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丑女万万岁-第3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冷小熹才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身边没了翠儿,没了小香子,没了众侍卫,是有多么的舍手。
若是……
唉,不想那么多了,当初,自己憋着一口气,硬是把那几个手下,留在了京城。
现在看来,有些的面子,还真不该要啊……
不一会儿,冷小刚亲自带着一对衙役,来到了这里。
对于尤勉,冷小刚本就不陌生,听说皇太后姐姐在货站受辱,他自然就联想到会是尤氏。
当年,尤氏放火烧死了奶娘毕钏,还有年幼的妹妹小玲,这笔账冷小刚可是一直都记在心里。
“姐,你没怎样吧?”
本书来自
558。第五百五十八章:尤氏当诛
冷小刚来到冷小熹近前,先是上上下下的打量小熹,见她神情自若,身上没伤,他这才放下心来。
“来人,把这恶婆子给绑了。”
“是,亭长。”众衙役闻声,立马动气手来。
这下,尤氏傻了眼,她翻身扑了过来,试图抱着冷小熹的大腿,却被眼尖的衙役给拉开。
“嗷呜。”
尤氏最怕见官,她怪叫了一声,扑向了冷小熹。
“小熹呐,皇太后娘娘,俺有眼无珠,俺错了,俺再也不敢瞎说八道了,俺……”
不管尤氏怎样,俺、俺、俺的,冷小熹是打定了主意,这次必须得给尤氏教训。
“尤勉,俺的亲弟弟,你咋着眼见你姐被抓,咋着就不过来帮忙?你个死没良心的东西,若不是俺,你能有今天?”
尤氏哭嚎着,可还是被冷小刚给带走。
这一路,尤氏可算是发挥了她的特长,一路上她不断地哭嚎着、说着……
“啊呦,大家都来看呐,熹娘子以大压小,欺负俺这个老婆子,熹娘子仰仗皇威,要治俺死罪了啊啊,俺老婆子在怎么说,如今也算是皇亲国戚,冷小熹要灭口,要了俺的命,不让俺去见俺那滴滴亲的乖孙女儿,俺老婆子冤,俺冤枉啊啊啊啊……”
尤氏哭的伤心。
那些个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议论,交头接耳,弄得冷小刚的脸上很是不好看。
而冷小熹作为原告,便随着冷小刚一起,乘坐马车往衙门行去。
尤氏的哭嚎,冷小熹气得不行,可又总不能去堵了她的嘴。
唉!讨厌啊!实在是讨厌,尤氏还真是个蒸不熟煮不烂的滚刀肉一个。
“小熹,你不喜欢听,把耳朵堵上。”林鹤轩说着,伸出手来,想堵住冷小熹的耳朵。
“不用,我还怕了她不成?”本能地,冷小熹偏开脑袋,避开林鹤轩伸过来的手。
手上落空,林鹤轩的眼底闪过一丝落寞。
冷小刚对于尤氏这一路上的演说,很是愤怒,可身为一镇的亭长,他总不能让人去堵尤氏的嘴。
故此,这一路吵嚷行来,惹来一大帮子好事的百姓,一路相随,很快,大家来到了镇政府。
所谓的南邱镇上衙门,不过是两扇对开着的大门上头,挂着一块不大‘南邱镇衙门’的匾额而已。
南邱镇的衙门,前面用于处理事务,后头便是冷小刚的家。
镇上平素即便是开堂审案,也不过审都是鸡毛蒜皮点小事。
什么张三家的鸡,跑到了李四家的鸡窝里去了,什么王五家的孩子,打哭了李六家的娃。
而今日升堂问案,却是大不同,今日的案子,不仅是当今唯一皇妃的亲奶奶,辱骂了皇上的亲娘,这可是大案。
这案子不仅大,还是太上皇的养母,教训了太上皇的前妻。
冷小刚经过了一路的思虑,他明白,今日这案子听起来像是皇家的家务事,有‘皇’字在先,可若是得罪了那一头,可都是被砍头的大案。
而自己,身为一介小小的芝麻、绿豆大点的小官,怕是胜任不了、也没这个级别亲自审理这场官司。
况且,按照惯例,为了避嫌,恐怕也得找自己上一任,县衙官老爷梁知府梁焕刚。
古代亭长一职,跟现在的镇长平职,亭长也是那个朝代中,官级最小的一类官员。
不是冷小熹当初没跟冷小刚提及,让他升任更高级别的官员,或是选一处地方,任职一方的父母官。
只是,厚道的冷小刚,自有他的坚持,他一定要守在家里,看护父母亲。
还有一个理由,令冷小刚不喜欢做官,那便是,官场上的太多尔虞我诈,实在不适宜他。
守在南邱镇上这一方土地,简单地生活,能够叫镇上的百姓们安居乐业,他足矣。
冷小熹对于冷小刚的选择,自然尊重,同时看惯了官场上争斗的小熹,自然希望家人平安,不喜欢家人卷入这浮浮沉沉的生活当中。
“小刚,此案你不便审理,派人去请梁知府了么?”
