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无限召唤 >

第969章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969章

小说: 三国之无限召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快带着二哥逃离此地,快!”李世民嘴里一边吐血,一边惊慌的叫道。
    李元霸一夹马腹,望北奔路而逃,转眼已在七步之外。
    这时,同样跌落于地的李渊,方才从地上爬了起来,眼见两个儿子将要逃走,惊到沙哑大叫道:“世民,元霸,别丢下为父啊,救为父啊”
    李渊的求救声,李元霸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李世民却听的清清楚楚,心头不由一震,回头望了李渊一眼,眉头瞬间拧成了一股绳,眼眸中充斥了艰难的神色。
    回去救李渊,他们就要陷入项羽和李存孝的合围,单凭李元霸一己之力,只怕难是那二人联手的对手,何况还有他跟李渊这两个拖累,最终只怕他父子三人,都得死在这里,谁都逃不走。
    若不救,李渊必死无疑,而他李世民,就要背负上对自己的父亲,见死不救的骂名。
    是要名还是要命,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父王,我们父子不能都死在这里,不是儿不孝,是儿要为咱们李家保住血脉,保住一线希望啊,父王,对不起了”
    李世民狠狠一咬牙,万般无奈的转过头来,再不看李渊一眼,只顾跟着李元霸夺路狂逃。
    看着抛弃自己,见死不救的儿子们逃离远去的身影,李渊已是失魂落魄,形如一具僵尸一般,僵硬在了原地。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最后阶段!
    那一刻,李渊的心都碎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器重的儿子,竟然会在生死的关键时刻,如此果断的选择抛弃了自己。
    这一刻,他终于看清楚了他这个儿子的真面目。
    什么说他是天命之主,什么说为了李家,为了他这个父王,都他娘的是谎话。
    这个二儿子,之所以要鼓动自己跟陶商做对,无非是为了他自己的野心而已。
    而当生死时刻,当他这个父亲无用,甚至是成为了他的累赘之时,他就会果断的,毫不犹豫的把他这个父亲抛弃。
    我李渊当真是瞎了眼啊,竟然养了这么一个好儿子,我当真是瞎了眼啊悲怆绝望的李渊,捶胸顿足,大骂不休。
    就在他悲愤的功夫,两边斜向处的项羽,还有李存孝,已双双杀奔而来。
    李渊感觉到,自己的死期就在今天了。
    他还不想死。
    生死一线,李渊在求生本能的激励之下,也不知哪里来的一股子狠劲,拔出掉在了地上的长剑,一剑将一名辽卒刺翻在了马下。
    紧接着,李渊翻身跃上战马,就向后逃了去。
    前路有项羽和李存孝拦路,李渊也是逃命逃急了眼,竟然选择了朝后,朝着魏军兵潮杀来的方向逃去。
    他是一边逃,一边将自己身上的辽军衣甲标志卸去,顺手从地上拔起了一面魏字战旗。
    李渊很聪明,他想扮成一名魏军,趁乱逃出这是非之地。
    而现在魏军将士都杀红了眼,根本没功夫仔细辩认敌我两军,只见李渊没有披辽军衣甲,又扛着一面魏军战旗,便把他当作是己军一员,没人去截杀他。
    李渊竟然就这么蒙混过关,借着纷乱的人群,把项羽和李存孝甩在了身后,穿过无边无际的魏军兵潮。
    突然间,最后一道密集的魏军浪潮穿过,前方豁然开朗。
    大片的魏军已被甩在了身后,眼前的魏军已经稀落了不少,而且都在往辽营方向杀,谁也没有注意李渊,还以为只是一个受伤撤回的寻常军官而已。
    当真是天不绝我李渊啊李渊长吐了一口气,心中暗自唏嘘感慨。
    他急是拨转马头,不敢再往南面逃,而是改向东面奔去,想要绕过魏军,走别路逃走。
    就在他奔不出数步,迎面突然间响起一声天威般的厉喝:李渊,你这条老狐狸,你往哪里逃
    正回头瞅着后边有没有追兵的李渊,吓的全在一哆嗦,急是回头一看,只见正前方处,一员身着金甲,手提青龙刀,坐胯赤兔马,巍巍如天神般的武将,似金色的的巨塔般,赫然挡在了他的跟前。
    大魏之皇
    挡在他前边之人,竟是大魏之皇陶商
    刹那间,李渊惊到脸色惨白如纸,吓到肝胆几碎,身形剧烈一晃,险些从马背上掉下去。
