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1258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1258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后微微后仰身体,仿佛靠在椅背上才能抵御突然出现的虚弱感。
    她眯着眼睛看着外面,幽幽的道:“终究还是来了吗?”
    “从书院开始招收学生起,到你皇爷爷放任科学传播起,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还是来的那么早。”
    “你准备怎么办?”
    太后不希望朱瞻基选边站,“你当初让兴和伯挂了太子少师的荣衔,就是为了今日,可群情汹涌,以后玉米就会成了众矢之的。”
    “皇帝有时候就该垂拱而治,把问题抛出去,冷眼看他们争斗,最后再从中引导,让自己想要的结果取胜,这就是帝王之道。”
    太后并不乏政治智慧,连朱瞻基都深为佩服。
    “母后,此事关切大明未来道:“既然定下了那就要思虑周全,兴和伯何时归来也得好生打算,别在风头上,否则群情激昂,会多不少麻烦。”
    “母后,朕准备让钦天监看日子了。”
    太后微怔,问道:“那么急?”
    朱瞻基说道:“朕刚减免了天下一成粮税,说是市恩也好,说是忧心百姓也罢,可机会出现了,那就不能放弃。”
    太后明白了,皇帝这是先用减免粮税来获取民心,然后再立储,这样就能减少许多麻烦。
    “可你为何不先立储,然后以立储的名义减免粮税呢?”
    就如同是每当皇室有重大更替时,总是会用大赦天下来获取民心。太后觉得朱瞻基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真是有些莫名其妙。
    朱瞻基说道:“朕首先是皇帝,而朕以为皇帝首先就是看护天下,所以借用了减免粮税之事就足矣,若是还要把立储和市恩连起来,朕觉得这几年,我家这些年都是白过了,历任皇帝都不称职。”
    太后苦笑道:“你这骄傲的模样和你皇爷爷当年差不多,都认为自己是天之子,自信无人能敌。”
    朱瞻基淡淡的道:“皇爷爷是朕一直敬仰的帝王,可朕却知道自己不能东施效颦,所以一次次革新就如海浪般的,这些革新在冲击着那些痼疾,希望能在朕无力之前,大明能确定一个格局。”
    他起身看着外面,说道:“流水不腐!”
    ……
    随后宫中就传出了消息,陛下令钦天监挑选日子。
    什么日子?
    无数人在猜测和追问着。
    可在朝中那些重臣的眼中,此事无所遁形。
    “要立储了啊!”
    微风吹进来,胡濙觉得一阵冰冷。
    ……
    夏元吉在户部审核着南北大道的耗费。
    这等事颇为耗时,而且需要凝神静气,所以没耐性的人干不了。
    “大人,宫中出来的消息。”
    夏元吉抬头,揉揉眼睛,有些疲惫的问道:“什么消息?”
    来人说道:“大人,陛下令钦天监……挑选吉日。”
    夏元吉的食指还停留在眉骨上,闻言就惊讶的道:“可是立储?”
    来人点头道:“是。”
    夏元吉放下手中的册子,把算盘晃动一下归零。
    “终于是来了。”
    他只是叹息,而五军都督府里,孟瑛在骂人。
    “去叫人,这个时候不来的,以后活该倒霉!”
    于是战马四出,在皇帝想要立储的消息传播到那些武勋家中,让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而在锦衣卫里,沈阳站在台阶上,杀气腾腾的对着手下说道:“大事到了,盯紧那些有资格影响此事的臣子。还有,警告那些青皮,在这个时候敢搅浑水的,不是流放。”

第2465章 苦尽甘来
    “公公,陛下要立储了!”
    安纶很冷静,对于太监来说,每一次皇位的更替就是一次煎熬。
    谁上位?
    谁倒霉?
    新人笑,旧人哭,这就是宫中的规矩。
    但是唯一能让他们感到高兴的就是皇帝的春秋鼎盛,至少二十年是有保障的。
    二十年后……
    可谁还管二十年后的事?
    “立储……可说了是谁吗?”
    安纶随口问道,然后不等回答就笑道:“当然是大皇子,咱家是白问了。”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召集人。”
    稍后他站在大堂前,看着院子里的下属,淡淡的道:“看好京城,告诉各地,盯住那些首脑,若有异动,就要赶紧报上来。”
    下面的人精神一振,有人问道:“公公,往日盯着的那些人要不要动手?好歹杀鸡儆猴啊!”
