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5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5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中带着的味道不对,王贺马上就说道:“方先生请放心,敌军已然全歼,这功劳谁都抢不走!”
    方醒点点头,然后纵马过去。
    远处看到火枪兵们在用刺刀清剿着剩下残敌的那三人都呆呆的站着,良久,阿斯兰长叹道:“明人凶悍,回去我会让……”
    “你等是何人?”
    阿斯兰还没表完看法,边上却突然冒出了十多个黑影来。
    阿斯兰心中一惊,就摸向了腰部,那里有他心爱的马刀。他自信一刀在手,这些人都拦不住他。
    他的那两个同伴也悄然的准备反抗,可就在此时,黑影中突然有人喝道:“双手举起来,举高一点,不然就把你们射成刺猬!”
    这是蒙语,阿斯兰的身体一震,刚摸到刀柄的手再也无法动作,因为对面的黑影们都举着一个东西。
    弓弩!
    正当双方僵持的时候,黑影中有人点燃了火把,顿时双方都看清了对面。8

第256章 人的私心
    张羽觉得自己应该能在最后关头给瓦剌人的背后重重一击,然后战后论功的话,不但无过,小功肯定是有的。
    可当他勇敢的一马当先冲出堡门时,看到外面的景象,不禁瞠目结舌的勒住了马缰。
    “这里有个活的!”
    这时几个民夫看到了被死马压住了大腿的瓦剌千户,不禁狂喜的喊道。
    发现俘虏,这几个民夫就会得到奖励。要是能抓到一个大官,不但有钱粮上的奖赏,搞不好还会被免除劳役。
    所以看到那个被压住的瓦剌人的盔甲很是齐全后,几个民夫欢呼一声,捡起刀枪就冲了过去。
    把俘虏五花大绑,民夫们看都不看近在咫尺的张羽一眼,喜滋滋的抬着断腿的俘虏去报喜。
    “抓到一个鞑子的大官!”
    方醒只是看了一眼,然后就交给了辛老七和董辟,自己迎了过去。
    张羽看着大步走来的方醒,讪讪的道:“今夜多亏了方先生,下官感激不尽。”
    方醒看着张羽身后的那些残兵败将,皱眉道:“既然遇袭,为何不点燃烽火?”
    夜晚遇袭最好的报信方式就是烽火,而且兴和堡中也有烽火台。
    张羽一愣,他身后的那些人都是一怔。
    于三火干笑道:“方先生,虽然有烽火,可当时敌情如火,抽不出人去啊!”
    赵信榜和马彪都低下头来,心中有些难受。
    其实不是抽不出人来,而是当时大家都觉得点燃了烽火也是没什么卵用,所以干脆就别折腾了。
    张羽点头道:“正是,今夜骤然遇袭,堡内的军士们死伤惨重,剩下的人都在奋力拼杀,找不到人。”
    方醒呵呵一笑,不置可否的道:“方某只是随便一问,张大人不必这般解释。”
    方醒的态度很坚决,他不会给张羽背锅。
    张羽看看左右,低声道:“方先生可否借步说话?”
    方醒无可无不可的跟着到了边上,张羽面露恳求之色说道:“方先生,可否借些人头?”
    “铮!”
    方醒的第一反应是拔出刀来,然后刀尖指着张羽,厉喝道:“张大人,你欲何为?”
    尼玛!你想借谁的人头?
    你以为自己是曹操吗?
    张羽看到那边的目光都转过来了,特别是辛老七,他正飞快的冲了过来,就急忙解释道:“方先生,下官只是想……借些敌军的人头。”
    卧槽!
    原来是想抢功啊!
    方醒缓缓的放下刀,对着跑来的辛老七摆摆手,然后回身说道:“张大人,今夜兴和堡被敌军突袭,这个罪责是掩饰不了的,而我带着兄弟们来解救你们,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张羽仔细听着,频频点头,他以为方醒只是在作谈条件前的铺垫,心中也已经做好了被狠敲一笔的准备。
    方醒看着兴和堡幸存将士们正呆滞的站在那里,就摇头道:“抱歉了张大人,这仗是我手下的弟兄们打出来的,我不能昧了他们的战功。”
    说完方醒就大步的走了回去,留下个失魂落魄的张羽呆立原地。
    张羽抬头看着方醒的背影,心中百思不得其解。
    那些军士的功劳还不是你这个主将说了算吗?难道他们能比得上我张羽给你的好处?
