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281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81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醒大义凛然的道,丝毫没有趁机表功的意思,让朱瞻基暗自佩服不已。
    学生们放假了,方醒和解缙等人一起回到家中,正准备往内院走,解缙却叫住了他。
    “德华,你给学生放假……”
    解缙一脸我不忍揭穿的模样,黄钟也是忍笑忍的很辛苦。
    方醒坦然道:“我说了不敝帚自珍,自然任凭他们选择。”
    解缙和黄钟现在对方醒的一举一动都会先打个问号,然后再仔细分析,看看这厮究竟是想干什么。
    可今天方醒突然给学生们放假,而且没交代这事要保密,半路上解缙和黄钟就解构出了他的用意。
    当那些学生回到家中,把那门炮的威力告诉了家人后,很快,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
    朱高煦感冒了,觉得头晕目眩,于是就准备休息几日。可等他一觉醒来,听到这个消息后,不顾天还没亮,就让人去叫方醒进宫。
    方醒一路揉着眼睛到了东宫,一进去就听到了喷嚏声。
    “啊切!”
    朱高煦打个喷嚏,看到方醒后,就指指下首,然后就接过手绢擦了一下鼻子,这才舒坦的道:“听说德华打造了一门什么炮?”
    方醒一怔,然后说道:“正是,只是才将打造出来,数量只有那么一门而已。”
    朱高炽喝了一口热水,眼睛眨巴着道:“听说那是用了方学的学识才造出来的东西?”
    方醒眯眼笑道:“正是……”
    朱高炽弥勒佛般的笑着,方醒也是呵呵以对,让梁中在边上满头雾水。
    ……
    “陛下,臣听闻兴和伯打造了一种兵器,威力甚大,臣为陛下贺。”
    “陛下,臣听说那东西乃铜制,就是不知耗费几何,能否在我大明军中一体装备。”
    “……”
    朱棣一直在看着下面,而发话的人大多都是武勋,文官只有几人发表了对成本的忧虑,和对火炮效果的真实性的质疑。
    “瞻基,你来说说那火炮的威力几何。”朱棣面无表情的喊出了朱瞻基。
    ……
    “德华,威力果真这般大吗?”
    太子宫中,朱高炽喝了一碗汤药,然后扶额问道。
    方醒坦然道:“殿下,那火炮射程在三百丈以上,挡者披靡。”
    朱高炽愕然,他虽然没学过方醒的数学,可简单的算术还是会的。
    三百丈以上,能从他这里打穿远处的墙壁还绰绰有余。
    而为了防御可能的袭击,当初建造围墙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袭击者使用弓箭的距离,以及被突入后侍卫救援的时间,这才定下了围墙的位置。
    “这……”
    朱高炽问了青铜炮的重量和体积后,这才放下心来,然后又问了威力。
    “那堵墙能打穿吗?”
    方醒对远处的那堵墙倒是有些印象,在梁中狂使眼色的情况下说道:“不成问题。”
    “这样啊……”
    ……
    “三百丈。”
    朱瞻基说完就退到了边上,任由百官在发呆。
    三百丈?
    吕震觉得自己的膀胱有些憋得慌,昨晚他就得知了此事,只是还有另一事更让他耿耿于怀。
    ——方学,这是利用方学的学识打造出来的东西!
    朱棣看着下面发呆的官员,就问道:“此等兵家利器,兵部如何看?”
    金忠出班道:“陛下,臣以为当多多打造,早日让军中用上才是。”
    “英国公呢?”
    张辅出班道:“此物乃我兵家利器,当大兴。”
    兵部和军方的两位大佬都赞同此事,朱棣把目光转到了胡广的身上。
    胡广深吸一口气,出班道:“陛下,此物于征战有大用,只是铜料……”
    话还没说完,胡广只觉得背心一凉,他想到了交趾的那个大铜矿。
    方醒,你这是故意的吗?
    “陛下,臣以为此物虽利,但终究是靡费太大,且此物并未沙场验证……是不是太早了些。”
    这话是礼部侍郎说的,说的一脸诚恳,说完还看了夏元吉一眼。
    户部当然有资格发话,所以夏元吉出班道:“陛下,此物既然用军中有大用,臣不敢吝啬,当尽力筹谋之。只是交趾的铜矿能否尽快使人去着手,另外……”
    夏元吉有些纠结的道:“若是出了铜走陆路的话,陛下,那铸出来的钱币怕是要亏本啊!”
