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聊天群-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雷霆会输吗?以雷霆现在咄咄逼人的态势,泰和想赢是不怎么可能的,只要想一想雷霆在亚太市场平仓后的资金量,杨路城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以现在的情势,泰和即使和瑞穗一样冒着大量风险、顶住雷霆的进攻,那也没什么用,瑞穗的例子就摆在那呢。
更何况,瑞穗面对的是正常的对手,泰和要面对雷昊啊。
作为中国金融圈的奇迹人物,雷昊给中国金融圈树立了奇迹的标本,后来者如果不明白为什么金融圈叫奇迹之地,老资格们只要说出“雷昊”两个字,就足够解释一切。
雷霆即使败也不败,泰和即便赢也算输。
这就是现在国内市场面临的情形,雷霆赢下亚太市场,泰和无路可走,第三方机构自动自觉的把雷霆当做胜利者来看待,已经开始向雷霆靠拢了。
沪深3oo指数从43oo迅下跌,直探4ooo点大关,然而雷霆没出半分力气,汉隆、青钰和原本处于观望的机构直接把所剩无几的筹码抢了个精光。
中国金融圈的人都知道,国内变天了,泰和会亏多少,得看雷霆和一行三会的脸色,而这其中还有多少交锋,大家都不清楚,唯一能确定的是,自此之后,除了国家的势力,雷霆就算是中国金融圈的老大。
而中国正在推行金融市场化,在国有资本掌控全局的前提下,领导层有意把市场交给市场去决定走向,算上中国的经济体量和展前景,这里面蕴藏的利益可不少。
雷霆登顶,综合雷昊的战绩、性格、实力等因素,用脚趾头去想都知道他收拾完国内就要跟随国家和国有资本的脚步,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这又是一笔可以看得到的利益。
做错要人,输了就立正挨打,况且对杨路城这种商场老油条来说,输了,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泰和想出售业务?”证券市场还没收盘,雷昊听到苏逸文的话之后,直接就懵了圈。
仔细一想,雷昊却不由得被泰和一系那群混蛋搞郁闷了。
打不过你,我就加入你,别人能靠拢雷霆,泰和为什么不行?认怂就在一瞬间,商场无永恒的敌人,基础薄弱但前景光明的雷霆,跟基础雄厚但前途无亮的泰和,也不是没有合作的基础。
第七百四十八章 受降
泰和的净资产,在去年就有超过400亿人民币,看起来仿佛不多,只要对商场有所了解的人,却会很在意这个数字。
净资产是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后的净额,并且可以由企业自由支配,而圈内给这个数字的定义可不是证券化估量,而是直接按照实物衡量。
你的大楼值多少钱、你的各个营业部租赁合约值多少钱、你的货币资产是多少……这一系列的东西组成泰和的净资产,连尚未收取到的基金管理费,都不能被算入到这个数字。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盈意按照这种方式去计算,净资产连50亿都不到。
泰和有400亿,而最重要的是,它有大量的利益网络,很多的基金和理财产品是不能自由进出的,比如说某些政商各界的人,他们把钱投到泰和的基金和理财产品里面,这里面蕴含的道理就足够让人打个冷战了。
金融圈,链接所有资金的圈子,就是如此牛逼,但当金融机构出问题的时候,那就相当苦逼。
雷霆一战登顶,泰和会出现巨额亏损,业绩下降、投资人愤怒、员工人心惶惶,一系列的问题会接踵而来,杨路城只有选择认输。
我把abcde等理财产品和基金、甚至投行、经纪业务组合起来,打包组成一个公司,然后把这个子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卖给你雷霆,求放过、求合作,然后这些东西里面蕴藏着什么呢?
