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贞观文宗系统 >

第188章

贞观文宗系统-第188章

小说: 贞观文宗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一辈子养了二十几个女儿,嫁出去的每一个家中定然是有一尊当朝三品以上的大神。自己可没有这么好的爹,能够让李世民这么轻易把女儿嫁给自己。
    再说了,貌似如今李世民也没有适龄的女儿可以嫁给自己吧。
    在自己朝中可不兴和亲的那一套,随随便便找个宗室的女子,给个公主的封号就嫁出去了。国内貌似这样的事情一例也没有见过。
    也不知道系统是怎么想的,这么倒霉催的事情就安到了自己头上。娶个公主回去,天天要当奶奶一样侍奉着。如今虽然不兴磕头的那一套,但是作为一个大男人,见面就给自家老婆拱手作揖,这也实在有些让人为难了吧。更何况这都是最简单的事情,想要和这公主睡一觉,还得往公主府递条子。
    原本娶媳妇就图个老婆孩子热炕头,娶个公主回家,这事儿注定一辈子没法完成了。
    哦,对了,还说要娶回家。这个就更加扯淡了。
    系统难道就不知道,皇帝的女儿是要住进公主府的。要想娶回自己家,还真是和登天一样难。李二这二十几个女儿,貌似也就长孙无忌和秦琼有这个本事能够让自家儿子娶个公主回家。
    但是这两人是什么身份,而自己又是什么身份
    罗彦真想给系统立个牌位,让它不要这么折腾自己了。实在是伤不起啊。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罗彦是在吐槽中沉沉睡去的。 而醒来的时候,还记得梦里依旧在不停吐槽。
    临睡前添加的炭火已然烧尽,伸在外边的嘴巴吐出胸中的一点浊气,化为这初暖时节塞上空气中的一缕寒烟。轻轻吸上一口气,只觉得从喉头到肺腑是一阵的清凉。
    此时罗彦只想继续窝在这温暖的被窝里,用皮毛收拢起来的身体余温,将腹中那丝清凉烘暖,然后成为自己继续睡觉的动力。
    不过,现实总是将他残酷的一面示人。就在罗彦刚刚用自己的身体感化了寒冷的空气,双眼正好合拢的时候,忽听得帐外有人来报:将军,快要点卯了,你是不是该起来主持我等的操练。
    罗彦真想朝着外头骂一句操练你大爷,就不能让人好好睡一觉么。
    不过,回头一想,呆会儿李靖还要升帐议事,要是自己起得晚了,岂不是要耽误事。
    留恋地斜睨一眼紧掖在脖子上的被子,挣扎了两下,最终还是将衣衫拉进被窝暖了暖,这才一个起身迅速将其套在自己身上。干净利落的身姿让罗彦自己都有些惊讶,歪着头想想,感觉根本原因还是在这狗日的寒冷天气上,罗彦也只能摇摇头,唤人端来热水,洗漱一番,随后套上自己的甲胄,拿起兵刃往士卒聚集地赶去。
    此时那陈彪也带着原本就脱离了罗彦的士卒回到了这里。当然了,在周虎和杨豹他们心中,陈彪这厮简直就是一个叛徒。
    对待叛徒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冷言冷语,甚至是压根不理会。但是如今周虎他们却有更好的办法,那就是讲述这几天随着罗彦的种种经历。尤其是擒拿颉利那一段,更是讲的跌宕起伏惊魂落魄。
    原本陈彪他们投奔苏定方便是为了军功去的。原以为苏定方突袭突厥牙帐,跟着去定然是大功一件。当然了,在罗彦他们没有回营以前,他们也一直是这么想的。毕竟当夜虽然没有捉住颉利,但是杀伤的突厥士卒多达上万。试想数百人获取了这么大的战功,谁不开心谁不得意。
    可是,就在昨夜,他们的得意被彻底击溃了。
    原本不看好的罗彦,竟然带着比自己这边还要少的人,竟然把颉利给逮住了。简直就是报应啊。偏生李靖还让他们罗彦麾下,这不是更加不自在么。
    看着陈彪和他手下的刀盾手一脸的尴尬,其实罗彦心里挺爽的。让你丫的小看我,现在想后悔,没门了。
    点卯的时候看着陈彪和那些自愿脱离了队伍的士卒低着头不说话,罗彦也兴不起跟着周虎他们调侃的兴趣。最大的便宜让自己占了,如今说些风凉话出气,那也要看身份对等的人。若是苏定方李靖他们,罗彦自然愿意给他们心头狠狠来上一刀。可是这些小卒子,就留给周虎几个吧。
    扫了一眼沉默的人群,罗彦转身走向了大帐。
    沿途中罗彦倒是遇见了几个相熟的折冲府都尉,都是李靖帐下听命的。这些人毕竟是主将,昨天的事情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打听清楚了。此刻见到罗彦,各个跑过来和罗彦套近乎。
