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文宗系统-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多了自然办起事来效率非常高,马车到了山下,加上车夫,几个人各拿一点,居然一趟就把所有的东西搬到了道观里。
摆放东西的事情自然落到了罗彦自己的头上,不过虚致给罗彦的屋子特别宽敞,虽说没有摆放许多家具,但是铺好了蒲团,几个人坐着感觉还是非常好的。
看着罗彦这会儿正在忙里忙外,众人也搭不上手,所以也就相互交谈起来。莺儿和屈突诠是对头,正好莺儿小姑娘的心思也在怎么帮罗彦放东西上,所以屈突诠算是逃过一劫,不用刻意避开,所以这货就凑到崔氏兄弟身后,听这俩人和观主谈论玄学。
崔颍兄弟俩作为世家子弟,玄学一道自然是了解的。而虚致虽然说不懂任何儒家典籍,但是修了快二十多年的道,玄学这一块简直就是专业。这样下来,两个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居然很融洽的聊到了一起。
至于管家和两个车夫,则是边喝着茶,边唠唠家长里短。等一切收拾停当之后,罗彦也累的满头大汗,好在这会儿莺儿小姑娘没有帮倒忙,反而帮罗彦搬了不少东西,所以罗彦也终于可以不用幽怨的眼神去看莺儿了。
看着整洁有序的房间,罗彦露出满意的笑容。擦擦汗,给莺儿小姑娘递了一份果酒,罗彦这才取出他早就准备好的大杀器。
这是三幅字。
罗彦打开相对而言比较大的那一幅,挂在了书桌旁边的墙上。至于稍微窄而长的两幅,则挂在房间门口两侧,字向里,显然表示是给自己看的。
莺儿小姑娘是看着罗彦把三幅字挂上去的,然后一字一句读下去之后,虽然不是太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是在小姑娘严重,那绝对是罗彦出品必属精品。所以这会儿直接就是一阵惊叫:“罗彦,你这字写的越来越好了。”
听到小姑娘这么夸奖自己,罗彦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叫声还是把其他几个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了。看到罗彦这会儿已经闲了下来,那就说明房屋已经收拾好了,崔颍几个人迫不及待就走了进来。
走进房间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罗彦确实把自己的东西归置的尽然有序。接下来就是挂在书桌旁边的那幅字了。
崔政最是最快,当下就念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瞬间崔政和崔颍就被罗彦这短短的百十来字给征服了。不管是罗彦出于言志还是自娱,这篇文章都相当符合罗彦的处境。脚下这山确实不高,远处的曲江也不算深,房子确实有点破,但是这里头住的人确实很不一般。
好吧,想到这里兄弟俩有种罗彦你不装叉能死的疑问。虽说这里边要是套用现在的场景,也算是把自己几个人夸的有些过分,但是这样的逼格,要他俩怎么活。
至于屈突诠这货,完全是衣服不明觉厉的表情。反正能认识字就不错了,至于写了个什么意思,关我毛事。屈突诠这会儿就想问罗彦,这字一副多少钱,能不能自己也带一副回去。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九章 那副东林的对联
『 qu 】这样的豪迈气概,崔氏兄弟也是服了。
不过罗彦写了这一副对联,可不仅仅是为了装叉才搞出来的。
诚然,这幅来自顾宪成的对联,确实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是激励罗彦好好读书的第一重意思。
但是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只有罗彦知道。
这幅对联,是东林党给后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东林党的的优劣。
在道德上,东林党人可以说是很符合儒家弟子的行为准则,所以罗彦首先给自己的准绳就是道德上不能让自己有污点。但是东林党人道德良好,难道就是好的了么?
其实不然,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但是却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实现胸中的抱负。这俨然就成了废材。所以后世对与东林党人最大的批评就是空谈误国。这也是罗彦把这幅字拿出来的含义,只有他自己明白的一重意思。
罗彦现在读书,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那么简单。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融入到这个时代,罗彦就想到了要做点什么。他完全有能力做很多事情,虽然现在还局限与自己的身份和能力,但是只要为此努力,那么必然会达到心中所想。
何况,系统给的终极任务也不是随随便便读点书就可以做到的。
想起那些天见李世民的时候,罗彦问过一个很傻的问题:“你想过当上了皇帝,你要承担的责任么?”
