子,选中了猪头肉下手。
曹瑾说道:“对外无敌也就罢了,可国中的造反有人信不?”
刘观愕然,鲍华尴尬,甚至都不想听。
方醒却自顾自的说道:“咱们不是郭候那等井底之蛙,得有根基才能造反,对吧?所以说,本伯的根基够不够?我看是够了,可陛下也没疑我啊!”
这厮又开始胡诌了。
有人说过,这天下的武勋都可能会造反,就方醒不成。
他得罪的武勋不少,天下的文官和文人几乎都是他的对头,他造反?造个毛线!
他前脚造反,后脚全天下都会声讨他,然后天下人都知道他是谋逆,是逆贼。
所以方醒一通胡诌非但没安慰了这二位,反而让他们忧色更浓。
“别想了,此事本伯觉得最大的责任就是纵容。”
“纵容?”
鲍华知道方醒能影响到皇帝的决策,所以为了能脱责,他也决定好好的配合一次。
“对,从上到下的纵容。”
方醒分析道:“那郭候不过是一介举人,如何能在这二十余年里弄出了那么大的家当?历任官吏都不知道?听闻他家的田地遍及周围几县,他们不知道?”
鲍华点头道:“肯定知道,可那都是默认的,但郭候这个侵吞还是太多了,地方官员应当要干涉。”
“有情弊!”
刘观的三角眼眯着,丝丝冷光散漫出来。
“肯定是有人收了好处,而且是一代接着一代的在收,不然他一个小小的举人,随便一个知县就能让他破家!”
“诛杀逆贼三族!”
“读书人不要脸!”
“支持清理投献,反对的都是逆贼!”
“剐了郭候!千刀万剐!全家老少都杀了,女的为奴为婢!”
这时外面一阵喧哗,刘观和鲍华面如土色,以为是那些百姓被激起了公愤,于是要来冲击都查院。
可方醒却在无奈的苦笑。
果真商人就是商人,说到杀郭候全家时,居然还不忘留下女的。
外面一个小吏不顾礼节冲了进来,喊道:“大人,好多人在外面。”
这时小刀进来说道:“老爷,那些商人听闻了霍大人的壮烈,一时怒气不散,就来了这边和六部情愿,要求严惩那些逆贼。”
刘观心中稍定,听着外面喊声,却发现有些问题。
“兴和伯,反对清理投献的……不少啊!”
鲍华也不是傻子,他仔细一想,就觉得那些商人没胆子把矛头对准所有的士绅和读书人,那么必然是有人怂恿。
商人重利不重情,那多半是他吧!
“兴和伯,大多数啊!”
鲍华只能无奈的劝道。
南方有多少读书人?这个估摸着得好生统计一番。
有人大抵会说大多数读书人都没功名,可现在没有,以后说得清?
你去问一百个读书人,大抵九十九人都笃定的相信自己以后能中举。
是的,进士不说,能改换门庭的举人却是必须要中的。
不然书中哪来的黄金屋和美女?
这也是那些头发都白了还在考试的原因。
那么多人反对,都打倒了,大明大抵也就彻底瘫痪了。
方醒只是木然,鲍华不了解他,就劝道:“兴和伯,此事不可啊!”
刘观已经缓过来了,危机一去,他就开始琢磨着自己能在里面得到什么好处。
他目光微微转动,不小心就和方醒对视了一眼。
那眼神冰冷,吓了刘观一跳,顿时什么好处都忘记了,说道:“鲍大人多虑了,兴和伯不是莽撞之人,只是要压一压他们罢了。”
鲍华看了方醒一眼,方醒起身道:“本伯从后面走,刘大人,鲍大人,都查院要盯紧了那些官员,谁站错了地方要记下来,不然等东厂和锦衣卫的名册到了北平,你们可就被动了。”
他从后门出了都查院,陈默已经在等着了。
这厮把裤腿剪了一半,成了五分裤,胸口的衣襟敞开,只是白白嫩嫩的,少了护心毛,看着就像是个家道中落的地痞。
“兴和伯,那黄俭又去问消息了,而且脸上有淤青,看着好似被砸的。”
方醒站在都查院的后门外,看着前方的屋宇,吩咐道:“还不够,要恐惧。”
他带人走了,陈默想了许久才想到了这话里的含义。
等到了内城墙下面时,陈默找到了陈三。
“三哥,我这里有个活计,大价钱。”
陈三在打盹,前几日得了黄俭的一贯钱,分了些给手下的兄弟,他还不差钱,所以没精神。
“多少?”
陈默说道:“五贯钱!”
陈三睁开眼睛,眼神凌厉。
陈默委屈的道:“三哥,我哪敢哄你。这人刚才是我在都查院外面遇到的,还先给了一贯钱呢!”
陈三面色稍霁,看了一眼对面的青皮,低声问道:“要杀谁?”
卧槽!
哪怕是在这边卧底许久了,可五贯钱居然就能买一条人命,这个真是吓到了陈默。
他坐在陈三的身边,低声到:“不是杀人,只是让那人难受,最后是怕,怕的绝望了。”
陈三眯着眼看着对面,对面就是他的竞争对手。
他冲着那个青皮头子阴森的笑了笑,然后盯着那人对陈默说道:“是士绅还是小官?不然也值不了五贯钱。”
这便是底层人的生存智慧,陈默暗自佩服,说道:“是士绅。”
第2319章 一鼓而下
黄俭很慌,随着霍严殉国的消息传来后,他越来越慌。
他知道皇帝会暴怒,然后会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