大量各界精英的利益就放在这些东西里面,雷霆只要接受了,转眼间身上就多了n个利益关系网,但雷昊用脚趾头去想,都能知道其中泰和绝对掺了很多私货。
“雷总,答应他!请一定要答应他!”电话里,苏逸文差点疯了,他太清楚雷昊的“小民”思想,也就是万分担心雷昊不愿意接受这个看似无法利益最大化的条件。
“雷总,相信我,答应他,一年内,我让你把雷霆变天庭。”苏逸文倒吸一口气,“商场如战场,我们现在不缺钱,但缺少地位、渠道、人脉……只要接受泰和的投降,他们就会安心去保住第二名的位置,雷霆就什么都有了。”
听着苏逸文连续的劝说,雷昊心里有些感慨,泰和低头,对他来说,真的是一个里程碑。
从一个被扫地出门的开户小弟,发展到倒逼老东家低头认输,直接登顶,雷昊能不满意才怪。
最重要的是,雷昊懒得继续内战了,泰和的低头意味着很多,最起码就是他们的战略应该会转变,从保住业内龙头的思想,变成尽量和雷霆合作、抢夺其他机构市场份额、争取做……老二。
雷霆得到的是一张投名状,还有对中国金融市场非国有势力的震慑,再加上庞大的利益网络,眨眼间,整个集团就可以借着大量的资金开始布局全国,而且畅通无阻。
也就是说,只要雷昊不犯浑,只要雷霆还能保证水准线之上的投资收益,以后国内这边就算完全进入轨道了。
当然,雷昊也知道,看起来公司厉害得很,颇有执业界牛耳的意思,但他如果真有这种心态,国有资本就会让他知道,中国到底是谁做主,一行三会随便来个政策,也绝对能让一群非国有机构哭爹喊娘。
“告诉泰和那边,股权没得谈,但我允许新的业务和雷霆旧有业务融合,一视同仁!”雷昊对着电话那边的苏逸文说道。
随着雷昊表明态度,这场双龙抢珠的证券交锋就算是落下帷幕,泰和低头,甘为雷霆之后,青钰、汉隆等机构顿时警惕起来,他们可不想雷霆这艘船多几个客人,各种手段当然要使出来。
放在外界,却是风平浪静。
9月14号,周四。
“昨日,日本央行宣布推行qe,出台千亿日元级别的回购措施,日本股市狂涨5,然而日本政坛爆发丑闻,刚退出的qe政策的日本央行成了笑话,日本股市随之狂跌,险些触发熔断……”
“受日本股市下跌影响,亚太股市普跌,沪深两市下挫幅度不小……”
“股指期货解绑之后迎来第一次暴跌……”
财经媒体“就事论事”,各种指数、各种信息分析得头头是道,叫兽砖家疯狂刷脸,但是关于幕后的事情却没人说出来,即使他们知道,也没证据。
而且说出来的话,得罪的是整个金融圈的一群大鳄,傻子才会冲上去呢,因为没证据,且说实话反而被读者质疑有妄想症的事情,财经媒体肯定不会去做。
于是乎,雾里看花,金融圈还是有一层隔开真相的迷雾,普通人也就看个热闹,顶多表示交易量太大,肯定有古怪而已。
接下来,雷霆跟泰和展开合作,落实条款之后,双方互相慢慢平掉头寸,歌继续唱、舞继续跳,世界还是和平。
只有金融圈的人才知道,从此之后,国内金融圈开始变天,泰和从王座跌落,雷霆新登基却底蕴不足,私募、公募、经纪业务、投行业务等等领域都要开始布局。
雷昊感到惬意的是,只要眼睛不瞎的中国金融从业者,都看得出雷霆的前景一片光明,集团现在根本不用去挖人,业内精英就疯狂给雷霆集团递简历,公司以后就不会受到人才紧缺的困扰了。
不过这些事情都有其他人去办理,雷昊反而比较清闲,资金完全回笼需要时间,投资领域那些事情,他也只需要指出某些关键的地方,再纠正一些比较严重的错误,然后……就是在各种文件上面签名,开始疯狂花钱。
机构发展少不了花钱,而公事上需要花,私事上也需要,有些地方更是不能省,比如说慈善领域。
你赚了这么多钱,其中还有违规打擦边球的事情,你不表示表示你那颗回报社会的炙热中国心?
