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361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61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情渐渐平伏之后,甘宁问道:“如今吴人畏于大王天威,已撤往了柴桑,不过蜀军却还在围攻江陵,伍刺史正率水军主力,在上游与敌激战,大王是要先去解江陵之围,还是先要顺江灭吴?”
    陶商转过身来,走到城头,鹰目望向了东面,穿过茫茫山水,他仿佛能看到,那一座巍巍的柴桑城,就屹立在眼前。
    “本王当然是想趁机灭吴了,不过柴桑乃孙策经营多年的重镇,眼下他又屯兵于柴桑,即使本王聚齐大军,想要攻下柴桑,也未必是件容易事啊……”隗商感慨道。
    听得陶商的顾虑,甘宁眼珠转了几转,拱手低声道:“末将倒是有一策,或许可令孙策尽撤柴桑之兵。”
    ……
    夏口之围解除后两日,陶商便对外放出风声,将率兵马溯江西进,前去解江陵之围。
    陶商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不日便率水6兵马,西进至了巴丘一线,摆出了将赴江陵之势。
    同时,已经进至新野一线的步军主力,也改道渡汉水前往襄阳,然后经由当阳道,南下直奔江陵而去。
    陶商更是暗中放出风声,声称这一次,他不仅仅是要解江陵之围,更是要一鼓作气的攻入益州,灭亡蜀国。
    是日,巴丘大营。
    王帐之中,诸将齐聚。
    “兴霸之计,果然是妙,孙策那厮撤兵还吴了……”陶商看着手中最新的情报,不由笑了,赞赏的看了甘宁一眼。
    听到这个消息,帐中诸将,无不是兴奋起来。
    樊哙更是激动的哈哈笑道:“孙策那小狗逃回了柴桑,那咱们就再无后顾之忧了,这次合十几万大军,一定要灭了蜀国,活捉了刘璋那杂碎,把他剁成十七八块喂狗。”
    樊哙一番粗鲁的话,引的众将哈哈大笑,斗志便盛,已经在议起了如何灭蜀。
    诸将一片热议中,陶商却饮下杯中之酒,冷笑道:“本王什么时候说过,我要去灭蜀了。”

第五百二十一章 灭吴之战,拉开帷幕!
    樊哙一愣,眼中尽是茫然,愣愣的看着陶商,嘴里嘟囔着:“不去灭蜀,那去灭什么?”
    其余诸将,除却知情的张良和甘宁之外,个个都茫然不解。? 火然?文? ??? w?w?w?.?r?a?n w?e?n?‘o?r?g
    陶商环视着众人,刀削似的脸庞上,浓烈的杀气骤然而聚,嘴角微微一扬,浮现出丝丝冷笑。
    笑容突然收敛,陶商突然拂手喝道:“传令下去,诸军早做准备,本王要克日兵东进!”
    众人听到陶商要兵,精神皆是一振,但当他们听到“兵东进”时,却皆又陷入茫然。
    “东进何处?东进那不是又回到了夏口么?”樊哙摸着后脑壳,一脸茫然道。
    陶商站了起来,目光遥视东方,冷笑道:“本王就是要东进夏口,顺江东下,攻取柴桑,一举扫灭吴国!”
    攻取柴桑!扫灭吴国!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无不吃了一惊,此刻,众人才恍然惊悟。
    原来,陶商把大军开至巴丘,又放出风声要解江陵之围,要灭蜀,目的只是为了让孙策撤主力还吴,然后趁着柴桑兵力不足之时,突然改道东进,一举拿下柴桑。
    不仅要攻下柴桑,陶商竟然还要灭了吴国!
    大堂之中,一片沉寂,唯听得到众人紧张的呼吸声,似乎他们的大脑都在缺氧,正艰难的消化着陶商的战略意图。
    半晌后,众人方才的思维才跟上陶商的节奏,一时议论纷起。
    “大王,灭吴的战略臣无异议,只是柴桑乃吴国经营多年的重镇,就算孙策主力尽撤,至少还留有一万多水军,我军除非是集齐所有水军进攻,否则单以手头现有水军,击破柴桑,只怕有些胜算不足啊?”蒙恬却提醒道。
    陶商目光却看向张良,“子房,伐吴之计,乃是你一力主张,你怎么看?”