冷小熹从马车上下来,来到冷小刚身边,低声问他道。
“已经派人去请了,梁知府稍后会到。”
“那好。”
冷小熹对于弟弟的先见之明,很是满意。
正好,昨日冷家村的事情,自己也正想见见这个梁知府。
尤氏被人给押进衙门,跪在地上。
冷小熹属于原告,加之她的身份摆在哪儿,故此,早有衙役搬来两把椅子,冷小熹跟林鹤轩端坐在一边。
梁知府还没来,冷小熹不由地打量起这里。
两排衙役分左右肃穆站立,每个人的脸上,叫人看不出表情。
由此可见,冷小刚治理有方。
大堂正中,冷小刚身着官服端坐,他面上的冷意,使得这里自有萧杀之气。
冷小刚面前的案桌上,有四个竹签筒,每个竹签筒上写有一个字,四个竹签筒上的字,合起来就是:执法严明。
四个竹筒,跟惊堂木并列摆放一起。
其中,“执”字签筒里插的是一大把捕捉签,其他三个签筒里插的竹签,分别为白头签、黑头签和红头签。白头签每签一板,黑头签每签五板,红头签每签十板。
据说,花样就在这签子上:县太爷如果掷下四十支白头签,虽然是四十大板,打完后,皮肉白净如旧,立即可以行走。如果是掷下几支黑头签,同样是四十大板,会使犯人皮开肉绽。如果掷下的是四支红头签,受刑的犯人可就更倒霉了,不死也残废。此外,竹筒、竹签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作用:一个签筒正好是量一斗米的容器,一只竹签也恰恰是一尺长,每当集市交易因缺斤少尺而发生争议吵到公堂上评理时,县太爷就会利用这两件东西作为衡量和评判的依据。
冷小熹自然深因其中的道理。
冷小刚的头顶上方,悬挂着一块老旧的匾额,匾额上头写着四个大字,那便是:明镜高悬。
为此,路上还叫嚣的尤氏,似是受了这凝重的影响,她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垂头,她那一双鱼泡眼,不安分咕噜噜地转,也不知道想些啥。
这里,跟现代的电视剧中的场景,可谓是一模一样。
只是,从门口望出去,便是繁华的街路。
如今的衙门口,挤满了想要看热闹的百姓。
就在冷小熹环顾四周,想七想八之际,门外的衙役高声道。
“县老爷梁知府,梁大人到。”
看热闹的百姓们,自动自觉的让出了一条小道来。
闻声,冷小刚赶紧从案桌后头出来,整理官服、官帽,踩着小碎步,急急往门口迎去。
见此,冷小熹跟林鹤轩赶紧起身。
跪在地上的尤氏瑟缩了一下,她抬眼,恶狠狠地撇了冷小熹一眼。
很快,门口出现一个身着官服、官帽的中年男子。
此人下车,一路踩着小碎步直奔里面而来,此人一边走一边道。
“皇太后在哪儿,皇太后哪儿,下官来迟,还望皇太后赎罪。”
随着声音,这道还没看清的身影,就已经来到了冷小熹近前。
“噗通。”一声,此人跪倒在冷小熹脚边,扶下身子似是扑地一般。
“梁知府请起。”
冷小熹温润了声音,请梁知府起身,喊了三遍,梁知府才缓慢站起。
站起他却不敢抬头,直视冷小熹。
“梁知府,今日请你来,是因为……”
“皇太后无需多言,在来的路上,下官已经掌握了案情大概。”
“如此甚好,那就审案吧!”
