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威-第2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花误这个法子可谓是狠毒至极。
到时,不论楚长宁是向百姓道歉,还是硬挺着不去解释都只会让情况恶化。
三皇子眯起眼,他实在想不出楚长宁能有什么法子解决。
换句话说,他是稳操胜券。
另一边,长宁终于有了动作。
她维持一贯干脆利落的作风,在听到外面混乱的第一时间站起来,掀开车帘走了出来。
午时的阳光最是明亮,女孩头带金钗宝冠,身上是金银绣线珠翠宝玉,哪个不是阳光下亮眼刺目的东西。
可这些,全都没有少女的双目明亮有神。
“住手!”她清啸一声,方谦立刻收刀,三千禁军也放下手上的兵器。
百姓们被她这一喝镇住。
安静像突如其来的暴乱一样迅速扫过全场。
长宁脸色自然红润,站在车辕上高出众人不止一头,俨然是俯视众生的高贵凰鸟睥睨一切。
“你们想听一个解释,本宫就给你们一个解释。”
长宁清亮的嗓音传的并不远,百姓们为了听清公主的话,只得屏息凝神,保持安静。
“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不去和亲,不去换取和平,好,本宫这就告诉你们,本宫不去和亲的原因,和你们不想打仗是一样的!”
百姓们一脸茫然。
就是三皇子及其身后的一众官僚也是懵的。
片刻,五皇子第一个反应过来,脸色微白,轻轻一叹。
长宁已经开口:“你们不愿意打仗,是因为不想自己的儿女死在突厥蛮荒之地,死在大漠荒凉之处。”
“那难道我这样一个弱女子就愿意死在蛮荒,我的父母就愿意让我远去突厥吗?!”
百姓们禁声。
长宁轻哼,眼睛瞟像远处三皇子等众官所在。
“或许你们当中有很多人,很多官员都觉得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是伟大的,是光荣的牺牲。那我今天就告诉这些人,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因为多数人的利益来牺牲我的幸福!”长宁冷冷宣告。
群臣倒吸凉气。
他们早就知道大公主犀利无双,却没想到她敢这么直截了当,硬气十足地豪迈宣言。
她站在车辕上,像绝世的女将军。
气势轩昂,高谈阔论。
不输给任何男人。
“儒圣早有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或许不懂,但今天我可以讲给你们听。”长宁将目标转向围住她的百姓。
“你们自己不愿意让儿女死在战场上,就要推我去死,这公平吗?”
长宁的话十分巧妙地勾起了百姓们的同理心。
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就推别人的孩子去吗,还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小姑娘。
可你去死,总比他们的孩子死好。
多数情况下,自私都要胜过愧疚,占据人的大脑。
围车的百姓们低头,却没动。
“身为公主,我已经为我的国家和亲过一次,如今是突厥人毁约在先,那若自己抛下亲事急于回王庭争权夺利,辱我太甚。”长宁开口,看到下面一双双无助又迷茫的眼神。
“突厥王庭争位,三两年内难以恢复元气,不过为天下计,毁约之事本宫可以不追究,但三两年后,是战是和全凭父皇决断。”
长宁拿出一如既往的强硬姿态。
慕清彦只坐在马上望她,便觉得与有荣焉。
这就是他的女孩。
勇敢。
聪明。
机辩无双。
是的,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因为多数人的利益去牺牲少数人。
如果真的有,那这个人就是皇帝。
决定国家的战和,决定每个人的生死。
只有陛下可以。
只有陛下的圣谕能让众人以忠君之理由,牺牲掉自己。
但不巧,皇帝是偏向长宁的。
慕清彦噙笑,丝毫不担心长宁会在这场大戏中败下阵来。
果然,人群缓缓让开。
大楚的百姓十分从众,皇帝散布在人群中的密探将藏在百姓中起哄的托儿们处理掉,没有了那些出头鸟,百姓自然不敢反抗权威。
长宁微微噙笑,转身回了马车。
这一段路继续行走,很快就来到皇城前,三皇子眯着眼,将自己的不甘藏得很好。
另一边五皇子强先催马上前:“长宁,说得好!”
长宁走出马车车厢:“五哥说笑了。”
五皇子沉着脸扫视一众大臣,像在宣誓一样冷冰冰道:“你这番言论简直羞煞所有男人,从今天起,再有任何一个人敢逼你和亲,我楚承延第一个不放过他!”
