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190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190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俘虏还在路上,没到京城,所以这些话很快就传的有鼻子有眼的,让人不得不信。
    方醒也知道了,但他现在就顾着照顾生病的张淑慧,没搭理。

第2339章 士绅的报复
    土豆很内疚,他觉得是自己不懂事,不争气,把张淑慧给气病了。
    于是他就在书院里请了假,汉王那里自然也不去了,每日在家侍奉母亲汤药。
    方醒对此乐见其成,只是想起张淑慧才三十多点就被儿子当成了老太君,就忍不住要笑。
    他牵着无忧站在外面,稍后土豆端着空碗出来。
    “你来。”
    方醒见他面色凝重,虽然也想借机敲打儿子,可终究还是不忍。
    土豆把碗交给了丫鬟,然后走了过来。
    方醒松开手,对无忧说道:“去陪你娘吧。”
    等无忧进去后,方醒指指前方,父子俩就在院子里散步。
    “爹,孩儿不孝。”
    土豆很沉痛的模样让方醒暗自点头,觉得自己的儿子至少不是那等纨绔。
    “知道汉王为何要把你带到府里去操练吗?”
    土豆说道:“知道,陛下有意在年前年后检阅勋戚和勋戚子弟,殿下是好心,想让孩儿不掉队。”
    方醒点点头,沉吟了一下,决定把另一层意人在等候。
    方醒在前厅见到了这人,却不认识。
    “老爷,这是锦衣卫的人。”
    这人起身拱手道:“伯爷,先前有人上了奏章,说您在海外吞了一笔金银,而且和方政弄虚作假翻脸,是准备在海外建国。”
    方醒点点头,辛老七就带着这人出去。
    黄钟来了,说道:“伯爷,这就是那些借机的人。”
    方醒说道:“我和方政弄了一出斗殴也没想瞒着谁,许多人都知道,可金银是怎么回事?真有人当真了?”
    黄钟苦笑道:“关于海外的情况多有传闻,以前说是蛮荒之地,后来拉回来了不少金银,那些人又说海外多金银,难啊!”
    方醒无奈的道:“在海上不可能,上岸后那么多双眼睛盯着更不可能,那些人在想什么?”
    黄钟正色道:“伯爷,他们怕是在想利用您和方政的关系做文章,毕竟很亲密。还有……您执掌聚宝山卫的时间太长了,十几年,让人无法不疑心会不会变成了私军。”

第2340章 革新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
    有人弹劾方醒在海外和方政勾结,而且言辞凿凿的说他们在缅甸的海边来了一场假打,目的只是为了掩饰他们的狼子野心。
    不能忍啊!
    刘观不在,都查院终于发狂了。
    王彰已经压不住了,往日他觉得刘观就是个小人,靠着溜须拍马才一路高升。可现在面临难题后,他才知道刘观的手腕并没有愧对左都御史这个职位。
    “都消停些!”
    都查院的堂前站的满满当当的。
    白雪依旧缓缓落下,可没人遮挡一下,大家都目光不善的看着站在堂前屋檐下的王彰。
    王彰很恼火:“捕风捉影的事可以弹劾,可那是兴和伯……”
    下面的目光顿时就不对了,王彰心中大悔,觉得应当再缓和一些,而不是这样似是而非。
    他正准备缓和一下气氛,下方却有人喊道:“大人,兴和伯难道就不能弹劾吗?”
    王彰在都查院历来都是崖岸高峻示人,不拘言笑。
    现在被人这么一顶,他就觉得有些下不去台了。
    “大人,难道就因为陛下和他当年有过那么一段半师之谊,整个大明就要对他的跋扈和意图不轨视而不见吗?”
    这时下面有御史站了出来,一脸慷慨就义的模样,大声的说道。
    有人带头,那帮子御史都像是打了鸡血般的兴奋了起来。
    “谁说兴和伯图谋不轨?”
    王彰阴沉着脸问道。刘观南下时带走了都查院最精锐的力量,剩下的不是‘老御史’,就是愣头青。偏生刘观还未回来,却把这把火丢在了他的手中。
    所谓的老御史,就是指在都查院厮混了许久,依旧还是御史的那帮子人。
    老御史加上愣头青的组合,连王彰都没辙。
    “大人,若非是图谋不轨,他为何要和方政作假?”
