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妻威 >

第114章

妻威-第114章

小说: 妻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皇带你去。”皇帝当然不会拒绝长宁这个要求,亲自带路。
    只将郑贵妃一人晾在身后。
    郑贵妃伸出的那只细白手掌逐渐攥成拳头。
    她凶悍望去,四周看笑话的妃嫔顿时收回目光,自顾自地散去。
    好你个野丫头!

第二二二章:镯子
    郑贵妃冷笑。
    翅膀还没长出来,就想单飞。
    真以为当上大公主,自己就拿她没办法了?
    “蔷薇,让程嬷嬷好好伺候大公主。”郑贵妃阴阳怪气示意,拂袖而去。
    蔷薇领命,兴冲冲地去寻程嬷嬷。
    当时凤驾出宫,郑贵妃就知道是为了接谁,所以特意嘱咐程嬷嬷跟随,此刻想必已经被陛下指给大公主了。
    既然如此,如何掰断她的翅膀,就交给程嬷嬷好了。
    郑贵妃满心以为程嬷嬷这样深宫中熬炼出来的老嬷嬷,拿捏起一个小丫头来还不易如反掌。
    却没想到,蔷薇一路小跑带回来的竟是程嬷嬷被吓病了的消息。
    “出宫的时候不还好好的吗,怎么出了一趟宫,就吓病了?”郑贵妃当然不信。
    “娘娘,您是不知道,那大公主在咱们侯府里都干了什么好事了。”蔷薇急急将事情禀了一通。
    毕竟长宁以天狮撵跑了一屋子宫女,将程嬷嬷吓得尿裤子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个野丫头!”郑贵妃骂道,“陛下也这么容着她?”
    蔷薇表情尴尬:“陛下看了她的样子,就”
    郑贵妃深吸一口气。
    “好好好,就是我乍看之下,也差点把她当做柳氏,陛下又怎么忍心责怪她。”郑贵妃冷笑,忍不住抚上自己的脸孔:“可恨那柳氏死在了最美好的时候,不像我陛下看不到她容颜老去的模样,当然一辈子念念不忘。”
    蔷薇不知如何安慰,只能默默侯着。
    “都是哥哥,哪儿找的如此相似之人,要每天对着那张脸,简直是在给我添堵。”郑贵妃埋怨道。
    蔷薇眼睛一转,乘机道:“娘娘,现在这假公主不受咱们的控制,要不要奴婢找机会,敲打敲打她?”
    “当然要。”郑贵妃翻了翻眼睛。
    “一个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贱种,享受着公主的的尊荣,我要是再不提点着她,她还真当自己是金枝玉叶了。”
    “娘娘英明。”蔷薇道。
    同一个消息也传到了太后的殿中。
    太后撑着椅背站起来,秦昭宁和段嬷嬷一边一个扶着她。
    “你说什么?长宁还活着?”太后惊呼,“这,这是真的?”
    太后也惊喜万分。
    “是,殿下在郑安侯府登辇,听说陛下已经验过了,而且殿下这容貌与孝纯懿皇后好生相似,断断错不了。”禀报的宫女道。
    太后受惊不小,缓缓坐回正坐。
    秦昭宁扶着她,脸上的笑就快维系不住。
    大公主回来了。
    大公主,嫡公主,最受陛下宠爱的一位公主。
    既然有这样一位公主,长公主的目光,只怕又要同她身上挪开了。
    秦昭宁低头看了眼腕上的镯子,抿唇。
    她应该再主动些。
    自己的幸福,应该自己争取。