    张良的目光早已死死的盯在了地图上,沉眉思索着破局之计,很快,他的眼眸中就跃动出兴奋之色。
    “柴桑虽乃吴国西方重镇,但眼下孙策的水军主力尽已归吴,水军不过一万,这是一个攻下柴桑的大好机会,我们绝不能放弃。”
    张良先是附合了陶商战略,接着又道:“倘若我们能迅的攻破柴桑,夺取了东吴这一西进的据点,就能对吴军的士气造成沉重的打击,而失去了柴桑的地利,吴国的门户就将洞开,灭吴的把握就将大大增大,所以这奇袭柴桑之计,乃是势在必行。”
    陶商微微点头,张良的这番分析,也正是陶商用兵的原由所在。
    蒙恬却道:“话虽如此,可子房先生还是没有回答我刚才的顾虑,柴桑终究还是有一万兵马,单凭我们手头上这点水军,若不调伍刺史的水军主力,如何能趁在孙策援兵赶来之前,击破敌军水军,夺取柴桑呢?”
    话锋一转,蒙恬又指着西面道:“可若是调取了江陵的伍刺史主力水军,江陵就有陷落之危,江陵一失,上游有失,我们如何还能安心去攻取柴桑,到时候岂非是两头皆失。”
    蒙恬这番话,也代表了大多将领的心思,众人的目光,皆望向了陶商。
    陶商却不以为然一笑,向张良道:“子房,现在也不是瞒着的时候了,就把你的妙计,告诉大家吧。”
    张良得令,便从容起身,走到屏上所悬地图前,手一指,冷笑道:“其实,想要攻取柴桑,关键并不在于水军的多少,而在于这里。”
    众人的目光,徇着张良所指望去,却见他所指之处,正是6口。
    蒙恬等众将,多为北人,见张良指向八杆子打不着的6口,一时又茫然起来。
    众将之中,唯有一人眼眸忽然一亮,似是想到了什么,面露惊悟之色那人,正是刚刚显露才华的马援。
    陶商目光如灼,无时不刻不观察着众将表情的变化,马援那神色明显的变化,又岂逃得他的眼睛。
    “文渊,看你神色,似乎已知道攻克柴桑的关键,就在于6口,不妨说说你的看法吧。”陶商故问提问,要让马援在众将之前,显露自己的见识才华。
    马援愣了一下,忙拱手道:“末将只是略有猜到子房先生的计策,但不知对不对,不敢妄议。”
    骄而不狂,懂得适时谦逊,果然是聪明的将才。
    陶商心中愈加欣赏,便拂手笑道:“这里也没有别人,都是血战沙场,同生共死的兄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陶商深知马援有统帅之才,他自也有意将马援培养成为,能为自己独当一方左膀右臂。
    对于年轻的马援来说,陶商需要给他更多的机会,来展示他的才华,以让那些陶商旧将们心服。
    马援见有展示的机会,亦无丝毫犹豫,当即从容出列上前,大大方方的站在了地图之前,从容道:“留守柴桑的吴军诸将,皆乃水战好手,那一万水军更是精锐之士,末将倒不是怕他们,而是因为手中兵力有限,所以就算是末将出马,以眼下的水军与敌决战,也胜算未卜。”
    马援倒是难得的胜而不骄,先前虽胜了程普一次,却并没有目空一切,对吴军士卒的战斗力,以及吴国诸将的水战能力,依旧有着清醒的认识。
    陶商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马援便接着:“吴军水战甚强,以我军手头可调动的水军实力,确实无法抗衡,但我军却有6战之长,所以末将以为,要取柴桑,就要从6战上下手。”
    陶商暗暗点头,面露几分欣赏,便想马援果然不愧是大将之才,已领悟以了自己和张良定下的妙计。
    蒙恬却还没有领悟,反驳道:“我军步战是强悍,这是毫无疑问的,可这步战再强,在大江之上也无用武之地。”
    马援笑了笑,将手指向了6口,“蒙将军大概不知道,6口一地有6水汇入长江,沿6水河往上游走,即可穿过南岸幕阜山,再走6路便可直抵柴桑,若以骑兵急行,仅仅数日时间而已,末将便猜想,这就是子房军师,把6口视为攻取柴桑关键的原因吧。”
    马援的一席话,顿时掀起一片惊哗,蒙恬等众将的目光,惊奇的望向了他所比划的那段地图。
    他们顺着马援的思路,眼观着地图地形,心下琢磨着马援所说,众人的脸上渐渐涌起了惊喜。
    “真没想到啊……”蒙恬恍然大悟,奇道:“原来还有这一条道路,可以由6路抄袭柴桑,那我们便可以水军顺江急进,吸引吴军主力出战,却密派一支骑兵,由6口出奔袭柴桑,便可出奇不意,一举攻下柴桑!“
    蒙恬兴奋的道出了马援未尽之词。
    张良也笑了笑,叹道:“你们都把我要说的话说完,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蒙恬等诸将,虽然也颇有见识,但到底了6将出身,对长江一线的地理地形还不甚熟悉。
    马援则不同,他精通于水6作战,出于一名水将的敏感,他对长江两岸地形的研究和领悟,远胜于蒙恬等将,所以他才能看出6口的重要性。
    “不愧是伏波将军啊,这一员英魂,本王确实没有白召唤……”陶商暗自点头欣慰。
    大帐中,气氛已经沸腾起来,领悟了陶商用意的众将,无不对他抱以惊叹与敬佩,有此等破敌妙计,众将无不是亢奋激昂,纷纷慷慨请战。
    此时此刻,王帐中,大魏的君臣谋士们,思想已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所有人都再无犹豫,目标只有一个。
    破柴桑!灭吴国!
