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时代-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对莉雅的爱已经超过了凯瑟琳,这虽然对凯瑟琳有些不公平,但他必须去寻找莉雅。
回到原驻地的他得知凯瑟琳和丹尼之间的事情之后,虽然一开始有些难以接受,但是最后还是很坦然面对了凯瑟琳,两人得知对方都已经爱上了别人之后,彼此都感到了释然。在解释清楚了所有的问题之后,雷夫和丹尼相约到当初分别时聊天的那个海滩,一边喝酒,一边感慨命运的无常。
雷夫准备退役,然后去寻找莉雅,丹尼没有劝阻,他知道雷夫已经为这个国家牺牲过一次了,他是应该去追求自己的生活。两人大醉一场,然后第二天幸运的避开了日军袭击珍珠港的第一波轰炸,最后的成功的起飞,进行了反击。
萧逸臣删掉了原剧本中最后反击日本的情节,影片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美国参战就落下帷幕,丹尼最后并没有死,也算是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没有遗憾的结局。
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铸《珍珠港》(下)
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萧逸臣终于完成了新版《珍珠港》的创作,迈克尔·贝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萧逸臣的定稿,然后他与布鲁克海默一起欣赏了这部作品。这个剧本可以说是两人执着追求的产物,他们不顾同行的反对,不顾拍摄这类敏感话题的艰难险阻,在好莱坞天才编剧萧逸臣的帮助下,终于在影片的筹备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剧本的问题解决了,接下里就是有关资金的问题,为此迈克尔·贝和布鲁克海默与派拉蒙公司进行了一次正式的会谈,讨论的就是有关影片投资的问题。最后双方达成了初步的公司,派拉蒙愿意在拍摄前为迈克尔·贝准备一亿四千万美金的拍摄经费,在获得投资的数额上,这部影片堪称好莱坞战争片之最。
在达成了合作意向之后,萧逸臣和布鲁克海默开始坐下来商谈有关演员人选的问题,导演迈克尔·贝全权委托他代表自己来为这部影片物色合适的人选,对于布鲁克海默的眼光,萧逸臣也并不表示怀疑。布鲁克海默需要做的就是向他提供一份详细的演员参考名单,投资方将会最终选定角色人选。
“本·阿弗莱克、马特·达蒙、凯特·贝金赛尔……”萧逸臣当着布鲁克海默的面,轻声的念出了名单上的角色候选人,这和他所熟悉的原剧主演阵容还是有一定的出入,最大的变数来自马特·达蒙。萧逸臣记得他看过的那部《珍珠港》,饰演丹尼是乔什·哈奈特,那么马特·达蒙又是怎么冒出来的?
似乎看出萧逸臣脸上的疑惑,布鲁克海默开始主动的介绍起了这份名单上的几位主演,他知道萧逸臣虽然是好莱坞最大电影公司的主席,但是他不可能认识好莱坞所有的演员。
“凯特·贝金赛尔小姐萧主席应该很熟悉,所以我就不过多的介绍了。无论从外貌还是气质,凯特都是出演凯瑟琳的最佳人选,这就是我选择她的理由!”布鲁克海默的看好凯特·贝金赛尔的理由很简单。
如果萧逸臣没有记错的话,飘洋过海到好莱坞寻梦的英伦美人凯特·贝金赛尔,正是因为出演演二战题材巨片《珍珠港》一夜成名。就连一惯傲气冲天的好莱坞也纷纷表示,正是有了凯特的加入,才使这部在筹拍之初便被影界行家誉为“纯男性”的影片,产生了更加荡气回肠的震撼力!
