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无限召唤-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阳平关,竟然失守了!
勾践整个人瞬间惊到象是丢了魂儿一般,脑子嗡嗡作响,一片的空白,几乎都给惊傻了。
他作梦也想不通,为什么几天之前,张任还给他送来捷报,声称大破魏军,请他放一百个心,魏军就算插上翅膀,也休想越过阳平关。
可为什么仅仅只隔了数天,坚不可摧的阳平关,就突然间失陷了?
而且,还只逃回两千兵马,就连黄权和王甫这样的重臣,竟也死在了魏将之手下。
“陶贼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样?”惊醒的勾践,突然间一声放声怒吼,将手中的筷子猛的一摔,腾的就从王座上跳了起来。
只是他这一跳不要紧,忘了自己屁股上有伤,立时便扯裂了伤口,伴随着钻心般的痛楚,屁股上顿时便溢出一股暖流,裤子上跟着就映出了一道血迹。
勾践痛到熬的一声惨叫,咧着嘴便又坐了下来,屁股一着座,又痛到要死,只能弓着身子,半趴在了案几上。
大殿上,顿时也陷入了一片惶恐之中。
这时,亲兵匆匆而入,报称张任等几位败军之将,正在堂外候见。
勾践也不及多想,忍着痛一挥手,喝令将他们传入。
片刻后,张任、法正、李严、严颜,以及王平五人,黯然的步入殿中,一脸愧疚的跪倒在了勾践跟前。
“你们说,为什么会为了阳平关,为什么!?”勾践恼火的冲着他们吼道。
众人的目光,立时集中在了张任身上,他身为阳平关全军的统帅,这个时候,自然得由他来背这个失关的罪责。
张任暗吸了一口气,只得一拱手,沉声道:“禀大王,阳平关本是固若金汤,只是前番陶贼偷袭了定军山,臣分出五千兵马,让严颜和黄权他们去夺还定军山,谁料他们竟被魏将韩信所败,魏军尾随于败兵之后,趁机从东面杀入了阳平关,那陶贼又以主力从西面进攻响应,臣力战不敌,才失了关城。”
张任这番话虽是实话,但却有把责任推给严颜,以及已死的黄权身上之嫌。
果然,勾践目光立时又瞪向严颜,喝道:“严颜,你是怎么回事,那个韩信难道有三头六臂不成,为何你也会败给他?”
严颜自也不会揽责任,当即正色道:“禀大王,定军山一役,黄权才是主将,是他中了韩信伏兵之计,最终才导致阳平关的失守。臣当时只是奉他之命守东营,得知阳平关有危之时,立刻率军前去救援,却不想已经来不及,正碰上张任几人逃出来,若非臣的接应,恐怕今天站在这里向大王禀报之人,就只有臣一人了。”
严颜把大实话说了出来,勾践的怒目顿时又转向了张任,质问道:“张任啊张任,你真是糊涂啊,黄权不过一文官,你为何要派他去领兵作战?”
“大王,臣……”张任哑然,脸色尴尬羞红,无言以应。
“大王,事已至此,眼下也不是该责怪谁的时候,陶商已得阳平关,必会大军一路东进,直取南郑,现在这个时候,我们更该团结一致,共抗外敌才是。”法正劝道。
到了这个份上,法正也顾不得落井下石,竟是难得为张任说话。
“共抗外敌么,怎么抗?”勾践苦笑一声,有气无力疲:“阳平关一万兵马已被你们败光,眼下本王手头兵力加起来也不过五千,南郑以西已无险可守,还怎么抵抗陶贼的进攻?”
大堂中,顿时一片死一般的静寂,所有人都觉默不语。
他们心中已有种强烈的感觉,大蜀国的国运已走到了尽头,现在他们所能做的,只有等死。
阳平关都没了,还拿什么抵抗,就靠五千残兵,在这汉中平原的野之上,去对付十几万魏军吗?
只怕就算是姜太公下凡,也无法做到吧。
勾践黯然苦叹,法正也哑口无言,张任和李严二将更是沉默不语,王平和严颜也是摇头叹息。
一股死亡的气息,在蜀国君臣间疯狂流转。
“我们大蜀国还没到灭亡的时候!”
突然间,一声宏量的喝声,响起在殿门外,打破了这死一般的沉寂。
所有人都身形一动,举目望去,只见那昂首步入堂中之人,竟是张松。
“张……张永年?”勾践嘴里颤巍巍的喊出了他的名字,眼眸中似乎一瞬间,又重新涌起了一丝希望。
张松大步堂前,拱手道:“大王,曹操率八万魏军,已快赶到斜谷南口,臣是先行一步,赶来向大王报告。”
秦军赶到!
