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未来聊天群 >

第365章

未来聊天群-第365章

小说: 未来聊天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昊对李教授的实验室承诺了什么呢?他承诺了只要教授递交上来的方案,只要他不否定,就全部通过。
    也就是说,如果雷昊以后不亲自管慈善基金的运作了,那么李悼堂肯定会疯狂递交方案,把基金给他实验室的资金数字全部用光,半毛钱都不会剩下。
    这不,就两天时间,教授直接就弄来了足够让十个实验组开工的方案,简直……太无情。
    “叶总不用担心人力,只要我们能开实验组,就一定有人会来帮忙,而且这个地方是可以省钱的,他们是义务劳动。”李悼堂说起这个,顿时就抬头挺胸,研究罕见病治疗药物的学者圈,就是如此高尚,就是不要钱。
    当然,所谓的不要钱,是指这群人不要工资,但他们的研究需要费用。
    雷昊只是看着那些试剂和设备的价格,就知道了为什么药企的盈亏会那么恐怖,人家一个一次性的试剂就几千美金,你怕不怕?不怕的话还有,设备百万美元起步。
    教授的方案如果全部通过,雷昊少说就得丢个上千万美元进去,得到的是什么呢?可能成功获得合适活性化合物的概率。
    不过李悼堂有过墙梯,雷昊就有张良计,他为什么要答应那些对捐助对象有利的条件,做慈善是一个原因,信得过这群可爱的人也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未来信息的作用。
    如果我不参与,那么项目就会推行,假如我不知道结果,方案肯定要推进,那么……结果就存在了。
    知道了结果,我就能有所挑选的通过某些方案了。
    良久,雷昊看似翻阅完毕,其实是做了个样子,合上文件之后,才开口对着李悼堂倒:“先慢慢来吧,开多一个实验组即可。”
    “雷总。”教授顿时蒙圈了,他没想过全盘计划通过,但好歹也批多一些啊,一个实验项目?塞牙缝都不够的啊。
    雷昊也知道这些,所以给了个甜枣:“实验设备可以买,教授要什么都可以开口。”
    “设备?”李悼堂脸上的表情有些怪怪的,实验组如果只开多一个,他需要买的设备就变少很多,像他这样的慈善性质的实验项目,借用设备是相对容易一些的。
    总结起来,就是雷昊在该大方的地方吝啬了,在不该大方的地方却手笔惊人,这完全是胡来,准备大干一场的李悼堂郁闷了,但紧接着他就想到了另外一条路。
    “雷霆的慈善基金买设备,我再去拉点捐款,实验组照样开得起来。”

