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⑤ 《纽约时报》,1970年3月20日。
⑥ 同上,1970年3月1日。
⑦ 1970年3月14日的《纽约时报》转载了《真理报》的消息(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
摘》, 1970年4月14日,第19页)。
⑧ 《真理报》,1969年3月17日;《纽约时报》,1969年3月20日、4月1日、15日,5
月3日; 《人民日报》,1970年4月25日。
⑨ 《纽约时报》, 1970年5月3日。
① 《真理报》,1970年4月15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5月12日,第
1—4 页)。
② 伦敦《泰晤士报》,1970年4月22日;《纽约时报》,1970年5月7日。
③ 《洛杉矶时报》,1970年4月16日。苏联武装力量似乎接受了中方单方面撤军的建议,
因为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重返这些争议地区,也可以在不出兵的情况下,通过空军和炮兵
的火力 控制这些地区。
④ 《苏联动态》,1970年7月1日,援引6月20日布达佩斯广播电台的消息。
⑤ 《真理报》,1970年5月18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6月16日,第
1—7 页);《纽约时报》,1970年5月10日。
① 《纽约时报》,1970年6月11日;《远东经济评论》,1970年6月18日,第4页。
② 《中国动态》, 1970年7月1日;《远东经济评论》,1970年7月9日,第4、16—17
页; 《纽约时报》,7月11日;《真理报》,1970年7月11日(译文见《当代苏联报刊文
摘》,1970 年8月11日,第15页)。
③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0年12月22日和24日;《纽约时报》,1970年12月21日
和25 日;《中国动态》, 1970年12月24日;《北京周报》第1期(1970年1月1日),
第7页;《真理报》,1970年12月20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1年1月19日,第
26 页)。
① 《远东经济评论》, 1970年7月23日;《洛杉矶时报》,1970年8月16日;《中国动态》,
1970年8月17日;《北京周报》第32期(1970年8月7日),第8—9页;《真理报》,1970
年8月16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0年9月15日,第8页);《纽约时报》,1970
年8月16日。
② 《纽约时报》,1970年7月3日、8月16日。
③ 《真理报》,1970年12月3日,见《苏联当代报刊文摘》第2卷第48期(1970年12
月29 日),第32页;《纽约时报》,1970年11月19日和24日。
④ 《纽约时报》,1970年9月24日。
⑤ 同上,1970年11月24日。
⑥ 《远东经济评论》,1970年10月10日,第4页;《自由中国周报》,1970年10月25日。
⑦ 转南斯拉夫通讯社消息,见《中国动态》, 1971年1月15日;《真理报》,1970年12
月 3日。
⑧ 《真理报》,1971年1月15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第23卷,第2期(1971年
2月9 日)。
① 《真理报》,1971年3月24日;《中国动态》,1971年4月19日。
② 《真理报》,1971年2月20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1年3月23日,第20页;
《基 督教科学箴言报》, 1971年5月29日;《中国动态》,1971年5月24日;《真理 报》,
1971年5月22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1年6月22日;《纽约时报》,1970 年5
月22日。
① 宣传攻势仍在继续,参阅1971年7月1日《真理报》上发表的“亚历山大罗夫”的文
章(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1年10月5日,第1—5页);《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1
年3月18日;9月30日;《国际事务》(莫斯科),1971年11月,第17—24页。
② 《真理报》,1972年9月23日;《纽约时报》,1972年9月24日。
③ 他返回了莫斯科,以免与尼克松同在北京。
④ 《纽约时报》,1972年3月27日和5月各日;《真理报》,1972年3月21日(见《当代
苏联报刊文摘》, 1972年4月19日,第18页);《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2年3月27日。
中国方面对伊利切夫返回北京一事未予报道。《中国动态》,1972年3月22日;《远东经济
评论》,1972年4月1日,第4页,1972年4月8日,第9页。
⑤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0年8月26日。
⑥ 《苏联动态》,1972年5月1日;《纽约时报》,1972年5月1日;《中国动态》,1972
年5月 2日。
⑦ 《北京周报》第31期(1972年8月4日),第7—9页;《真理报》,1972年9月30日,
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3年10月25日,第16页;《苏联动态》,1972年10月17日;
《纽约时报》, 1972年10月18日;《中国动态》,1972年12月15日。
① 《纽约时报》,1972年8月8日,9月6日,11月9日,12月22日;《基督教科学箴言
报》, 1972年8月26日。
② 《纽约时报》,1973年2月25日。
③ 《洛杉矶时报》,1973年6月6日;《真理报》,1973年6月2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
摘》,1973年6月27日,第4、12页);《苏联动态》,1973年 6月1日。
① 《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1973年9月25日;《经济学家》,1973年9月29日,第
42页;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3年10月2日;《国际事务》 (莫斯科)第5期(1975
年5月),第 37页。
② 《中国动态》,1973年3月9日;《纽约时报》,1970年3月9日。
③ 《真理报》,1973年5月1日。
④ 《纽约时报》,1973年7月20日。他是1月13日返回北京的,见《纽约时报》,1973
年2月 25日。
⑤ 《北京周报》第35和36期(1973年9月7日),第23页。对于这次代表大会的评论,
见托马斯鲁宾逊:“1973年的中国:复活的左倾思想威胁着‘新事业’”,《亚洲概览》(1974
年 1月),第1—21页。
⑥ 《纽约时报》,1973年10月29日。
⑦ 同上,1973年11月11日;《真理报》,1973年11月10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3 年12月5日,第6页)。
① 《洛杉矶时报》, 1974年6月26日;《纽约时报》,1974年6月26日,30日;《苏联
