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314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314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晓阑是家传的医术,而能在这里立足,一是靠医术,二是靠着当年把夏元吉的妻子治好了的恩情。
    杨田田很勤快,此时他已经算清楚了近期的账目,然后就拿起抹布打扫卫生。
    等严晓阑从后院进来后,看到这个场景很是满意,然后干咳一声问道:“田田啊!账目可出来了?”
    杨田田放下抹布,把账册拿给严晓阑,“掌柜的,上月盈利十一两三钱一。”
    在这等地方开药店,利润不是一般的大。
    严晓阑接过账册,马上就皱起了眉头,问道:“你这画的是什么?看都看不懂!”
    杨田田凑过去指着账册说道:“掌柜的您看,这里是进,这里是出……”
    随着杨田田的讲解,严晓阑马上就看懂了账册,等他看完后,就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杨田田。
    “你……这是哪家的记账手法?”
    杨田田骄傲的道:“这是兴和伯的数学,小的学了些皮毛,让掌柜的见笑了。”
    “方学……”
    严晓阑失神之后,就皱眉道:“兴和伯的方学博大精深,你不过是学了些皮毛,算不得弟子,这辈子你都见不到他,还是好好地干活吧。”
    杨田田笑道:“那是,小的从未奢望见到他老人家,等以后安家了,就给他老人家立个牌位,早晚焚香供奉。”
    这时严晓阑的徒弟赵任也出来了,他听到这话,就鄙夷的道:“兴和伯是何等人物,你也配是他的弟子?”
    杨田田一怔,然后双拳紧握,怒目而视。
    赵任看到杨田田握拳,眼中闪过一抹喜色,然后诚恳的道:“田田,兴和伯那可是太孙殿下的老师,咱们这个药店可惹不起,若是你的话被传出去,弄不好就会带来不测之祸啊!”
    严晓阑想想也是,就沉声道:“罢了,不过杨田田的工钱减掉十文。”
    杨田田一愣,年轻的他忍不住这等委屈,就问道:“掌柜的,小的又没犯错,为何要扣掉我的工钱?”
    赵任隐住得意道:“掌柜的这是怕你好高骛远,你且好生领会,日后自有你的好处。”
    严晓阑抚须点头道:“正是这般,你此后当……”
    杨田田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在村子里,他从未受过这等委屈而无法反抗。
    玛德!城里人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的吗?
    才十六岁的杨田田眼睛都红了,那可是十个铜钱啊!如果带回家去,父母该多高兴!
    知行合一,难道行就是这般的难吗?
    一瞬间,杨田田的泪水在赵任不屑的目光中盈满眼眶……
    当归熟地,穿山……
    门外依然是冷风凌冽,让人感到骨子里都在发寒。
    杨田田忍住眼泪,然后过去准备拿起抹布,一个男子就蓦地映入了他的眼帘。
    青衫一袭,就像是个在街尾给人写家信的穷酸,方醒就这么突然的闯入了药店。
    “客人请稍等……”
    杨田田刚准备迎客,赵任就从柜台后面出来,笑容满面的道:“客人可是有疾?请进,我家……”
    方醒只是一摆手,那股子杀伐之气就让赵任闭上了嘴,心中莫名的害怕。
    严晓阑一愣,就问道:“客人看着面色发白,可是虚症?且待老夫拿脉看看。”
    辛老七跟着进来,目光扫过严晓阑。
    好重的杀气!
    赵任看到方醒一进来就盯住了杨田田,就堆笑道:“客人,他是小店的账房,不懂医的。”
    严晓阑刚被辛老七的眼神盯得难受,闻言就在心中夸赞了赵任一句,然后也笑道:“客人请到这边来,老夫给你看看。”
    方醒没搭理他们,对着杨田田问道:“你就是那个买了书来自学的杨田田?”
    杨田田呆呆的看着方醒,就和他爹杨大般的,傻傻的问道:“你是谁?”
    小刀笑嘻嘻的道:“我家老爷乃当朝兴和伯。”
    “兴和伯?”
    杨田田愣住了,没反应过来。
    而赵任觉得自己有些腿软,刚才他可是说方醒看不上杨田田来着,要是……
    “伯爷,您可是来看病的吗?”
