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抗日之特战兵王 >

第303章

抗日之特战兵王-第303章

小说: 抗日之特战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锐先不回答,反问三人道:“罗兄,阿力还有大鹏,你们怕死吗?”
    “不怕!怕死还当什么兵,打什么仗?”丁力抢着说道,“不是我吹,自打穿上这身军装,我就不再把自个当活人了。”(未完待续。)

第445章 逼宫
    丁力的回答完全徐锐的意料之中。
    徐锐接着问道:“那么,丁团长,有让你害怕的事情吗?”
    丁力便立刻沉默了,他当然有害怕的,而且害怕的多了,他害怕自己死后,年迈的双亲会恸彻肝肠,他害怕自己死后,年幼的一对儿女再没人抚养,他害怕自己死后,国民政府不会抚恤金,甚至不会承认他是一名烈士。
    但是这样的话,却让他怎么说得出口?
    身为一名军人,他们一贯被灌输的理念就是,打仗是他们当然的职责,牺牲是他们理所应当的归宿,向国家提要求,向政府要待遇,那都是可耻的,而且事实上,既便他们提了也没有什么用,国民政府几乎就没放过抚恤。
    最后罗丰说道:“我们怕白白牺牲,害怕死得毫无价值!”
    “说的好,这想必也是皖中挺进旅全体官兵的心声,他们不怕死,但是他们害怕白白牺牲,害怕死得毫无价值!”
    停顿了下,徐锐又说道:“而我说的这篇告全国同胞书,恰恰可以打消他们的顾虑,可以让每一个弟兄在战死之后,获得应得的阵亡抚恤,获得应得的烈士地位,获得被铭刻上中华英烈碑的资格,可以让每一个弟兄的死,变得重逾泰山!”
    罗丰三人闻言神情一振,如果真能做到徐锐所说的这样,就死也值了。
    当下罗丰又急切的问道:“徐兄,就一篇告全国同胞书,有如此之作用?”
    徐锐嘿然一笑,回过头遥望着武汉所在方向,悠然说道:“我说有,它就有!”
    当下徐锐一行匆匆回到指挥部,徐锐更把赛红拂叫过来,吩咐说:“小白,你立刻草拟一篇告全国同胞书……”
    徐锐话音未落,杨件夹,做好了记录通讯文稿的准备。
    徐锐便抑扬顿挫的念起来:“告全国同胞书:徐州会战之成败,系于肥城,肥城失,则徐州会战败,肥城守,则徐州会战胜,而肥城保卫战之成败,系于皖中挺进旅,皖中挺进旅存,肥城存,皖中挺进旅亡,肥城亡。”
    “余乃皖中挺进旅旅长,罗丰者,谨在此通告全国同胞,皖中挺进旅自余以下,五千余官兵誓与肥城共存亡,人在,则城在,城若不在,则人皆亡!耿耿此心,难以言表,唯望抗战胜利之后,国人闲聊之时,能忆及余等之死志。”
    “顺致,余等父母妻儿,余死得其所,勿念。”
    “最后,谨附上皖中挺进旅全体官兵之名单:罗丰、丁力、雷鹏、赵大宝、刘二虎、杨浩、何爱杭……”说到这里,徐锐就不再往下念,对赛红拂说,“再后面就照着皖中挺进旅的花名册念,全旅所有官兵,每个名字都要附上!”
    “是!”赛红拂啪的立正,很罕见的向徐锐敬了一记标准的军礼,然后转身抱着文件夹回到通讯处,开始准备送告全国同胞书。
    不片刻,以皖中挺进旅的名义布的告全国同胞书,就以明码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华东及华中地区,无论南京的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部,浙西的国民军三战区长官部还是武汉的国民军统帅部,都收到了这篇告全国同胞书。
    同时收到这篇告全国同胞书的,还有在上海、南京以及武汉等地的新闻媒体机构,这些新闻媒体机构收到这篇告全国同胞书之后,便迅做出反应,将原本已经定版的日报、特刊统统都推倒,转而在头版头条加上了这篇通讯稿。
    (分割线)
    徐锐口述的这篇告全国同胞书出时,畑俊六还没有睡。
