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389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89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商丝毫不给孙策半分颜面,冷酷的点出了残酷的事实,把诸葛瑾呛到愈加尴尬,额头浸出一层冷汗。
    诸葛瑾这是想跟陶商讨价还价,但很显然,陶商早看清了两国虚实,根本不给他谈条件的机会。
    无奈之下,诸葛瑾只得深吸一口气,极力的平伏下紧张的心情,拱手道:“大王息怒,我主其实也说了,只要大王愿接受我们的求和,我主愿将尊号降为吴国公,从此对大魏纳贡称臣,还请大王开恩。”
    诸葛瑾也是没有办法,被陶商压迫到这种地步,也只能亮出了孙策的底线:
    纳贡,称臣。
    陶商肃厉的表情,这才缓和了几分,脑海之中,忽然浮现起了孙尚香的身影,想到了她身上的联姻附加武力值。
    念及于此,陶商便道:“光是纳贡称臣还不够,本王知道你们吴地出美人,孙策不打算给本王进献几位美人吗?”
    诸葛瑾暗松了口气,忙道:“大王所言及时,只要大王答应我们求和,我主必当挑几十名吴中美人,即刻送到大王跟前。”
    “本王不要多,只要一个。”陶商嘴角扬起一抹笑,“本王听闻你主有一位妹妹,叫作孙尚香,如今还待字闺中,本王就想叫孙策把他这妹妹,献于本王做侧妃。”
    此言一出,诸葛瑾神色大变。
    他万万没有想到,陶商竟然所指的女人,竟然是他们吴国的郡主孙尚香。
    若换成寻常女子也罢,孙尚香却是王族千金之躯,又是吴王最疼爱的妹子,更是王太后吴氏的心尖肉,怎么可能献给陶商夺妃。
    莫说是孙策答应,就依弓腰姬那刚烈的性格,必然宁死也不会答应。
    而且,孙策主动称臣求和,已经是莫大的屈辱,如果再把自己的妹妹献于陶商,简直是丢尽了颜面。
    这种事情,孙策做得出来,孙策却绝对做不出。
    诸葛瑾当下便将脸一沉,正色道:“魏王殿下,我主乃是真心想要求和,却不想魏王如此相逼,魏王你国力虽强,但我吴国上下也都是血性儿郎,倘若魏王真的逼迫太甚,我们只能拼死一战,以维护我主尊严。”
    诸葛瑾一改先前的恭敬面孔,忽然变的大义凛然起来。
    陶商当场就火了,正要发作,身边的张良,却干咳了一声,向他暗使眼色。
    他眼珠一转,立刻心领神会,便是拍掌一笑,“诸葛瑾,你激动什么,本王只是随便说说,想试试你们吴人是否有骨气而已。”
    诸葛瑾那一腔的怒意,瞬间给陶商压了下去,他被陶商变化无测的态度弄得是莫名其妙,一时怒也不是,不怒也不是,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就轮到张良开口了。
    他便轻咳几声,拱手道:“大王,如今两国交兵,军民死伤无数,既然吴主诚意求和,以臣之见,大王不若本着仁义之心,答应了他便是。”
    以陶商的想法,本是不打算给孙策求和的机会,不过张良既然这么说了,定然有其道理,陶商便装模作样的权衡起来。
    诸葛瑾又变的忐忑不安起来。
    张良便凑近于他,压低声音道:“你主既然要求和,怎么也得拿出点诚意来,不然我主就此收兵,又怎么叫全军将士心服。”
    诸葛瑾一怔,旋即明白了陶商心思,忙低声道:“我主其实也想进献些钱帛,以慰劳大魏将士,但不知魏王要多少才满意。”
    张良竖起了两根手指,“不多,也就两千金,外加四千万钱。”
    诸葛瑾倒抽了一口气,差点就要脱口而出,骂张良这是狮子大开口,成心勒索敲诈。
    金两千斤,四千万钱,这个数目对于只坐拥一州之地的孙策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数目,对于财力不足的吴国朝廷来说,实在不易。
    再则,眼下兵败求和,对于孙策来说,只是拖延陶商的权宜之计,孙策只是想靠牺牲名声,更争取到足够的喘息时间而已,但陶商这么一狮子大开口,孙策就非得出点血本不可了,否则又怎能糊弄过陶商。
    再者,兵败向陶商求和也就罢了,还要献上如此巨额的劳军之财,这在世人眼里看来,便是孙策彻头彻尾的在向陶商低头,更是有损他的声名。
    思前想后,想着孙策临行前的吩咐,诸葛瑾犹豫半天,也只得一咬牙,拱手道:“大王,我主交待过,为表我们求和的诚意,我主愿献上两千斤金,四千万钱,做为劳军之礼。”
