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390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390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策,我陶商说要灭你,就一定会灭你,你就洗干净脖子,等着择那一刀吧!”
    ……
    午口,皖口水营。
    此间乃皖水自北向南,汇入长江的水口,沿皖水北上不出百里,便是庐江郡治所皖县。
    皖口一失,皖县就将陷入魏军水陆夹击之下,该城一失,整个庐山郡便将不保,而合肥正是背靠庐江郡,介时侧后方势必也将暴露在魏军的兵锋下。而沿皖口顺流东下,则是濡须口。
    濡须口乃吴军水军,北入淮南的唯一入口,乃是连接着合肥与江东最重要的一座要塞,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而这皖口要塞,则是濡须要塞上游,最后一道拱卫的屏障。
    孙策自彭泽兵败兵,便一路退至了皖口,纠集败兵,企图把皖口要塞,做为他新的国防线。
    时近黄昏,斜阳西下,皖口吴营中,一片沉寂。
    岸边处,孙策立马西望,目光不离彭泽方向,英武的脸上,流转着无奈的神色。
    “我堂堂江东小霸王,竟然要沦到向陶贼献金,卑微求和的地步,可悲啊,真是可悲……”孙策暗暗咬牙,无奈的叹息着。
    自从被迫向陶商求和之后,孙策的心头,始终都被那强烈的羞辱感所笼罩,终日含恨。
    就在昨天晚上,他亲自送走了诸葛瑾和十几艘运输船,那些船上所装的,乃是两千斤金和四千万钱,这些钱财,乃是他倾尽库府所顾,只为换取陶商的息兵。
    求和也就罢了,还献上巨额的赔款,孙策实在想不出来,自己这辈子还受过哪些比这还要沉重的羞辱。
    为了顾全大局,孙策也只能打掉了牙齿,往嘴里吞血。
    “大王也莫要太过悲愤,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方为真豪杰,今日的屈辱,若能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将来大王卷土重来,夺还柴桑,鲸吞荆州,十倍报还给那陶贼便是了。”
    站在身后的庞统,知道孙策颜面受损,便摆出一副轻松的样子,用未来的美好前景,来宽慰孙策那颗受伤的心。
    “士元言之理,今日之耻,我孙策算是记下了,终有一天,本王要叫陶商加倍偿还不可!”孙策情绪稍稍振作,紧握着拳头赌誓。
    见得孙策精神振作,庞统也松了一口气,拱手赞叹道:“大王能屈能伸,当真连那勾践也有所不如,实乃我大吴的幸运。”
    孙策冷哼一声,嘴角扬起一抹傲然意,眉宇渐渐再起傲然。
    便在此时,江面上游,但见一只哨船,快驰而来。
    须臾,斥侯上船,飞奔至孙策跟前,颤声惊叫道:“大王,西面急报,上游数百魏国战船,正和大营杀近。”
    一道惊雷,当头轰落。
    孙策神色大变,大吃一惊,瞬息间,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呢。
    庞统也是神色惊动,喝问道:“你可看清,确实是魏军?有多少条船?”
    “小的们看的一清二楚,确实是魏军,敌船至少有七百余艘,估算敌军少说也得有三万多人。”
    七百敌舰,三万水军!
    这样的军力,以往孙策根本不放在眼里,但此时,却令孙策听到心惊胆战。
    蓦然间,孙策君臣对视一眼,恍然惊悟。
    原来,他们再一次被陶商戏耍了。
    陶商压根就没打算接受他的求和,只是借此来放松他们的警惕,还趁机勒索了一大笔钱财,却趁着自己放松戒心之时,突然之间尽起水军前来攻打皖口。
    “陶贼,你竟然……你这个奸贼——”猛然省悟的孙策,惊怒到咬牙切齿的地步,惊到不知所措。
    而此时的庞统,也是羞愤到满脸通红,要知道,这求和之策,可是他一力所献,却没想到,糊弄陶商不成,却反被陶商给戏耍。
    就在他主臣二人惊怒之时,第二员巡船,从西面飞驰而归,报称魏国水军数量,不仅有三万余人,其中还有强大的车船舰队。
    吴国君臣上下,无不为之震动,刹那间,他们统统都陷入了惊慌失措的境地之中。
    庞统已强行冷静下来,拱手道:“大王,魏军来势太快,我军还未完成集结,营中只有一万多兵马,根本无法一战,这皖口是绝对守不住了,当速速弃营,退往下游濡须口要塞吧。”
    孙策神色顿时一变,咬牙厉声道:“就算我军兵力不齐,皖口事关要害,岂能这样就弃了!”