    下面马上有人应和,大家都显得忠心满满。
    安纶右手大拇指扣住佛珠,冷冷的道:“这不是立功的时候。”
    一句话就把那些想趁机抢功的念头打散了,安纶说道:“最坏的事就是叩阙,所以要盯紧人多的地方,那些酒楼,特别是有女人的酒楼,听听那些士绅的动静。”
    下面有人问道:“公公,为啥要盯着有女人的酒楼?”
    有人在偷笑,安纶看了一眼,偷笑那人面色惨白。然后安纶说道:“那些所谓的才子最喜欢去青楼,和女人在一起,闻着女人的味道,他们才能才思泉涌。”
    下面的人哄笑了一下,有人说道:“公公,那才思也未免骚气重了些吧!”
    这些哄笑声就更大了,安纶不为所动的道:“都去吧,盯紧了。”
    等人走了之后,安纶问了陈实:“闫大建去了山东,目前在干什么?”
    陈实说道:“闫大建是跟着金大人和兴和伯下去的,目前是跟着金大人监察营造。”
    “营造?他懂什么营造?”
    安纶摆摆手,等陈实出去后,他的脸上多了狰狞。
    “你当年连修桥都不懂,现在居然懂修路了吗?”
    ……
    要立储了!
    从两个皇子安全活过了周岁之后,立储的事情就在百姓的嘴里过了多次。
    但这次看来是真的了。
    一辆马车从街头缓缓驶过,车里的人掀开一点帘子,听着外面的嘈杂。
    “知道太子叫什么不?”
    “叫什么?”
    “国本!立了太子,咱大明就稳了,这就是根本。”
    马车一路到了宫外,随后张淑慧带着无忧下车。
    进了宫中,一路见到的人都是面带喜色。
    若是立储,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后,甚至还有太后,后宫的三位大佬都不会吝啬,各自表示一番欢喜是肯定的。
    好处多啊!
    等见到胡善祥时,她正在发呆。
    坤宁宫中喜气洋洋的,连端端都知道自己的弟弟要成太子了,正在和他在边上嘀嘀咕咕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恭喜娘娘。”
    张淑慧在家就得了消息,对胡善祥在这个时候召见自己有些不解。
    是没人可以分享心情吗?
    胡善祥抬头,神色有些恍惚。
    她强笑道:“来了,坐。”
    就像是和来串门的邻居打招呼一般的随意。
    “陛下要立储了。”
    “是。”
    “心慌了吗?”
    “没有,只是觉得有些茫然,觉得他这么一个小人,怎么能抵挡那些明枪暗箭。等长大了之后,他怎么去统御大明。”
    张淑慧觉得皇后是魔怔了,就劝道:“不是还有陛下吗。陛下会教导他。”
    胡善祥点点头道:“是了,还有兴和伯。可兴和伯现在在山东啊!”
    她渐渐的低下头去,双手想捂着脸,却在半途停住了。
    张淑慧看到了有水滴滴在地上。
    “这是……这是好事。”
    张淑慧的劝慰很苍白无力。
    这是一个被压力压的要发疯的皇后,只是她谨守着自己的心,记挂着两个孩子,所以才一直忍到了现在。
    如今眼看着儿子一朝要被立为太子,她的所有隐忍都值了。
    “母后!”
    那边的端端发现了胡善祥的异常,就跑了过来。
    “母后。”
    被抛下的玉米过来后,就皱着眉,然后伸出双手去捧着胡善祥的脸,用力的抬举着。
    “母后!”
    张淑慧见到了玉米倔强的一面,胡善祥心中激荡落泪,不好让儿女见到,所以不肯抬头。
    可玉米就这样用力的抬举着她的脸,声音都变了。
    “母……后!”
    端端也帮着她,胡善祥终究是不忍自己的孩子担心,就缓缓抬起头来。
    张淑慧只是看了一眼,然后就转过脸去。
    那张脸上全是泪水。
    “母后!”
    这是两个孩子第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流泪。
    端端大些,就有些慌。
    而玉米却不懂这些,只是想起了自己嚎哭时母亲给自己擦泪水,就伸出小胖手,胡乱的在胡善祥的脸上抹着。
    “母后,不哭,去玩。”
    以往他哭的时候,胡善祥不是呵斥,而是细细柔柔的给他讲道理,最后就哄他出去玩。只要跑一圈,他就忘记了这一切。
    所以他觉得母亲也该是这样。
    于是他就抓着胡善祥的手,焦急的喊道:“母后,出去玩。”
    端端却知道母亲怕是心情难过,就说道:“母后,是谁惹您生气了?”