    他只顾逃命,却没有料到,陶商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用系统精灵锁定了他的所在。
    今日一战,岂能再容他走脱,陶商是亲自出马,务必要拦截逃跑的李渊。
    藐视着神色惊慌的李渊,陶商青龙刀缓缓抬起,遥指着他,用命令的口气,冷冷喝道:李渊,下马跪在朕面前求饶,朕就考虑饶你一条狗命
    跪
    狗命
    陶商那不屑傲慢的言语,俨然把李渊视为蝼蚁般存在,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中。
    李渊的自尊心,陡然间被激怒了。
    陶贼,想让我李渊跪你,作梦吧,今天我就算是战死,我也绝不会跪你,看剑
    恼羞成怒的李渊,咆哮大叫,纵马拔剑,朝着陶商狂奔袭来。
    他明知自己武道不济,为了尊严,也要拼死一战。
    到了这个时候,还在嘴硬,不跪是吧,朕就打到你跪陶商冷哼一声,眼眸中杀机凛然,手中青龙刀缓缓抬起。
    面对狂冲而来的李渊,他巍然不动,如视草芥一般。
    几秒钟后,李渊狂冲而至,倾尽全力,憋红了脸,使出吃奶的劲向陶商斩出一剑。
    陶商嘴角扬起一抹不屑的冷笑,虎臂轻轻一抖,手中青龙刀轻描淡写的一刀斩出。
    呜
    裂空之声轰鸣而起,滚滚真气袭出,一股无形的刀气,浩浩荡荡的轰斩而出。
    咔嚓嚓
    无形的真气之刀,轰然撞上了利剑,如撞在豆腐块上,瞬间轰为粉碎。
    那未尽的刀气,破碎长剑,余劲狠狠的削在了李渊的身上。
    铁甲破碎
    李渊一声惨叫,诺大的身形腾空而起,口吐着鲜血,倒飞出七步之远,重重的跌落于地。
    滚落于地的李渊,身上的骨头不知又碎了几根,痛到咧嘴大叫,挣扎着想要站起来之时,陶商巍然的身形,已将他笼罩在了巨大的阴影之中。
    李渊,现在你跪还是不跪
    陶商那染血的刀锋,垂在了李渊脸上,只需轻轻一削,就能将他人头斩落。
    我李渊乃堂堂大辽南院大王,岂能跪跪你
    李渊的脸涨的通红,嘴上言语虽然依旧硬气,但音调却已经在发抖,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心中生惧,底气不足。
    陶商鹰目一凝,沉声道:不跪是吧,想装硬骨头是吧,好,朕就成全你,现在就送你上西天
    怒喝声中,染血的青龙刀陡然扬起,作势就要斩杀李渊。
    扑嗵
    刀锋落下前一瞬间,李渊最后的自尊土崩瓦解,双腿一软,跪倒在了陶商跟前。
    陶商笑了,高举的战刀这才放下,冷笑道:李渊,你方才不是还很硬气么,怎么才转眼间就跪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渊技不如人,败给了陛下,正所谓成王败寇,渊跪陛下,也不是什么丢人之事。
    李渊低垂着头,口中给自己解释的冠冕堂皇,但语气却沙哑颤栗,显然心中有着深深的羞愧。
    好一个成王败寇陶商冷笑一声,输了就是输了,该跪就跪,李渊,你倒是很想的开,朕倒是有那么一点点欣赏你了。
    说罢,陶商青龙刀一收,下令将李渊绑了,押解回去好生看管,稍后再做处置。
    李渊乃辽国南院大王,又是耶律阿保机的义弟,在辽国地位非同一般,此人若是能够臣服归顺,对于辽国的人心士气,绝对是沉重一击。
    既然如此,李渊又这么识时务,暂时留他一命,倒也无妨。
    李渊被押走,陶商立马横刀,举目扫望整个战场,只见整个武泉山口的辽营,早已被大魏将士夷为平地。
    血染沃野,十万辽军被杀的血流成河,至少有半数都覆没在这一场战斗中。
    今日一战,不但大破辽军,还打通了通往草原的大门,耶律阿保机,你就算是逃回了草原,也扑腾不了几天了
    陶商脸上浮现着欣慰之色,有种想要开怀大笑的冲动,却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便用意念问道:喂,系统精灵,你睡着了吗,我已经获得这一战的胜利,你怎么不召唤了。
    嘀根据系统扫描,并北诸郡已被宿主收复,最后一股盘踞在华夏基本盘的势力被消灭,系统进入最后阶段。
    根据最后阶段规则,系统将关闭现行召唤规则,每次宿主获得胜利,将只进行两次召唤,第一次召唤将召唤一名敌对武将,第二将召唤,将召唤一名效忠于宿主的隐藏武将。
    根据最后阶段规则,本系统开始召唤敌对武将。
