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宣穆皇后 >

第67章

宣穆皇后-第67章

小说: 宣穆皇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亲帝的世家平复点怨气。中宫这么做了,是全了两边的面子,魏王又怎么会生气?”
也就是亲母女,中宫发作了卞夫人,她才不会芥蒂。

“你是人母,我也是人父,哪里会不懂你说的。”看着她一脸的母性光辉,司马懿心里也有点儿不自在了,“说着怪没意思的,听说魏王是要请父亲去邺城宫中宴会?”
“总要过了正月,等大家都回了邺城。”春华也有点默然,封了魏王后往后天子、魏国各一套班底,更是少见面了吧?

曹操比她臆想中的更志得意满,邀了早年举荐自己的司马建公,酒后颇有点儿小人得志地问:“孤今日可复作尉否?”
封建古板的建公眉毛抖三抖,绝对是被这货一把年纪还像几十年前在他跟前卖萌吓到了,回答得中规中矩,“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
一把年纪的花胡子爷爷还卖萌,太惊悚了。

春华还没吃饱饭去复兴大汉,她还有小孩要养,公婆要伺候。此刻倒是像随意说家常,“跟你回来的那个阿伏现在还留在邺,你回来后年底朝廷事多咱们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有好些时候没见上了吧?这次回去倒能见上了。”

司马懿有些尴尬,像是怪她多事,“提她做什么。”

脸上没想,心里可不见得不想。
春华心里冷笑,面上还宽和得可怜人家小少女,“为家伎的多要盼着主人的宠,您既带了她回来,也别冷落她太久。”
做家伎的不但给客人陪睡,主人有需求也要给服务。司马家的几个兄弟就有找过家中歌伎图新鲜的。
她像是不经意地说,“前些日子,四叔邀了客来,还让阿伏给家中的那几个舞伎指教过呢,说来阿伏的舞艺还真不错。”
“你见过?”
“我可没过,四婶见过呢,她也是主人,作陪一同看过歌舞,是真不错的技艺呢。”

宠信过的女人转而去服侍其他男人,他心里会怎么想?
春华这眼药上得无声无息的。

沉静了许久,沉静到所有人都以为她蔫了,黄花菜了,该拉的警报都降下了——她的后招来了。

两个月里也足够她背后清清楚楚地把伏姬的身世翻来覆去倒个遍了,虽然司马懿交代还算清楚,但她还要事后确认一番,这才是真谨慎的人会做的。
丈夫身边的人都不用她多费力,该招的一股脑都倒了出来。僮仆的父母亲人身契还捏在她手上,更兼奴籍的,还要巴结夫人靠着她栓亲给媳妇。
做近身伺候的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发落了打死太招人眼,但做正室哪怕不用打死人,暗地里给折磨都磨难死这家人了。这年头的奴籍不是容易翻身的。

伏姬还真没什么特别的身世,一贫家女被转了几手卖了到都尉府上,从个小女孩调教成歌舞伎,最后再被送人,稀松平常。
春华又特地找人盯了一阵,没见她探头探脑地和谁接过头,显然也不是权贵的眼线,背后没什么牵连,更是不用担心的下手了。

做家伎的哪有不听主子使唤的。
这还都是司马懿自己死要面子闹出的事,当初没给了人家妾的名分,还不需人声张,要当正人君子。
这么条模糊的意思,寻常劳作的婢女又“委屈”人家,转眼春华把她给弄去了家伎编制。
家伎、丫鬟、乃至于妾都是奴婢,但同样是奴婢各自服务的内容又有所不同。

面上看当伎的还要风鲜些,因是应酬客人的,当家伎的衣饰亮丽,到外走动也更松些。常有家伎们三五结伴去市上采买胭脂彩帛、新行头的,如是有了客人,别家的公子看上了要讨好给彩头,按着主人意思陪行的,这样的禁制更不严。
春华把人送了去,也没格外关照这是她家仲达的人,都是家伎,还不是一样使唤,一样要给客人服务的么?
倒是看管的婆子也有滑头的,有些猜出其中缘故来,和来支使家伎的几个主子略提了,司马家的几个兄弟也识趣,总不至于和他家二哥抢人。
技艺高超,比家里舞伎们好,叫人出来献过艺就让回去,并不让她侍寝。平时想图新鲜了,也不挑她。