    胡善祥看着儿子焦急的模样,听着女儿轻声的问话,觉得这些年的煎熬都值了。
    她泪眼朦胧的起身,然后微微弯腰,被玉米拉了出去。
    张淑慧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发酸。
    “夫人无需伤感,这便是苦尽甘来啊!”
    怡安意味深长的说道。
    张淑慧点点头,听着外面玉米在叫嚷着要去哪玩,胡善祥哽咽着应了。
    阳光暖暖的从窗户照进来,照在座椅上。
    一杯茶在小几上缓缓的冒着热气,热气渺渺,几乎垂直。
    ……
    “陛下,皇后娘娘哭了。”
    朱瞻基在处理政事,得了这个消息不禁有些意外。
    稍后有人来说了更详细的事。
    “殿下和公主带着娘娘在花园里玩耍,花园里空无一人。”
    春季的花园里有许多可观之处,生机勃勃。
    可在胡善祥母子三人进来后,所有人都悄然走了。
    没有人畏惧胡善祥,但她们害怕玉米。
    而玉米才四岁。
    这就是未来太子的威权!
    朱瞻基有些恍惚,他细眯着眼说道:“要盯紧了……”
    俞佳心中一颤,知道要盯紧什么,就应道:“是,陛下。只是殿下的身边没什么身手厉害的,要不……”
    朱瞻基摇摇头,“宫中足够了,但是要盯紧了接近玉米的人,若是有谁心思不纯……罢了,若是事事如意,他就是娇花,如何能当得起大明这个担子。”
    俞佳劝道:“陛下,黄俨可是前车呢!殿下的安危不可轻忽啊!”
    朱瞻基的目光猛地转过来,森然道:“朕行事还用你来教吗?”
    “奴婢不敢。”
    俞佳瞬间就跪了下去,肠子都悔青了。

第2466章 惊蛰
    若是把大明的事当做是红白喜事的话,那么钦天监这些年就是送走了两位帝王,又迎来了两位帝王。两白两红。
    这日子没法过了啊!
    除去研究历法之外,钦天监就是扫把星,专门报告星象的异常,为文官们提供对付帝王弹药。
    陛下,您行为不轨啊!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
    所以得了要立储的消息后,整个钦天监都动了起来,不管是内行还是混日子的,都在翻着黄历,或是推算。
    这等日子要是算错了,皇帝能把钦天监从上到下都撸了。
    所以钦天监上下齐心的算了两日,随后就报上了日子。
    下个月的月中。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结果。
    册封太子虽然没有皇帝登基那么繁琐和耗费,可也得要准备一下。
    还有大半个月,宫中开始了各项准备。
    可没多久外面就有人疑虑,说是大皇子还小,怎么参与这种时间漫长的仪式?
    到时候一旦失仪,那脸可就丢大了。
    这并非是杞人忧天,所以有臣子就写了奏章进宫。
    这些人出了不少主意,最离谱的就是请宗室年轻人代替太子参加册封仪式。
    这份奏章传出去后,宗室那些三十岁以下的男子都纷纷上了奏章,而目的不过是表示自己并没有这种意思。
    还没等宫中做出反应,朱瞻墡,这位襄王就因为落马摔伤了腿。
    这落马也落的太假了些吧?
    就在宗室里的诸位长者对那些上奏章的始作俑者怒不可遏时,宫中总算是来了消息。
    大皇子年幼,若不能行礼,可由宫中人代之。
    宗室开始磨刀霍霍的准备报复那个上奏章说是可以请宗室子弟代替太子行礼的倒霉蛋,但是在此之前,他们想弄清楚这个宫中人具体指的是谁。
    ……
    “娘娘,是……是大皇子。”
    王振无数次告诉自己,皇帝还没决定是大皇子还是二皇子。
    可先前宫中一阵欢呼,却是皇帝亲口吩咐,说是大皇子年幼,若是不能行礼,可由宫中人代之。
    其实谁都知道只能是大皇子。
    可越看得重,心中就越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不禁会哄骗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