    话音方落,又有斥候飞奔而来。
    “禀大王,数万魏军由陆路而来,正向我陆营方向杀奔而来。”
    水上魏军才出现,陆上又有魏军杀来,孙策是瞬间脸色大变,残存的那点坚守之心,便就此化为乌有。
    若陶商单只是水上来攻,三万水军,孙策还够强可以守一守,但陆上**万的魏国步军也来夹攻,他就吃不消了。
    孙策这下算是明白,陶商这是尽起倾国之兵,非要一口气灭了他不可。
    孙策残存的自信,瞬间就被这个惊人的情报所击碎。
    紧接着,哨船一艘接一艘的飞驰而归,陆上的斥侯一骑接一骑而来,不断的用陶商水陆大军军逼近的消息带回来,刺激着孙策的神经。
    庞统急到额间滚汗,沉声道:“大王,魏军水陆夹攻而来,势不可挡,若再迟疑,等到魏军杀到,封锁陆上江上的退路,我们想走也走不了啦。”
    孙策吓得浑身一颤,他知道,庞统绝不是危言悚听。
    百般无奈之下,孙策长叹一声,恨恨道:“传令下去,命全军尽起,即刻由水路撤往濡须口吧。”
    庞统松了口气,即刻将孙策的号令传下。
    皖口水旱大营中,吴卒们即刻忙碌起来,惊慌的他们急先恐后的上船,只怕被魏军杀到,逃命不及。
    这时,孙策忽又想起什么,一脸凝重道:“本王若是弃了皖口水营,陶贼的大军必会顺皖水北上,兵围皖县,韩老将军却当如何是好?”
    此时,韩当已奉孙策之命,率七千兵马进驻了皖城,以拱卫合肥的侧翼,防止魏军跳过皖口,直接从陆上进攻皖县。
    庞统思索片刻,却故作从容道:“韩老将军精于统兵,麾下七千兵马虽也皆为精兵,又有鲁肃辅佐,但若皖口有失,他必然守不住皖县,为今之计,当速派人往皖县,令韩老将军把那七千精兵撤往舒县一带驻守。”
    孙策想想也只有这一条路可选,无奈之下,只得庞统之计而行。
    当庞统退去之时,孙策却又将心腹陈武招来,吩咐道:“你速速率一队兵马赶往皖县,城中有一户乔氏豪强,有大乔和小乔两位女儿,你务必要将那大小乔接出来。”
    陈武一听大小乔之名,顿时明白了孙策的用意,便忙领命而去。
    大小乔乃皖县出名的美人,孙策和周瑜平素谈论起来,都想拒为己有,只是近年来军务繁忙,倒把此时忘在了脑后。
    如今皖县有危,孙策才猛然想到了这大小乔姐妹,便不想将这样两个吴国第一美人,落入陶商的手中,遂才令陈武提前前去接出来。
    诸事安排妥当,傍晚之前,孙策率领着一万吴军,几百艘战船,抢在陶商水军杀到之前,匆匆的逃离了皖口要塞,向着下游百余里外的濡须口退去。
    因是逃得太急,营中许多粮草,都来不及一并带走,孙策当然不愿拱手送给陶商,只能心疼的下令,一把火将粮草和水营,统统烧光。
    当伍子胥统帅着三万水军,七百余艘战船,汹汹杀至皖口水营时,放眼望去,北岸皖口一线,已是烧成了一片火海。

第五百六十章 第一步
    此时,兵败的吴军残兵,已惶恐如鼠,一路狂逃远去。
    伍子胥当然知道,孙策这是打算逃往濡须口,便想若继续追击,粮道恐会跟不上,便停止了追击。
    当下伍子胥便令全军进入皖口,将敌营大火扑灭,在废墟上重新立营。
    伍子胥前脚攻占皖口,陶商后脚就跟随而至。
    半道上,陶商听闻孙策已弃营而去,便令统帅主力步骑的蒙恬和曹参二将,半道之上改变方向,北上直扑皖城而去。
    陶商知道,那里还有韩当统帅的七千精兵,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消灭孙策的有生力量,这七千兵马,当然不能放过。
    入驻皖口,稍适休整后,他便令伍子胥等水将守水营,自率两万步骑,北上皖城。
    次日,陶商与蒙恬等诸将,所统的八万主力步骑会师,近十万大军,将皖县围成了水泄不通。
    皖县原只有韩当的七千兵马,陈武又奉命率一千精锐,前往接应大小乔姐妹,却不想他前脚刚到,后脚魏军的主力就改道杀至,将他们团团围困在了皖城之中。
    ……
    午后,王帐,杀气森森。
    陶商高坐于上,鹰目似刀锋般锐利,两翼刀斧手肃然而立,杀气狂烈。
    脚步声响起,片刻后,神色慌张的诸葛瑾,便被荆轲拖入了王帐之中。
    只看一眼左右的刀斧手,诸葛瑾便身形一颤,眼中惧意顿生。
    陶商俯视着他,冷冷道:“诸葛瑾,知道本王留你一条性命,叫你前来是要做什么吗?”