    “这个张良,还真是会趁机勒索啊……”
    陶商瞄了张良一眼,当即欣然道:“好,既然孙策这么有诚意,本王就答应了他的求和了。”
    诸葛瑾是又喜又忧,喜的是陶商答应和亲,忧的却是带了这么个谈判结果回去,必会令孙策很是失望。
    心中无奈,诸葛瑾却还得对陶商感激连连,万般谢恩。
    陶商便也不屑跟他废话,拂手道:“就这么定了,本王给你们八日时间,八日之内,若本王见不到孙策的献礼,本王的水陆大军就即刻挥师东下,把吴国夷为平地。”
    陶商也赖得跟他多废话,直接丢给孙策一道最后通牒,让诸葛瑾滚蛋。
    诸葛瑾身形一颤,背部暗生一层冷汗,忙是连连感谢,匆匆而退。
    诸葛瑾前脚一走,樊哙便嚷嚷道:“大王啊,咱要是把吴国灭了,孙策兜里的钱财全都是咱们的,怎能为了这点钱,就答应放过那小杂毛呢。”
    苏秦也拱手道:“大王,孙策有枭雄野心,他今日求和,只是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咱们若就此收兵北归,给了孙策喘息的机会,他必会卷土重来,趁我不备再攻柴桑彭泽,到那时,若是柴桑彭泽有失,咱们此战的辛苦岂不白费了。”
    不光是苏秦,其余众文武,也多不赞成接受孙策求和。
    尤其是武将们,更是纷纷反对,都恨不得即刻进兵,直捣建业。
    这时,陶商却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声笑,令众武们都丈和和尚,摸不清头脑,茫然的看向陶商。
    狂笑过后,陶商扫一眼众文武,冷笑道:“你们一个个都以为,本王是贪孙策那点小钱的人么,你们难道以为,本王看不出来,孙策是借着求和,想要拖延本王灭吴吗!”
    陶商言外另有玄音,诸将狐疑半晌,似乎想明白了什么,看向陶商的目光中,皆起叹服之色。
    陶商的鹰目中,阴冷讽刺的杀机,已悄然燃起。
    ……
    数日后,陶商正于王帐内,盯着地图凝视,做着出兵的最后准备。
    这时,荆轲来报,言是吴军送献金的船只已至。
    “孙策还真的割肉了,走,看看去。”陶商一笑,便即出了王帐,直奔水营。
    奔至水营栈桥边,陶商远望大江,却见十余艘吴船,正在己军巡船的监视下,一艘接一艘的驶入水营。
    船只一靠岸,吴人便将一口口大箱子,抬上了岸来。
    不用想,那些箱子里所装的,必然就是孙策所送的两千斤金,和四千万钱的“劳军之礼”了。
    看到这里,大魏诸将们个个都笑了,笑的诡异,笑的讽刺。
    张良也拱手道:“难得孙策送来这么多钱,看来大王攻灭吴国之后,就不怕没钱犒赏有功将士了。”
    陶商哈哈大笑。
    这时,伍子胥子策马而来,目光中带着兴奋,拱手道:“大王,我三万水军皆已就位,只等大王诏令。”
    陶商微微点头,便策马直奔栈桥。
    在那里,吴国使者诸葛瑾,正指挥着吴卒们,往岸上搬钱箱,瞧见陶商到来,忙是上前来见。
    见礼罢,诸葛瑾拱手笑道:“魏王殿下,这里是两千斤金,四千万钱,乃是我主孝敬大王的劳军之理,还请大王笑纳。”
    陶商瞄了一眼那遍地的钱箱子,却拂手喝道:“荆轲,去把管账的书佐们,统统都给本王叫来,本王要查验一下,孙策的献金是否足数。”
    荆轲早有准备,当即带着一班账房书佐先生,把一只只钱箱悉数打开,一一称量。
    诸葛瑾就尴尬了,哪想到陶商这么“财迷”,竟然还要清点一下数额,便想他们连几千万钱都送上了,难不成还差那“缺斤少两”的几个钱不成。
    诸葛瑾无奈,却也不好阻拦,便尴尬的笑着,任由陶商来清点。
    “钱就不用点了,重点要秤一秤,那些金成色是否足。”陶商拂手吩下去,便拨马回往王帐。
    诸葛瑾也只好尴尬的跟了进来,陶商高坐于上,闲品小酒,一句话说不说,诸葛瑾只好枯站在那里,甚是不自在。
    王帐中的气氛,忽然变的紧张起来,让诸葛瑾背上暗暗浸出冷汗。
    眼见陶商半天不发话,诸葛瑾实在忍不住,便一拱手,讪讪的笑问道:“魏王殿下,我们这劳军之款都已奉上,这求和之事,不知魏王……”
    “急什么,等本王清点完了孙策的进献,看看孙策是否真有诚心,再谈你们求和之事不迟。”陶商却一摆手,打断了诸葛瑾,连正眼都不看他一下。
    诸葛瑾又是尴尬的笑了笑,只好闭上嘴巴。
    一个时辰后,荆轲带着一脸恼火,步入了大帐中,拱手沉声道:“禀大王,吴人太奸了,他们给咱们献上的那两千斤金,根本就成色不足,实际上只合一千九百金斤。”
    砰!
