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437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437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晌后,法正终于按捺不住,便将酒杯啪的往案几上一放,大声道:“苏侍郎,谁都知道,你其实是奉了魏王之命而来,就在一年之前,我蜀国与贵国还在荆州打过一仗,今魏国吞并荆吴,威势正盛,却忽然派了足下前来我蜀国,不知魏王是什么意思。”
    这话一出口,大殿之中,顿时鸦雀无声,这表面上看起来友好愉悦的气氛,就此被法正给打断。
    勾践见这友好的气氛被打断,不由眉头暗暗一皱,眼中掠过一丝不悦。
    他当然知道,魏蜀两国之前的关系,绝不似这场宴会这么融洽,苏秦此来也必另有用意。
    但以勾践性格,明知两国为敌国,也不愿当面挑明,想等时机成熟,再从苏秦口中慢慢套问也不迟。
    他却没想到,自己这位首席谋士,却是个急性子,几句话就将窗户纸给撕破。
    事已至此,勾践索性装起了糊涂,自顾自的喝起了酒,却想听听苏秦怎么解释。
    其实,勾践内心之中,比谁都更想了解到陶商的用意。
    晋楚吴三国皆已被灭,陶商扫灭诸国,一统天下的决心,早已天下人皆知。
    既然陶商统一天下的步伐不会停止,那么灭吴之后,刀锋必会转向他们秦蜀燕三国。
    勾践知道三国之中,自己的蜀国国力最弱,故而自然担心,陶商会先拿他开刀。
    面对法正直白的发问,苏秦却只淡淡一笑,不紧不慢道:“方今天下大乱,诸国争雄,今日连横,明日合纵,今日是敌,打到你死我活,明日是友,亲密好似一家人,本来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当年那一仗,我家大王都不计较了,特派了下官前来,法先生又何必还挂在心里。”
    苏秦不愧是苏秦,嘴颇子利索之极,反应也是奇快,几句话之间,便将两国之间的那点不愉快,化于无形之中。
    勾践依旧不动声色,悄悄瞟向了法正,希望法正问出自己想问之事。
    法正神色一动,不由冷笑道:“苏侍郎果我是不负‘苏秦’之名,好一个今日是敌,打到你死我活,明日是友,亲密好似一家人,听苏侍郎的意思,魏王现在是要把我家大王当成一家人了?”
    苏秦却淡淡一笑“当成一家人倒是谈不上,只不过我家大王与蜀王殿下,眼下有共同的敌人,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我家大王只是派我前来,向蜀王殿下这个朋友,提一个醒而已。”
    “提醒,提什么醒?”法正反问道。
    苏秦一笑,抬手遥指北面方向,“今曹操正向陇西一线增运粮草,分明是打算对羌人动手,征服了羌人,曹操必会再次南下,入侵你们蜀国,我此次前来,就是向你们提这个醒。”
    勾践神色微微一动,看了法正一眼,主臣交换了一下眼神,勾践依旧是不说话,假装什么也没听见。
    “原来如此啊,我看先生此来,应该不只是奉魏王之命,向我主提个醒这么简单吧?”法正话中有话,别有意味。
    苏秦先是一怔,旋即哈哈一笑,“既然法先生都把话说到这时了,那下官也没有必要再拐弯抹角,我就实话实说了吧,其实我此次前来,乃是奉我主之命,前来联合贵国出兵关中,我两家联手灭曹,瓜分了秦国之地。”
    此言一出,大殿上,顿时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议论。
    王座上,勾践依旧不动声色,却又暗暗点头,眼眸中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似乎早有所料。
    法正嘴角也扬起一抹暗笑,却反问道:“魏王想叫我们出兵助他灭秦,那请问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好处当然是有的。”苏秦又抬手往西北方向一指,“我家大王承诺,灭秦之后,我两国以陇山为界,陇山以西包括凉州在内的秦国土地归蜀,陇山以东关中之地归我大魏,这么个瓜分法,应该很公平吧。”
    苏秦这番话出口,在场的蜀国群臣们,眼前皆为之一亮,纵然是闷不作声,似装着喝酒的勾践,眼中也掠过一丝精光。