    那站出来的御史就是个愣头青,一番话让王彰不禁怒道:“那是朝政,那是君臣之间的默契。你才为官几年?陛下都心知肚明,一笑了之,用得着你来不懂装懂?!”
    御史也不甘示弱的反驳道:“君臣有别,陛下是被他给蒙蔽了。想想吧,一次放过,二次放过,这是什么君臣?哪日君不君,臣不臣时,悔之晚矣!”
    王彰木然的看着此人,见下方不少人都神色激动,不禁叹息道:“你等这是要诛心吗?”
    下面沉寂了一阵,有人喊道:“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
    ……
    “先送到这里来!”
    杨荣站在值房的外面,看着两个太监提着一个箱子过来,就招招手,让他们过来。
    一个太监愁眉苦脸的道:“杨大人,都是要递给陛下的。
    杨荣说道:“都是弹章,宫中正在准备过年,陛下难得轻松,你们去说一声,陛下自然知道。
    金幼孜闻声出来,不客气的道:“都是给陛下的,看与不看都是一个样,按照本官的想法,直接一把火烧了完事,也省得过年都不安生。”
    那两个太监见两位辅政学士一起发话,都欢喜的把箱子提过来,然后说道:“杨大人,金大人,奴婢在那边听他们说了,外面的御史在发疯呢!说是要一举扳倒兴和伯。”
    另一个太监说道:“兴和伯和陛下亲密非常,还是帝师,此次他老人家立下了偌大的功劳,不赏功也就罢了,怎么可能责罚,这些御史果真是疯了。”
    杨荣板着脸说道:“赶紧去禀告陛下吧。”
    两个太监悻悻的走了,杨荣看着地上的箱子,说道:“是啊!功劳大,还不赏功,终究是威望太高,不是好事。幸而兴和伯知道蛰伏的道理,不然大家都没法,只能硬着头皮分出个胜负来。”
    金幼孜弯腰,一个人就提起了箱子,说道:“若是十年前,方醒肯定会打上都查院去。不过本官真的希望他打破都查院的大门。”
    杨荣过去提着另一边,问道:“那你不弹劾他?”
    金幼孜叹道:“那是冲动,冲动还好,最怕的是城府啊!”
    等到了里面,几个学士一起查看这些奏章,果然都是弹劾方醒的。
    “好多啊!”
    杨士奇有些惊讶的抬头道:“这是文皇帝即位后弹劾臣子最多的一次吧?”
    杨溥捶捶腰道:“是这样,而且言辞激烈,大有除之而后快的意吃饭啊!”

第2341章 被咬
    水师大胜泰西联军,哈烈和肉迷还在磨合之中,一时间大明的周边环境从未这般好过。
    有人说方醒此次海战大胜,彻底奠定了他大明第一名将的地位。更有甚者,有人把明初的那些名将拉了出来,和方醒做比较。
    “我不够格!”
    方政也奉召回京,于是就来拜访方醒。
    方政说了这一路听到的议论,方醒却只是摇头,态度非常坚决。
    方政比方醒还黑,大胡子几乎遮住了半张脸。他笑道:“你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而且大多都是以弱胜强,每战必胜,算起来大明谁能敌?”
    方醒摇头道:“自中山王以下,当初他们从弱到强,和那些势力打,和蒙元人打,就这么筚路蓝缕的建立了大明,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随便找个战例来看,我都只能是心悦诚服。”
    这个是方醒的真心话,若论用兵,他觉得明初时随便一个都督拉出来都能把自己甩几条街。
    说到这个方政也有些唏嘘:“现如今火器打天下,原先的战法大多都不能用了,那些武将武勋们心中恼火,可谁有脸去武学重新学过?”
    话题一转,他继续说道:“我怎么听说咱们俩成逆贼了?”
    方醒无奈的道:“这次士绅们伤了元气,没处发泄怒火啊!”
    方政不屑的道:“早上过来的时候遇到一个说怪话的,我一拳打掉了他满嘴牙。”
    方醒愕然道:“你不会下黑手吗?”
    方政骂道:“那穷酸骂的难听,我便忍不住了,多半要被弹劾。”
    “弹劾个屁!”
    方醒的眼神多了凌厉,说道:“如是武将被羞辱了还能忍气吞声,我倒是想要问一句,这是城府还是什么?若不是城府,这等唾面自干的武将,可能为大明征战?可能为大明戍边?”