    关键时刻还是严晓阑有底气,他反而不卑不亢的拱手问道。
    方醒还是没理他,只是笑道:“你很不错,知行合一,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不少,可能付诸实践的却没几个,好好干,有什么难处去第一鲜找方十一,就说是我说的。”
    杨田田这时才反应过来,原来眼前这个看着不打眼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偶像和老师,兴和伯方醒。
    “伯爷,我……”
    方醒鼓励的对他点点头:“努力干活,但也不要间断学习。”
    拍拍杨田田的肩膀,方醒转身离去,从头到尾都没搭理严晓阑。
    等方醒走后,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严晓阑,他拉过赵任,低声道:“你去一趟夏府,就说兴和伯来过咱们这里,看看府里的人怎么说。”
    在他看来,夏元吉手握大明的财权,也就只比吏部差一点而已。
    杨田田收敛心神,心中坚定了信念,很快就把卫生打扫干净了,然后就抱着医书啃,看不懂的就去请教严晓阑,不过问十句不一定能有一句回应。
    “方学不只是能做账房……”
    方十一的话他一直都记得,而方醒刚才的介绍让他知道,原来第一鲜就是方家的产业。
    怪不得那天掌柜愿意为我介绍这份工,原来是方学的缘故啊!
    就在杨田田心情激荡的时候,赵任回来了,一脸的惊惶。
    “掌柜,夏府的管家说,兴和伯……兴和伯和夏大人关系不错,让咱们……千万别得罪了。”
    严晓阑有些傻眼了,刚才我可是‘不卑不亢’的和兴和伯打交道来着,而且他没搭理我。
    这是不屑还是生气?
    “田田啊!”
    当严晓阑露出那种笑容的时候,杨田田的环境就改变了。
    而赵任也换了张笑脸,谄媚的问杨田田,能否教自己方学。
    杨田田的脸上浮起了一抹神圣之色,昂然道:“当然能,兴和伯说了,方学是应用之学,凡我大明百姓均可学习,不可敝帚自珍。”

第636章 要放大招了
解缙现在颇有些狗头军师的觉悟,等方醒散朝回来,他马上就询问了今日所议之事。
    方醒简单的说了一遍后,解缙沉吟道:“胡广这是觉得你可以教化,明白吗?”
    方醒笑道:“是可以挽救?”
    解缙失笑道:“何必这般刻薄,胡广这是想看看你能否重归儒家之门,就算是不行,也可以试探一下你做事的思路,为以后的争斗做准备。”
    方醒冷笑道:“我只是站在公允的立场做事,胡广也算是不错,可朝中的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637章 打脸不过夜
    今天散朝后胡广讥讽了方醒几句,那些话瞬间就传遍了金陵城。
    文官四品以上不得经商,但武勋就没有这个忌讳。
    关键是胡广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方醒的本质:你娃凡事都喜欢扯起大明的利益这面大旗,可你经商日进斗金,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大明的利益何在?
    “兴和伯这次是作茧自缚,胡大人太厉害了!”
    “他口口声声的说文人无耻,可他自己又好得到哪去?还不是一样的与民争利!”
    “你还真以为他是圣人呢?都是一丘之貉!”
    “就是,伪君子!”
    “……”
    而夏元吉当然知道外面的物议,所以听到方醒的问题就说道:“那是太祖高皇帝时定下的,不许门肆经营,全都集中在塌房。时至今日,其实这些禁令早就不废而废了,不然你的酒楼也开不起来。”
    方醒笑了笑:“太祖高皇帝不是抑商,而是想把商人控制在手中,可集中交易的方式终究不可取。”
    朱元璋当年在南京不许门肆开业,那些商人没办法,货物就堆放在船上和城外,结果就便宜了那些中人。
    最后这位老大觉得也不是常法,就建了十多座楼,让商人们集中在这里交易。
    “三十税一,这对民生物资交易倒是很恰当,可对于某些行业,夏大人,我觉得低了。”
    方醒正色道:“太祖高皇帝时的低税率那是为了重振商业,可现在还那么低,在很多行当就只能是便宜了那些商贾。”
    夏元吉苦笑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吗?可那些行业是谁在经营?背后都有谁?武勋经营不收税,文官背着做生意也很少交税,大明一年的商税送到户部,本官看着都不想收!”
    看到方醒还想说话,夏元吉起身道:“你这个题目太大,本官接不住,要不你就去和胡广谈,或是直接上奏折。”
    方醒起身道:“如今的商税等同于无,全部的负担都在农户的身上,夏大人,有的地方一石米要交八斗的税,已经出现流民了!”
