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养成计划-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巳时(10时左右),御保和殿,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侍卫及台吉等饭。午时(12时左右),御太和殿,大宴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内大臣、侍卫、文武各官及来朝元旦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朝鲜等国使臣,乐舞作,进酒。康熙帝召和硕康亲王杰书、安亲王岳乐、裕亲王福全、庄亲王博果铎、简亲王喇布、察哈尔部和硕亲王布尔尼、多罗温郡王猛莪、惠郡王博翁果诺、平郡王罗可铎、信郡王鄂札、顺承郡王勒尔锦、多罗贝勒察尼、固山贝子尚善等至御座前,亲赐饮。又召贝勒、贝子、宗室公等及义王孙征纯、伊思旦进郡王、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俱至御座前,赐饮。又召满汉大学士巴泰、李霨等,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拉哈达、朱满、范达礼等,满汉尚书对哈纳、黄机等及满汉侍郎等官至殿内,赐饮。
申时(16时左右),康熙帝到太皇太问安(《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一年正月初一日)。
初十日。早,康熙帝御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一年正月丁巳)。元宵节--康熙帝
十四日。早,康熙帝诣大享殿,行祈谷礼。午时,康熙帝御太和殿,宴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内大臣、满汉大学士、三旗都统、尚书、副都统、侍郎、学士、侍卫等,乐舞作,进酒。康熙帝召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至御座前,亲赐饮。又召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等至御座前,亲赐饮。宴罢,众谢恩毕,回宫(《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一年正月辛酉)。
十五日。早,康熙帝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官员谢恩毕,回宫。复御乾清门,听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政事。巳时,又御保和殿,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侍卫及台吉等饭。午时,又御太和殿,大宴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副都统、侍郎、学士、侍卫、台吉等,乐舞作,进酒。康熙帝召外藩王、贝勒、贝子、公等至御座前,亲赐饮;台吉等召入殿内,赐饮。宴罢,众谢恩毕,回宫(《康熙起居注》康熙十一年正月壬戌)。元宵节--乾隆帝
乾隆六年(1741年)正月十三日至二十八日,乾隆帝奉皇太后在同乐园进膳、看戏、逛买卖街,谓之〃庆丰图〃。后岁以为常。正月十四日,乾隆帝在奉三无私殿,宴赏宗室王公,称宗亲宴。十五日在正大光明殿,宴赏朝正外藩、内大臣、大学士,称外藩宴。十六日,在正大光明殿,宴赏大学士、尚书、侍郎等,称廷臣宴。如乾隆七年(1742年)正月十三日至十九日,每夕在山高水长殿前,设烟火。皇太后和后妃内眷在楼上观赏,皇帝率王公大臣、外藩王公和外国使臣,在楼前观阅。每晚还看掼跤、放花炮、盒子、舞灯。此后,山高水长殿前的元宵火戏,例从正月十三日起,至燕九日(十九日)收灯,谓之〃七宵灯宴〃。
