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妻威 >

第216章

妻威-第216章

小说: 妻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否站在江山图前冷眼旁观。
    美其名曰磨砺,逼她在生死之间涅槃,展开羽翼。
    每每想到这些,长宁就像从冰池里湿漉漉爬出的幼童,绝望而冷戾。
    父亲两个字在她脑海中逐渐冰冷。
    而方谦听到这些,眼前猛地闪过一道白光,白光如昼日般硕大包裹住他整个人,让他听不到看不到,停摆的大脑只能慢慢消化。
    “是陛下要杀。”
    “是。”
    长宁的声音近乎冷酷。
    “老将军不反抗,乃是因为”方谦想到他一年前听到的种种军队调动。
    “三路夹击,反抗只能逃往突厥。”长宁一顿。
    父皇拿出的证据确有柳家和突厥勾结的信件,若真如此,柳家为何不直接联系
    长宁很快就停止奢望。
    柳一战戍边多年手上匈奴人的血太多了,就算八年前真的和突厥人有联系也是不欢而散,怎么会真投靠突厥。
    而且。
    长宁看着方谦,自嘲般地笑了起来:“皇帝就是背后主谋,你还想证明给谁看?”
    “证明给天下人看!”方谦大喝。
    长宁心弦震颤。
    “我不信,我不信老将军会谋反!”方谦坚持。
    柳一战忠君为国,血战沙场的形象深深刻在他脑海中,引颈受戮的行为更让他心痛无比。
    他不信柳家会谋反!
    “陛下有旨!”宣旨公公略显尖锐的嗓音在大牢里穿透力格外的强。
    长宁和方谦同时回头。
    “陛下有旨,庆安细柳营大统领方谦,护驾有功,忠厚敢言,实为国之栋梁。着即晋为正三品振威将军,领京中三千禁军,护公主凤驾出使和亲,钦此。”