    人心一齐,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得多,无非是排兵布阵而已。
    此役陶商势要灭吴,江陵一线的战事,就只能先放一放,让伍子胥继续拖住蜀军,却令廉颇等率后续的八万主力步军,改道斜往汉津渡,前来与他会合。
    而陶商本人,则率手头现有水6兵力直奔夏口。
    数日后,陶商还往夏口。
    军府大堂中,诸将齐集,肃杀的暗流在涌动,每一个人的脸上,都跃动着复仇的烈火。
    这么多年来,孙策屡次三番的北侵,拖住了大魏近十万的兵力,所有的仇恨积蓄在心头,早已汇聚成一座即将喷的火山,众将们早就巴不得能灭了吴国。
    此时此刻,终于到了众将心中,一座座愤怒的火山,痛快的爆之时。
    陶商环视热血沸腾的众将,旋即下达了军令。
    水军方面,以甘宁和马援,率七千水军,直逼柴桑,务必要透使东吴水军出战。
    6路方面,陶商则派项羽,率五千轻骑,由6口而,穿越幕阜山,直插柴桑之后,攻敌不备,一举袭破柴桑城。
    陶商自己则自统余下五千骑兵,位于水军之后,随时接应诸兵马,掌控全局。
    “孙策屡屡北犯,本王忍耐了他多年,今日终于到了忍无可忍之时,尔等可有信心,随本王一举荡平吴国,一统江南!”
    陶商环视众将,猎猎的杀机在脸上流转,暴雷般的激励之词,在军帐中回响。
    “荡平吴国,一统江南!”
    “荡平吴国,一统江南!”
    诸将们怒啸着回应,杀意如怒涛般汹涌,整个大堂中,都被狂烈的战意所填满。

第五百二十二章 先享受温柔乡再说
    夏口城。?燃文小说???? ?? ? w?ww.ranwen‘org
    夜幕降临,军府中,华灯已然高挂。
    陶商负手立于房前,观视着壁上所悬的地图,思绪翻滚如潮,脑海里不断勾勒着战略蓝图。
    午后时分,马援和甘宁已率五六千水军,近两百余战船先行出,杀奔柴桑而去。
    而在黄昏之前,项羽也率五千大魏轻骑,渡过长江,向着南岸6口杀奔而去。
    而清晨时分,陶商也将率其余一万兵马,尾随于水军之后,直奔柴桑。
    陶商就要靠着这些手头兵力,一鼓作气拿下柴桑,打开通往吴国的大门,后续八万主力才会赶至,顺江东下进逼建业。
    此刻,陶商只是在动身之前,再次确认一下他的方略。
    身后响起细碎的脚步声,武者的本能让他的神经立时警觉起来,鼻中却嗅到一股淡淡的芳香,那熟悉的味道瞬间让他放松了戒心。
    他也不回头,只淡淡道:“月英,这么晚了,还不去休息吗?”
    “翻来覆去难以入睡,过来看看大王,夜中凉了,大王也不怕凉到么。”黄月英轻声细语的时候,已走到了陶商身后,将一件披风,披在了他的肩上。
    陶商身子微微一震,回头时,黄月英已站在跟前,美眸正仰望着他,眼神中尽是关怀之意。
    为了陪养感情,陶商此番伐吴,特意把黄月英带在身边,不过看她眼中那美怀之意,看来这种培养已经用不了多少时日。
    “晚间变了天,大王身系重大,当注意身体才是。”黄月英淡淡笑道,抬起臂儿来,来为他拉紧衣裳。
    今时的黄月英,身着一袭水绿色的襦裙,盘起的乌间,还插了一枝金钗,形容装束,平添了几分媚色。
    伊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