    对于魏国的这个提议,就算是法正,一时也难以权衡出利弊,不知该怎么回应,只得看向了勾践。
    勾践知道,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自己必须站出来收场了。
    当下勾践便是哈哈一笑,将酒杯端了起来,笑道:“这联合灭秦之事,也不急于在今日决定,今天本王设宴,只为给苏侍郎接风,咱们今天就只喝酒,不谈正事,来,本王敬苏侍郎一杯。”
    苏秦知道,这等大事,勾践是不想当场做决断,还需要私下里跟他的大臣们合计一下才行,这是在有意想先敷衍过去。
    苏秦自然也不急于一时,遂也不再提与蜀国联合之事,只与勾践和一众蜀臣们,开怀畅饮,聊些无关痛痒的话题。
    这场酒宴,一直喝到了华灯高挂之时,苏秦醉了七八分,方才被勾践送入了馆驿之中。
    一脸酒醉的苏秦,摇摇晃晃的被左右随从,扶入了房间之中,这门一关上,苏秦立刻便站直了身,脸上半点醉意也不见。
    “怎么样,南中之事,你们都办好了吗?”苏秦向着早已候于房中,一名锦衣卫的校官问道。
    那校官忙拱手道:“禀苏大人,我们奉张大人之命,提前一月便往南中七郡散布消息,说曹操已暗中派使者入南中,封孟获为南中王,待曹操征服羌人,大举南伐蜀之时,便起兵响应,助曹操南北夹击合灭蜀国,眼下南中诸郡已是传的沸沸扬扬,相信成都城也已传到了风声。”
    “嗯,做的好,继续散布消息。”苏秦满意的点点头。
    左右拱手告退,苏秦站在窗户边,透过窗缝,向着王宫方向悄悄望去,口中喃喃冷笑道:“刘璋,这饵我们已经放的足够诱人,就不信你不上钩。”
    ……
    蜀王宫。
    群臣已经散去,只留下了法正、张松、黄权和孟达,等几位勾践的心腹重臣。
    “大王,这些年我们朝思暮想的就是北出秦岭,兵进关陇,只是苦于那曹操兵力不弱,一直无法实现,今既然有陶商主动要联合我们,这正是我们夺取陇西凉州的大好机会啊。”
    孟达第一个跳了出来,表示支持勾践跟魏国联合,毕竟,身为关中人,他也迫不及待的想要杀回老家去。
    勾践眼中也吐露精光,流露出几分兴奋。
    他可是有着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绝不甘心窝在益州这么个小山沟子里,做一辈子的割据天下。
    想要进取天下,就要向外开拓,而以蜀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对外用兵无非是两条路,一条是向东取荆州,另一条就是向北出秦岭,取关陇之地。
    后者有当年汉高祖的成功范例,一直以来都是勾践的首选,且这些年来,勾践也尝试了数次,却皆为秦岭所阻,最终无功而返。
    在数次失利之后,勾践不得不改变策略,尝试从荆州方向突破,结果被魏国两万兵马就堵在了荆西群山之中,寸步难行,事实证明走荆州这么路是行不通的。
    眼下,勾践却碰上了这天赐良机,以魏国之强大,若然进攻秦国,曹操必会将绝大部分的兵力,都会调去对付陶商,那个时候便给了他机会,趁机北出秦岭,蚕食关陇的绝佳机会。
    虽说最后要跟陶商平分秦国,但他到底得到了陇山以西大片土地,包括凉州在内。
    凉州在手,意味着他才能得到凉州战马,才能组建铁骑,东进中原……
    “大王,臣以为不可!”
    就在勾践畅想着未来的美好蓝图之时,法正的突然反对,将勾践从神思之中,给打断出来。
    “为何不可?”勾践眉头微微已凝。
    法正站了出来,深吸一口气,正色道:“陶贼的这个提议,看似对我们有利,其实只是陶贼想要利用我们,帮他灭了秦国而已,试问介时就算我们得到了凉州,就单凭区区一座陇山,能够挡得住魏国数十万雄兵,我们又能守得住吗?”
    一席话,给勾践当头浇了一头的冷水,瞬间把勾践给震醒了几分,神色为之一变。
    这时,那黄权也站了出来,拱手道:“大王,法孝直言之有理,方今陶贼已灭晋楚吴三国,实力已空前强大,实际上,魏国才是我们最大的威胁,若是我们帮着陶商灭了秦国,岂非唇亡齿寒,还请大王三思。”
    两位重臣的话,终于令勾践重新冷静下来,开始抛开眼前利益,站在全局的角度,重新看待陶商的联手提议。
    沉吟片刻,勾践一拍案几,冷哼道:“你二人言之有理,本王差点就上了那陶贼的当。”
    骂过一后,勾践又道:“那依你们之见,本王现下难道应拒绝了陶贼的提议了吗?”