动态》, 1974年6月25日;《金融时报》,1974年6月26日;路透社消息,1974年6月
26日; 《中国动态》,1974年 6月 21日;《世界报》(巴黎),1974年 6月27日。
② 《真理报》, 1974年5月 3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5月29日,第15
页);《纽 约时报》,1974年3月21,24,29日;《经济学家》,1974年1月26日,第43
页;《苏联动 态》,1974年6月24日。
③ 《纽约时报》,1974年2月9、10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年2月15日;琼里
奥洛特:“苏联对西沙群岛争端的反应”,《自由电台快讯》,1974年2月11日。自1959年
和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以后,这是中国首次动用武力解决领土问题。在莫斯科看来,这
件事说明, 一旦军事形势对中国有利,中国就会使用武力,为所欲为。
④ 《真理报》,1974年5月24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6月12日,第4页);
《纽 约时报》, 1974年5月24、25、28日;《苏联动态》,1972年5月23日。
① 见内维尔马克斯韦尔:“中苏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段考”,《现代中国》。第1卷第一
期 (1975年1月),第116—126页。
② 《纽约时报》,1974年5月28日,6月1日;《中国动态》,1974年5月31日;《北京
周 报》第23期(1974年6月7日),第7页。
③ 马克斯韦尔:“中苏边界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段考”,第122页。
④ 《纽约时报》,1974年5月24日。马克斯韦尔的观点(看上去合理但缺乏有力的证据)
是, 莫斯科“坚决要按沿中国一侧的江岸划定界线,意在以此为条件进行讨价还价,换取
中国人 在与之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即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为界的问题上作出让步”。
⑤ 《中国大陆报刊概览》,第5582期(1974年4月2日),第33页;《中国动态》,1974
年3月 25日;《远东经济评论》, 1974年6月3日,第14页。
⑥ 《纽约时报》,1974年8月19日,10月 2日;《真理报》,1974年 8月 19日(见《当
代苏联 报刊文摘》, 1974年9月11日,第16页);《苏联动态》, 1974年8月19日;《中
国动 态》, 1974年8月19日;《真理报》, 1974年 10月1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4 年10月23日,第7页)。
⑦ 《纽约时报》,1974年9月3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年8月26日;《中国动态》,
1974 年8月23日。
① 《曼彻斯特卫报》,1974年11月8日;《中国动态》,1974年11月7日;《纽约时 报》,
1974年11月8日;路透社消息,1974年11月8日。
① 《纽约时报》, 1974年11月9日。
② 《真理报》,1974年11月27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4年12月25日,第1
—6 页);《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74年11月27日。在此之前,莫斯科曾通
过匈牙利的新闻媒介表示,它将拒绝北京的建议,见《苏联动态》,1974年11月15日。
③ 《真理报》, 1974年11月25日(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 1974年12月18日,第
1页)。
④ 《纽约时报》,1974年2月13日、18日;《苏联动态》, 1974年2月12日;《中国动 态》,
1974年2月12日,;《每日电讯报》, 1974年2月13日。
⑤ 直到2月份谈判才恢复,因为中国忙于筹备1月份召开的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 《北京周报》第4期(1975年1月24日),第25页;《华盛顿邮报》,1975年1月24
日;《远东经济评论》,1974年1月31日,第14—15页。
② 《苏联动态》,1974年10月15日。
③ 《历史研究》1975年第1期。
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北京周报》第4期(1975年1月24日),第12页。
⑤ 《真理报》1974年2月22日亚历山大罗夫的文章,见《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5年
3月19日,第1—5页。
⑥ 《当代苏联报刊文摘》,1975年3月19日,第5页;《纽约时报》,1975年2月23日。
⑦ 路透社消息,1974年2月17日;《金融时报》,1975年2月19日;《中国动态》,1975
年2月18日。
① 《苏联动态》,1975年4月30日。
附 录 中国和苏联的军事集结(1969—1975年)
上文已详述了俄国人和中国人的外交活动。无论这些活动多么重要,但与军
事集结活动比较起来,它们都不过是次要的。正是苏联军队大规模的迅速增加,
才引起了中国人对苏联入侵的担忧,并严重破坏了70年代初苏联国内经济,而
且把北京推入了张臂以待的美国人的怀抱。但是,中国后来增加了兵力,足以使
俄国人的大规模地面进攻付出惨重的代价。人民解放军虽然不可能阻止红军攻占
大批领土,但到70年代中期,中国已集结了大量的地面部队,开始以军为单位
在边界附近部署起来了。另外,中国还部署了少量的战术和战略核武器发射装置。
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70年代初的实力不平衡。
苏联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向中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地面进攻,推翻中国政府
或夺占中国领土。苏中两国都希望确保边界不受对方掠夺性的破坏。双方的军事
集结计划都比较有理智。双方均改变了对美国的立场,使华盛顿缓和了与苏联的
关系,结束了越南战争,恢复了与中国的外交接触。
莫斯科对中国在珍宝岛上采取的行动确实大为吃惊,认为它是文化大革命的
狂热气氛和毛泽东个人的背信弃义造成的。所以,克里姆林宫决定派重兵驻守中
苏(和中蒙)边界,使中国再制造1969年3月发生的那类边界事件时将付出惨
重的代价,并通过要采取更广泛的军事行动的威胁手段,迫使中国领导人恢复边
界谈判。为此,苏联把边界地区部队的数量从15个非满员师增至40个师,后来
更超过50个师,还让部队进入了更高级别的战备状态。①苏联还配备了最先进的
武器,其中包括核导弹和战术核弹头;补足了边界地区各师的兵员;经常在水陆
边界线上巡逻;加强了在中国核弹射程之内各城市(这样的城市逐年增加)的民
防措施;②开始实施一项大规模建筑永久性后勤供应基地的计划。③
虽然俄国该项计划的目的在于防御,但中国人却认为它具有威胁性。由于北
京因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对苏联人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