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我当皇帝 >

第598章

三国我当皇帝-第598章

小说: 三国我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交代,今天之所以这么早派人送来战报,是因为曹操今天没有派人攻城。

    而是派出使者,说死者为大,应该让将士们入土为安。

    太史慈想询问赵风,是让曹操,把曹军将士的尸体运回去,还是继续留在城下。

    赵风看完后,揉了揉太阳穴。

    从某些方面来说,赵风自然应该要尊重死者,让曹操派人,把尸体都运回去掩埋。

    另外,曹操派人清理了尸体,也能避免爆发瘟疫。

    但是,这些尸体的存在,又确实能瓦解曹军的士气,这对赵风来说,是大有好处的。

    而且,随着尸体越来越多,便是昭示曹军的士兵,来攻城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

    早几天,尸体不多的情况下,曹军的士兵们或许还会认为,反正攻城的人这么多,死的不一定是我。

    但现在尸体堆积了一万五千余具,还这么想的士兵,只怕就是少数了。

    大部分士兵,估计都会认为,下一个死的,就可能是他自己。

    这样就能让曹军的士兵,出现厌战的情绪!

    一但曹军出现厌战情绪,那么曹操就只能暂时停战,去修整大军,以恢复士气了。

    而赵风最乐意见到的,就是拖延时间!


………………………………

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刺史之争

    最终,赵风叹息了一声:“回去告诉太史慈,让曹操把他阵亡的士兵,都运回去掩埋吧!”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赵风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赵风本就是当兵的,现在也是带兵的,自然不希望士兵暴尸荒野。

    从某些方面来说,赵风的这个决策,是感性大于理性。

    当然,也不全是感性,还有就是根据太史慈的判断,曹军方面的投石器,可能石头不太多了。

    赵风如果不让曹操,把士兵的尸体运回去,虽然会背负一些骂名,然后能缓解几天时间,但曹操同样可以让更多的士兵,去开山采石。

    毕竟尸体真要堆积了七、八天,为了避免爆发瘟疫,就算曹操不运回士兵的尸体,赵风也会让太史慈把这些尸体清理掉。

    否则真要因此爆发了瘟疫,赵风的罪过就大了!

    另外,也能通过此举,来判断曹操的投石器,是真的‘弹药’不足,还是在迷惑太史慈,想让太史慈放松警惕。

    午时过后,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田别驾让属下送来文书一份。”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哨骑身前,双手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一遍。

    大意就是,经过一天的准备,一天的考核,考核的成绩,都已经出来了,目前还在进行查阅、整理。

    预计三天左右,便会得出最终结果,然后把最终名册,都送给赵风来处理。

    另外,如今青州与徐州,虽然都有派驻士兵驻守,已经算是纳入了治下,但依然没有任命刺史之人。

    如今有不少人,都在向田丰送礼,想询问相关的人选,如果田丰能说上几句话好话,那就更好了!

    其中以毋级甄家与晋阳王家,走动的最为频繁。

    只是田丰表示,自己把他人送来的礼物,都退了回去。

    赵风看完后,沉吟了下来,感觉脑袋隐隐作痛。

    甄家甄尧,如今是河东郡太守,加上甄宓与甄宓诞下男孩的关系,想要往上升为刺史,希望是最大的。

    毕竟是姻亲关系!

    但赵风却最不想把甄尧提拔为刺史。

    因为整个汉朝,外戚干政之风,太严重了。

    另外,一但甄尧成为刺史之职,赵风给出的政治倾向,就像是在提高甄宓所出的政治资本,好与袁莺所出的袁耀那边抗衡。

    毕竟袁耀已经禅让了一次帝位,不管与刘备的这一战是胜是败,第二次禅让帝位,也不远了,哪怕依然是试探为主。

    至于晋阳王家,就是指的王柔、王泽、王机一家。

    其中王柔是雁门郡太守,弟弟王泽是代郡太守,儿子王机是并州治中从事。

    整个王家,可以说是赵风治下,最强大的家族!

    毕竟王柔与王泽,都是有兵权在手的。

    所以赵风根本不愿意,让王家继续做大!

    而因为有了甄家与王家,如果赵风任命其他人去当青州、徐州的刺史,显然无法‘服众’。

    这个所谓的‘众’,自然就是甄家与王家拉拢的旁人。

    毕竟现在有两个刺史之位,他们两家没必要去争。

    而一但不能‘服众’,内部就会出现隐患!

    虽然不会明着反叛赵风,但‘拖拖后腿’什么的,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所谓的拖后腿,并不是欺上瞒下、出工不出力,而是提出不同的政见。

    毕竟赵风常年领兵在外,很多内政,都是以田丰为主,其他人为辅,在处理。

    他们不敢反驳赵风,还不敢反驳田丰吗?

    田丰也不可能一有问题,就送文书来告诉赵风,打他们的小报告吧。

    另外,抛开这些顾虑,如今战事频发,各位将军的功劳,都是积累的越来越多。

    赵风总要为这些将军们,预留一些职位吧,否则这众多的将军,以后如何安置?

    一时无法决策,赵风看向哨骑:“你暂且在军营待几日,我想好后,你在回去复命。”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哨骑走后,赵风拿起文书,看向熊大:“派人手持文书,去范陵跑一趟,把文书交给鲁肃。”

    熊大双手接过文书,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等熊大走后,赵风揉了揉太阳穴,觉得最近鲁肃不在身边,自己应该再调派一人过来,协助自己。

    否则遇到类似的难题,总要让人去范陵跑一趟,也有点不像话。

    而有人在旁,只要稍微商议一下,说不定赵风很快,便能想出应对的办法了。

    当然入夜前,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鲁太守让属下,送来文书一份。”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走到哨骑身前,双手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上面只写了四个大字,便是‘以德服人’!

