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聊天群-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钰和汉隆能给我多少支持落座之后,雷昊才问出声来,话音落地,他就看到宋东源和秦钰明显有迟疑的表情。
老虎,你能不能告诉我,你需要多少资金秦钰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或者说,你觉得对手有多少资金敢调用多少资金
中国的股指期货,单边持仓是有限制的,账户数量也是个问题。宋东源开口道。
雷昊点了点头,中国的金融市场限制多多,监管层却会给予一定的主观弹性,比如说某大行就曾经出现过技术性错误,让股市在几分钟内狂泄200点,这就是弹性的一种。
一个期货公司的持仓量不允许超过市场总持仓的10,这10不算套期保值合约,算法也很复杂。
雷昊也不可能把资金全部投入在股指期货市场,加上股市也就是现货市场,两边一起能调用的资金超过700亿。
按照常理来说,你如果想卖空股市,需要在股指期货卖出合约,然后在现货也就是股市买入股票,当持仓量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就开始单边挂单,也就是股指期货卖出股市同时卖出。
这样一来,现货市场被抛售,指数下挫,同时股指期货合约卖盘汹涌,伴随着一起下跌,利润空间就出来了。
假如空头能逼得多头爆仓,那么多头原本的操作方向是买入合约,强制平仓就是卖出合约,量能会累积。
所以说,在建仓期,空头的操作有种套期保值的意思,股市买入股指期货卖出,多头等待决战之前的建仓方式则相反。
秦钰和宋东源很想知道的是,雷霆分析结论中,对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我们的对手是劝银。雷昊抛出了一个意料之中的重磅炸弹。
书房里面,宋东源和秦钰顿时静默无言。
几天下来,大家都知道市场的资金流有些诡异,调查之下也清楚了泰和跟亚太某些金融集团联系过甚,但具体有没有有的话是哪一个,其实还都不清楚,因为对方也不傻,这种东西藏起来比较好。
雷昊能如此笃定说出劝银两个字,已经让宋东源和秦钰很意外了。
意外之后,则是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
所以雷总做空日经225宋东源嘴角露出苦涩的笑容:好魄力。
雷霆在大陆意外确实有实力。秦钰眼睛里有艳羡的神色。
你来我的势力圈搞我ok,那我就去你的地盘弄你,谁怕谁呢
金融市场拼的就是一个先手,大资金的调集是需要速度的,计划的制定也需要信息面的优势。
雷昊如果把资金分流给亚太雷霆和美国lei,这些钱瞬间就会被分配到不同市场,等亚太这边发现不对劲了,想再抽调资金的话,那需要的时间就不短了。
但是,雷霆在中国市场吸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针对日经225进行做空,也就是说
宋东源和秦钰忍不住打了个冷战,那个时候的雷昊就确定了对手又或者说他只是怀疑,就敢掀起日本战场的序幕还是说,他就是试探一下,以国际市场大资金的闲置成本,来保障国内战场的稳定进行
好几个可能性涌上心头,宋东源和秦钰觉得头脑隐隐有些发胀。
劝银就是第一劝银财团,对财经不了解的人,大多数会把他们看成知名度较高的软银也就是软件银行集团,其实两者在金融业上面也有合作。
软银主业务是风头,主要针对it产业,劝银在金融圈势力相比其他五家日本财团有些优势,计算机和通讯业务也不错,和软银有些重叠,两家算是有点合作,但像股指期货这种市场,毫无疑问是以劝银为主,所以跟泰和联系的人之中有软银的人。
现在的第一劝业银行叫瑞穗银行,瑞穗银行是瑞穗金融集团的核心企业,而瑞穗金融集团是什么玩意呢资产规模超过万亿美元,只要说出这个数字,就足以代表一切。
有几年经验的金融从业者都会把瑞穗喊成劝银,而劝银,是沉重的两个字,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它就开始和中国有往来了,至今还跟中国很多的金融机构有完善的渠道关系。