    “恭喜皇姑祖,”秦昭宁俏笑,声音脆生生的:“又得一双儿女归。”
    太后哦了声:“这女归是真,儿,从何而来?”
    秦昭宁眨眼:“侄孙女早闻长宁殿下与那辽东慕郎定过婚约,莫不是民间谣传?”她笑容腼腆,“昭宁多嘴了,望姑祖莫怪。”
    秦太后微抬下巴,唇角笑容起,“并非谣传,只是长宁满月逢难,该走的礼节便没走成。”
    秦昭宁垂头不语,静静聆听。
    太后赞许看了她一眼,又道:“算一算,那孩子也该及笄了,如此说来,这婚约倒是该上些心。”
    “陛下刚刚寻回女儿,怕是舍不得,皇姑祖提事就好,可莫要败了陛下的兴致。”秦昭宁笑吟吟地为太后捏肩。
    太后拍了拍她的手:“好孩子,哀家省得。”
    段嬷嬷见此情况,也噙笑点头。
    “娘娘,长公主殿下也该来了,老奴去迎迎。”
    秦昭宁闻声手指一动。
    太后顿时望她,女孩羞红面颊,垂下了头。
    “你这孩子哟,脸皮忒薄。”太后哈哈一笑,挥手对段嬷嬷:“去吧。”
    段嬷嬷应是,来到宫门口。
    可她时间算的对,却迟迟没迎来长公主。
    “怕是被什么事耽误了。”她喃喃,又多等了一刻钟。
    此时,长公主的车架才姗姗来迟。
    “殿下。”段嬷嬷行礼。
    长公主脸色并不好看,跟着段嬷嬷就进去了。
    她刚从侯府出门,就听说睢安候传了家法要打曹彧。
    长公主岂能由着。
    她就这一个宝贝儿子,曹彧又一贯懂事听话,她心疼的,平时都舍不得说半句重话,哪里肯让睢安侯责打。
    劝了半晌,才听明白,原来是因为昨夜率兵缉盗之事。
    “我打了他,昨夜便是他自己的主张,不打,昨夜,便是睢安侯府的态度。”
    睢安侯的话说的明白,曹彧跪在她身前,叩头请母亲离开。
    他愿意一人做事一人当。
    秦无疆可以为了柳家冤案脱离出去,自己一人奋斗。
    他不能舍下父亲母亲,但为秦无疆做这点事,还是可以担当的。
    “秦家,到底在掺和什么事?”长公主不明白。
    便是曹彧,也说不清楚。
    倒是睢安侯久经事故看出了几分端倪。
    “怕是那最沾不得的事。”
    长公主闻之变色,忍痛看了儿子一眼,拂袖离开。
    入宫之时,她又听到凤驾出宫,又迎回大公主之事,顿时一个头两个大,显然是摸不清楚状况。
    如果长宁真的活着,还是从郑安侯府被找回来的,那郑贵妃距离后位,就算是跨出了半只脚了。
    长公主脸色阴了两分。
    楚乐阳此前对她的羞辱,她可是铭记于心。
    长公主睚眦必报的性格,此刻根本见不得郑贵妃一脉好。
    偏生是她做了皇后。
    那曹彧若想再保容华,不还是要娶七公主么?
    难道要娶长宁?
    她心中一动,只要皇兄还在世,注定会把长宁捧上天,倒是曹彧根基一稳,也不怕什么。
    “殿下,到了。”段嬷嬷看长公主失神,提醒道,又似随口说了句:“秦家三小姐也在呢,陪太后聊了好一会儿天了。”
    “昭宁?”长公主眉头一皱。
    这个时候,秦昭宁怎么会在宫中。
    “三小姐是来谢恩的。”段嬷嬷当然要先给,以免进去闹出什么岔子来。
    “娘娘赏了三小姐一枚金镶玉的血玛瑙镯子,三小姐可喜欢得不得了。”
    镯子?
    长公主一怔,待见到段嬷嬷的模样立时明白。
    就是她的那枚镯子。
    她想给楚乐阳这个“未来儿媳”的镯子。