勾践瞬间眼前一亮,整个人又兴奋起来,可转眼间却又摇头苦叹道:“阳平关已失,曹操这个时候赶到,又有什么用呢。”
“大王此言差矣。”张松忙是给他打气,“魏贼虽然得了阳平关,但其军一路连战连捷,其心必骄,且魏狗长期作战,其士卒精力体力必已疲惫,而秦军却体力旺盛,这场战争交锋,胜负还尚未可知。”
一席话,说的勾践蝗精神一振,仿佛又看到了一线希望。
便在这时,堂外又一亲军匆匆而入,拱手道:“禀大王,魏军前锋已由阳平关东进,向我南郑杀来,成固城已不战而降,魏军最多只用两天就能杀至南郑城下。”
轰隆隆!
又是一道惊雷轰在了勾践头顶,轰到他头晕目眩,摇摇晃晃几步,跌坐在了王座上。
这一跌坐不要紧,再次牵动了屁股上的伤势,又痛到咧嘴直叫,重新又跳将起来。
勾践也顾不得痛,苦着脸问道:“曹操的大军还有多久才能赶到南郑?”
张松掐指算了一算,答道:“曹操大军虽已近南谷口,但毕竟还没有到,斜谷道路难行,秦军想要赶到南郑的话,只怕至少也需要三天时间。”
“三天?”勾践惊叫一声,“等曹操赶到的时候,恐怕南郑早已被陶贼攻破,本王也早被那陶贼所害,他赶来还有什么用!”
大堂中,再次沉默下来,就连张松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片沉默中,法正叹了口气,拱手道:“大王,事到如今,也只有暂弃了南郑城,赶往斜谷口去跟秦军会合了。”
勾践身形立时一震,眼中露出惊色,似乎不敢相信,法正竟会提出这样的献计。
张任更是急道:“大王若是弃了南郑,前去投靠曹操,若是那曹操心存殆念,就此想吞掉我们,就凭我们手头这些兵力,岂有反抗之力?”
勾践眉头暗凝,显然张任所提的担忧,也正是他心中的顾忌。
法正又叹了一声,苦笑道:“我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危险,可是张将军你告诉我,除了这个办法,你还其他的办法吗?难道你还有信心,以五千兵马为大王守住南郑城吗?”
“我——”张任被呛到哑口无语。
法正的潜台词,自然是你连阳平关都守不住,何况是南郑城,留在南郑只能是死路一条。
大堂中,再次沉默了下来。
勾践扶着残躯,步下了堂前,缓缓度步,脸上流转着痛苦不甘的表情,眼神复杂,显然是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犹豫了许久,权衡了许久,勾践只得一咬牙,无奈的叹道:“法孝直言之有理,事到如今本王也别无选择,前去会合曹操还有一丝生机,留在这里,只能是死路一条!”
勾践心意已定,张任虽有异议,但苦于没有破局之策,也只好摇头叹息,不敢再反对。
当下,勾践便下令弃却南郑城,带着残存的五千兵马,前往斜谷南口去会合曹操。
第六百九十八章 联 手
几天之后,斜谷南口。
五千蜀军士卒,正匆匆忙忙,惶恐不安的向着谷口奔行,不时的会回上一眼头,看看身后,生恐魏军会追击而来。
那一面面“蜀”字王旗,有气无力的耷拉在他们的肩头,整支队伍都弥漫着逃亡的凄凉气息。
勾践趴在马背之上,一步一咧嘴的在队伍中前进,让他痛苦的不仅是屁股上的伤,更是心头的伤。
整个大蜀国都沦落于敌手,他这个大蜀之王,被陶商追到如丧家之犬一般,只余下五千兵马,前去灰溜溜的投靠别人,惨到了这个份上,勾践不心痛欲绝才怪。
不过,痛苦之余,勾践总算还有一丝庆幸,庆幸自己弃却南郑的选择是对手。
魏军果然在他离开南郑后不到一天,就杀至了城下,比预计的还要提前一日,勾践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逃过了一劫。
逃离的勾践,不敢有一刻停歇,率领着他的残兵,日夜赶往斜谷口,希望早一日望见秦军的旗号。
苦行两日,是日黄昏时分,勾践终于等到了希望。