或许这不应该是一个幕僚对东家应该问的问题,但是罗彦记得很清楚,当时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反而是很从容的回答说:“我知道我当不上皇帝,也不见得会莫名其妙的死去。但是我叫李世民。”
是的,李世民,因为他叫李世民,他从小在别人口中就是经世济民的人,所以他想争。难道李建成当了皇帝就不能经世济民了?那不一样,如果不是亲手做出来的,那还不如就此死去。
罗彦此时也有种和李世民一样的心理。他有这个能力,他就想去做。
既然这样,那么就要把作为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给拿出来,时时刻刻警醒自己。
如果真的为了装叉,那么罗彦就直接把那非常经典的四句话拿出来了,不见之前陆德明都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崔颍读者两幅字,慢慢走到卷轴旁边,站了很长时间之后,转身对罗彦说道:“罗兄,这两幅字让我带走吧。”那个表情,简直认真到了极点。不仅仅是崔颍,崔政这会儿也走到另一幅字旁边,看那个样子,只要罗彦答应,这货会立刻把卷轴拿下来卷好。
至于屈突诠,反正是不明白罗彦的这两幅字到底好在什么地方了。不过,上次在集雅轩人家出了那么大代价,都没让罗彦留下半个字,可想而知罗彦的手笔得有多值钱。
于是乎几个人都眼巴巴看着罗彦。
考虑了一下,罗彦最终答应给崔颍他们重新写一副。毕竟,这幅字已经挂在了自己的屋子里边,就不好再送给别人了。
听到罗彦的回答两兄弟很是高兴。
其实崔颍请罗彦弄这幅对联,最终他也不一定能够拿到自己手里。他的初心,是把罗彦的手笔带回博陵,让长房的那些人都看看罗彦的水平。而且也有激励同族后辈的意思。罗彦的这幅对联不得不说很经典。
再者,崔颍也有借此试探家族对罗彦态度的意思。随着罗彦辞官之后,他在官场上本来就不怎么重要,所以崔氏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反应。但是苦读三年的事情传开之后,罗彦在士林当中还是有些走红。
崔颍想看看,家族对于罗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毕竟,罗彦是寒门,崔氏作为世家大族,究竟怎么看这样一个后辈,还不是崔颍能够知道的。
拿来了果酒,分给众人之后,管家和两个车夫知趣地走到了另外的一间房中。
现在也就剩下罗彦和崔氏兄弟,屈突诠,还有莺儿小姑娘。虚致观主早在刚才没进门的时候,就因为要去教授几个弟子功课,早早离开了。
围着火盆,喝着果酒,几个人开始谈起罗彦接下来的生活。
“从此罗兄可真的就是闭门苦读了。看来接下来这几年,我等一起去平康坊的机会基本上是没有了。”这话是屈突诠说的,这货也马上就跟着自家的老父亲去洛阳了,所以对于没有和罗彦逛遍平康坊还是有些遗憾。
至于为什么非要跟罗彦,那是因为如果要看颜值和家世的话,屈突诠完全不虚。但是谁让人家那些女子还要看才华呢?这玩意屈突诠可不在行,但是有罗彦在,他也不怕谁。
要是罗彦知道他在屈突诠心里就这点功能,非把这货打死不可。
这不,就算是罗彦不知道,也照样有人收拾他,莺儿当即怒了:“你这个色坯,我一定要跟我阿翁说,是你诱惑罗彦去青楼的。让他把你抓到国子学读书去。”
莺儿小姑娘一句话就把屈突诠给吓住了。其实小姑娘根本不知道读书对屈突诠多么有震慑力,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罗彦曾今告诉过她,只要是纨绔,都怕进国子学。
为什么?前面也说过,国子学请的的这些助教,那一个个的都是当世名儒。李渊又给国子学的权利很大,学生功课上出了问题,国子学有权力打板子。打手板,那都是小儿科。打屁股上才算疼。
这样一来,那些二代们要是去了之后不好好学习,直接每天都能被教怎么做人。
所以屈突诠直接被小姑娘给秒杀。
剩下的崔氏兄弟俩倒是说了些正常的话:“看来我俩回去以后,也该好好读书了,不然被长辈拿罗兄来教训我等,那可是实在没面子的紧。”另一个马上接口:“罗兄以后要写文章的时候提前说一声,我等也好一睹为快,顺带还能避免被长辈比来比去。”