    夏元吉摇摇头,“这事你得去找陛下,别人都不敢动。”
    方醒打个哈哈道:“有件事你倒是可以做,比如说先把我家的税收了。”
    “你这是在找死呢!”
    夏元吉气急败坏的道:“才将弄了盐商,你又准备让那些勋戚文官恨死你吗?咦!”
    夏元吉狐疑的看着方醒,良久才说道:“你,你不会是用盐商做引子,实际上是想拿商税开刀吧?”
    方醒拿过账本道:“无稽之谈,夏大人,作为户部尚书,收税吧!”
    “本官不收。”
    夏元吉不想接过这颗烫手的山芋,急忙就准备闪人。
    方醒也不拦他,只是坐在他的椅子上笑道:“今日你若是不收,那我可就在这里安家了啊!”
    夏元吉本就走到了门口,回头看到方醒笃定的模样,就跺脚道:“起来,跟本官去面圣。”
    “不必了。”
    方醒把自己带来的木箱子打开,指着里面的宝钞道:“方某认为第一鲜的税率应该定在二十税一,这是账本。至于田赋也在里面,方某算是完事了。”
    方醒挤开夏元吉出了房门,扬长而去。
    可夏元吉拿着这些宝钞和账本却傻眼了。
    收下?以什么名目?
    不收的话又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夏元吉觉得自己坐蜡了。
    想了想,夏元吉就提起木箱,带着账本去找朱棣。
    有困难,找老大,这是大明官场的潜规则。
    朱棣正和几位学士处理政事,听闻夏元吉来,就笑道:“这个夏老抠,莫不是来找朕诉苦的?让他进来。”
    户部有钱了之后,各个衙门都开始张嘴要钱,最后夏元吉没办法了,只得让他们来找朱棣。
    夏元吉行礼,起身看了胡广一眼,然后把事情的原委说了……
    “陛下,兴和伯自愿按照二十税一的标准交税,前面的也不漏,都在这里了。”
    我曰!
    杨荣惊骇之余,马上就看向了胡广,心想你挤兑方醒,可人家马上就回击你了。
    而朱棣的表情却有些复杂,他看着放在御案上的账本,幽幽的道:“此事如何,你等试言之。”
    大家面面相觑,杨士奇垂眸,金幼孜欲言又止,杨荣跃跃欲试,而胡广却不能不出来说话。
    自己泼出去的水,无论如何也得把它收回来。
    看着御案上的账本和宝钞,胡广心中苦涩的道:“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宜过急,当缓缓图之。”
    这是上午被讥讽,下午就打脸啊!
    果然是宽宏大量方德华的行事方式。
    “你在犹豫?”
    朱棣冷笑道:“商税形同虚设,你等难道就没有一点作为吗?”
    盐商!
    杨荣的脑袋里冒出了这个词,他只觉得身上一冷,抬头就看到了杨荣同样是面带惊色。
    胡广低头道:“陛下,商税难收,只要开了口子,底下的小吏便会如狼似虎,到时候……”
    “陛下,兴和伯有奏折进上。”
    胡广一个激灵,然后看到奏折被送到了朱棣的手中。
    朱棣看了看,然后交给了大太监:“念念吧。”
    大太监干咳一声后,念道:“……如今我大明日用虽足,可十之来自于田亩租税,陛下,屯田已呈糜烂之势,文武上下勾结,吃空饷,收逃役好处,甚至还有侵吞田地者……”
    胡广有些呆,他觉得大明此时已经能和贞观、开元媲美,永乐盛世将会在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可……方醒的奏折却就像是一巴掌,打的他的脸生痛。
    “……东南税负甲天下,可文教同样甲天下……”
    杨荣一个激灵,看着前方垂的胡广,心中生出了些许同情。
    这是在活生生的揭开胡广嘴里所谓盛世的面皮啊!
    “……我朝优待文人,凡中举者、进士、官员……均可不纳税赋,引得投献之风大起,赋税之地愈减少,然朝中每年向该地收取税赋依然不减,致使贫者愈贫,每到缴纳税赋时多半借贷,到期以土地偿之,举家流窜逃亡……”
    这是一篇在指责文人无耻的战斗檄文啊!
    朱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