    事实上,自从在日俄战争中负伤之后,畑俊六的睡眠就一直不好,因为肺部受伤,最后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是每晚的睡眠却成了畑俊六的梦魇,他只要一躺下来,立刻就会剧烈的咳嗽,一直以来,畑俊六甚至必须借助药物才能够入睡。
    所以久而久之,畑俊六也就养成了晚睡、少睡的习惯。
    收到这篇告全国同胞书之后,畑俊六便立刻将冢田攻、长勇叫到办公室。
    畑俊六先将附满了长长的名单的告全国同胞书递给冢田攻,然后说道:“冢田桑,这是通讯处刚收到的,是以国民军皖中挺进旅的名义出的告支那全国同胞书,在这篇公告的后面还附满了名字,直到刚才,这份名单都还在持续的送之中,以我估计,要把这分名单送完,恐怕要到明天天亮了。”
    冢田攻只是匆匆看了几行,便脸色一沉。
    冢田攻沉声说:“大将阁下,我敢肯定,这一这是徐锐的计谋!”
    “我知道。”畑俊六请两人入座,先给两人倒了杯茶,然后说,“冢田桑,长桑,你们知道这篇文告让我想起了什么吗?”
    冢田攻和长勇摇头表示不知道。
    畑俊六端起茶盅浅浅啜了一口,说道:“徐锐的这篇文告让我想起了官渡之战,相比帝国的三国时代,古支那的三国时代才真正称得上波澜壮阔,尤其是魏武帝曹操,简直就是人中之雄,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的表现,则尤其令人称道。”
    冢田攻和长勇面面相觑,都不知道畑俊六在说些什么。
    什么三国,什么曹操,跟眼前的这场战争有什么关系?
    畑俊六却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之中,又接着说道:“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后,他的部下在袁绍的官邸中搜出了一分名单,名单上写的全是此前暗通袁绍的曹操部下,但是曹操并未追究,而是一把火将这名单烧了。”
    冢田攻和长勇这下有些听懂了,这是拿曹操比徐锐呢。
    畑俊六接着说道:“曹操的焚毁名单,徐锐的布名单,手法虽截然相反,但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如出一辙,他们都在最危急的时刻稳定住了人心,曹操因此度过了打赢官渡之战后最虚弱的那段时间,而徐锐……”
    畑俊六说到这里,就再没有往下说了。
    因为徐锐的结果绝不可能跟曹操相同。
    长勇紧接着说道:“大将阁下,徐锐的确很狡猾,不过他想借此聚拢人心,借此激手下官兵殊死抵抗之决心,却必须得有国民政府的配合,然而如果我没料错的话,国民政府非但不会配合他,恐怕还会训斥于他。”
    畑俊六说:“长桑,你此言依据何在?”
    长勇说道:“因为徐锐他僭越了,他一个团长,有何资格布全国性文告?”
    “长桑此言却有些过于武断了。”冢田攻说道,“徐锐的这篇文告一旦布,上海以及武汉的中外媒体机构必定闻风而动、争相转载,届时大势已成,国民政府再不忿,怕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说到底,打赢徐州会战才是要的。”
    畑俊六说:“冢田桑此话却是说到点子上了,徐锐此举其实就是变相的逼宫,他要在肥城大战开始前,逼迫国民政府承认皖中挺进旅在这场大战中的作用,更要逼迫国民政府提前承认皖中挺进旅官兵的烈士身份,这一来,皖中挺进旅全体官兵就没了后顾之忧,就可以无所畏惧的跟大日本皇军血战到底!好算计,好心计哪!”
    冢田攻说:“徐锐此人确实狡猾,完全可以预见,这次肥城之战,皇军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好在这次我们有一个师团另一个旅团,而且是最精锐的常设师团,所以最终的胜利终究会属于皇军。”(未完待续。)