群臣脸色一变再变,心里都打起了鼓。
五皇子这是铁了心表态,要站在大公主这一边了。
那他与三皇子和郑安侯那边,可就是水火不容,秦家与郑家的争斗终于要摆到桌面上了吗。
事关未来的帝位,他们还需要仔细参谋,早作决断啊。
“多谢五皇兄关心,长宁也不会任由他们逼迫。”长宁轻笑,在宫女的搀扶下走到宫门外的玉辇前。
她换乘玉辇进宫,群臣叩首送行。
第四六一章:完婚
此番除了几位皇子可以入宫外,只有方谦和慕清彦奉旨随行,其余人等俱侯在宫外等候传召。
不过通常情况下,陛下叙父女之情也用不到他们什么,也就是等上一刻钟左右,宫里就会传旨让他们各自散去。
但今天也不知是刮了什么邪风,非但等了一个时辰也没等到散去的消息,反而还听到陛下数次传召重臣入宫的消息。
风向不对啊。
郑安侯略感不安地左右瞄着。
直到发现最后一位礼部尚书也被皇帝召去后,才感受到一阵寒意。
陛下召见了六七次重臣,按理早就应该叫到他,可是直到现在,也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到底出什么事了?
郑安侯心中忐忑,一定是楚长宁那个贱人跟陛下说了什么!
片刻,宫里走出一位宣旨太监。
“传陛下口谕,令礼部速为瑞王殿下准备封王大典所需仪制,钦此。”太监向群臣宣旨。
“瑞王?”
郑安侯一脸喜色,看来是喜非忧啊!
但传旨太监看到他脸色不是惯有的恭喜。
郑安侯笑容顿收,连自己都没有发现他声里带着一丝颤意:“公公,瑞王,难道不是三皇子?”
太监脸上肌肉微微抽动,硬着头皮答道:“不是。”
乾祥宫。
皇帝再次见到长宁,脸上泛着红润的光。
不论是谁用了什么办法,他的长宁回来了,这就足够了。
长宁看到皇帝却是千般滋味涌上心头。
她不是没长心,父皇待她的好她都有看到,可这当中到底多少真情,多少假意,又该如何区分。
外祖父养育她十五年,如今的是非对错,又该怎么分。
背后波澜诡谲的大世,又该怎么辨明。
“罪臣慕清彦,叩见陛下。”
“罪臣方谦,叩见陛下。”
慕清彦和方谦同时请罪,打断了长宁的思绪。
说到底和亲事没能办妥,不论慕清彦还是方谦,都身负重罪。
皇帝心中虽然也不愿意长宁和亲,但面子上还得做。
他厉斥慕清彦不顾大局,冲动妄为。
慕清彦一一受下。
且不说这是他宣誓效忠的陛下,就说这是长宁的爹,说什么他不都得受着吗。
皇帝一通乱骂后,也没顾及儿女都在场,慢慢喝口茶,挥手:“说,辽东的事你到底有没有打算。”
“没有。”慕清彦答得干脆。
皇帝眼皮子一掀:“你个小混蛋,你竟然真没有主意就敢去抢亲?!”
皇帝气得直哆嗦。
当初慕清彦他爹做事可没这么不靠谱啊。
“不过现在有了。”慕清彦不紧不慢地添道。
皇帝冷哼一声,一旁三皇子也眯着眼看去。
“臣原本只想突袭围攻辽东的查干达部落,解了辽东的围就立刻以查干达部落首领的身份去见右贤王,借兵从突厥草原拦住那若,接回长宁。”
“长宁?”皇帝扬眉,没好气儿地重复。
长宁这俩字是谁都有资格随便叫的吗?慕清彦人臣之身,即便不称殿下,也该在长宁之后加上公主作为尊称。
可现在
皇帝磨牙,可看到长宁脸上非但不恼反而噙笑的模样,脸色一变再变。
好他个慕清彦!