便是这样,春华隐约提了一句上的眼药也够司马懿恶心的了。
婢女当然不如妻干净,这年头许多人家有妾生子而卖母的,就是为了这缘故。给主人当成物件赠人的婢女,随随便便就能送人、交换、当彩头,人身权都不能自主的,更别提干净了。
有些妾是有了身孕直接给发卖走的,不全是大妇不厚道,实在是这样的妾生出来的孩子是谁的都说不清。

隐约有拿伏姬舞技高超来说事的,都说司马家有了个绝妙的家婢。这样捧高了人的话,每由人说上一次,司马懿就要犯恶心一次。
还有些堂兄弟,外面关系远的点头之交会问他讨要,这年头交换婢女的事不稀奇,被拒绝后,大家都向他露出个了然,男人都懂的猥琐眼神:仲达兄要藏娇,小弟岂会不识趣?
哪怕这些人都识趣了,有这么一个艳婢也够他呕的了。
他们怎么知道的?伏姬还给多少人表演过歌舞?
无论如何都无法否认的一点,阿伏来伺候他的时候已经不是处子了。送婢女的王都尉不过是顺水人情,伏姬并不是他特意训练来讨好上级的,不过是宴会上必要叫上年轻女子作陪,事后当人情送人的。

以色事人者,她身边该枕过多少人呢?

喜欢找年轻的少女侍寝是一回事,被戴绿帽子是另一回事。
疑心种下了,还催眠自己兄弟间有支使过家伎的都还不会过分,以显得自己头上的官帽上被漆的那层绿漆还不深。
一切平静了几个月后,到底还是东窗事发了。

一天回家,妻子神色忡忡,心不在焉地搭了几句话,等儿女离开后就明说了,“我叫人让阿伏整理东西了,明天就搬回自家的院里。这事儿都怪我想得不周,也勿须说什么四十不纳妾的了。”
“你这是怎么了?”司马懿有些奇怪上了,“先前不是说得好好的。”
妻子是死活不肯和他说实话,好不容易才松了口道明原因,“你也别听人瞎说的,此事和她无关。今天是有人和我嘀咕,前日客人来,作陪是叫阿伏去的,又说她留下晚归……查下来倒不是她,只我想着往后再有这样的闲言总不能回回撇清的,家伎住的地儿离外面走动也松动,我想着你要是喜欢她伺候,就把她接回来吧。”

春华一脸“大度”,脸上还露出担忧、懊悔的情绪,却又一边打量着司马懿的脸色——被恶心上了的后者表情不可谓不精彩,也算是取悦了她刚才的表演了。
“你管她做什么,别给自己揽事。”不用怀疑,他是已经不想要这女人了。
春华当然知道他想法,暗自冷笑,真个是薄情呐亲!
听了人诽谤、谗言几句,至多是些绯闻,他就清高地不要人家了,都不考虑深究下合理性的,真对不起他以前新鲜时的宠信。
虽说那个诽谤无赖人的元凶就是她。

这么打发了一个小三,她就算赢了吗?
不,那还不如让她直接去完善了闺女毁人容貌的计划来得快。
投鼠忌器,粗暴地打死,和喂药毒死都是灭害。
她一个正室,和个小妾死磕还真有点掉份儿,要真只是为了打发这个人的,直接打死了了事,司马懿都不会带反对的。
她还犯不着怕小妾,只是要如何借了此事关上这扇“门”。
设了这样一个局,她自然是要敲诈出人家最后一分利用价值,赶走了小三还有小四,杀一儆百,好歹她是准备抬举了人做妾的。

等第二天回家,伏姬已经给移到了他家的院子。
对着“贤惠大度”的妻子,司马懿真是发火都发不上。
“贤妻”还有些自悔,“都怪我想事不周,阿伏的事是我先前小气了。往后我给她开了脸,大家就是一家人了。”
“你还真把她弄回来了?”
春华此刻很真诚,全替他真诚,反正戴的不是她的绿帽子,“大家都知道这是你的人,难道还把她随意当了家婢吗?总给了名分,省得人嚼舌……”说你戴了绿帽子。

他说不准已经戴了绿帽子了!
司马懿心里窝火,对着一脸诚恳、天然呆的妻子,作为男人,他也没法直接和老婆说,婢女不干净,他可能是被戴了绿帽子。
太伤男性自尊了,有木有。
“这事……随你吧。”总之他不管了。
家里不愁这些米粮,至多就把她晾在家里,他不再招惹人了还不成吗?