    方政一想也是,就急匆匆的回去了。
    随后就传来了弹劾方政当街殴人重伤的消息,而且据说被方政一拳打掉了满嘴牙的那人居然……
    “变傻了?”
    “对,变傻了,不过兴和伯,你这个是什么意思?高兴?”
    方醒觉得挨打的那人就是罪有应得,可张本已经在吹胡子瞪眼睛了,所以他换了个说法。
    “方政可是大将,为大明在缅甸坚守多年,这样的人,也是那些人能羞辱的吗?”
    张本的神色稍霁,说道:“大早上陛下就把本官叫了去,让本官去处置此事。可大理寺不接手,都查院的弹章倒是一路飞进了宫中,兴和伯,这段时间那些御史就在盯着你和方政,为何还要被激怒啊!”
    方醒淡淡的道:“他们弹劾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谁心虚谁知道。”
    张本无奈的道:“你啊你!你不会是想来一出苦肉计,好让陛下下台吧?”
    张本一个神转折,方醒只是笑了笑,有些狰狞。
    张本心中一紧,说道:“陛下也不管,你也缩在家里等着过年,本官……罢了,由得你们。”
    方醒把他送到大门外,临走前张本劝道:“兴和伯,此事最好就是无声无息的过了,皆大欢喜。”
    方醒笑道:“是,就是要皆大欢喜,无声无息。”
    这话说的次序不对,张本以为他在敷衍自己,也没在意。
    皇帝都准备糊弄过去了,你方醒难道还想翻天?
    关键是朝中大家都一致判断此事方醒会冷处理,让自己的战功渐渐抹平。等以后皇帝蓦地想起了这场闹剧般的弹劾风潮,定然会记得他的功绩和隐忍。
    这场弹劾风潮中,最为醒目的就是都查院的一位‘老御史’林詹。
    林詹在都查院多年了,资格比刘观还老。
    他当年进都查院时也是个愣头青,曾经一月之内连续弹劾了五位京官,扳倒了其中的三个,一战成名。
    可后来他却卷进了一起舞弊案里,虽然查无实据,可朱棣却不是讲证据的皇帝。
    可就在朱棣大笔一勾时,见到林詹这个名字觉得有些熟悉,就随口问了大太监。
    这等事换个人都会装傻,免得以后被判定干政。可大太监却也记得这位一战成名的御史,就说了他当年的事迹。
    朱棣一听就觉得此人可用,当做疯狗咬人也好,于是就放了他一马。
    当时有人去提点过林詹,林詹大喜,然后就等着朱棣的垂青。
    可一直到朱棣驾崩在草原上时,他也没想起林詹这个人,
    我就是个悲剧!
    林詹在都查院蹉跎多年,性子早就变了。
    “林大人,你这是要准备一月再弹劾五人?还都是权贵。”
    林詹的值房不大,但经过他多年的整治,倒也清雅。
    他正在看着资料,听到这话后,嘴唇的中间缓缓上翘,同时眯眼。
    整个动作下来,竟像是一张脸都挤压在了一起,说不出的怪异和阴森。
    外面进来的御史一进来就见到他这副模样也不怕,说道:“你这个吓唬新人还利索,有本事你就去弄死几个,不然谁会怕你。”
    林詹直挺挺的盯着他,用没有感情和语调波动的声音说道:“我知道你的,你且等着,等本官升官了,自然会给你好看。”
    那御史嗤笑道:“这次你下手最狠,几乎把兴和伯说成了千古第一奸臣,外加第一隐忍,林大人,你还想升官?小心丢官回家。而且你还提及了兴和伯夫人和他的长子,用词让人震惊,本官真不知道你哪来那么大的仇恨。”
    林詹冷冷的道:“本官的奏章又进宫了。”
    那御史拱手道:“你这是真找死啊!你且小心丢官,到时候凄惨归家,还得要小心兴和伯的报复。”
    “多管闲事!”
    林詹的话让御史也挂不住脸了,就放了些诸如不识好人心之类的话就走了……
    他走的时候没关门,外面的冷风刮了进来。
    林詹打个哆嗦,看着房门外,左唇微翘,左眼微眯,低声道:“陛下终究是皇帝,现如今天下太平已成定局,武人无用武之地,难道留着那些功臣成为眼中钉肉中刺?”
    他缓缓起身走到门边,双手抓住门边,看了一眼外面。
    “本官蛰伏多年,等到了翻身那一日,你等都要死无葬身之地,本官定然要把你们送去海外种地,全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