雷昊现在的钱是满足了投资领域之后还有不少剩余,而他又不是吝啬的人,以前只是觉得钱生钱的速度太快,今天花的一元等于明天的一块五,那当然要省。
现在好咯,有钱,任性。
雷昊自己的大学就是靠助学金读下来的,中小学更是享受了各种福利,现在有钱了,捐起来也毫不手软,动辄就上亿。
而雷霆这种有钱又肯捐的态度,直接让那些慈善机构疯狂涌了上来,其中当然有些是蛀虫,但也少不了纯正的机构和项目。
就比如……好久不见的李悼堂教授。阅朗薪稀说昨天有个起点读者来找我了说账号被盗了起点币归别人了票也归别人了,现在两个人在拼手速谁快谁就拥有投票权,被盗书友起点名称是lu70,他想通过我说的是:大神收了神通……下了他的号吧。
第七百四十九章 信息的跨界用途
,。
上一次和李悼堂见面还是去年,那时候雷昊趁机插手当合药业,赚了第一笔股权投资的利润。
对于李悼堂这个人,雷昊还是挺尊敬的,对方的人格毫无问题,是个可爱的、有梦想的书呆子。
但李悼堂的研究方向太偏了,他想研究治疗pnh的药物,国内就那么几百个确诊的患者,说句冷血一点的话,同样的资源放在其他病症的研究上面,能救活的人岂不是更多?
是以雷昊对李悼堂很尊敬,但不认可对方的理念。
“雷总,pnh的发病高峰期在20岁至4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多,我们国家20岁至40岁的男性是什么个状况呢?大多是独生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只要他们出问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相对于去年,李悼堂口才有所进步,很显然他是被现实狠狠教训了,但是这种意志坚定的“书呆子”不好惹,他们就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行事准则。
只看李悼堂的表现,雷昊就很清楚,他如果不表示表示,对方直接赖在这里都有可能。
“教授还需要多少资金?”雷昊无奈的问道。
“这个……”李悼堂口才是好了点,但也有限,研究一种罕见病治疗药物需要多少钱呢?当然是多多益善,几千万不嫌少、几亿不嫌多啊,运气不好的话,几个亿丢进去,也就是听个响。
但李悼堂不用想都知道,他如果敢跟雷昊开口要个几亿,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几个亿,雷昊拿去建希望小学,可以让多少孩子读上书、摆脱文盲的处境?拿来救几百个pnh患者,从影响度来说,也就那么回事。
“雷总,要不您给个数?”说完这话,李悼堂脸都红了,上门要捐款,到头来老板问你要多少,你却连一个数字都不说,还扯上了“老板请带价”的意思,这有点蹬鼻子上脸了。
“等等,教授,你的研究进程到哪里了?”雷昊脑海里突然闪过一道亮光,认真的开口问道。
雷昊这种严肃的表情,让李悼堂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不过金主肯问,研究人员、特别是以罕见病治疗药物研究人员自然是知无不言。
“我们已经开始进行活性化合物的筛选了,雷总,我对接下来这个阶段的工作很有信心……”李悼堂开始“忽悠”起来。
实际上,活性化合物筛选这是绝对坑钱的一个流程,药物研究,你首先确定研究方向,然后是化合物的合成,这两个流程只要是够资格的研究人员,都可以做出来。
接下来呢,接下来就是化合物合成、活性化合物筛选两个程序无限循环,是的,你弄出来的东西有没有用、能不能用在人类身上,这两个关键点必须克服。
运气不好的话,你花了十年八年,到头来还是一场空,其中要花费多少钱呢?天文数字!
李悼堂敢说吗?当然不能说,他只能信心满满的表示:雷总放心,这次我手里的彩票绝对能赢。
雷昊好歹是投资过药企的人,他要是信了李悼堂的话才有鬼。
很无语的看着李悼堂,一直看到对方都不好意思了,雷昊才叹了口气:“李教授,说实话吧。”
“咳咳,雷总,我没骗你,真的,我现在手里有三种活性化合物,我有强烈的预感,这次一定能行。”李悼堂脸红耳赤,但还是厚着脸皮说道:“请您相信我一次。”
放在其他场合,这种没脸没皮的人,雷昊早就懒得沟通了。
但只要想起李悼堂的出发点,雷昊却有种心疼对方的感觉。
李悼堂是业内大拿,他做什么不赚钱?随便找个药企进去任职,不说成富豪,年薪百万是有保证的,但他现在几乎抛弃了学者的尊严,坐在资本家面前,就为了讨要一些推动研究的资金。
有的人为了金钱下跪,目的是享乐,有的人为了金钱折腰,却捂热了那颗跳动的心脏。
“教授,化合物的合成,需要多少时间?”雷昊不知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