    如果方醒听到他的心声,大概会嗤之以鼻吧。
    大明目前靠的就是军功相对公平,这才能让普通军士效死。
    如果军功体系崩塌,那么大明军队必然会跟着颓废!
    “少爷,我们抓到了几个奸细!”
    方醒刚刚看了那几个被撞飞的长枪手,闻言就起身看去。
    小刀的手中捏着绳头,身后牵着被捆住手臂的三个异族打扮的男子。
    就像是一个牧童在牵着几头牛。
    方醒感到激战时的兴奋已经开始消退了,疲惫如潮水般的涌了上来,就说道:“很好,把他们交给老七处置,明日咱们再论功。”
    辛老七接手后,立即让人去杀胡堡报信,然后全军进入兴和堡休息。
    张羽不敢再次阻拦,反而为了让方醒在战报中不给自己下烂药,还得殷勤的命人做饭。
    方醒得到了一个单间休息,他才睡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叫醒了。
    辛老七一点都看不出疲惫,依然是精神奕奕的。他面色凝重的道:“少爷,那三人是鞑靼人,其中一个是阿鲁台的侍卫。”
    这个口供是如何问出来的方醒不关心,他只是愤怒的踢开了被子,翻身起来就骂道:“玛德!旁观瓦剌人突袭兴和堡却不报信,阿鲁台的野心昭然啊!”
    辛老七点头道:“少爷,他们三人原本是来观察我军的动向,可却意外的发现了瓦剌人的踪迹。”
    “观察我军的动向?”
    方醒冷笑道:“让董辟马上写捷报,把这三人的情况也附之!”
    辛老七皱眉道:“少爷,此战董辟并无功劳,为何还要让他报捷?”在他看来,这份捷报就该由方醒来写。
    方醒笑道:“不必担心,董辟必然不敢乱写。”
    辛老七皱眉道:“少爷,人心难测啊!”
    方醒指指隔壁,那里面住着监军王贺。
    辛老七恍然大悟。王贺作为监军,同样需要写一份奏折随同捷报递上去,而且这份奏折会直达天听,谁都不能阻拦。
    要是董辟的捷报和王贺的奏折有差异,那么……
    果然,醒来的王贺在写完自己的奏折后,提出来要看看捷报。
    董辟不敢拒绝,随后就被王贺打脸了。
    “此处应当是方先生身先士卒吧?”
    王贺指着捷报冷笑道。他是阉人,而此战后方醒的地位必然就不同了,所以他当然会为自己结个善缘。
    董辟满头大汗的偷瞥了方醒一眼,急忙解释道:“下官疏忽了,这是下官疏忽了,下官马上就重新写,马上……”
    王贺得意的看向方醒,可方醒只是颔首微笑表示感谢。
    是人都有私心,董辟在捷报中给自己的脸上贴金,这个是在方醒的预料之中。只要他不篡改此战的走势和结果,那么方醒不是很在意。
    方醒麾下三千多人,可里面有多少是别人的眼睛谁都不知道。
    至少有皇帝的眼睛在看着大家,这一点方醒很是肯定。
    方醒看到董辟脸上的汗水都滴下来了,就起身淡淡的道:“我估计发出去的不会只有这两份。”
    闻言王贺只是微笑,而董辟的手都在发抖。

第257章 捷报打脸生疼
    阳春三月,可在大明的北方依然是一片白茫茫。 不过路上的白雪已经有了融化的痕迹。
    春天就要降临这里了!
    几匹快马朝着万全城冲去,背上插着的小旗让万全城的斥候根本就不敢拦。
    “捷报!”
    城门处的军士们赶紧闪开,看着冲到城门前的骑士不禁猜测道:“这是哪的捷报?”
    要知道皇帝才从北平出来没多远,这捷报是哪来的?
    “捷报?”
    丁峰已经得知了皇帝携带皇太孙从北平出的消息,所以最近很是忙碌,整天就忙着操练军士、视察城防。
    “捷报!我杀胡堡一战杀敌一千余!”
    “捷报!我杀胡堡一战杀敌一千余!”
    “……”
    几名骑兵在城门口喊了三遍后,就对守门的军士说道:“杀胡堡方先生麾下报捷斥候小刀,请贵军给予马匹更换。”
    守门的小旗官看到小刀那稚嫩的脸,心中嫉妒的道:“果真是杀敌一千余?别杀的都是牧民吧?”
    小刀昂道:“杀胡堡四周并无牧民!”