    诸葛瑾看了一眼左右刀斧手,苦叹道:“刀斧在侧,想来大王准备要杀我了吧。”
    陶商却一声冷笑,“本王要杀你,早在彭泽之时就已经宰了你,又何必等到今日。”
    诸葛瑾暗松了口气,听陶商这语气,竟似打算给他留一条活路。
    就在他刚刚庆幸之时,陶商却忽然又道:“不过,本王今天心情很好,杀你找找乐子,也不是不可以,诸葛瑾,你说吧,你想怎么死,是想五万分尸,千刀万剐,还是想活活被乱棍打死,别说本王不给你选择的机会……”
    陶商就那么轻描淡写的说着,如何处死诸葛瑾,就好像在说家常一般,把诸葛瑾是听的是毛骨悚然,额头的冷汗如断了线的珠子,刷刷的往下直滚。
    深吸一口气,诸葛瑾才勉强缓过神来,“魏王,下官不过一使者,古语有云,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大王要是杀了下官,就不怕被人笑大王心胸狭窄吗?”
    诸葛瑾摆出了什么天下人的议论,以为可以令动陶商顾及名声,可惜,他太不了解陶商,这招对别人也许有用,但用在陶商身上却大错特错。
    这时的诸葛亮,好像听到笑话似的,一声狂笑,不屑道:“天下人的议论,在本王的眼中,不过是放屁而已,你以为本王跟刘备那种人一样,是假仁假义的虚伪之徒,会在意天下人怎么想吗!”
    嘲笑声中,陶商满口不屑,根本不将世人的眼光放在心上。
    诸葛瑾浑身一颤,目光中迸射出深深的震撼,顿时被呛到哑口无言,心中已完全被陶商的狂妄所慑,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时间,诸葛瑾尴尬的僵在了原地,手足无措,不知所以。
    “不过,看在你给本王送了那么多钱财的份上,本王倒可以给你一个活命的机会,只是不知道你是想生,还是想死。”陶商笑声陡然而言,话锋忽变。
    诸葛瑾,猛然间看到了一丝希望。
    只是,心头,却又一阵的痛苦。
    很显然,陶商的意思,乃是令他归降于大魏,才有生的希望。
    可是,他被孙策任命为使者,委以重任前来跟陶商谈判,非但没有谈成,反而导致孙策被耍,失了皖口。
    诸葛瑾自觉他已是很对不住孙策,倘若如今再投降陶商,传扬出去,他实在是觉的有损自己的名声。
    诸葛瑾犹豫不决,久久不语。
    眼下诸葛瑾久久不答,陶商鹰目一沉,拂手道:“很好,看来你是打算为孙策陪葬了,那本王就成全你。“
    说着,陶商便向着左右刀斧手一瞪,作势就要让他们上来,将诸葛瑾砍成肉沫。
    瞬间,诸葛瑾吓破了胆。
    “大王乃天命之主,瑾岂敢不识时务,愿归顺于大王,为大王鞍前马后效全力。”诸葛瑾吓的忙是起身拜下,向陶商求降。
    这个诸葛瑾,倒是比他那弟弟诸葛亮,要识时务很多呢。
    眼见逼着诸葛瑾求降,陶商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拂手道:“难得子瑜如此识时务,别跪着了,起来吧,来人啊,看座。”
    转眼间,陶商又对诸葛瑾客气起来,俨然已把他当作自己人,这态度转变之剧烈,让诸葛瑾一时片刻还有点接受不了,依旧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
    陶商便叫下边将酒肉拿来,温言宽慰诸葛瑾,几杯酒下肚之后,诸葛瑾方才情绪稳定下来。
    受宠若惊之下,诸葛瑾便一脸感恩,拱手道:“诚蒙大王收纳,瑾苦无寸功,实在是愧对大王的厚待,大王但有什么吩咐,尽管交待瑾,瑾必全力以赴,为大王效命。”
    陶商看了张良一眼,二人会心一笑,显然,他等的就是诸葛瑾这番话。
    一杯酒饮下,陶商便笑道:“难得子瑜有这份心,本王甚慰啊,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交给你一个任务,让你去皖县劝降一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