第446章 反应
    这个时候,古树同仍还逗留在武汉。
    古树同从睡梦中被人唤醒,一抬头,就看到卫队长神情凝重的站在他的床前,一看到卫队长这个脸色,古树同立刻知道出事了。
    古树同当即翻身坐起,一边询问道:“出什么事了?”
    “是这样。”卫队长孙长河沉声说道,“罗丰刚刚以皖中挺进旅全旅官兵的名义布了一篇告全国同胞书。”
    “你说什么?告全国同胞书?!”
    古树同闻言顿时心中一凛,他娘的,罗丰搞什么鬼?
    你一个小小的少将旅长布什么狗屁告全国同胞书?你够资格么?
    “那篇文告呢?”古树同匆匆穿好军装,连衣扣也顾不上扣就伸手问道,“快点把那篇文告拿过来我看看。”
    古树同急于看到这篇文告,因他心中隐隐有些担心,他担心罗丰会在这篇文告中提出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条件,甚至直接对国民政府进行逼宫,那就完球了,蒋委员长或许不会拿罗丰这个小旅长怎么样,但事后却一定会找他老古算账。
    孙长河说:“那篇文告后面还附上了皖中挺进旅全旅官兵的名单,所以直到现在还在持续的送之中,不过开头的那几段我已经让人抄下来。”一边说着话,孙长河一边就从上衣口袋掏出一张信纸,将抄录的文告递给古树同。
    古树同匆匆看完,顿时气得将信纸撕成粉碎。
    古树同最担心的事情还是生了,在文告中,罗丰替皖中挺进旅全旅官兵邀功的意思简直是昭然若揭,而且,隐隐还有威胁意味在其中,古树同相信,如果战区长官部以及统帅部不能给予回应,皖中挺进旅就极有可能消极避战。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皖中挺进旅消极避战,那还打什么?
    还想围歼被困在阜阳、蒙城的鬼子北上集群?做你的梦吧!
    “这个罗丰,这个罗丰,他可真会挑时候,他可真会挑时候伸手!”古树同连鼻子都快气歪了,怒吼道,“他这是逼宫,他这是在逼宫!”
    孙长河作为一名行伍出身的基层军官,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总座,有句话卑职不知道该不该说。”孙长河小心的斟酌着言辞。
    对于孙长河,古树同还是极为看重的,不仅因为孙长河为人谨慎低调,更因为孙长河曾在战场上救过他的命。
    当下古树同说道:“你说。”
    孙长河说道:“总座,肥东失守,新四军四支队让开巢县之后,肥城局势就已经是危如累卵了,皖中挺进旅作为一支新编的部队,骤然间面临如此之局面,必然就会人心浮动、军心动摇,罗旅长此举虽然有逼宫之嫌,但更多的还是为了稳定军心。”
    这时候古树同也已经冷静了下来,点头示意孙长河继续往下说。
    孙长河又说:“如果总座能够顺势而为,给皖中挺进旅全旅官兵以保证,保证他们阵亡之后家人能够领到抚恤,保证他们的妻儿老小会有人养,保证他们的名字会刻上英烈碑,接受后人之瞻仰以及缅怀,那么,我想,这支部队就一定会爆出前所未有的强悍战斗力,肥城之战,也就大有可为!”
    古树同默然,冷静的想想,孙长河说的未尝没有道理。
    给予皖中挺进旅全旅官兵以善后保证,道理其实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一样的,唯一区别就是,拿重赏来激励官兵杀敌稍嫌庸俗,而拿善后事宜来激励官兵奋勇杀敌,不仅格调要高得多,效果也会更加的理想。
    但是古树同心里总是感到不是个滋味。
    这样高光的事情,应该是由他这个战区总司令官长官主动提出来嘛,而不应该由底下一个小小的旅长提出来,并拿这事进行逼宫!罗丰要是懂事,他完全可以先来密电,然后再由他这个战区总司令长官表谈话或公告,这样才对路嘛。
    这边古树同的怒气才刚刚消解,那边万向云又匆匆赶过来了。
    “总座,我听说罗丰表了一篇告全国同胞书,这事把委座气得够呛!”万向云一进门就急吼吼说,“这事一定是徐锐搞的,罗丰绝没这样的心眼,这事一定是徐锐指使的,徐锐这分明是要拿这事进行逼宫,我们绝不能够答应他!”
    古树同关心的却是别的,急问道:“老万你刚才说什么,委座也知道了?”
    “委座能不知道?”万向云说道,“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我刚才先去了委座官邸,王侍卫长私下说,委座看到这篇东西之后,气得把茶杯都摔了!哦对了,委座已经下令召集各军政要员开会,卑职就是过来通知总座您的。”
    “走吧,赶紧走。”古树同叹息说,“这次搞不好又要挨批了。”
    不过事实证明古树同却是多虑了,等古树同和万向云赶到蒋委员长官邸时,国民政府的一干党政军大员已经悉数聚齐,再一起讨论了皖中挺进旅布的告全国同胞书,会上的意见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
    一派意见以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主张坚决予以拒绝,而何应钦的理由是,如果这次姑息了皖中挺进旅的逼宫,那么别的部队会不会群起效仿呢?万一全国的部队群起效仿,纷纷向中央逼宫,那这仗还怎么打?
    另一派意见则以军训部长兼副总参谋长白崇禧为,主张顺势而为,白崇禧认为,不仅不应该拒绝皖中挺进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