第四一八章:责任
    “振威将军,这是您的官袍绶玺,”随着宣旨公公的话,有小太监端着官袍进来,一道颔首行礼:“恭喜将军了。”
    方谦喉结上下滚动,半晌不语。
    长宁也沉默
    宣旨公公见状,知道方谦和长宁关系匪浅不敢为难,索性笑着圆场:“瞧将军高兴的都忘了谢恩了,快,还不快给将军开锁,请将军出来换上官服,礼部还有一堆事等着将军呢。”
    牢头立刻进去开锁,还有两个小太监绕到方谦身后想搀他出去。
    这一推倒是唤醒了方谦的神智,他看向长宁,女孩静默不语。
    送嫁振威将军,振威于突厥。
    领三千禁军,真是威风啊。
    可陛下的晋封,一旦受下就意味着他要永远闭上嘴,永远,不能再为柳家开口。
    “不,”方谦坚定吐出一字。
    “将军说什么?”传旨公公一怔,笑容还挂在脸上只当耳朵一时开了小差。
    “不,我不出去。”
    方谦这次是一字一句说得清楚响亮。
    “我要留在这里,为柳家伸冤!”方谦高呼一声,带着铁锁烤的双手一使力将牢头推开,又一搡将身后两个小太监一道推向传旨公公怀里。
    “哎呦!”传旨公公哀叫,一边喊道:“方谦!这是陛下的旨意,你敢抗旨不遵吗?!”
    “我要留着为柳家伸冤!陛下还没有受理我的御状,我要见陛下!”
    传旨公公忍痛爬起也是怒从中来:“你抗旨不遵,还想见陛下?来人!给”
    一旁传来长宁轻咳。
    女孩清淡的目光瞥来,传旨公公立刻安静下来,好声好气赔笑:“方将军,这陛下的旨意都下来了您接了不就能见到陛下了吗?这抗旨不遵可是大罪,您可别为难小的啊。”
    方谦别过头。
    传旨公公顿时没了主意,这大公主在此他也不敢来硬的,回去告状治方谦的罪更是不行。
    长宁挥手:“东西留下,本宫会处理的。”
    “多谢殿下了。”传旨公公千恩万谢地磕了个头带着众人回宫。
    方谦梗着脖子:“殿下不必多言,方谦知道殿下必定看到过很多不利于老将军的证据,但方谦依旧相信将军的为人。”
    长宁看着他,终于叹了口气。
    她是坐上过那至尊之位的人,此刻终于感受到父皇所担忧的地方。
    “正因为你这样忠心柳家的人太多,才让柳家非死不可。”
    方谦震惊,转头看她。
    长宁盯着他认真问道:“你忠心的,到底是柳氏,还是楚家皇朝。”
    “当然是陛下,但老将军对我有恩”方谦顿住。
    他这些日子被关在大牢里,想明白许多以前不懂的为官之道,长宁方才所言正是历代功高盖主之大将最忌讳之处。
    治军如豢家将,皇帝怎么可能不忌惮。
    何况柳一战为人狷狂,皇帝又是他的女婿,行事自然无所顾忌,一来二去便成了功高盖主的狂臣。
    长宁此刻还记得宋宜晟临死前质问她的那句话。
    柳家手握重兵,驻守边关十五年,就真的半点不臣之心也没有过吗?!
    外祖父经历了十五年前满月宴上的惊魂,回到庆安十五年不曾进京,他心惊胆颤畏惧皇帝是否会秋后算账的同时,就当真没有半点反意吗。
    长宁不答。
    因为皇帝手中的种种证据已经替她证明了所有。
    还有方谦的赤胆忠心。
    “你越是忠心柳家,父皇就会越觉得杀得对。”长宁维持着冷漠的表情,不想让方谦看出她半分喜怒。
    方谦来回走了两步,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膝盖。
    长宁闭上眼,冷冷道:“起来。”
    “不起。”方谦紧绷着脸。
    “事已至此,还怕什么猜忌,”他哼了声,揪起一根稻草拔扯,看向长宁:“我知道,殿下一定又有设计,连和亲都是殿下的设计,对吧。”
    “是。”长宁坦然承认。
    方谦笑了。
    长宁也不瞒他。
    “我身在局中,若想破局只有一个办法。”
    方谦看他。
    “出局。”长宁简单明了地解释。
    置之死地而后生。
    只有她彻底打乱了父皇的部署,才能看到一切,得知事情的真相。
    所以答应突厥和亲的要求是最好的一步棋。
    方谦哈哈一笑,“我不懂,我从来都不懂殿下您的那些设计。”
    长宁眼皮微微一动:“跟我走就可以了。”
    “可我若是走了,柳老将军的冤就再也没有昭雪的机会。”方谦坚持。
    长宁就知道他会是最难啃的骨头,所以早有准备。
    大牢通道里响起了脚步声。
    “方郎?”沈锦容怯弱的嗓音响起,可步子却不慢,飞蛾扑火般奔向牢房深处,奔入方谦怀抱。
    “大殿下!”
    方谦几乎恼了,但在被沈锦容抱个满怀的时候,他顿住了。
    双手不自觉地揽住沈锦容的腰,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何等的思念。
    思念这个女孩。
    “今日是中秋,送你和锦容团圆。”长宁开口。
    方谦沉默。
    “方郎,方郎你怎么瘦了这么多。”沈锦容带着哭腔,细白的手指着方谦的脸,梨花带雨。
    方谦心里更是难受。
    长宁这才开口:“走吧,你已经有了你的责任,不该只为柳家活着。”
    “方郎,方郎你就听公主的吧,公主是真的为我们着想。”
    沈氏一心相救方谦出狱,难得长宁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临出嫁不忘救出方谦,她已经是感恩戴德。
    方谦看着沈锦容,长出口气:“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长宁迈步出了牢门。
    “走吧,我送你们回沈家,正好沈家二老都在长安。”
    沈锦容顿时脸色一红,她岂不知长宁是要亲自为她二人做媒的意思,但看到方谦面色一僵又忍住心酸:“方郎,你若是不愿”
    “不,锦容,我早该登门拜访了。”
    “是我不对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忠义两全,却忽视了你的感受。”
    长宁微微点头,率先出了牢门。
    临近中秋之夜,天还没黑街道两旁就已经有开始摆摊做生意的小贩。
    方谦在搀扶之下找了间客栈尽快洗漱收拾,这才携礼登门。
    长宁是公主之身虽然轻装减行依旧是婢仆满地,不知情的人看到便议论纷纷,给方谦撑足了场面。
    沈家二老早得通报,知是公主便装出行连忙来迎,见到方谦也只能认了。
    长宁进门。
    与此同时皇帝正怒火冲天地掀了一桌子奏折。
    “一个又一个,都要违逆朕,他们还把朕放在眼里吗!”