〃燕九〃就是正月十九日,相传为长春真人丘处机的生日。这一天,京师白云观一带,〃车马喧阗,游人络绎。或轻裘缓带簇雕鞍,较射锦城濠畔;或凤管鸾箫敲玉版,高歌紫陌村头〃(《燕京岁时纪胜》)。十五日、十九日,率蒙古王公大臣等观看。同乐园庆丰图--十三至十九日,看完火戏之后,到同乐园看灯会;十三日午后,看舞灯。到二十七日前,乾隆帝每天奉皇太后在同乐园看庆节戏(《圆明园》)。元宵灯火,由来已久。乾隆时自正月十三日起,即奉皇太后至山高水长殿前看烟火,至收灯(十九日)止。山高水长殿在圆明园内西南部,地势宽敞,宜放烟火。每年正月十九日,举行盛宴,并演出西洋秋千、蒙古音乐、撩跤、爬竿、冰嬉、罗汉堆塔、高丽跟头、回部音乐等。最后放花盒。盒子之制,大小方圆不一,人物花鸟,无所不有,最后一盒子为〃万国乐春台〃,沿河编花篱,遍置花炮,星火遍燃,万响齐发,至此结束。散后爆竹残纸,有一寸多厚,步军统领要率兵泼水,谓之压火。嘉庆以后,逐渐减损,清末停止。清宫过年,是面镜子,从中可以看出:
第一,清宫过年,民族文化融合。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满洲文化与汉族文化、中华各族文化在相互融合。
第二,清宫过年,团圆喜庆祥和。君臣、内廷、官民、、外藩的关系得到和谐。通过宴会、朝拜、祭祀、送福、祭祀、拜年等,都在和谐、喜庆的气氛中度过。
第三,清宫过年,各朝风尚不同。勤政的皇帝,把过年当作社会谐和的机会;享受的皇帝,把过年当作享乐的机会;庸碌的皇帝,把过年当作敷衍时光的场景。从一个皇帝怎样过年,大致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官场风气与民风民俗。
清宫喝酒与饮茶
清宫常用的酒,有乳酒,皇帝进谒盛京三陵、东陵、西陵用之,祭祀也用乳酒;有祭酒,凡祭祀各坛、庙,均大量使用,由光禄寺良酿署所属酒局用玉泉山水酿造;有燕酒,凡宴会上满席、汉席及供给各处来使均用此酒,由酒局用本局的井水酿造;有黄酒,祭祀、筵宴均用,朝鲜国贡使也给黄酒,由酒局用井水酿造;有烧酒,祭祀、筵宴时兼用,宴蒙古王公等也用烧酒,由酒局酿造,有时也从市肆采买;有药酒,御药房用各种酒配药制成;有料酒,各膳房用大量料酒作调味品。皇帝经常饮用与赏用的酒,多为玉泉酒。康熙帝一般不饮酒。乾隆帝一般在晚膳时饮2两(小两),其子嘉庆帝每天要饮10两左右、甚至14两(小两)。
清宫常用的茶主要有奶茶和清茶两种:
一是奶茶,以浙江产的黄茶等,用奶油、牛奶加盐熬制而成,多用于筵宴或饭间,清宫每年约用黄茶120多篓,每篓清秤100斤,共12000多斤。
二是清茶,就是现在的茶,所用茶叶多为各地总督、巡抚、将军等所特贡。如乾隆年间浙江的龙井雨前茶,江苏的阳羡茶、碧螺春茶,湖南的安化茶,江西的安远九龙茶,福建的岩顶花茶、工夫茶、郑宅芽茶、小种花香茶、莲心茶,云南的大普洱茶、中普洱茶、小普洱茶和女儿茶、蕊珠茶,四川的蒙顶仙茶、青城芽茶,陕西的紫阳茶,广西的刘仙茶,安徽的六安茶、松萝茶、珠兰茶、银针茶、雀舌茶等共30多种。至清末增至40多种。乾隆帝〃留用〃或〃要去〃的茶有蒙顶仙、珠兰、松萝、莲心、花香、安化、普洱、龙井雨前、天桂花香等几种。西太后〃留用〃或〃要去〃的茶则有桂花人参、珠兰、观音、菱角湾、春茗、龙里芽、余庆芽、龙泉芽和各种普洱茶等20多种。
正文 清礼俗——婚丧嫁娶
资料字数比较多,有删节。去看看小说网 。
人,从出生到死亡,需要经过两个质的转折点,第一个转折点是婚姻,
第二个转折点是死亡。
婚姻的完成标志着一个人完全摆脱了对父母的依附关系,已经从未成年
者换位至名符其实的成年者,对组成的新家庭,对将出生的婴儿开始承担一
种家长的责任和父母的义务。也就是说,婚姻,是男人和女人真正成熟的标
志。
死亡则意味着一个人生的结束。它是人从阳世转入冥冥世界的标志,是
一种生死转换。
无论是婚姻亦好,死亡亦好,民间与宫廷都赋予它极隆重、极庄严的礼
仪和不可抗拒的传统俗制。它绵延了几千年,至清代更加盛大,更加繁褥,
更加程式化。
(一)清代民间婚姻习俗
清代,民间婚姻形式较为复杂,阿注婚、冥婚、走婚、空妇婚、抢婚、
小儿婚、伍和婚、入赘婚、姑舅表婚、共妻婚、典妻婚、服役婚、转房婚、
自愿婚等等。这些婚姻形式多数可囊括进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态之中。
1。婚俗中的繁文缛节
(1)清代婚俗对“六礼”的承继和变异