第七百五十二章 模式、立场
    没了张屠夫,难道就要吃带毛猪吗?烂船也有三斤钉,开多四五个实验组,对李悼堂来说还是勉强可以的。
    只要雷霆慈善基金给钱,李悼堂就可以拿这些钱去买设备,然后把原来准备买设备的钱用来开展实验,再者,有了更多更合适的设备,李教授去别处“化缘”的难度也小了许多。
    最最重要的是,李悼堂早就邀请了一些科研学者一起共襄盛举,也就是招新,现在实验组不开了?那岂不是耍人玩?
    2个亿人民币,也就是三千万美金,雷霆划定的投入额度,对国内pnh治疗预防研究领域来说已经是较可观的资金了,加上前期的积累和投入,李悼堂觉得他可以做出一些成绩,于是乎信心满满离开了。
    雷昊看出教授的心态,但他不看好这次的结果,未来信息已经提示得很清楚了,现有方案得不出合适的活性化合物,最终会卡在研究不出足以进行临床试验的药物上面。
    雷昊不知道的是,他的反对是否对结果的出现毫无阻碍。
    不过,雷霆集团的专家库里面较少有生物学大拿,雷昊也暂时拿不出合适的反对理由,再加上另有计划,他便不去管李悼堂了。
    一直旁观的叶柳有自己的看法,但他没说什么,而是直接跟雷昊开始了工作上的沟通。
    “雷总,晨光原则上同意和雷霆建立更为深入的合作关系……”叶柳侃侃而谈。
    雷昊听得很认真,针对晨光这个投资公司,雷霆有稍微下了一番功夫,但商场行为却说不上完全光彩。
    雷霆只是稍微和晨光的客户群接触一下,就直接把后者挤兑到被动的位置上,最后只能答应跟雷霆合作,实际上却是接受被吞并的命运。
    只不过雷霆吞并晨光的方式非常温和,是下属基金和标的企业的融资行为,甚至雷霆的股权投资部也会慢慢融合过去,最终晨光的原股东得到的东西反而会变多,只不过控制权和顶层控制权会移交出来。
    对于叶柳这群有能力的人,不但可以保留原有的利益,还能得到加入雷霆这个高层平台的机会。
    即使退一万步来说,融合过程中只要出现问题,任意单方面都有转圜的余地。
    叶柳现在就是在展现能力,在不久的将来,他不出意料会是雷霆内部晨光系的领头人,没点本事的话,肯定要遭殃。
    随着对话的进行,叶柳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雷昊的判断有太多主观色彩了。
    “雷总,股权投资不比证券市场的投资项目,某些项目,即使是花费一两年,也是值得的,而且……”叶柳脸上露出不满意的神色,有些说不下去了。
    雷昊掏出香烟,散了一颗过去,心里面有些无奈。
    自己为什么念旧?有未来信息作为底气、不需要太过强势的下属是一个原因,但还是有磨合期太麻烦的考量。
    有才的人大部分都有脾气,固执这个东西几乎是才华过人的员工都犯有的通病。
    就比如叶柳,他觉得a项目ok,老板说不行,可以,他认了,b项目他也觉得能接触和投资,老板说不行,那就不能忍了,老板的理由如果不充分,他能认可?
    股权投资却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有的项目,即便是接触个一两年都非常正常,有的项目即使摆明了有前景,但你本身的资源不足以推动项目发展,是否要帮标的企业找来合适属性的资金和管理层呢?
    像是前互联网王者某虎ceo在5分钟内对小马哥投资20亿的事情,在股权投资领域是非常罕见的。
    雷昊有着未来信息作为依据,表现出来却是一个独裁者的作风。
    我不管这个项目有多么广阔的前景,我觉得不可以,我就会否定;我不管这个公司多么被看衰,我觉得能投资,我就会尽力推动项目。
    如果汇报工作的是李颖峰这样的人,那当然没问题,雷昊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果是苏逸文这种被雷昊的神奇熏陶了很久的人,也没多少问题,他们会保持观望态度,先让雷昊放手施为。
    叶柳的立场却不同,他是新人,他有能力,他还是即将代表一群人利益的高层,他需要展现能力,也需要找到和雷昊相处融洽的一种方式,他不是来当应声虫的。
    或者说,即使是当应声虫,叶柳也需要找到一种作为应声虫也能发挥自身才华的方式。
    “就像是vr产业,半年前还是繁花似锦,现在呢?现在仿若昨日黄花,如今的热点是智能领域,但今天的职能领域很可能就是半年前的vr产业,我们的资金布局可以稍微有所侧重,却不能太过度……”
    “晨光的团队擅长的是传媒领域,加大对my传媒的投入,是个绝对划算的项目,正因为国内的舆论管控较严,我们才更应该让它走出国门,加大投入是必然的……”
    “b2c模式才是资本最容易获取利益的领域,b2b领域,或者说上游企业的投资对我们来说不是不可以接触,但风险和收益明显比不过b2c……”
    巴拉巴拉的,叶柳滔滔不绝的把股权投资领域的东西全盘托出。
    雷昊也听得津津有味,他对叶柳的能力是满意的,只是股权投资领域,对方就可以信手拈来、说出大量的数据和信息来佐证自己的论点,再加上其他方面还没展露的能力,这个内定的工作助理无疑很令人满意。
    所谓的b2c就是商对客,通俗和狭义一点来解释,也就是平台、渠道之类的企业,中国在这方面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而b2c模式成功了,会反推企业发展,因为客户更容易接触产品了,渠道、平台丰富了,经济能不发展才是怪事。
    但b2c模式在中国的强势崛起是基于人口红利,中国在b2b模式上面却进展不如人意。
    b2b,就是商对商,比如某疆无人机,核心芯片用的是美国赛思灵的,某为的手机,cpu构架和gpu构架是英国arm授权的,国内的企业一直在用其他国外企业的东西,这些东西是需要给钱的。
    换句话来说,b2b模式就是企业跟企业做生意,是绝对的上游,国内有识之士都看得到国家态度开始偏向这一模式的端倪。
    然而中国最赚钱的还是b2c,还有房地产啊什么的,技术?那是什么玩意,有国家资本去推动就行了。
    叶柳的态度就是智能领域不要投入太多,b2b或者说上游企业的投资额度不要太高,把资金合理分配到侧重b2c模式的企业中来。
    简单来说,对雷霆的股权投资基金来说,b2c模式的企业属于风险小、利润也少的投资标的,b2b模式的企业属于风险大、收益却不一定对得起风险的投资标的。
    该怎么做,那还不是一目了然吗?
    雷昊表示反对。