说完之后兄弟俩都笑了。
罗彦前些时候读书刻苦被当作年轻人的榜样,然后文章也写的挺好,当时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崔氏兄弟这也是在开罗彦的玩笑,毕竟他俩离开博陵,基本上长安的长辈也不会那这个说事。
能够被放出自由行动的崔氏子弟,那都是被家族认可了的。不论是人品还是才学,至少是作为世家大族,他们不会绝对自家子弟会很差。
被这两兄弟这么一说,罗彦也笑着说道:“只怕以后也就偶尔写文章能露露脸,不然三年以后,这世间谁还记得我啊。”
崔政好奇地问道:“罗兄难道真的准备一直在这小观中窝三年?一点出去的意思都没有?”
罗彦想了想,回答道:“今年还要跟孔颖达先生学习,所以会经常回城中。再往后,若非大事,绝不出门。”这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分余地。
不过崔氏兄弟对罗彦能够得到孔颖达的教授感到十分羡慕,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在罗彦出不出门了。
像孔颖达这样的孔圣人直系子孙,在儒生当中的地位非常高。何况孔颖达可是当世的大儒,经学一道绝对是顶尖的人物,能够得到这样的人的教导,何其幸运。
任由着两人感慨,罗彦只是笑着不说话。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八十章 那个奇女子走了
『 』,。
三月出头,罗彦去了万寿县的农庄一趟,把兑换出来的土豆切好块,准备培芽。这次自然是让李世民选出来的几个心腹跟着观摩,所以罗彦索性把之后的事情也一并交代清楚。培芽的这十来天,就靠这几个人仔细看着了。
罗彦回到清平观没几天,崔颍就匆忙赶来。这次崔颍是邀请罗彦一起去参加平阳公主的葬礼的。
虽说罗彦也知道李秀宁会在这个月过世,但是听到崔颍亲口说出这个消息,心里头还有有些遗憾。
平阳公主是病死的。具体什么疾病,罗彦是不清楚的。而且就算是罗彦知道什么病,也是无能为力。系统里边并没有药品可以兑换,而罗彦自己也不是什么高明的医生。
李秀宁现年也就二十七八岁。然后就这么走了。刚刚二十出头的她,就敢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逗留在长安组织义军反隋。多次领军征战,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短短几个月时间,李秀宁手底下就能汇集七万大军,就连屈突通这样的老将都在李秀宁的手底下吃过败仗。手底下几万军队,甘心被别人称作是“娘子军”。
李渊的女儿不算少,但是李秀宁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她为李渊付出的,还是李渊给她的待遇,都不是其他女儿能够相比的。
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却最终在美好的年华因为疾病过世。
罗彦非常遗憾没有亲眼见见这位平阳公主。前世英姿飒爽的女兵他是见过,但是这样有才略胆识而且上过战场的女子,在封建社会都是独一份,怎么能让罗彦不遗憾。和后世的女兵比起来,她太特别。
沉默了很久,罗彦简单收拾下东西,跟虚致观主打了声招呼,就坐上崔颍的马车回到了长安。
罗彦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去陆德明家里。进了明德门,退却了崔颍的挽留,罗彦就下了马车,向秦王府走去。
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罗彦都是没有资格参加李秀宁的葬礼的。但是他不想就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围观整个葬礼的过程。他有他的想法,想亲自给李秀宁送送行。
这会儿朝会已经确定了李秀宁的葬礼该怎么办。李渊直接用军礼下葬李秀宁,这在朝堂上也掀起了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