不过就是劫了个亲,他们竟然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再不注意就要琴瑟和谐,举案齐眉了吧。
“是,不过清彦有幸,在查干达部落遇到右贤王,斩首成功。如今右贤王已死,突厥草原必定一片混乱,待到他们整合之后也该一年以后了。”
“一年?”是长宁扬声接道。
慕清彦点头,神情显然不是在玩笑:“一年。”
长宁蹙眉,和她预料的两年时间差了足足一倍。
慕清彦竟然这么看得起那若。
他们都知道,那若心思缜密在突厥影响力不小,而大王子安德卓却不是什么精于谋算的人,只是个稍有心机的突厥汉子,现在又失去右贤王的支持,后劲不足。
所以那若回到突厥王庭夺回汗位只是时间问题。
长宁只是觉得右贤王和大王子也算是准备充足,虽然临变,但两三年内,那若也难以统一所有部族。
没想到慕清彦张口就给了一年的数字。
“你是说,一年以后那若就会带领突厥人攻打大楚?”皇帝脸色微青。
这件事已经高于一切。
“是,那若整合突厥各部后,就极需一场胜仗来巩固他的权威,说不定还会打着为右贤王报仇的旗号来攻。”慕清彦如实禀报。
皇帝啪地拍桌,茶碗一颤。
“陛下息怒。”福安带头恭请。
“慕清彦,祸是你惹出来的,你自己说,怎么办?!”皇帝质问。
三皇子不等慕清彦开口,抢先上前:“父皇明鉴,现在最重要的事还是应该尽快签订议和条约,有了条约”
“你还真是不怕死啊。”长宁冷声打断楚承贤。
三皇子回头,眉头紧皱:“长宁你什么意思?”
皇帝也看向她。
长宁:“时至今日,你仍然坚持议和,就不怕来日突厥人反悔,让大楚赔了夫人又折兵,让你颜面扫地?”
三皇子脸上肌肉抽动:“长宁有所不知,突厥人是十分守信的民族。”
“我当然不知,我只知道历朝历代与突厥的议和条约,没有一次能维持超过十年的,更没有哪个年岁,没有楚朝百姓死在突厥人手里的。”
“父皇!”三皇子像个吵架输了找爹爹评理的少年,却看到皇帝满脸欣慰地看着长宁,对他抬起右手,让他噤声。
三皇子暗中攥拳。
长宁已经将话题交还给慕清彦。
“正如长宁所言,突厥人狼子野心,此番入长安本意根本不在于议和,而是另有目的。”慕清彦话落,三皇子就眯起眼。
“你是说,长安有人勾结突厥?”
慕清彦点头:“臣已经查到一些证据,证明突厥人与朝中几位大员关系密切,还与一民间组织有过数次秘密会见。”
“什么?!”皇帝震怒。
让他担心的不只是朝廷中有内奸,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汉奸,他担心的是慕清彦口中的民间组织。
长宁将皇帝脸色一览无余,不动声色地捏了捏手指。
“说吧,你到底想怎么办?”皇帝问。
三皇子也冷笑挑衅:“正是,本皇子也很想见识一下慕郎是如何妙计安天下的。”
慕清彦唇角微扬:“简单。”
长宁扬眉看他。
“请陛下为臣与长宁公主完婚。”
第四六二章:瑞王【为亓粥+1】
“完婚?”皇帝气息霎时就变了。
长宁也震惊,慕清彦还真敢说,明知道父皇对她另有安排,还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直截了当地说要跟她完婚,这不是存心挑衅父皇吗。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陛下。”慕清彦神色肃穆,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荒唐,你又什么道理。”皇帝哪里不知慕清彦不过是为了娶到长宁而瞎掰,但这种情况,他只能听听看。
“首先,长宁公主与臣有婚约在先,以此条件将和亲的约定作废,可以不落世人话柄。”
皇帝没好气地嗯了声,算慕清彦说的是事实。
只是如此一来,天下人的骂声可就转到慕清彦的头上了,他竟然真的愿意。
皇帝睨他一眼,慕清彦对此只字未提。
这是他的担当。
他既承诺长宁,愿意背负这千古骂名,就不会有任何推脱。
“但是突厥人一年之后仍然会打来,这你又要如何解决?”皇帝像个看女婿的老丈人,那是越看慕清彦越不顺眼。
怎么看,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
“陛下圣明,一年之内必定能准备充分,而长宁也随我回到辽东,那若真要因此兴兵,于情于理都该优先攻打辽东,到时清彦自有退敌之策。”
辽东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