第四一九章:逆天
    “陛下息怒,”福安赶忙恭请一声,一边使手势让回报完的传旨公公退下。
    方谦拒不接旨的事可是把皇帝气个够呛,但传旨公公倒是会做人,直说有大公主劝下,方谦已经悔悟。
    皇帝沉默不语。
    方谦的忠心不在君王朝廷,不过只要他忠于长宁就好。
    出使突厥的送亲将军,最重要的还是忠心,长宁挑中方谦无疑是最聪明的选择。
    这说明长宁并没有颓丧到胡闹的地步,她有自己的安排和布置,还需要一个忠心耿耿的将军带领三千禁军配合,只是她坚持和亲又是怎么回事?
    皇帝眯着眼,猜测长宁的想法。
    沉默使得大殿空旷无声,不多时殿外响起一阵动静。
    “陛下,中秋家宴快开始了,贵妃娘娘派人来请您过去了。”福安躬身请道。
    皇帝扬眉:“长宁回来了吗?”
    福安眼珠动了动:“殿下许是有事耽误,娘娘已经派人去请了。”
    皇帝轻哼一声:“贵妃这些日子,都在忙什么?”
    “这”
    “昨日夜里,贵妃见过长宁,对不对?”
    “是,不过奴才听说是在朔风亭意外撞见了殿下和五皇子,也没有说话殿下就已经回宫了。”
    皇帝脸色却没有恢复。
    “承延说了什么。”
    “奴才没刻意打听,但听人说像是在劝说殿下改变主意。”
    “果然,他们都早一夜知道,就只瞒着朕。朕将入殿议政的资格交给长宁,她就是这么用的,真是对得起朕啊!”皇帝怒喝猛地拂袖:“不去!”
    福安也摸不准皇帝这发得又是哪门子火,只是暗地里挥挥手,让那来请的太监赶紧退下。
    “陛下政务紧急,你就先叫贵妃娘娘开宴,不必等了。”福安道,又拦住要走的小太监:“你再嘱咐贵妃一句,殿下到了的时候再来请一回。”
    “殿下?奴才来之前几位殿下已经到得差不多”
    “你这个傻小子!”福安敲他的头,偷偷看了眼大殿里面一身是火的皇帝,恨铁不成钢地骂了句:“还能是哪位殿下,宫里还有哪个殿下能得到陛下这样的重视,当然是大殿下。”
    小太监恍然大悟:“奴才这就去回禀。”
    福安心惊胆战地守在门前,只期望大殿下尽早归来,也免得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受这无妄之灾。
    像是知道福安心中的期盼,还真有人来了。
    虽然不是长宁,但也是一枚大救星。
    “陛下,陛下,喜事啊!”福安小跑着冲进来。
    “何事惊慌?”皇帝放下根本没看进去的奏章,抬头就见福安喜上眉梢地跪倒。
    “陛下,仙长来了。”
    皇帝一脸惊喜放下奏章:“衍仙长到了?”
    “是,仙长的车架已经到了宫门口,因为有您的恩旨现在已经进宫了。”福安道。
    “还不快摆驾,朕这就去见仙长。”皇帝松了口气还不忘自言自语:“仙长必定是知道朕有所困惑,所以特意来给朕指点迷津的。”
    “定是如此。”福安也顺着皇帝的话说,立时就安排了銮驾。
    楚朝信仰道教,历代皇帝都对大道宫崇敬有加,不过当今皇帝却是将这份信仰发挥到了极致,甚至有过听道衍讲道,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时候。
    他在宫中修建了天衍宫,专供道衍入宫讲道时居住,允许道衍乘车入宫,不分昼夜时辰。
    这些恩宠若放在旁人身上必定是要张扬起来,但是道衍非但没有嚣张跋扈反而越发沉稳,对于政事只字不提,他只论道。
    所以父皇死后,长宁也没动他。
    只是将他的天衍宫收回,改了牌匾移作他用,让道衍回大道宫清修去了。
    如今这么一个敏感的时候,道衍却突然下山还连夜入宫,显然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皇帝也因此急于见到他。
    天衍宫中。
    “师弟,别来无恙。”道衍入宫,发现道虚正坐在他的位置上阅读天衍宫的藏书。
    “你怎么来了?!”道虚腾地站起来,眼中有那么一丝慌乱很快藏好。
    道衍扫他手里的典籍一眼,道虚下意识藏在身后。
    “师弟对我研究的东西颇有兴趣?”道衍移开目光,自顾自走过去与道虚并肩。
    道虚冷笑拿出手上的书卷:“你违背师傅的遗命,偷偷研究禁书,我正要问你呢!”
    “你手上拿的不是禁书,是道宫里的一份抄本,之所以你没看过是因为师傅将它传给我了。”
    “胡说!”道虚不信。
    “历代掌门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