当然这一切都因为萧逸臣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早在詹姆斯·卡梅隆与萧逸臣初次合作的《加勒比海盗》系列中,凯特就已经成为了蜚声国际影坛的当红女星,而最近热映的《蜘蛛侠》,更是将她的知名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原本的历史轨迹,凯特·贝金赛尔是因为《珍珠港》才出名,但是现在情况却颠倒了过来,布鲁克海默想要借用凯特·贝金赛尔的名声来为这部影片造势。
“如果凯特小姐愿意放弃自己的假期,并且影片的拍摄不会和《蜘蛛侠》续集发生冲突的话,我很期待能够这部影片中看到凯特小姐靓丽的身影!”在原版《珍珠港》主演阵容中,凯特·贝金赛尔是名气最弱的一个,但是现在却成为最先确定下来的角色人选。
“您是奥斯卡颁奖典礼每年必请的嘉宾,所以您应该还记得在两年前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有一对年轻人风光甚至让很多老牌的演员都黯然失色。”布鲁克海默口中这对“绝妙的组合”正是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1997年两人合写的剧本《心灵捕手》被米拉麦克斯电影公司相中而搬上银幕,两人分别在剧中扮演主角。
而该片获得了奥斯卡九项提名,为他们分别赢得金球奖及奥斯卡的最佳原著剧本两项殊荣,少年得志的两人,刚出道即登上了比利佛山顶,成为当年度最为风光的帅哥组合。
这部作品不仅肯定了两个年轻人过人的才华,还成为他们深厚情谊的见证。两人从此一起成名,成了“影坛好兄弟”,以致于后来很多人一听到两人中一人的名字,就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另一个人。
布鲁克海默一开始是在考虑雷夫这个角色的时候想到的本·阿弗莱克,好莱坞不缺大牌明星,但要比起身高来,1米92的本·阿弗莱克当数顶尖人物。邻家男孩气的本·阿弗莱克天生一副魁武的身材、俊俏的脸庞,浑身充满着男子汉的野性魅利,这一点刚好和剧本中的雷夫不谋而合。
由本·阿弗莱克,布鲁克海默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马特·达蒙,在剧本中雷夫和丹尼就是亲密无间好兄弟,而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在现实中的关系甚至比这还要更为亲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它早告诉我们,这部影片由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来演是最合适的!”
“本·阿弗莱克估计问题不是很大,但是马特·达蒙先生来演这部电影我认为困难可不小,事实上他现在已经更随斯皮尔伯格先生的剧组远赴中国,参与影片《消失的地平线》的拍摄。他是否能够同时兼顾这两部影片,对此我表示怀疑!”布鲁克海默的提议很好,但是现实却给萧逸臣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您看能不能和斯皮尔伯格先生商量一下,马特·达蒙那边我去搞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够由本·阿弗莱克和马特·达蒙共同出演这部影片,他们是好莱坞目前最棒的演员组合,在他们身上1+1》2的组合效应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是一笔很宝贵的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布鲁克海默显得很固执。
“我尽力而为吧!”萧逸臣觉得布鲁克海默刚才提出的那个观点很新颖,单独的一个本·阿弗莱克,或许他本身的价值还不到1,但是加上一个马特·达蒙,情况就不同了。萧逸臣同意去试一试,对于能否和斯皮尔伯格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他心里并没有底,相反布鲁克海默在这个问题却要比他乐观很多。
“我们似乎还遗漏了一个重要的角色!”谈话进行到这里,基本的演员名单都已经确定了下来。但无论是他还是布鲁克海默,这时候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他们竟然把莉雅这个角色给忘了。
布鲁克海默一拍脑门,他一时高兴,竟然把这件事情给忘了,不过他还没糊涂到把这个角色遗忘到一边的地步,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这个角色的人选。“我们需要一位来自法国的演员,您觉得朱丽叶·比诺什怎么样?”
