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未来聊天群 >

第144章

未来聊天群-第144章

小说: 未来聊天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位数,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雷总,添个位置可好?”
    雷昊早就看到了拿着文件夹的孙可裔,在听到对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妥了!
    ps:推荐一本书老云写的《最强道士系统》,据说这厮本月要爆更……(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观望
    还是这个地方,还是那些杂音,还是那些人。
    不同的是,除了陶利羽,终于有其他人开始向雷昊靠拢了。
    孙可裔,这个业内稍微有点名气的投资分析师、量化对冲基金经理,开始尝试着正视并靠拢向雷昊。
    “都是一家人,坐坐坐。”雷昊伸手示意,在他身边的李颖峰很有眼力劲的挪了下位置,搬来一张椅子,收拾下桌子,对着孙可裔露出笑脸。
    “呼。”孙可裔舒了口气,坐下来后,把文件夹放在旁边的椅子上,他拿着文件,不是当场就要和雷昊讨论,而是表明一个团队工作很认真的态度。
    正事嘛,当然是等着吃了饭再谈。
    多了孙可裔,再加上陶利羽、林明辉,雷昊觉得这边就算凑成一桌麻将了,四个人都可以对证券市场进行分析。
    孙可裔是量化对冲专业人员,数学最好,对于数据极度敏感;陶利羽、林明辉两人的投资风格较为中性;雷昊则是大开大合,一言不合就满仓。
    三个方向都有意见,一边吃饭一边讨论,雷昊就感觉非常惬意,他不懂的问题可以问出来,别人立刻就详细解答,他最有优势之处,恰恰好却是这些金融业精英最难把握的投资方向,两边刚好形成互补。
    谈的兴起,吃完饭之后,回到办公室,雷昊让李颖峰开了一瓶罗盖庭送来的红酒,继续和孙可裔、陶利羽讨论,直到临近下午1点,孙可裔才切入了正题。
    “雷总,这是我们基金的交易报告和分析文件,您给看看。”孙可裔看了看还在场的陶利羽,咬咬牙,用出了敬语。
    雷昊接过文件,一看下去,果然,量化对冲那边的持仓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居然是出现了小小的亏损。
    “内需不振、经济下行,即便是有减税的预期,但我们还是觉得股市有下行的空间,港府想落实政策,还要扯皮一段时间,在此之前,或许……”孙可裔有些紧张,开口解释起来。
    这也是常理,按照港府目前减税预期幅度,其实就是把钱从金库里分派给居民和小公司,大公司基本不把这些钱放在眼里,但是这能刺激一下经济,很多行业受惠于此。
    雷昊早就知道这一点,甚至乎……他还知道从今天周四到下周四的几个交易日内,港股小跌,属于技术性回调。
    “你想调换多空头寸?加空?”雷昊问了句,看到孙可裔点点头的时候,便也对着陶利羽露出了笑容。
    “雷总午饭前就要我平仓换寸头了,接下来几天,我们做空。”陶利羽做了个捧哏的角色。
    孙可裔眼睛一亮,这是他第一次和雷昊的步调相同,心里面却居然有了激动的情绪。
    “你们谈一下平仓换空的价位和操作。”合上了文件夹,雷昊示意孙可裔和陶利羽发表意见。
    都是专业人员,都是混了十几年的精英,孙可裔和陶利羽也不怯场,一个个板块、一个个股票、一个个仓位开始分析起来,兼顾了量化对冲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两处地方,开始表露出自己的态度。
    合作?当然要。
    但都换空头头寸,难免会出现自己人抢筹的情况,所以两边的讨论也含着一些刀光剑影。
    好在孙可裔这边需要的筹码不多,还可以拿出持仓的多头头寸给陶利羽借去融券卖空,分歧倒也是很容易解决掉。
    这也是雷昊希望看到的,他早就知道,随着量化对冲基金的持仓筹码越多,两边可以合作的地方就越多,即便出现目前的状况,很多情况下,双方也是合则两利。
    确定了计划,陶利羽和孙可裔都离开了,后者来到团队所在的办公区,迎接他的是一片探询的目光。
    “开个小会。”孙可裔知道下属们在想些什么,在心里叹了口气,表面上却没做太多反应。
    交易计划的修改,需要这群人确定之后,再把计划书拿到交易部确定,然后开始进入交易程序。
    所以孙可裔等人其实是不用负责操盘的,他们的工作就是分析行情,确定投资计划。
    现在呢?计划由雷昊划出方向,他们根据这个方向来研究和分析,选出标的、调整多空比例,方式就换了。
    “裔哥,你……刚从雷总那里回来吗?”下属一进小会议室,就开口问了出来。
    都是老关系,孙可裔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点点头,表情严肃中带着一丝丝纠结,道:“是的,刚从雷总那边过来,和陶经理也谈了些事情。”
    “那……我们以后?”