    陶商手中酒杯,狠狠的砸在了案几上,勃然大怒的瞪向诸葛瑾,怒道:“好啊,孙策口口声声说想诚心向本王求和,竟然敢在献金上缺斤少两,这就是他的诚意吗!”
    那诸葛瑾就愣住了,一时不知该怎么解释,要说这金的成色,十成里面,难免会有几分成色不足,这都是无法避免的,谁能想到,陶商竟会鸡蛋里挑骨头,非要拿这说事。
    就在诸葛瑾还震惊时,陶商已腾的站起,厉声道:“孙策既然这么没有诚意,本王岂能任由他戏弄,他这是自寻死路!”
    面对大怒的陶商,诸葛瑾吓坏了,急道:“大王息怒啊,这金的成色问题,难免会有误差,大王若是觉的少了,下官立刻叫国中再加送过来,大王千万息怒啊,这绝不是我主故意为之。”
    显然,诸葛瑾有点幼稚了,还以为陶商发怒,真的是因为献金的成色不足之故。
    陶商却无视他的解释,冷冷道:“机会本王已给了孙策,是他自己不好好把握,那就别怪本王了!”
    说罢,陶商环扫诸将,大喝一声:“众将听令!”
    帐前处,早已会意的伍子胥等将,立时肃然而立。
    陶商手一挥,厉声道:“传本王之命,水陆大军即刻出发,直取皖口要塞,本王要一举覆灭吴国!”
    诸葛瑾顿时是惊骇万分,他是万万也没想到,陶商竟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盛怒到要兵发皖口,灭他吴国。
    “大王,大王……”就在他急欲再解释之时,心头却猛然一震,蓦的恍然惊悟。
    他终于明白了,原来陶商从开始之时,就压根没有过要准他们求和的意思,从头到尾,陶商就已决意灭吴!

第五百五十九章 斩草就要除根!
    “我早该看出来,他一介大魏之王,怎么可能因为区区十几斤献金,就小气到要开战,那分明只是他的借口而已,诸葛瑾啊诸葛瑾,你简直是太天真了……”
    诸葛瑾心中暗骂着自己,猛然省悟的他,惊恐的脸上,不禁挤出了一抹苦笑
    眼看着魏军纷纷上船,诸葛瑾苦着脸问道:“魏王,原来我从到头尾,都被你玩弄于股掌之中,你的智谋,我诸葛瑾算是服了,看来早在我当初来求和之时,你就已打定心思,借此做掩护,却暗中准备对我皖口营进攻。”
    陶商也不再演戏,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冷冷道:“你们以为,本王不知道孙策的心思么,他不过是想学勾践,卧薪尝胆,假装向本王求和,为他换取喘息的时间而已,本王可不会学夫差,自然要斩草除根!”
    陶商直接戳破了孙策的意图。
    诸葛瑾面如死灰,身形剧烈一震,面露惭愧之色,就感觉自己像个小丑般,被陶商肆意的戏弄。
    尴尬惭愧了半晌,诸葛瑾苦笑道:“大王你的洞察力,下官算是见识了,既然我们的意图已被你识破,你打算怎么处置我?”
    诸葛瑾以为陶商残暴,自己阴谋败露,必死无疑。
    陶商却只淡淡一笑,拂手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本王还是懂的,且留你一条性命吧。”
    说罢,陶商便喝令将诸葛瑾带下去,好生看管,不可太过怠慢。
    诸葛瑾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只能唉声叹气而去。
    打发走诸葛瑾,陶商的目光,射向了长江东面,鹰目中,杀机狂燃而起。
    视野中,只见一艘艘的战舰正驶出水寨,绵延数里的舰队,正铺天盖地的向着下游顺流杀去。
    “孙策,我陶商说要灭你,就一定会灭你,你就洗干净脖子,等着择那一刀吧!”
    ……
    午口,皖口水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