第二二二章:事忙
    长公主进了大殿。
    显然,通过段嬷嬷的话里话外,她意识到了秦太后的意思。
    秦昭宁,是秦太后属意的外孙媳妇。
    “母后的眼光果然很好,这镯子用金丝镶过,越发好看。”长公主只夸镯子不提人,暂不表态。
    并非她不喜欢秦昭宁,相反,她和太后一样,对秦昭宁很满意。
    但她始终认为曹彧既然有尚主的命,又何必委曲求全,退而求其次?
    秦家再风光,能有郑家的未来么。
    长公主心中摇头。
    不是她小觑秦家,而是秦妃和五皇子一直都是存在感极低。
    五皇子年方十六,书读的是好却没什么让皇帝瞩目的特长,人也一贯的中规中矩,更没有在朝任过一官半职,全无历练经验。
    便是满朝武,也没有几人想到过五皇子。
    秦家一贯以“不争”治家。
    当初的秦太后也是因为不争二字得先皇青眼,在当初那尔虞我诈的险恶斗争中,笑到最后。
    秦家如此治家,在英明睿智的先皇眼中当然是好的。
    但当今皇帝却不似先皇那样慧眼识人。
    他偏宠偏听,连肱骨之臣柳老将军都被郑安侯陷害至死,若冤案属实,宋郑二人纵然要遗臭万年,但皇帝也难逃昏聩之名。
    这些东西,很多人不是不明白,而是必须要装傻。
    比如长公主。
    她身为皇妹,所得恩宠皆来自皇帝,这一代还有下一代的皇帝。
    “你若喜欢,母后那儿还有一只,你拿去带。”秦太后笑说,一边摸着秦昭宁的手。
    令她满意的是,秦昭宁不疾不徐,并没有表露出失望的模样。
    果然是秦家的好孩子,比乐阳稳重得多。
    长公主噙笑,与秦昭宁聊得更加热络。
    “太后娘娘,陛下设了晚宴,邀您和殿下同去。”段嬷嬷提醒。
    这是宫里的规矩。
    祭天之后,皇帝会在承德殿设宴款待众卿,而后宫这边,则由郑贵妃主持,设置家宴。
    长公主当然在列。
    “正好,昭宁,你也随哀家过去,见见你的表姐。”
    “是。”秦昭宁笑应。
    她早就料到会有赐宴,正好她也想见见,那位,长宁公主。
    不过这场家宴对于楚乐阳来说,却不是那么想去了。
    “大公主?还是从舅舅府里抬回来的,这就是你们的谋划,找回我那个好姐姐,让她嫁给慕清彦?”楚乐阳质问。
    “乐阳,你莫要生气。”三皇子坐在她桌前劝道,“她孤身一人,没有母亲,没有兄弟,现在连外族都没有了,联姻辽东又有什么大碍?”
    “可是我想嫁给慕清彦啊!”楚乐阳瞪着一双大眼,额上红色朱砂随着她的皱眉挤得上扬三分。
    三皇子伸手去揉她的头,被楚乐阳避开,无奈道:“你勿要任性,坏了舅舅的大事,待来日,三哥再好好补偿你,可好?”
    楚乐阳咬住下唇,眼泪汪汪地抱住哥哥的手臂:“我不嘛,三个哥既然疼我,就让我为哥哥嫁到辽东多好。”
    三皇子皱眉有些不耐。
    他好言相劝,可妹妹却被惯坏。
    “三哥,你别忘了,历代先皇都把嫡女嫁到辽东的,若非平阳姑姑闹着要嫁给睢安侯,她也是要嫁到辽东的。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哥哥心有大志,这关键时刻,可不能押错了宝。”楚乐阳劝道。
    三皇子眉头一挑,折扇打了打手心:“乐阳此言,也有理。”
    “就是,哥哥可要替我跟舅舅母亲说清楚,不能把这大好的机会便宜了那个不知道是真是假的小贱种。”楚乐阳冷哼。
    这些年来,长宁都是她最大的敌人。
    三皇子却笑得什么:“怎么不知真假,她从舅舅府里抬出来,如何会不知真假。”
    楚乐阳眼睛一亮。
    “三哥的意思是”
    “好了,我先走了,可不想同一个贱种虚与委蛇。”三皇子挥挥手,出门时不忘嘱咐:“家宴就说我忙着处理公务,去不成了。”
    楚乐阳笑了。
    原来是个假货。
    “来人,给本宫更衣,本宫要好好会一会她。”
    往常,她没法同一个死人争,总被楚长宁压上一头。
    如今,“楚长宁”可算是回来了。
    三皇子赶着出宫,七公主忙着打扮,长宁在未央宫中回味母亲的味道,就连一个小宫女都忙着端茶递水,准备盛宴。
    总之,皇宫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事在忙。
    只有一个人,很闲。
    忧心如焚地闲。
    这个人,就是宋宜锦。
    她到现在都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的被叫进宫,不明所以地又被晾在一旁。
    整个下午,就见宫里上下忙来忙去,只有她一个人等在偏殿的绿瓦小间里候旨传见。
    一颗心从起初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木然。
    皎月东升,她越发焦灼。
    就是原本来教习她面君规矩的嬷嬷都已经懒得再讲述规矩,借口如厕跑出去三趟,显然是去闲磕牙了。
    毕竟宫里今天的热闹,可不止一件两件那么点儿。
    从凤驾出宫,到庆安侯入狱,再到大公主归来,甚至连未央宫上那一场勾心斗角,都值得一提。
    谁有空管宋宜锦啊。
    一个小小的庆安县主,又没有皇室血脉,在这皇宫大内,连个主子都算不上。
    估计这场谢恩就是陛下的一时兴起,现在出了寻回大公主的事,估计陛下早就忘了宋宜锦是谁了。
    “嬷嬷,请问我我什么时候能见到陛下?这天已经黑了,若是陛下不见我,可不可以先送我回去。”宋宜锦忍痛拔下手上的镯子带到嬷嬷手上,想换点儿有用的消息。
    毕竟她困在这小瓦房里已经有好几个时辰了,非但没有晚饭,连口水都没喝上。
    外面的事,她也一概不知,实在惶恐。
    嬷嬷睨了眼腕上镯子的色,稍显满意。
    “嗨哟,瞧县主说的,是陛下召您来的,没有陛下的话谁敢送您回去,不想要脑袋了?就是退一万步说,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