我国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六个程序,直至明代,一直延续此风。
到了清代,民间仍行“六礼”,只是名称上有些演变,风俗亦有些不同。
宫廷则只重纳采、亲迎二礼,并多了个女家“铺房”一礼。《清史稿·志第
六十四》:“凡品官论婚,先使媒妁通书,乃诹吉纳采。”婚前一日,“女
氏使人奉箕帚往婿家,陈衾帷、茵褥、器用具”。届日,“婿承父命亲迎”。
(2)清代汉族民间婚俗
清代汉族民间婚俗基本上包括说媒定亲、换帖纳彩、回奉、送彩礼、踩
花堂、过嫁妆、嫁娶、闹房、回门等礼仪程序。这种婚姻是依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
这里仅举山西南部地区的清代婚俗加以说明①:
说媒定亲是第一步。
婚嫁讲究门当户对。儿女到了成婚年龄,媒人便到男女双方家里提亲。
提亲时,要介绍另一方的生辰八字、人品、属相及家庭情况。男女双方家长
若觉得对方条件还令人满意,就要请来阴阳先生合八字和属相。若是马、牛
相合,则认为“白马怕青牛”,此桩婚姻不吉;若是鸡、狗相合,则认为“鸡
狗不到头”,此桩婚姻亦不幸。像这样的情况,提亲之事自然告吹。若相合
后没有什么可忌讳的,那么,亲事便可以定下,并与子女相说。
换帖纳彩是第二步。
之后,便要择吉日换帖。用红纸做成的帖上印着龙凤图案,内中写有门
第、姓名、生辰八字。男女家换帖时,男家还要随帖送给女方24块银元和
10件物品。这些物品包括裙料、袄料、喜裤料、绸缎衣料一身(算作两件)、
绣花带、绣花巾、一副手镯、一对戒指、一套头饰,以取“十全十美”之意。
回奉是第三步。
女家收了男方的物品,便要以礼相待,设宴招待男方,俗称“吃成饭”。
吃罢饭,待男方走时,要回奉物品,其中包括:文房四宝、面娃娃、糕塔(一
种形似柱的馍馍,上面塑有10样果子)、10个面石榴、10包麸盐。文房四
①参见《民俗》1988年第2期、1989年第2期,李兆祥文《晋南婚嫁旧俗》。
宝则象征着未来的女婿官运亨通、学识渊博。面娃娃、糕塔、面石榴都象征
着多子多福。面石榴要让女婿先吃一个,其余9个切成片送给邻里,表示婚
事已定。10包麸盐要撒在公婆、妯娌的头上,象征有缘(盐)分,有福(麸)
分。
送彩礼是第四步。
定婚后,男方准备完婚时,要再给女家备120块银元,代表10分礼;
同时还要给女方六至八身绸缎衣料、一对戒指、一对耳坠、一套头饰、一条
勒子及数块各色内衣料。过完大礼后,女婿便要给女家送“知帖”,“知帖”
中写着结婚的日子。若女方家里收下“知帖”,就说明女方同意,这样,结
婚的日子也就算定下来了。
踩花堂是第五步。
结婚前一天夜晚,女方家里要差遣两人到男方家里踩花堂。这两个人,
一个抱着瓷娃娃,打着红喜字的纱灯,另一个提着红布木箱,箱内放有一件
成衣、一条系裤带、一件裙子、一双绣花鞋、一套头饰和麸盐红包及面石榴
若干,最上面放着新娘的照面镜。二、三更时,到男方家门口,连放三炮,
通知男方。女婿开门施礼,接过红箱后,把女方客人迎进洞房,红箱和瓷娃
娃要放在炕头,女婿还要打开箱子,取镜照面,以示与新娘见面。女方客人
要在瓷娃娃两腿间洒点水,象征贵子撒尿。到此,踩花堂全部结束。男方设
宴招待;女方要取踩花堂钱。
过嫁妆是第六步。
结婚的当天上午,女方差人给男方送嫁妆。其中有:大立柜、帮柜、顶
柜、箱子、被子、枕头、衣料、盆巾、首饰及化妆品等。还要在枕头里面装
上筷子、核桃,在鞋内放上麸包,被子里缝上枣、花生,以象征女子出嫁后,
能早生贵子,携带福气。送嫁妆时,女方还要遣一“小亲家”(小男孩)押
妆随行。
嫁娶是第七步,也是整个婚俗中最隆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婚俗的核
心。
嫁妆过完后,新郎着长袍短褂,戴礼帽,披红插花,乘官轿迎新娘。同
新郎随行的迎亲队伍分两行,浩浩荡荡几近百人。队伍中有抬花轿的,花轿
是为新娘准备的,内放一盘,上面盛着五个面石榴,中插红筷子,筷子上系
着一朵石榴花。
迎亲队伍至女方门前,要鸣炮报信。
女方家办事的听到炮声,要迎新郎入席,先吃“下马点心”及面食,然
后引其至女方祖先堂祭祖,最后叩拜女方父母、亲友、邻里。
行礼之后,新郎要吃“腰食”,即饺子。“腰食”由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