    罗将军这回可是立了大功了。恭喜恭喜,今后仕途平坦,阔步向前的时候,可不要往了我等几个同在大帅帐下听命的情谊啊。
    是啊,往后还要拜托罗将军提携了。
    对于这些前来套关系,罗彦只能一路客套着。直到接近了大帐,罗彦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些常年在中低层混迹的将领还真是老油子,各种奉承的话不断,还半点转圜的余地都不给你留,真是逼着人往他们设好的彀中跳啊。
    进入大帐,几位主帅都在。而两路大军分属的四十几个折冲府加上诸卫,近八十位将领把一个大帐挤得满满当当。罗彦几人进来,也不过是向周围的熟人一拱手,也不多言语,便站在了原先自己的位置上。
    当然了,罗彦进来以后,大帐之中自然免不了一番指指点点。
    你看,那就是罗彦。
    什么,怎么这么年轻,完全就是一个毛头小子么。
    你可不要小看了他,这位的武艺你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真的假的
    说出来你不信,你也知道我之右威卫的。当初十二卫在京城找他挑战,不论是刀枪还是弓马,我们这些将军压根就没人能赢得了他。而且,这厮是一个文官。
    怪不得看起来文弱的很。不过,他一个文官,跟咱们抢什么饭。
    谁说不是呢。唉,真是歪嘴的和尚好念经。这会他擒拿了颉利,不知道回京之后要受什么封赏呢。
    算了,说这个太伤心,咱们还是想想怎么和他套套近乎。
    在众说纷纭中,诸多将领便已经聚齐。接下来,自然是该李靖这位主帅上场了。
    登上主座,待诸将向他行礼以后,似走过场一样询问了一下人员的到来情况,李靖便开始了他的发言:诸位,想必你等已经知道,昨日晌午,左威卫麾下将军罗彦已经将前往突厥的使节唐俭尚书和安修仁将军安全地带了回来。同时带来的,还有突厥的颉利可汗我们此次出征最主要的攻伐对象。
    纵然是一个原本就知道的消息,此刻被李靖这么已确认,帐中便立时响起一阵惊叹声。
    想来李靖也知道这个时候需要让属下相互说上几句,将内心的震撼完全发泄出来,因此也没有做过多的阻拦,任由喧闹继续着。过了很久,这才轻咳一声,说道:肃静。接下来还有事情要商议。
    见李靖发话,诸将领自然不敢造次,闭上了嘴巴,看着李靖,想听听这位主帅到底要说什么。
    既然颉利已经被捉,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向朝廷禀报。同时,还要考虑接下来的撤兵问题。李靖慢条斯理地说。
    哎呀,出兵四个月,终于要回去了。
    大战结束,哈哈,虽然没有捞到多少功劳,但是想想北地就此宁定,怎么感觉心里如此舒坦。
    李靖的人意思大家都明白了,颉利已经被活捉,相当于突厥的政权彻底崩溃。接下来便是朝廷对于北地的处理了,这些事情都是那些文官要考虑的事情,不劳他们费心。
    大帅,罗彦有话要说。就在诸将领放松的时候,罗彦站了出来。
    虽然看到罗彦心里确实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是李靖还是点点头:有什么话,你便说吧。
    现在还不是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我等就此撤兵,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诸将的意思只有一个,颉利都活捉了,你还想咋滴。
    那么以你只见,我等还要做些什么。李靖虽然有些不耐,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总不能不问缘由吧。
    罗彦见状,连忙说道:突厥乃是部落联盟,颉利虽然贵为可汗,但是手下直接统属的部落也不过十数个。因此我等虽然活捉了颉利,但是并不意味着突厥就彻底崩溃了。相反,他们依旧有许多可战之兵散布在草原的各个区域。
    缓口气,罗彦继续说道:我等要是就此撤兵,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过不来几年,那些部落相互攻伐后,又产生一个新的可汗,然后统率着他们,打着为颉利报仇的名号,在我大唐边境肆虐。如此以来,我等此番功夫就白费了。