    铜料的供给就是那么多,如果要大批量铸炮,那么铸钱就相应会减少许多,这对户部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铸币本身就是有成本的,如果加上运输的费用,那么交趾铜料的价值马上大减。
    原先在铜料不大缺乏的情况下,这个运送费用是可以忽略的,可铸炮这个不给户部一个铜板的事情一出来,夏元吉就觉得自己被割掉了一块肉。
    可再难,夏元吉依然是答应了。
    这就是大局观!
    朱棣抚须微笑,觉得自己的这个户部尚书虽然抠门了些,可在大事上从未含糊过。
    胡广看到那些武勋都面带笑容,心中突然飘过一抹阴影,一个念头就钻了出来。
    ——海运!
    那个该死的方醒!
    难道他就不知道海运的风险吗?
    那人不会是……早就在谋划此事了吧?
    胡广突然觉得身上有些冷,可想想又觉得不对,就算是方醒早就在谋划延续海运之事,可交趾的那个大铜矿可是在运河竣工后才发现的。
    除非他能未卜先知,否则这事只能是巧合!
    不过,方学想借此机会上岸,和军方挂上钩……
    “陛下,臣以为,北方的鞑靼和瓦剌已成对峙之势,南方交趾已然平定,我大明当以休养生息为上,上次夏尚书说户部有些捉襟见肘,何不如缓缓呢,也可让鞑靼和瓦剌人放心的去斗……”
    “若是我大明此时大量打造这种铜炮,陛下,以阿鲁台的狡猾,以瓦剌人的狠辣,他们会不会……联手呢?”
    胡广侃侃而谈,风度极佳,旁人看了也得赞一声果然是宰辅之才。
    “陛下,在瓦剌和鞑靼火并的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啊!”

第572章 那竖子是在帮朕呢
    当方醒和朱高炽在东宫谈论着火炮的威力时,外面来了个宦官。
    “殿下,刚才已经议定了火炮之事,先期铸造一百门。”
    朱高炽笑了笑,对方醒道:“既如此,那德华就能者多劳,把铸炮之事办好。”
    方醒回到家中,在书房和黄钟商量着这事。
    “伯爷,若是这火炮在军中大兴,那聚宝山卫的地位……”
    若是别的军队实力大涨,那么聚宝山卫的地位确实是会降低。
    方醒淡淡的道:“聚宝山卫本就是太孙的亲军,屡次出征,屡次大胜,这样下去人见人嫉,地位高了又有何用?”
    黄钟一想就释然道:“是啊!聚宝山卫以前出征还只是偏师,可此次独立扫平交趾豪族,是有些太厉害了。”
    聚宝山卫那么厉害,相应的别人就会觉得朱瞻基有些喧宾夺主了。
    而方醒在此时抛出火炮这根骨头,马上就能让军方的情绪回落,为聚宝山卫那让人眼热的战功降温。
    “可聚宝山卫并不是单纯凭着火枪取胜。”
    方醒玩味的道:“纪律,严苛而有序的操练,还有战术的运用,这些可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学了去的。”
    “至于谋海运,目前实际并不恰当。”
    方醒有些不爽的道:“郑和已经回来了,据说光是维修和更换船只的耗费就让夏元吉想上吊,我若是此时提出恢复海运,那就是不顾民生,不顾大局,智者所不为。甚至还有人希望我主动提出来,到时候就是一个攻击的理由。”
    黄钟点头道:“正是如此,到时候陛下那里肯定不高兴,毕竟会连带到郑和出海的事。”
    “伯爷,那您这时候把火炮推出来是为何呢?”
    黄钟有些不解。
    方醒笑了笑:“聚宝山卫被人眼红已经很久了,我此时放出火炮,不过是想让文武之间割开,等交趾的铜矿大量被开采出来,到时候不用我说话,首先夏元吉就会第一个跳出来要求走海运,其次就是武勋们,他们想要大量的火炮,那就先帮夏元吉把铜料的成本降下来吧。”
    想想,如果单纯用马车、牛车把交趾的铜料拉到中原,这一路上人畜的消耗之大,绝对能让人感动到落泪。
    “再说……武勋最近好像和文官走的近了些,这样不好,非常不好!”
    “慢慢来,一切的一切都不要想着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因为……我年轻!”
    黄钟赞道:“伯爷,看您的布局有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非得等时候到了才知道。朝中那些人估摸着还搞不清您的意思吧。”
    “谁知道呢!”方醒微微一笑,眼中全是平静。
    胡广,你猜到了吗?