冷小熹实在不喜这个地方,对于尤氏这堆烂肉,她可是一刻也不想多呆。
接着,冷小刚给梁知府二人,互相行了官礼,梁知府被冷小刚给让到了正位坐下,而他自己则站在了案桌的旁边。
梁知府来之前,已经得到位份尊贵的暗卫明示,这案子即便不审,已然知道结果。
下面跪着的尤氏,早就该死。
不过,梁知府还是按照程序问案,一项一项地来。
毕竟衙门的外头,站满了旁听的百姓。
梁知府问案严谨,可谓是滴水不漏,一宗宗一项项地历数了尤氏的恶行。
起初,尤氏起初还想狡辩,还想用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压人。
怎奈,冷小熹从尤氏的第一宗罪责说起。
她把尤氏怎么克扣了,漓博明饷银的罪行?怎么赶漓博明出家门,住到四面透风的房子里,以及她当年火烧场院,致自己的奶奶毕钏,妹妹冷小玲惨死的事情,还有她打死了曹夫人的罪行,一一陈列了出来。
不论捡出那一条罪行,尤氏都该死。
“啊!尤氏可恶至极。”百姓无不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尤氏的恶行。
最后,冷小熹自然说出,这么多年,她念在尤氏养育了漓博明的份上,一次次的饶过了她,希望她能良心发现。
而今,她居然仰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辱骂了自己,还羞辱皇家声誉。
皇太后的身份摆在哪儿,尤氏所有的罪行摆在哪儿,而冷小熹一一列举的罪行无不叫人气氛。
“尤氏这个恶婆,早就该死。”
“这样的人早就当诛。”
梁知府宣布尤氏死罪之前,走下案桌,来到冷小熹身边,征询了她的意思。
“此人必诛。”
本书来自
559。第五百五十九章:狼崽子
冷小熹冷冷地吐出这句话,尤氏当即就瘫在了地上,呐呐地口不能言。 www。9
当晚,尤氏被砍了头,暴尸荒野。
尤勉深受尤氏欺压多年,也因冷小熹的缘由,没去收尸。
据说,第二天一早,就有好事的人去乱死岗看,回来说,尤氏的尸身已经被野狗撕碎、啃噬,白骨弄得到处都是。
埋在心头的仇恨,终于得报,冷氏姐弟二人同时吐了口气出来。
这当然是后话。
当晚,冷小熹就跟梁知府,谈起了冷德奎的案子。
杀了尤氏,冷小熹不想在杀人,况且,冷德奎虽然可恶,可他并没有做出危及人性命的事情。
故此,经过了商榷,冷小熹命梁知府打冷德奎二十大棍,作为惩戒,放他回家。
至于冷晓梅跟冷晓坤姐弟俩,怕是就没这么简单。
冷小熹亲自写了书信给钰儿,要他亲自监督大理寺,调查靖王身世一案,信中她自然的提到了尤氏被砍头的事情。
忙碌了一天,心身俱疲的冷小熹,被林鹤轩送回了杏山村。
简单洗漱,冷小熹一头扎到了床上,闭上眼睛便是一夜。
第二天,人还没睁开眼睛,就被一阵啜泣声给惊醒。
蹙眉,冷小熹费力地睁开了眼睛。
“熹娘子醒来来。”啜泣之人止住了哭声,声音惊喜。
这声音?
“啊!是翠儿,翠儿你怎么来了?”
冷小熹惊喜不已,翻身起来,捧着翠儿的小脸,以为自己还在做梦。
使劲的甩头,再甩头,貌似不是做梦,是真的。
“熹娘子,你没做梦,翠儿在这里,是真的翠儿来了。”
翠儿说完,冲着门外叫了声。
“你们还不快进来,咱们的熹娘子醒了,都过来伺候着。”
就这一声,门口呼啦啦挤进来五六个人。
“熹娘子,咱们可算是又见到您了。”
热切又悲悯的声音,不大的地上齐刷刷跪满了六七个人。
定睛细瞧,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在京城用惯了的随从,为首的跪在前头的人,不想小香子还能是谁。
“你们怎么来了?”冷小熹问。
“我们……我们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来伺候皇太后啊!”
“皇上的命令?”
冷小熹心中温软,钰儿百忙当中,还不忘自己。
“好,我正忙得不可开交,如今,你们来了,我就会轻松许多。”
冷小熹笑了,这么多年,身边有他们,自己早已习惯。
就像是前头跟昨天,自己单枪匹马,还真不是一般的舍手呢!
见过了礼,其他人起身个忙各的,翠儿伺候冷小熹更衣。
只是,翠儿没跟冷小熹说真话,此次这一行人前来杏山村,并不是奉了皇上的命令,而是奉命于武郡王。
只是,翠儿却不敢跟冷小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