宋东源觉得雷昊有魄力,就是因为他知道劝银有多么强大,同时,也因为参与者是劝银,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瑞穗在中国的渠道比克达汇丰这些机构都要完善,在亚太区域也就是汇丰能比,克达都得闪一边去,它有能力参与也有原因参与。
雷霆的触角已经伸到亚太圈了,瑞穗没点反应是不可能的,就跟泰和不允许雷霆在大陆崛起一样,瑞穗也不允许有机构抢夺他们的蛋糕。
再说了,雷昊可以因为看到量能而参与人民币汇率之争,瑞穗难道不能因为看到量能就跑来和雷霆对冲金融机构,利益当头。
第七百三十二章 乱
瑞穗是日本最大的金融集团,不过它也没那么恐怖,雷霆在欧洲算计过德意志银行在美国战胜过摩根和高盛在亚太碾压过克达,原因就在于,大机构受到的牵制太多。
看到宋东源和秦钰都有些沉默的样子,雷昊安抚了几句。
别看克达汇丰瑞穗这些金融集团动辄就万亿美金的资产,它们日子也难过啊,摊子铺得太大,扣除固定资产量化对冲等等等等的投资,他们还得分成好多好多的子公司部门,再然后是风向评估等东西,能调用的资金有多少不见得比雷霆多。
而且,雷霆算小不点吗不算
雷霆有优势的地方就在于集中和领导,集中是他们的资金处于随时可调用的状态,是现金流,领导就是雷昊了,作为创始人,雷昊完全掌控着雷霆这个初生的金融机构,权势之盛,是其他机构领导者羡慕到眼红的。
再说了,大家要面对的也不是整个瑞穗,而是其中一个部门,或者是一个基金项目基金公司之类的,瑞穗如果倾尽全力和雷霆干仗,其他领域的对手绝对会出手教他做人。
雷霆在亚太市场狙击日经225,是为了分散瑞穗的资金宋东源问了句。
反正公司在国际市场的钱进不来中国,不是吗雷昊摊了摊手。
这倒也是。秦钰苦笑一声。
中国的外汇是有管制的,像雷霆这样的金融机构也不会傻傻的把所有钱都拿到国内来,因为预期收益。
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作为中国的本土金融机构,雷霆居然可以在亚太市场狙击日经225,把瑞穗注入中国市场的资金引出去。
雷霆瑞穗,居然不约而同发生了资金面的内外倒置,简直有些滑稽。
只不过,这样一来,雷霆的压力就大了。宋东源和秦钰又交换了一个眼神:雷霆是在用国外力量保障国内胜势。
对于雷霆来说,情况一下子复杂了起来,但对汉隆和青钰来说,情况却突然明朗了。
雷霆在国外有大量资金,所以雷昊可以把插手中国市场的力量吸引到中国之外的亚太市场,然后在中国本土直接硬捍泰和。
所有的事情又回到了远点,雷霆一系泰和一系,直接对抗,没有外力,对雷霆来说,他们却要考虑日经225和沪深300两个市场的盈利和亏损。
但是,沪深300的胜负是战略性质的,日经225的战术上的争夺,后者亏而前者赚,对雷霆来说也是划算的,然而外部市场顶不住瑞穗,对方的资金就会涌回中国市场,这又是另外一个相互影响的地方。
在这种情况下,难怪克达汇丰渣打和保诚这四大金刚想得到更多,他们在亚太市场拥有的力量比在中国国内要强大得多,他们有资格要求很多的东西。
至于汉隆和青钰这两个左右护法,还是老老实实跟着雷霆在沪深300拼搏吧。
汉隆在证券市场的投资比例不高,雷总也知道我在汉隆的地位有些不尴不尬,所以,我只能把上次汇市的钱和利润都投进来,再加上原本在股市的筹码可以借给雷霆卖空宋东源开口说了起来。
青钰的资金量较少,但我们的资产几乎都证券化了。秦钰也解释着。
150亿。
到了最后,宋东源和秦钰异口同声的说出了这个数据,只看他们节奏一致的音调,就知道肯定早有过一些沟通。
但也不要紧,雷昊稍微一算,就知道这两人算是倾尽全力了,甚至青钰自身都没这么多钱,更多的是客户资金,而汉隆虽然家大业大,但宋东源处于快登顶却还未登顶的位置,也无法调用太多力量。
再加上雷霆自己的钱和客户自己跟上来的资金,总数字达到千亿是稳妥的,还有汉隆青钰盈意浙昌等合作机构的股票也能拆借出来卖空,在没有相应对冲盘的前提下,雷昊的力量已经是可以操纵市场了。
就算只有一半的钱进入股指期货,一张合约最低保证金20万不到,一万张20亿,十万张也就200亿啊,一半的资金是可以持有25万张合约。