第七百五十三章 风险、收益、理念
    风险、概率这个东西,雷昊是永远不害怕面对的。
    再者,雷昊好歹也是中国金融圈顶层精英,他看不出国内的大环境和国家面对的困局吗?
    从私人角度来说,投资风险大、收益高的项目,是雷昊一贯的做法,他有把握赚到利润。
    从大局来看,作为中国金融圈民营资本的领军人物,雷昊投资专注于基础、技术、产品的b2b模式的上游企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有钱又有名声,还能得到上头的另眼相看,何乐而不为呢?
    要知道,中国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是个市场庞大、经济体量惊人却在大多数领域都需要被宰割的对象。
    对财经有关注的人都知道,中国的技术基础很薄弱,市面上十件产品,就有八件是被外国机构割一次利润之后的成果。
    以圆珠笔为例,中国的技术不能制造圆珠笔笔头的那个“球座体”,所以需要进口设备,然而圆珠笔一年全世界销量450亿左右,中国生产其中的380亿,一个笔头的销售价算它5分钱,也就是中国的产能是19亿元,利润有多少呢?到头来大部分居然被高精尖的设备进口给“剥削”了。
    研究吧,利润太少,没啥动力,加上知识产权、专利保护这些事情对中国来说简直……无情,所以没什么人愿意去干。
    不研究的话,你就只能继续被“剥削”,虽然对国家来说,这些都是小钱,但一个个小钱加起来就不是小钱了,再加上那些大钱,中国庞大的市场没有给本国带来足额的福利。
    雷昊当然不是圣人,他才不会跟随热点跑去研究圆珠笔的“球座体”,因为利润不够多,但其他东西却是可以关注一下。
    而且自己的资金占据了原来能够获利的项目份额之后,其他资金很可能会跑到其他地方,当雷霆的股权投资部门发展得越来越好之后,岂不是代表着优质的、有前景的项目一直不会缺乏资金,其他领域在大浪淘沙的情况下也会出现额外的收货。
    这也是曲线救国嘛。
    当然,利润是永恒的主题,金融圈获取利润的同时,能推动资源优化配置,那就相当圆满了。
    雷昊要雷霆布局上游企业,叶柳觉得中下游才是合适的选择,双方不欢而散。
    但雷昊很清楚,叶柳离开书房之后,肯定会按照他的意思开展准备工作,毕竟,他才是雷霆的主人,叶柳可以提出意见,甚至可以有情绪,却不会也不敢去故意设置障碍。
    人散去,书房里顿时陷入了安静,看着书桌上面一叠叠的文件资料,雷昊不由得伸出手揉了揉额头。
    又是一个加班加点的夜晚啊。
    良久,书房门才被推了开来,裘雨婷端着宵夜,把东西摆在书桌上,之后笑着打量已经停下工作的雷昊。
    看到裘雨婷惬意的样子,雷昊就有些牙痒痒,最近他为何这么忙?还不是裘雨婷把更多的工作转移过来了。
    诚然,作为一个金融大机构的掌控者、灵魂人物,底子薄弱的雷昊需要更多工作的机会用以学习和验证,裘雨婷的做法很正确。
    但是当雷昊知道明明老婆能完美解决的事情,却移交给自己之后,专科学历的他难免会有烦躁的情绪。
    “最近我厨艺大涨,你试试。”裘雨婷替雷昊盛了一碗粥,有些得意的说道。
    把事情交给雷昊,裘雨婷的空闲时间就多了一点点,这些时间被她拿来陪伴亲人和学习一些生活技能,比如跟准婆婆一起搞定一日三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