    “老夫不知他想作甚,只知道海运决不可再兴!”
    值房内,胡广和杨士奇在喝茶议事。
    杨士奇觉得有些心烦意乱,他把茶杯放下,“胡大人,这火炮终究是利器,兴和伯此举也许是想和武勋拉近乎,挽回上次截杀瓦剌使团的裂痕。”
    胡广垂眸道:“士奇,你的眼界还是不够啊!”
    这话有些重,因为胡广属意的接班人正是杨士奇,所以他闻言就有些愕然。
    “胡大人请明言。”杨士奇拱手道。
    胡广的目光没有焦距的看着门口,缓缓的道:“方醒谋海运,为的是他鼓吹的海外掠夺那一套,可你想过没有,国虽大,好战必亡,我大明好不容易才安定下来,眼瞅着太子太孙都是明君的样子,在这种时候他方德华还要来横插一脚,太年轻啊!”
    “海运虽然好,可却会助长百姓的野心,若是海运大兴,你想过没有,那就是工商蓬勃,人心思利的局面。”
    胡广正色道:“我与方醒无冤无仇,所为的不过是道统和政见不同罢了,他不安分,老夫自然会压制下去,若不如此,照着他的那一套来,我大明的民风不复淳朴矣!”
    杨士奇赞同道:“民淳朴,则大治不难。”
    胡广微微挑眉道:“如今我大明难道不能称一声大治吗?”
    杨士奇讶然道:“当然能,不论文治武功,当今大明均可与历朝历代相媲美,胡大人功不可没。”
    胡广欣慰的道:“若是后世能称此时为盛世,老夫死而无憾了。”
    辅佐明君开创盛世,这是文人的终极梦想。
    而胡广觉得自己已经在这个梦想的路上,所以谁敢破坏他的梦想,那就是生死大敌。
    胡广起身去推开窗户,秋风吹过,让他觉得飘飘欲仙,意气风发。
    回过身,胡广自傲道:“陛下钦定先造一百门,此事已然落定,那方醒的算盘落空,也不知道此刻是否在懊恼,哈哈哈!”
    方醒当然没有懊恼,他也在吹着秋风,可却是在躺椅上。
    内院,方醒一人躺在椅子上面,看那舒展的眉间,张淑慧觉得是睡着了,于是就蹑手蹑脚的进了里间。
    小白也在犯困,脑袋一点一点的,身边的铃铛也是懒洋洋的。看到张淑慧进来,连尾巴都不摇,睁开眼又闭上,就算是和当家主母打过招呼了。
    春困秋乏,一家人都在睡午觉,而朱棣却才刚吃完午饭。
    “文武相合,帝王之大忌,那竖子是在帮朕呢!瞻基,你说给他什么好处?”
    朱瞻基还没弄清楚里面的弯弯绕,一脸的懵逼。
    “哈哈哈哈!”
    看到孙子发蒙,朱棣不禁畅快的笑着。
    “不懂?”
    朱瞻基点头道:“皇爷爷,孙儿确实是不懂。”
    朱棣抚须,心情愉快的道:“有人说他是想借此谋海运,有人说他这是想讨好武勋,可那竖子不过是在报复罢了。”
    “报复?”
    朱瞻基觉得自己真心不懂,不过是火炮的事,怎么能牵扯出那么多的东西来。
    朱棣心情好,就给孙子说说这里面的道道。
    “上次调走了你二叔,让他孤军在交趾惶惶无所依,若不是他事先让人去把水搅浑了,你以为他回得来吗?”
    朱瞻基一惊,方醒前几天把交趾之战说的轻描淡写的,可现在这么一说,他才知道,原来方醒在交趾经历了这么一次危机。
    “他若是动作慢些,那些豪族就会势大,到了那时,他那点人马别说是平息叛乱,能保住北方就算不错了。”
    “皇爷爷,那……若是交趾丢失,我大明不是……”
    朱瞻基觉得朱棣的思维太奇葩了,居然能放任交趾陷入如斯境地。
    朱棣的眼中略带暖色,和煦的道:“瞻基,交趾若是大乱,那正好让你二叔回师,彻底把交趾从上到下清理一遍。”
    朱高煦嗜杀,若是朱棣下令清理交趾,估计那些交趾人会怀念英国公张辅的‘仁慈’,哪怕他当年也在交趾立过京观。

第573章 水泥,预谋
    吕老师弄了个微信群,想进去的加:lv4602255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