    嘀庄子,统帅54,武力61,智谋110,政治95;召唤地点,未知;与宿主关系,敌对;境界,圣贤;专属法阵,未知。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四 美
    嘀隐藏武将召唤完毕,该武将为春秋时代武将,圣贤境界,诸子之一,曾经帮助一个弱国,成就霸主之业。小说
    嘀隐藏武将召唤完毕,随时可能前来投奔,请宿主注意查收。
    最后阶段
    从第一阶段到最后阶段,历时近十余载,现在,这个系统终于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放眼整个华夏本土,李渊覆没之后,九州之内,已再无敌对势力。
    环顾华夏四周,陶商所余下的敌人,也只剩下占据西域的曹操,占据倭岛的孙策,还有漠北高原的铁木真,以及正在被铁木真攻打,快要灭亡的完颜阿骨打。
    至于逃往漠南草原的耶律阿保机,十几万大军已灰飞湮灭,麾下所能调用之兵,已不足五万。
    沦落到这个地步,耶律阿保机除了逃回他草原上的老巢等死之外,已无别的出路。
    陶商征服天下的战争,确实已到了最后阶段。
    既然进入了最后阶段,那系统的召唤规则,进行相应修改,也在意料之中。
    庄子,大名鼎鼎的庄周,道家跟老子齐名的圣人,竟然也被召唤出来,既然是诸子之一,不知他又会什么阵法
    习惯了圣贤的陶商,这一次,对于庄周的召唤,便没有了先前的惊讶和忌惮。
    墨子又如何,庄子又如何,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姜子牙降世,也休想阻挡陶商征服天一,扫平四夷的决心。
    这个系统精灵,倒不算是坑爹,召了一名敌对的贤圣,还好,也给我也召了一名效忠的圣贤,这个人也是诸子之一而且还帮着一个弱国成就了霸主之业,莫非这个人是
    陶商的脑海之中,不由闪现出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不过,究竟是不是此人,也无需太多猜测,相信用不了多久,等那位圣贤前来投奔之时,自见分晓。
    陶商思绪收敛,目光却落在了另外一名圣贤的身上。
    正是那黑衣圣贤,在最关键时刻出现,用他的法不徇情之阵,帮着他破解了墨子的兼爱之阵,一手缔造了今日大破辽军的辉煌战绩。
    此刻,胜负已定,那黑衣圣贤也收了法阵,策马向着陶商所在而来。
    他尚未勒马见礼之时,陶商便淡淡笑道:幸得韩非子及时出现,为朕扭转了乾坤,此战大胜,朕要多谢先生,朕要替华夏百姓多谢先生。
    陛下过奖了。黑衣圣贤面露几分奇色,反问道:陛下是怎么知道在下就是韩非子。
    陶商淡淡一笑:先生那座法不徇情之阵其中有一个法字,那阵法结界上到处流转着法字,朕便想先生必是出自于法家,古往今来的法家人物,除了韩非子能称得上圣贤之外,朕想不出第二人。
    那黑衣圣贤这才恍惚,不禁浮现出几分赞赏之色,笑道:陛下料事如神,有通天晓地,贯通古今的见识,我华夏子民,能有陛下这等圣君,当真是幸运之极呀,没错,在下正在韩非。
    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乃是中国古人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为后期尊为韩非子。
    韩非子师从于儒家的荀子,思想理念却与荀子截然不同,并没有继承儒家所谓的仁道思想,反而喜欢刑法之术,最终将申不害和和商鞅等法家先贤所创立的法家思想集为大成,成为法家最伟大的圣贤。
    陶商却没想到,这位被召唤出来的法家圣贤,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候,及时出现,帮了自己大忙。
    当下,陶商便道:朕向来主张以法治国,正缺先生这样的法家圣贤辅佐,待朕扫平异族之后,我大魏还需要先生帮着修立法律。
    陛下客气了,以法治国,方能杜绝官吏以权谋私,方是我大魏长治久安之道,陛下能有此心,实乃我大魏子民之福,这也是在下的荣幸。韩非子欣然答应。
    陶商哈哈大笑,心情大笑,便摆手道:传令三军将士,先在武泉山口休整三日,吃饱喝足了,再随朕杀向草原,彻底灭了耶律阿保机。
    当天晚上,四十余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