    “一切照旧。”孙可裔马上开口道,就看到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如果雷昊要强势插手,这群人可不怎么愿意,他们在原来的公司做得挺好的,要不是因为汇丰整体收缩了,大家也不用来雷霆投资。
    但既然来了,条件也早就说好了,那么能多点权利还是更好的。
    雷昊也是早就知道这些事情,所以用的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你听了我一次建议,然后获利了。
    那么好办,第二次听不听呢?听了的话,第三次呢?
    只要能保证自己总是站在正确的一方,雷昊根本就不害怕下属会造反。
    孙可裔等人也都清楚,他们这是掩耳盗铃,但投资总监连续给出正确的建议,你总不能视而不见吧?
    基金出现的盈利越多,对孙可裔这些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摊上雷昊这种董事长,他们该烧高香才对。
    更重要的是,这群人都开始有些认可雷昊的观点,那就是基金管理团队的收益报酬需要达到正常偏上的水平,雷霆投资本身也应该从基金收益里面拿到更多的报酬。
    唯一的担忧就是,加入了雷昊这个因素之后,量化对冲基金这边的收益会提高吗?提高到什么程度?能达到那份合同的相应标准吗?客户会接受吗?
    孙可裔这边是开始上路,陶利羽那边却是已经为雷昊挣了不少脸面。
    看着陶利羽管理的基金持续出现盈利,罗盖庭这种已经确定投资额度的人自然是乐得不行,那些观望的人也是开始纠结和犹豫。
    再等等,再等等看孙可裔这边的成绩,如果数据还可以,那么……接受高昂的收益报酬比例,也并非不可以的嘛,再说了,大家手里可不只是有钱,权利也有啊,渠道也有啊,人脉关系借给你用一用,还是可以谈的嘛。
    只要有足够的利润,人类什么都敢做!(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再否决
    经过这次的上涨,孙可裔这边的量化对冲基金已经没了账面盈利,陶利羽这边却是有了过千万的盈利,算上4个亿的基数,也就是25%左右。
    不到两个礼拜就是25%,就算做是每个礼拜1%吧,一年多少个礼拜?52个。能涨52%?错!
    本周多了1%,下一周再多1%,那么就是多了201%,累积下去,打个翻几无问题。
    翻倍的基金,按照雷昊给的合约,客户在70%的盈利幅度的情况下,是能拿49%的,超过70%的部分,就会剩下30%的收益可拿,但……都特么超过70%了,拿30%就拿30%,全给都不怕啊。
    而且有个例子摆在那里,陶利羽那个基金目前的收益率是接近60%,盛翔那边赚得整天傻笑,别人会无动于衷?开玩笑。
    8号、9号,随着陶利羽调转枪口,平了多头头寸的仓位获得实际盈利之后,雷霆投资的人也不干坐着,拿出这些数据,开始推进各方面的谈判工作。
    赶在9月9号周五下午例会之前,雷霆投资的人终于拿到了觉得相对较好的合约,在业内普遍的22条款的份上,雷霆投资再添一个2进去。
    也就是说,孙可裔的量化对冲基金,不但是他们团队和公司在出现20%收益的时候分享20%的收益报酬,还多争取了20%,放眼港岛金融圈,以孙可裔那种稳健型的投资方案,能拿到这样的条款,简直是巨大的让步。
    但……雷昊要求的累进制收益报酬没有谈下来,他想要在这个基础上设定收益越多、报酬越累进的条款,别人不答应。
    放在雷霆投资其他人眼里,能够取得业内顶尖的合约,顺便还让委托人答应在其他领域进行合作,这已经是打了胜仗,区区累进制,谈不下来也无伤大雅。
    别人看起来无伤大雅的问题,对雷昊来说却是重中之重,他为什么要设定累进制?委托人在20%收益以上时,已经贡献出40%的利润给雷霆投资了,还不够吗?
