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带着仓库到大明 >

第704章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704章

小说: 带着仓库到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高炽的眉间少了些和气,无声的叹了叹。

第1442章 我将永不止步(感谢“第一百个盟主”的盟主打赏!)
    大战之后,方醒准了麾下十天的假期,任由他们放松。
    李嘉在营房中发呆,铺位上有纸笔。
    阵列不可动摇,剩最后一人也不可动摇!
    李嘉在回想着这次大战中的细节,但总是不得其门而入。
    想了许久,他把纸笔收好,起身出门。
    营地中少了大半人,等到了街上时,却是人山人海。
    堡内的军户人家都出来了,各种商品被摆在街边贩卖。
    那些军士操着各种口音在砍价,可看那洋溢的笑脸,买东西分明只是顺带,享受普通生活才是真。
    一路挤到了城外,李嘉遥遥的就看到了那座京观。
    对于方醒把京观铸在离兴和堡不远的地方,从明军到军户都没人有意见。
    大多数人觉得看到这个京观心中就安稳了,比什么大军都有用。
    什么异族,且来看看这座大京观,不怕死你就来吧。
    从堡门外到京观的这条路上人流不绝,李嘉慢慢靠近京观,发现那里已经多了不少人。
    呃……
    李嘉惊讶的发现,那块京观石前站满了人,其中几个妇人居然点了香火,然后虔诚的祈祷着。
    而那些没有香的妇人们只是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的在说些什么。
    那只狭长的眼睛冷冷的看着这一切,红色的瞳孔中仿佛隐藏着暴戾……
    她们为何要膜拜这座京观石?
    李嘉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大概是祈祷完毕,就心满意足的转身出来,李嘉就拱手请教道:“大嫂,敢问你们为何要祭祀这个石碑呢?”
    这妇人诧异的看了李嘉一眼,然后理所当然的道:“这只眼睛是兴和伯用来镇压这座京观的,肯定法力无边,来祭祀一番,家中有什么邪祟都跑了,哎!看你还年轻,赶紧去上香,那眼睛神奇呢,肯定能护佑你平平安安的……”
    李嘉的耳边是妇人的唠叨,却没感到厌烦。他看着那些妇人虔诚的跪下,双手合十,默默的祈祷着,心中有些莫名的忧郁。
    这个妇人看来不识字,也不知道什么悔教夫婿觅封侯,可她的话里却饱含着这个意思:要平平安安的啊!
    没有升官发财的愿望,只希望一家平安,这大概就是普通百姓的缩影吧。
    这妇人唠叨了半天,见李嘉在发呆,就说道:“你这人好生无礼,老娘都说的口干了也没回话,走了走了!”
    妇人旋风般的走了,李嘉看着前方的烟雾缭绕,只觉得心中一片宁静。
    三哥,我从军了。我将延续着你的脚步一直往前走,直至战争消亡,或是我战没在某一次战斗中。
    我……
    李嘉看着石碑上的眼睛,嘴唇蠕动……
    “我将永不止步!”
    ……
    “有人在祭祀京观石?”
    草原上此刻没有了威胁,方醒也给自己放了大假,今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
    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吃着早饭,顺便听沈阳说着大小事务。
    沈阳苦笑道:“是的,那些妇人最为热衷,说是能驱除邪祟。”
    方醒放下筷子,只觉得有些荒谬。
    所谓的祭祀,不管是祭祀祖先还是祭祀神灵,求的不过是心安而已。
    可京观石代表的却是杀戮,这些人……
    “这个……淫祀……”
    历代都对淫祀管理很严,没有官方的认可,所有的祭祀都是淫祀,都是打击的对象。
    沈阳看着屋顶,昧着良心说道:“伯爷,这不是祭祀,只是……保平安罢了,算不得淫祀。”
    方醒擦擦嘴,起身道:“我认为,正面的都不是淫祀,谁若是敢来捣毁这块京观石,怕是会被这些妇人打死,所以……溜达去!”
    走出门外,杨竹也在外面,方醒笑道:“你们俩同时出现,可是有了什么发现?”
    杨竹笑了笑,跟在方醒的侧后方说道:“就是哈列国那边的事,刚才锦衣卫的人传来的消息说,哈列国内还在整兵备战。沈大人不在,下官就来禀告给您。”
    沈阳看了得意的杨竹一眼,说道:“脱欢兵败的消息还未传到哈列国,否则此时必然国内震动。”
    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方醒就当没看见,他慢悠悠的沿街乱逛,笑眯眯的和那些军户将士们打招呼。
    “鞑靼人也进城了。”
    杨竹看到人群中不少都是鞑靼人,而且摆地摊的更多,就有些忧郁。
    就怕生乱啊!