    看完后,赵风便沉吟了下来。

    估计这事,鲁肃也不好提出,什么相应的政见,所以才说出以德服人的办法。

    简单来说,还是要赵风自己解决。

    另外,也可以看出,因为目前战事频发,也不好随意让某些将军,退居二线。

    否则就是‘以军功论处’了。

    当然,重点还是要服人!

    但转念一想,这个‘德’,应该不是指自己的德,而是指其他人的德。

    要以其他人的德行、德操,来让其他人服。

    加上还要为将军们预留职务,赵风瞬间就有了理想人选。

    只是这两人,从来不理政务,有点让赵风不好办!

    但为了大局的稳定,赵风转头看向熊大:“熊大,去通知午时来哨骑,让他回去后,告诉田丰。”

    “任命王烈,为青州摇篮书院的总院长,负责推广青州摇篮书院,另兼领青州刺史之职。”

    “任命邴原,为徐州摇篮书院的总院长,负责推广徐州摇篮书院,另兼领徐州刺史之职。”

    “另外,让徐庶来河南尹,处理墨家书院分院之事。”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潜伏势力

    赵风之所以让王烈和邴原来任青州、徐州刺史,也是有几层用意在里面的。

    一是,从名望上来说,王烈早年拜颍川人陈寔为师,与陈寔的两个儿子结为朋友。

    当时一些颍川名士如荀爽、贾彪、李膺和韩融都跟随陈寔学习,亦都佩服王烈的性格和行为,都与他交往,王烈当时在全国都很有名气。

    而邴原则是与管宁、华歆,号称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是龙腹。

    二是,王烈、邴原,在并州教书育人快十年了,赵风治地内大量的基层官吏,都算是他们的门生,拥有相应基础。

    而王烈与邴原,却不以此为资本,在朝会上获得话语权,甚至都不参与政事,德行方面,大家都比较佩服。

    三是,王烈和邴原,能力方面不用说,那绝对是大才,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不参与政事。

    赵风这样,也算是强行逼迫他们二人,来为赵风服务。

    毕竟王烈是青州平原人,青州百姓,与他有乡土之情。

    王烈哪怕再不想插手政事,也必然要管管自己的老乡吧。

    尤其是青州百姓,饱受了这么多年的苦难,赵风不信王烈去了青州后,会不管政事。

    而邴原则是青州北海郡朱虚人,离徐州非常近。

    所以邴原在徐州的相关情况,用不了多久,便会传到朱虚。

    为了不被乡里乡亲说成是无用之人,总会有些作为的。

    四是,王烈今年已经六十多岁,邴原也快到六十岁了。

    从汉朝的平均年龄来算,他们已经属于高寿之人。

    换个意思来说,他们可能活不了几年了!

    毕竟能活到七十岁的,都是古之稀有。

    也就是说,王烈与邴原,在刺史之位上,待不了几年,就要换人。

    这样对于那些有心刺史之位的人来说,也就是稍微多等几年而已,不算是完全没有机会。

    何况,几年后,某些人准备的也越发充分,他们对此,肯定也是势在必得,不算毫无希望。

    对于赵风来说,也可以利用这几年,来缓冲一下。

    至于把徐庶调来建立墨家书院分院之事,那也只是名义上的说法。

    实际上是因为,赵风需要有个人,来商讨一些问题,这样能开阔思维。

    毕竟一个人独自思考,有时候容易陷入死胡同。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两天。

    这两天里,曹操依然在派人运回曹军士兵的尸体。

    太史慈根据曹军运回尸体的速度,判断曹军的石头,应该确实不多了。

    毕竟城下的尸体,也就一万五千余具,真要有心运回去掩埋,一天时间就够了,甚至半天时间都够了。

    毕竟曹军,好歹还有八万余人!

    而运回尸体的人手不多,那么更多的人,干嘛去了?

    显然就是开山采石去了!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也可能是曹操担心赵风这边,会不怎么讲信用。

    万一派来运回尸体的士兵太多,太史慈突然下令放箭,瞬间就会死伤惨重。

    故而只派少量士兵,来慢慢运回士兵的尸体。

    这天。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张将军派属下送来情报一份。”

    说完,便把手中的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哨骑身前,双手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一遍。

    大致内容是,一万余曹军在梁县外驻扎,没有攻城迹象。

    张燕派哨骑出去打探周边的情况,发现霍阳山上,有曹军的疑兵,具体数量不明。

    赵风看完后,沉吟了下来。

    假设霍阳山上,是有四万大军,在准备某些动作。

    以梁县张燕的守兵,加上华雄在阳人聚的一万五千骑兵,不至于短时间就被击溃。

    另外,典韦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在弘农郡陆浑驻扎。

    梁县真要抵御不住,也能让典韦所部,即刻去增援。

    而如果真的只是疑兵,最多也就是牵制住华雄的一万五千骑兵而已,问题不算太大。

    想通之后,赵风沉吟了一下:“回去告诉张燕,继续打探霍阳山上的情报。”

    “最好能确定这些曹军,到底是疑兵,还是曹军大军!”

    哨骑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中军大帐。

    对于确认霍阳山上的曹军,到底是疑兵,还是大军,是非常重要的。

    一但那边确认为疑兵,华雄的这一万五千骑兵,便能腾出手来,去做其他的事情。

    一但确认那边是曹操暗藏起来的大军,赵风也能早做准备,争取一口气吃掉这几万大军。

    翌日。

    一哨骑跑进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张将军派人送来急报!”

    说完,便把手中的急报,双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