沪深300巅峰的时候,日交易量200万手是存在的,扣除套期保值技术套利这些人,再算上零散力量,差不多也就是单边主力25万手的水平。
当然,现在股指期货还是二十万手的成交量,而且它是双边计量,也就是说,单边也就十万手,市场风平浪静。
送走宋东源和秦钰之后,一夜无话。
第二天周六,雷昊一起床,收到的信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克达汇丰渣打保诚果然在划水,而且他们不提起要求,不和雷霆展开深入接触,摆明了首鼠两端。
先用现有资金操作,假如有需要,我会和他们接触的。雷昊给出了自己的决定。
很简单,放弃入场相当于放弃承担风险,同时也放弃预期利润,假如雷霆有能耐在这些机构不入场的前提下获得胜利,自然一切皆休,如果雷霆需要他们帮忙,那问题就来了。
头寸股权基金份额,都来一点是肯定的事,雷昊必须让出一定的利润。
雷霆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不过内地市场还好,大家有自信取到起码不败的成绩。
以雷霆的实力和声望,说股市涨不上去,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掂量掂量。
让人担忧的是亚太市场,雷霆的战略目的是牵制住瑞穗的资金,甚至不惜出现账面亏损,为的就是让他们无法把枪口对准沪深300。
日经225战场的情况也非常复杂,从核心,也就是风险和收益来分析,大家参与进去都有风险,但也代表拥有一定概率的收益。
雷霆是确定参与的,所以风险和收益并存。
四大金刚不确定参与,他们却能看到参与进入的收益所在,是以他们希望参与,但正在谋求更多的利益,甚至在得不到更多收益的时候,他们都不确定是否会自带干粮参与。
瑞穗绝对会参与,但参与程度要看实际情况,他们单挑雷霆自然是赢面大,却也要防着克达汇丰这些家伙的参与。
还有市场的其他参与者,谁都不是简单货色,再加上各自的对手队友,简直乱成一团。
但无论怎么乱,随着时间的流逝,仓位在增加,情况慢慢明朗起来。
第七百三十三章 条件
第七百三十三章 条件
9月7号,周一,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持仓量上涨1万手,日经225指数期货暴涨8000手。
9月8号,周二,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持仓量暴涨2万手,日经225指数期货暴涨1万5000手。
9月9号,周三,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持仓量暴涨3万手,日经225指数期货暴涨2万手。
无论哪一个期货市场,总持仓量的增加都代表着一个意思:多空分歧加大。
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持仓多入场资金就多,而且是双边资金入场,就意味着大家对现货市场的看法不同。
而持仓量上涨的都是10月份到期的期货合约,距离交割日期只有一个月出头的时间,多空双方是肯定等不了太长时间的。
最让人无奈的是,几乎所有金融市场都处于中位震荡的时间段,即使有些较大幅度的上下波动,却也抵消了对两个股市的多空影响。
总结起来就是:双方在用资金对冲。
数十上百亿美金的对冲,在金融市场里面不罕见,这种状态最有利的是哪一方呢答案是观望资金。
不多不少,不大不小,资金就那么对冲着,观望资金加入哪一边都是在施加自己对标的现货的定价影响,而价格是决定胜负的因素。
但入场有风险,挂单需谨慎,在价格暂时不变的情况下,提前入场固然可以顺利吸筹,却少了许多转圜的余地。
观望持续观望继续观望,无论是雷霆,还是泰和瑞穗,都有看好的和不看好他们的资金,本就是涨跌两可的市场,在资金不出现大幅度差距的前提下,事实上大家的胜负几率就是在两可之间。
关键在于第三方资金,任何的第三方资金,出于风险和收益的考虑,大多数观望资金也不傻,就坐等任意一方上门来谈判,然后他们就可以用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