    “不,恰恰相反,大王反而应该答应。”法正的嘴角,扬起了诡秘的冷笑。

第六百二十三章 放虎归山
    勾践眼前一亮,便知自己这位绝顶谋士,心里边定然已有了鬼主意,便示意赶紧继续说下去。
    法正便轻捋着短须,以得意的口吻,不紧不慢道:“大王假意答应了陶贼的提议,才能让陶贼放心大胆的,全力去进攻秦国,而秦国有潼关三关之险,那曹操又极善于用兵,实力远胜于孙吴,臣料那陶贼最终必失利而归,而秦国为对付魏国进攻,必然是损失惨重,元气大伤,那个时候,大王再率我大蜀之军北出秦岭,必可一鼓作气扫灭秦国,尽取关陇之地!”
    法正洋洋洒洒一席话,顿时令勾践精神大振,仿佛一瞬之间,又看到了无比光明的前途。
    接着,黄权又上来附合道:“法孝直所言极是,那时我们全据有关陇,潼关等三关险要,便尽在我大蜀之手,那时陶贼若再来攻,我们便毫无所惧,介时大王据在秦益之地,便可重复高祖旧事,何愁不能中兴汉室,成就光武帝的伟业!”
    黄权这番话,更是点爆了勾践的雄心壮志,一时令他信心大作,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大笑过后,勾践的冷笑道:“很好,本王就依你二人之计,现在就去告知那苏秦,假意应诺联手,再坐山观虎斗,看陶商和曹操两条狗,斗到两败俱伤之时,本王再下山去摘桃子。”
    法正也是一笑,却道:“大王是要假装答应陶商联合,但却不应该按兵不动,而当趁此时机,率大军南下,彻底平定南中孟获的隐患。”
    孟获的隐患。
    勾践眼神一动,思绪瞬间又飞向了南中七郡。
    那七郡,一直以来都是他统治薄弱之处,那南蛮首领孟获,虽然名义上尊奉他为主,却一直阴奉阳违,勾践一直想要除掉这个隐患,却始终抽不出手来。
    法正话音方落,黄权也猛的想起了什么似的,忙道:“大王,近来南中诸郡传言不断,说是那孟获已暗中勾结了曹操,被曹操封为了南中王,打算等曹操入侵我大蜀之时起兵响应,我们确当抢先动手,既可除掉南面隐患,又能得到南蛮丁口,以充实我大蜀国,这正是一举两得啊。”
    勾践已被深深说动,眼眸之中,燃烧着贪婪兴奋的火焰,一跃而起,负手踱步于大殿之中,思绪翻滚如潮,权衡着利弊。
    半晌之后,勾践停下了脚步,蓦然转身之时,眼中已被阴冷的笑意所充斥。
    ……
    次日,勾践再一次宴请了苏秦,向苏秦表明了愿意联手的意图。
    苏秦当然是大为欣喜,盛赞了一番勾践“英明神武”之类,双方气氛融洽到了极点,俨然已亲如一家。
    在得到了勾践的肯定回复之后,苏秦带着勾践赐于他的厚礼离开成都,踏上了还往魏国之路。
    这一次,苏秦没有再耽搁半日,过巴东郡边境之后,乘船一路顺流东下,直抵南都建业。
    一路顺风顺水,不出数日,苏秦便归往了建业。
    陶商已在南都里等了很久,闻知苏秦归来,亲自前往牛渚码头迎接他归来。
    主臣相见之后,苏秦便在公众场合,向陶商汇报了出使的经历,将勾践愿意联手之事,道与了陶商。
    当着众人之面,陶商自然是表现的十分欣喜,把勾践的识时务赞了一番,又重赏了苏秦,以奖励他出使成功,立下了大功。
    当天晚上,陶商又在吴王宫,公开设下大宴,以为苏秦接风,并在公开场合,跟众臣们商讨着灭秦之计。
    一番表面上的戏演过之后,宴会散尽,陶商便将苏秦、张良等几位心腹谋臣们,留了下来。
    殿门关上,殿中再无旁人。
    陶商脸上的欣喜之色收敛,眉宇之中,浮现出了几丝冷色的诡笑,目光看向了苏秦,“怎么样,苏卿此计,可奏效了吗?”
    苏秦饮下杯中之酒,脸上也浮现出自信的冷笑,不紧不慢道:“蜀中已经到处在流传着,南蛮头领孟获将联合曹操,共同对付刘璋的消息,臣料那刘璋必是假意跟我们联手,实则却会挥师南下,趁机前去平定南中七郡,解决孟获这个隐患。”
    陶商笑了。
    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