    罗彦的话引起了不少折冲府都尉的赞同。在边境轮戍这么多年,突厥的尿性还真如罗彦所说。
    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事难道,要我六路大军在这草原上彻底将突厥人杀光不成不说杀戮过重吧,这偌大一个草原,怎么可能做得到。李靖对于罗彦的提议,虽然个别地方有些认同,但要说继续用兵,李靖还是觉得没有什么必要。
    对于这个问题,罗彦早就想好了办法:突厥好战的部落也就那么几个,我等只要是打听清楚了其驻扎的位置,分为数路同时出击,他们不能相互支援的情况下,自然就会被一一歼灭。
    对于罗彦的说法李靖不能认同,他坐在主座上反对道:如今突厥没有了颉利掌控,各个部落可谓是一盘散沙。往后这些人自然有设立的折冲府和都督府处理,何须我等在这里浪费兵力。
    见罗彦还要张嘴辩解,李靖厉声说道:你莫要再说了。大军在这里,一日的嚼用就要耗费数千贯。而且我等深入突厥腹地,一应耗费从边境送过来,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更加上出征日久,将士思乡,如今颉利被擒的消息一放出去,谁还想着在这苦寒之地久留。士气低迷,如何又能够继续应战。
    一番驳斥,只让罗彦无话可说,而李靖说完这些话,也顺势遣散了众人。
    罗彦看看周围所有人的漠然,扭头出了大帐,看着那有些橘黄的太阳轻轻叹了一句: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呵呵,是我自作多情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献俘于明德门前
    大军最终还是没有如罗彦建言的一样在广袤的草原上大肆追杀突厥部落。 而是在李靖升帐议事的第二天,便有塘报被送出,于此同时,大军开拔,向边境回撤。
    收拾好了行装,回眸阴山的皑皑白雪,由远及近渐渐显露的泥土被消融的冰雪染成棕灰的颜色,罗彦轻叹一口气。在行军的号令响起之后,带着麾下的将士,随着那浩浩荡荡的队伍在略微有些暖意的轻风中缓缓向南行去。
    大军行进入大唐境内的时候,正好迎上了朝堂派来的信使。
    当罗彦被唤到李靖面前的时候,便看到李靖在哈哈大笑。虽然李靖还没有开口,但是看着这个样子,罗彦也猜出来了个八九分。
    果不其然,见罗彦到来,李靖似是吩咐又似是命令着:朝堂有公文发来,命我等押解颉利提前回京,在明德门前献俘。到时候陛下将会亲自迎接我等,罗将军与唐尚书两人居功至伟,到时候要走在队伍前列。此刻叫你前来,便是要告诉你,到时候该如何做,这几日都思量清楚。好了,你先下去收拾吧,一个时辰之后我们便出发。
    罗彦是真心想骂人,合着,你让我跑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么一句话。然后说完了又让我滚蛋。真是他娘的操蛋啊。难道不会让人直接说完得了。在吐槽的罗彦浑然没注意李靖跟他说的什么思量清楚的鬼话。
    装模作样向李靖一拱手,罗彦便打马回到了自己的队伍中。所谓的收拾,其实就是一个说辞。大军开拔的时候该收拾的都收拾好了。罗彦此时回来要做的,就是将接下来的事务交给属下,然后静静候着李靖叫他赶路了。
    一个时辰后,李靖已经组织起了一队两千人的兵马。以他和徐世绩为首,加上罗彦唐俭周虎杨豹这几个关键人物,一行人打马便往长安赶去。
    七天后,长安城外二十里处,官驿。
    早在头天,前边的官驿便传来急报,有进京献俘的队伍将要在一天后抵达。
    类似的事情在武德年间倒是也经历过一两回。新上任的驿丞不懂,但是驿站中的老卒可是清楚的很。通告了那些久居的客人明日去其他地方投宿,打次日早晨便不再开门迎客。同时准备了大量的酒菜和热水。
    这里是进京的最后一站。许多大事都是在这里准备停当,向皇帝禀报了,才会开始接下来的流程。准备好了这些之后,驿丞这才清醒过来,急忙派人向京中禀报。
    这不,经过驿丞和驿卒的一番忙碌,总算在李靖的献俘大军赶到驿站之前准备好了一切。远远看着大队的人马向自己这小小的驿站走来的时候,驿丞不知道有多激动了。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