    自从大明要北征的消息传到草原上后,以兴和堡为中心点,相当一个距离内都看不到牧民了。
    换好马后,小刀一个呼哨,带着几名骑兵策马就走。
    接着这个消息就被传到了城里,顿时一片欢腾。
    只有丁峰,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失态的起身问道:“可是真的?”
    报信的亲兵不敢回答。
    这特么的谁知道啊!
    “这不会是真的!这不是真的……”
    丁峰想起方醒当时拿出的那封信,心中就是一个咯噔。
    如果这功劳是真的,加上皇太孙老师的头衔,这位方先生此后……
    “郑亨!”
    丁峰咬牙切齿的低声道:“你特么的害死人了!”
    亲兵隐约听到了些,他不禁退后了几步,在心中也是把郑亨给骂惨了。
    就是听了你的命令,万全才会把方醒拒之门外,最后还是方醒强硬的表明身份,这才勉强接纳了他麾下的伤员。
    如今方醒报捷,那么丁峰怎么办?
    本来是可以搞好关系,为以后铺路的。现在只能是祈求方醒不要计较丁峰当时的态度,不然真的是后患无穷啊!
    小刀给方醒磕过头,按理此后就该是方醒的家丁了,可临行前,方醒的交代让他的心中迷茫之极。
    “小刀,是你先现了敌军的踪迹,不然兴和堡必然失陷,此后你又抓住了阿鲁台的亲卫,有此二功,你的前程就有保障了,此后休提什么家丁的事……”
    路程在延伸,各种念头在小刀的心中翻涌……
    ……
    宣府镇,这是大明北方的重要防御方向,由武安侯郑亨统帅,堪称是封疆大吏。
    郑亨此刻在伴驾,留守的王聪和李远都是宿将。
    这日,两位侯爷刚从军中视察回来,心情不错的在吃午膳。
    “大捷!杀胡堡一战杀敌一千余!”
    呃……
    王聪和李远面面相觑的放下了碗筷,招进人来仔细问了问。
    良久,王聪叹道:“武安侯误人不浅啊!”
    李远心有戚戚焉的道:“就是!那人可是皇太孙的老师,据说他在交趾就立有大功,只是被陛下一手压了下去,此次若是真的,一飞冲天不可挡啊!”
    王聪自我开解道:“不用怕,他就算是立下了大功,最多是封侯罢了,咱俩也是侯爷不是?”
    李远摇摇头不说话,心想那可是皇太孙的老师啊!
    如今谁敢称为皇太孙的老师?
    除了那位大师,也就是方醒一人了。
    ……
    离开北平府后,朱棣的心情就变得有些亢奋起来,整日和下面的将领们探讨战局。
    将领们刚走,大帐里的朱瞻基看到朱棣有些疲倦,急忙就送上了热毛巾给他擦脸。
    朱棣用毛巾捂着脸,觉得僵硬的脸部松缓了些,可他的脑海中依然在演算着未来的局势展。
    而朱瞻基刚才听了一耳朵的军事谋划,正在综合收纳。
    今天郑亨提出了个一字长蛇阵,让阿鲁台的人马打头阵,然后在草原上搜寻瓦剌人的踪迹。一方找到后,其它的军队马上就席卷过来,让瓦剌人无所遁逃。
    可这个意见却被朱棣给否决了,因为他非常清楚瓦剌人的勇悍,一旦摆出这等松散的阵型,容易被对方一一击破。
    如果方醒在这里的话会怎么想呢?
    “捷报!”
    祖孙两人正各自思索着,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喧哗。
    朱棣睁开眼睛,利芒一闪而逝,喝道:“去看看!”
    大帐内的大太监马上就出去查看情况。
    朱瞻基皱眉问道:“皇爷爷,我大军未至,何来的大捷?”
    要知道大捷可不是乱报的,没有上千的斩获你敢报大捷,不说别人会笑话,此后在皇帝和那些大佬们的心中就会给你打上一个‘不稳重’、‘轻浮’的标签,别想得到重用。
    所以不但是朱瞻基纳闷,连朱棣自己都是有些恼火,因为在他的布局中,除非是瓦剌人突袭兴和或是边墙,不然不会有什么大捷。
    可大军已经快到宣府了,瓦剌人的胆子有这般大吗?
    朱棣当年靖难之役时可没少用轻骑突击对手的战例,要是瓦剌人敢来,说不得他会再上演一次轻骑突击,一举捉住瓦剌人的主力。
    瓦剌人不会那么傻!
    朱棣摇摇头,准备拿这个胡乱报捷的家伙来开刀,好给下面的人敲敲警钟,免得他们轻敌。
    很快帐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