    沈阳挑眉道:“你不懂,这是伯爷说的融合。”
    鞑靼人卖的东西大多是牛羊皮毛,还有奶制品,倒也吸引了不少汉人去询价购买。
    方醒一路看着,看到那些鞑靼人收到铜钱后满脸的喜悦,也看到那些鞑靼人拿着铜钱去买自己需要的粮食等物品。
    张羽带着人在人群中寻到了方醒,低声道:“伯爷,鞑靼人买粮食的最多,要不要禁止?”
    方醒摇摇头,“不必了,秋天就是他们储备粮草的季节,若是此时不准备好,等到了冬季,牲畜和人都活不了。这是习惯,无需干涉,就算是咱们不卖,可等他们没饭吃了,难道咱们能坐视?那还不如通过买卖来交换更好。”
    张羽点点头,然后陪着方醒一路到了堡外。
    京观那边依然有人在祭祀,方醒看了一眼后说道:“大家久居塞外不容易,总得找个寄托慰藉,也就是求平安罢了,不必去管。”
    张羽心中嘀咕着,以后要是哪位大佬来兴和堡视察,看到这个场景怕是要发飙吧!
    “本伯铸京观由来已久,还没人敢动,你放心好了。”
    张羽放心了,就带着人去看鞑靼部操练。
    方醒就站在原地,问道:“你们有人在哈烈,记得告诉他们,若是哈烈国内震动,那就等待着,收集各种消息,等哈烈决定出兵时,马上把消息传递出来,记住,拼死也要传出来,抚恤从优。”
    沈阳点头应了,而杨竹却有些尴尬。
    “兴和伯,东厂还没来得及在哈烈布局。”
    方醒觉得自己渐渐的变得冷血了,把人命视为无物。
    人总是这样,地位越高,就越……冷漠,看人就像是看着蝼蚁,人命在眼中只是数字。
    “让他们尽量保全自身吧。”
    身处异国他乡收集情报,这种危险谁都想得到,所以沈阳笑道:“伯爷,下官当时带着那些兄弟在哈列国几度遇险,开始紧张,后来也就无所谓了,刻意不去想生死之事,慢慢的就变成了铁石心肠……”
    后面的话有些隐晦,方醒却听明白了,他说道:“你们做的那些事都是在为大明服务,若有天谴,也无法撼动大明的煌煌国势,尽管放手去做。”
    沈阳唏嘘道:“没人怕这个,大家都想着把消息收集到手,苦熬几年就能回来,也算是先苦后甜吧。”
    杨竹有些艳羡,东厂成立的时间太短了,许多地方都没有布局,独有锦衣卫依然为大明在塞外亡命。

第1443章 亦力把里的抉择
    亦力把里的历史很短暂,原先属于东察合台汗国,在歪思接任后,就带着部众迁徙到了这里,改称亦力把里。
    可以这么说,亦力把里前有草原狼瓦剌和鞑靼,还有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就算是倒霉了,可他们的身后还有一个大家伙,那就是哈列国。
    这个游牧国家很松散,所以防御并不算严格。
    当一千余骑冲进来时,直至深入百里,消息才传了出去。
    于是拦截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
    五千对一千,而且这一千余骑还是残兵败将,胜券在握啊!
    就在亦力把里这边的将领把这群残兵败将当做是菜时,对方只说了一句,他就懵逼了。
    “我们要去哈烈!”
    “等着!”
    于是这群瓦剌败兵就原地休息,亦力把里方面还提供了粮草和帐篷。
    消息一路被送到歪思那里,他抑郁了。
    “瓦剌人大败,还去投奔哈烈人,那必然是明军出手了,草原……现在咱们再无遮蔽,将直面大明和哈烈,你们说说,该怎么做才好?”
    大帐中的气氛有些凝固,那些贵族和将领们都在沉思着。
    歪思头痛的道:“若是让他们过去,明军追来了怎么解释?”
    一个贵族说道:“瓦剌肯定是完蛋了,大汗,脱欢那个狼崽子肯定也完了,那片草原此刻就是大明囊中之物,我们不能乱来啊!否则明皇再次北征,咱们可讨不了好。”
    朱棣对北方异族的打击从未停歇,瓦剌和鞑靼两部从刚开始时的跃跃欲试,敢于对垒,到被朱棣打出屎尿来,也不过就是几年的功夫而已。
    前车之鉴啊!