“《浓情巧克力》是一部很奇妙的电影!”萧逸臣轻声称赞了一句,以演技取胜的法国美女朱丽叶·比诺什对选片一直非常慎重,她曾经推掉了《谍中碟》、《侏罗纪公园》、《辛德勒的名单》等多部能一夜间名利双收的影片,把令人垂涎的好机会让给了别人。她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自然不用多说,一板一眼的尽心演绎加上法国式的风情万种。
“虽然她的年龄和剧中莉雅这个角色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相信她的演技能够弥补这个遗憾,而且从审美的角度,观众们并不会介意,朱丽叶的表演绝对赏心悦目!”布鲁克海默和萧逸臣显示一笑,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影片《消失的地平线》的拍摄进度超乎了萧逸臣的想象,按照这样的速度,马特·达蒙完全可以在《珍珠港》正式开拍之前赶回美国。
影片于2000年11月8日在夏威夷的瓦胡岛开拍,为了协助本片拍摄,美国海军允许剧组在亚利桑那纪念馆的水下取景,再此之前,该水域从未向任何的电影剧组开放。
整个珍珠港最壮观的就是沉默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沉船残骸位于水下40英尺,在珍珠港事件中有1100过人在此长眠。水下场景的拍摄非常危险,因为时至今日,当年泄漏的燃油仍未散尽,所以水质非常浑浊,在加上大量的淤泥、水藻和巨型藤壶,拍摄人员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困在水下。
这对影片水下拍摄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是迈克尔·贝可不是那种畏首畏脚的导演。反正人们都已经习惯了迈克尔·贝每次拍电影都会出现一些意外事故,为此他甚至还得了个“厄运导演”的绰号,但是该拍的还是要拍,只不过剧组在水下拍摄安全上进行了更周密的安排,看来这次,迈克尔·贝也有意想要摘掉自己头上那个不雅的绰号。
为了打造出最壮观和惊险的空袭场景,特效协调人员巨鼎用700根棒状炸药、2000英尺导爆索和4000加仑汽油引爆6艘战舰。出于安全考虑,剧组在拍摄现场准备了数千个消防水龙头和灭火器以防火势失控,而参与拍摄的所有剧组成员还必须带上防毒面具。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卧虎藏龙(上)
迈克尔·贝为了拍摄好日军轰炸珍珠港,在拍摄现场安放了12台宽银幕摄影机,其中一台由他亲自掌镜,这是一场由30位特技人、90位临时演员、9架飞机、一艘摄影船和不计其数的特效技师共同构建的恢宏场景。
当在镜头中看到那种爆炸的场景的时候,迈克尔·贝不由自主的说了一句:“噢,我的天!”因为那种异常强烈的大爆炸是他前所未见的。一切都在七秒钟一气呵成,同时进行的所有计划竟然毫无闪失,而我们这圆满一幕足足筹备了7个月。
因为珍珠港事件完全是一次空袭,所以剧组的航空部门占据着主导,迈克尔·贝曾经让14架飞机同时升空,好莱坞电影里和飞机有关的不少,但是如此奢华的使用飞机还是头一遭。其中有些老飞机已经使用了60年,影片的拍摄将是它们推向极限。
为了确保影片的拍摄,他们请来的飞行员都是经验老道的飞行员,在拍摄塔楼场景时,飞机必须以200英里时速接近16层楼高的塔楼,然后转身围绕塔楼飞行。当时摄影师距离飞机只有10英尺,这些飞行员用精湛的飞行技巧保证了我们的安全。
虽然片中费尽的部分飞行镜头有些胆大妄为,但是这次迈克尔·贝可以很自豪的认为影片拍摄中的安全记录足以在同类影片中登峰造极,仅有的一次坠机事故只造成了机上人员手指骨折、关节扭伤及软组织擦伤。
尽管迈克尔·贝一再宣称自己采取了完善的安全措施,但是亲临现场探班的萧逸臣还是为天空中的那些飞行员捏了一把汗。为了保证拍摄万无一失,萧逸臣额外拨款为剧组里所有的特效飞行员都买下高额的保险。
《珍珠港》顺利开拍,萧逸臣再次开始筹备自己的中国之行,可就在这个时候,阔别许久的李桉突然登门拜访。尽管这是一次私人性质的会面,但是萧逸臣知道李桉这次肯定不是为了私事而来。在和梦工厂首次合作中李桉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绿巨人》之后,随后他又把目光投向了他更为擅长的艺术片。
他在好莱坞的第二部电影是改编自简·奥斯汀小说的《理智与情感》,该片编剧是本片的女主角艾玛·汤普逊。该片获得诸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桉因此还评选为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1997年,李桉又开始改编里克·穆迪的小说《冰风暴》,在这部片中,他诠释了七十年代美国家庭关系的微妙的一面,本片的成功使他在国际影视界声誉大振。这部影片也赢得了许多项国际电影协会的奖项,包括1997年编剧詹姆斯·沙穆斯在戈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的最佳编剧奖。凭借此片,李桉确立了他在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中的地位。
“李先生可是稀客啊!”萧逸臣热情的将李桉迎进家门,又给他倒上一杯上好的清茶。
“我这辈子就是操劳的命,哪能像萧主席这么清闲啊!”李桉笑呵呵的接过萧逸臣递来的清茶,茶是上好的六安瓜片,但是泡茶的器具却是西方人常用来喝牛奶、泡咖啡的玻璃杯。虽然这是一个很细节的问题,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主人的一些性格特点。中学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