    雷昊当然是觉得不够。
    即便是量化对冲中有很大的限制,但雷昊有自信把这个基金带好,只出现四五成利润的时候,整体收40%当然是业内顶尖,如果出现100%呢?甚至夸张一点,达到200%呢?
    累进制,是雷昊的底限,甚至比第三个2还要重要。
    当开会之前,苏逸文来先做沟通的时候,雷昊翻看了这些文件,摇着头:“再等等吧,不是有一些客户全盘答应下来了吗。”
    “但大机构的委托人都不可能答应这些条件!”苏逸文提高了音量,有些感到心力交瘁的他用略带疲惫的语气问道:“按照这个基调去谈,很难谈出什么结果的,公司需要的不止是钱。”
    雷昊知道苏逸文的意思,他也清楚,公司现在正处于扩张期,那些只有钱的委托人,实际上已经被无形的门槛挡在了外面。
    委托人身份高了,他们能提供的就不仅仅是资金,在你只能为他们提供盈利的时候,他们要求高一点,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只是……雷昊继续翻看着文件,心里面也有自己的盘算。
    我能够提供的,也不只是盈利啊。
    别人都以为孙可裔那个项目会很普通,但是雷昊不认可这种看法,即便以他的条件,这些委托人到时候都可以获得比业内更高的收益率,那么……这就是业绩。
    拿公司的钱投资项目,出现比预期更好的成绩,可以在履历上画上一笔吧?孙可裔的基金做的就是这个工作。
    拿自己的钱投资项目,出现令人眼红的收益,这是大礼包无疑吧?雷昊手里捏着的几个基金就是干这个的。
    既然你两边得益,给出渠道、给出平台、给出人脉等等资源,合情合理吧?这一点才是分歧。
    雷昊现在恨不得把时间调后一些,只有时间,才能停止这种拉锯战,才能让别人心甘情愿签下这些合约。
    但是,雷昊也非常明白,他最缺的也是时间。
    公司的摊子变大了,每一天都是不菲的支出,在员工们努力工作的时候,你卡住了合约不给通过?开什么国际玩笑。
    沉稳如苏逸文,现在都开始变得有些烦躁了。
    “这段时间以来,我看得出来,苏总你是尽心尽力的。”雷昊给苏逸文散了根烟,赞扬起对方来:“公司的业务,从无到有,不到一个月就显得井井有条,离不开苏总的殚精竭虑,也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努力,我很满意。”
    雷昊这些话说得真心实意,雷霆投资现在确实值得满意。
    一个月前还是空白的业务范围,在苏逸文的努力下,已经竖起了旗帜,并且在雷昊卡住合约的时候,公司还能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还能和其他机构建立起沟通,这绝对是出乎雷昊的意料。
    想过苏逸文厉害,雷昊却没想到,他还是低估了一个港岛汇丰银行前任行政总裁的能量,对方真的是自带光环,在港岛金融圈这两亩三分地,就没有人会拒绝他的拜会,很多业务也能单枪匹马就发展出来。
    毫无疑问,如果雷昊放开限制,雷霆投资就会正式进入膨胀期,资金、渠道、平台、人员、影响力……无论哪个方面,都可以向港岛金融圈正式发出“我来了”的声音。
    现在呢?雷昊有些纠结,在客观上,他确实是阻碍了公司进击的步伐。
    以正常情况来说,公司现在是调整完毕,可以尝试着迈开步伐,雷昊的做法却像是皇帝下圣旨,要求三军统帅苏逸文按兵不动,等待更好的时机。
    这……好吧,你是马上皇帝,你也在证券的战场上拼杀多次,甚至你保持不败,但那是歼灭战,我们现在是玩占领啊。
    一步一个脚印,才是苏逸文这种正常人的想法,雷昊那种一把定输赢的做法,外人怎能理解?
    苏逸文阴着脸出了董事长办公室,只因为他没有从雷昊这边得到满意的反馈。
    已经改为周五下午召开的公司例会上,各个部门经理听到继续谈判的安排之后,也是满脸郁闷和惊讶。
    努力付出而得不到回报,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