还真不成。
事情发展到这步不但超出了仲达的预想,也朝出了春华的预想。

“夫人,夫人,”吴妈火烧眉毛地过来和她汇报,“那贱婢竟然怀上了!”
还真有她一套的。
“事到如今,随她吧。”春华想,趁了这么点时间就有了身子,这个伏姬还真不简单。
随她吧,原本春华把她抬了妾就是来恶心老公的,加深完影响后,伏姬她自己还来演绎了个后续,算她造化。
就不信司马懿犯了傻的愿意替人家养儿子。


春华要担心的事多了去。
随着曹操封王,夺嫡的纷争进入了白热化,四爷党紧咬着二爷党,而老爷子自己也似乎更属意四子。

曹丕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爹不爱也就算了,连娘都不疼偏帮着小儿子说话。他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他家司马懿就滚了过来。
照例是报告了些消息,在丞相身边他线报多些,曹丕听得心不在焉的,忽然就问道,“卿和我说这些,现在阿爹将立太子,我将何为?”
该用的法子都用了。谋算人心曹植阵营没有比得过吴质的,引领士族的曹植阵营没比得过陈群的,接近曹操心意的,杨修比不过司马懿。
装孝子,装老实人,他演技不差常让子建吃亏;事前事后诽谤中伤人,自家智囊做这个就是得心应手。

都连番让曹植满分清零了,他爹还是属意曹植,曹丕还能用什么法子?
司马懿细想了一会儿,“可问于贾公文和。”
贾文和,即贾诩,算无遗策的魏国顶尖谋士之一。

郭嘉、荀彧、贾诩,如今三去了二,留下贾诩闭门不见客,儿女皆不结姻于高门。
司马懿却觉得,贾诩一生战事没算错过战时,政事没使自己陷于危机,又会谋事又会谋身——几乎可算是谋士界的奇迹了。

要搭上这条线却不容易,贾诩一不与朝臣结交,二不和显赫结亲,和他通上关系真要犯难了。

与此同时,在曹丕阵营绞尽脑汁地要和贾诩接上头的同时,曹植手下却开始对支持曹丕的老臣崔琰进行了诬陷。
不怪曹植阵营会把崔琰给恨死,崔琰是曹植妻子的叔叔,按理说作为妻族人,他该是个天然曹植党,然而崔琰却是个死正直派,认了死理的信奉儒家伦理,长子继承天经地义。

曹操是早对崔琰有了恼怒的,当年信任到把人事调动的权利都给了崔琰,可就有多么信任,而不是如今一分为二:杨修管两千石以上官员调动,司马懿管丞相府和两千石一下官员调动。
崔琰嘴没封紧,提前透了曹操的心意,已经是触怒,只是因为老臣,曹操调了他的职,没有严办他。崔琰一点也没意识到这样的教训似的,举荐了官员后,给举荐者写了封信。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崔琰本意讥论诋毁者好谴呵而不寻情理,顺带是鼓舞后背。
传到了曹操手中,就是大怒:“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
于是罚琰为徒隶,使人在东市看戏一般看他做苦力。

百姓是不知道谁是正人君子,谁是奸佞小人的,多是随着朝廷舆论,扔鸡蛋做个乐子。
然而崔琰这货却是绝了,相貌长得好就是占优势,哪怕是她老头,崔美男都是仙风道骨,辞色不挠。群众也兼外貌协会性质,倒让不少人为他鸣冤。
曹操更怒了,直接下了处死他,“琰虽见刑,而通宾客,门若市人,对宾客虬须直视,若有所瞋。”

曹操一生杀过许多谋士,许攸之流根本无人可怜,名士如边让,不但杀了他,诋毁他名声,还拐了他老婆生下神童儿子曹冲(环夫人)。
然而到了曹操末年,荀彧、崔琰之冤死,即便是隔江吴、蜀都有为之唏嘘叹气的。

崔琰昔日和司马朗交好,崔琰死后,司马朗在与弟弟的书信中不免就有悲叹。
“崔公往日于我微时,还对人言及我高评的。”司马懿也有些怀念起老领导,“初到丞相府时,还多亏崔公提点。”
司马懿的仕途上很重要的两个人,一人是荀彧,将他举荐给曹操,一人则是崔琰,任职后给了看重,将他引见到了曹操近侍。

春华在一边不说话。
心里却是迅速地再盘算,崔琰给人的都是私人信件怎么就给扯来做了证据呢?要说收信的那人无辜,她还真不信。
哪有这么恰好地就有个坑等着他跳的,总有人先挖好了坑。

春华探听到的消息,“此事听说是丁郎正礼出的力最多。”合该怪了丁仪。
“你听谁说了的,无凭无据,他还是魏公同乡人。”司马懿一面说着,一面把信息记下。
“我又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