前方前出的斥侯,飞马赶来禀报,声称前方十里已出现秦军的旗号,正向着这边快速赶来。
勾践自然是大喜,左右残兵败将们,也都长松了一口气。
张任便建议勾践就地安营扎寨,等着曹操前来会合,张松却提议,为了向曹操示好,勾践应该主动前去迎接。
勾践权衡之后,便想曹操若是想吞并他,即使他不前去见曹操,就凭对方八万大军,分分钟就能轻易吞了他。
与其做无谓的防范,倒不如大方一点,向曹操主动示好。
权衡之下,勾践便也不顾张任的提醒,带着伤残之躯,继续北向而行,前去迎接曹操。
日落之前,前方谷道口处,终于出现了滚滚尘雾,狂尘之中,数不清的秦军士卒,浩浩荡荡而至。
看到秦军那一刻,勾践心中是五味杂陈,说不出什么滋味,即是欣慰,又有些不安。
不过,到了这个份上,任何担心也无济于事,勾践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这个曾经跟他为敌很久的枭雄了。
前方,秦军队伍。
浩浩荡荡的大军之中,曹操身裹红袍,神色冷肃,深陷的眼眶中,透着深不可测的目光,焦黄的脸上,时刻都闪烁着某种阴冷。
“大王,前方刘璋正率五千兵马等候大王。”策马飞奔而来的曹真,拱手报道。
“刘璋?”曹操脸色一变,目露疑色,“刘璋人不在南郑城中,为什么会跑到这斜谷口来,他想干什么?”
曹真叹了口气,拱手道:“禀大王,真也是刚刚得到消息,陶贼已于数日前攻破了阳平关,大军紧接着就直奔南郑,那刘璋想来是走投无路之下,才只好弃了南郑,赶来投奔我们吧。”
“阳平关已破?”曹操眉头一皱,深陷的眶眼中,顿时迸射出了一丝惊色。
左右,郭嘉、田丰等谋臣,以及夏侯渊、马超等大将们,也无不神色震动,显然对这道消息,颇感意料之外。
“阳平关乃汉中喉咽,天险所在,陶贼怎么会这么快就攻下了阳平关?”郭嘉干咳着问道。
曹真当下便将陶商如何袭取定军山,韩信如何伏击斩杀黄权,趁乱杀入阳平关,陶商又如何东西齐攻,一举破关的情报,默默的道了出来。
耳听着曹真的解释,秦军上下无不为之震动,个个是哗然唏嘘不已。
“又冒出来了个韩信,那陶贼的麾下,到底藏了多少卧虎藏龙之士啊,真是叫人羡慕啊……”就连曹操,在震惊之余,也忍不住流露出了艳羡之色。
一片慨叹之中,夏侯渊沉眉道:“大王,眼下阳平关已失,南郑恐怕也已失陷,我们先机已失,还要继续入汉中吗?”
曹操沉默不语,权衡起了利弊。
“大王,臣以为,这个时候,万不可退兵!”田丰却用肯定的语气力劝进兵,打破了沉默。
曹操看向田丰,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理由。
田丰便郑重道:“汉中若是落入陶贼之手,则魏国就可以从并州、司州、荆州和益州,从四个方向对我大秦形成包夹之势,那时形势便于我大秦极为不利,这应该是大王万万不想看到的,也是大王此次出兵南援刘璋的主要原因。”
曹操脸色阴沉起来,显然被田丰说中了要害。
田丰顿了一顿,继续道:“所以,这汉中是绝不能落入陶贼之手。眼下陶贼虽已得阳平关,甚至是南郑城,但其军连战近半年之久,士卒必已到了强弩之末,而我军却经过两个多月休整,精力体力充沛,与陶贼争汉中,未必就没有取胜的希望。”
田丰一席话,令曹操精神为之一振,眼中原本的顾虑之色,顿时消减了几分。
“田大人言之在理,汉中绝不可以落入陶贼之手啊。”郭嘉也咳嗽着进言道。
曹操沉思良久,拳头一握,决然道:“汉中得失,关乎到我大秦安危,本王心意已决,非争不可!”
眼见曹操如此意然,夏侯渊等武将当然也没什么话说,皆慷慨表示,愿追随曹操,跟陶商血战到底。
“大王,那刘璋大王打算如何对待?”一片慷慨叫战声中,郭嘉又问道。
曹操却反问道:“奉孝以为,本王该怎处置刘璋?”
郭嘉冷笑道:“刘璋沦落到这般地步,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