    一个将领沉声道:“大汗,可哈烈人那边也不轻省啊!他们若是动手,咱们同样是挡不住!”
    另一个将领赞同的道:“是这样,大明离咱们远,而哈列国就在咱们的身后,一远一近,咱们好歹先顾着眼前再说,明军再霸道,难道他们还能因此而怪罪咱们不成?”
    “对,有本事他们就把哈烈击败,那咱们自然是以他们为尊。”
    “明人肯定已经追来了,大汗,赶紧放了那些瓦剌人吧,不然被明军发现了,咱们两头不是人!”
    “……”
    歪思被吵的头痛,他皱眉道:“好了!”
    大帐内马上安静下来,歪思的手指头在扶手上弹动着,良久,他突然叹息道:“听闻明军的将领乃是那个魔神,咱们哪边都惹不起,放人,让他们马上走,不得停留。”
    大帐内顿时传来一阵放松的出气声,歪思听了唯有苦笑。
    自己手下的一帮子人都在盘算着如何在两大帝国的中间求存,他这个所谓的大汗有个屁用啊!
    “都出去,叫人一路看好那些瓦剌人,还有……注意明军,他们若是进来了……态度不妨强硬些,试探一下。”
    呃!
    大帐内的人沉默了,最后由一个贵族打破了寂静。
    “大汗,明军不能惹啊!那个魔神据说睚眦必报,此次可是带着墓碑来的。”
    歪思冷冰冰的道:“他再厉害,没有明皇的旨意他又能如何?大不了时候咱们派人去解释一番,送几十匹好马罢了。”
    亦力把里从建国开始就不断向大明进贡,颇为恭谨。而朱棣对此乐见其成,每次给的赏赐都很丰厚,这也是歪思敢于试探的原因。
    等人走后,歪思低声道:“暂且扣住!”
    侍卫长点头,然后出去安排。
    ……
    秋季的草原上,一队长长的骑兵正在赶路。
    秋风吹过,孙越抬头看了一眼夕阳,再看看被夕阳映照成金黄色的草原,说道:“这里不错,若是能成为大明的疆土,咱们就可以在此跑马了。”
    牧草被秋风吹的一片片的伏倒,然后再立起来,就像是稻田里的秧苗。
    副将说道:“大人,亦力把里在永乐十六年才迁徙到此,倒是沾了大明和哈烈中间要隔断的光,否则哈列国早就挥师而入,把这里变成他们的牧场。”
    孙越回身看了一眼漫长的队伍,有些烦恼的道:“那些瓦剌人也真是大胆,居然敢逃到这里来,歪思应当会把他们剿灭,然后提着脑袋来向大明表示他们的忠诚。”
    副将想起亦力把里这些年的恭谨,觉得自己的心思有些不大对。
    此时的大明对待外族颇为照顾,只要你对大明俯首称臣,那么就不必担心会被大明攻打。
    向前骑行一阵,孙越看看天色不早了,就叫人准备宿营。
    追击和奔逃从来都不是影视剧里的那个模样,特别是长途追击,你要是敢高速奔袭,估摸着最后得走路回去。
    所以说战马是战士最亲密的战友,一命令宿营,那些骑兵们下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准备给战马松松带子。
    孙越也在干,他刚松了松战马的带子,有人喊道:“大人,斥候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了,慌什么?”
    孙越已经对此次追击不抱希望了,不过他的收获也不少,不但带着鞑靼人扫荡收拢了瓦剌本部,还在一路的追击中干掉了大部分瓦剌溃兵。
    “大人,斥候好快!”
    喊声在继续,孙越猛地收紧了带子,疾步向前方走去。
    远方的十余骑飞速接近,孙越知道肯定是有所发现。
    及近,为首的斥候跳下马来,急匆匆的说道:“大人,瓦剌人已经失去了踪迹,那边亦力把里的七八千骑兵,他们挡住了咱们的道不给走。”
    孙越瞬间暴怒了,回身喊道:“上马,都跟着本官去看看,老子要看看亦力把里是不是想和大明翻脸!”
    怒火在队伍中弥漫着,刚刚歇息的骑兵们上马,然后跟随着孙越朝着远方奔去。
    前行不过是五里地,孙越就看到了亦力把里骑兵,他们正在原地盘恒。
    “这是铁了心要和大明作对吗?歪思好大的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