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

第86章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86章

小说: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究竟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计划制定者有意造成的,还是由于他们的工作停
滞而导致的结果?思索一下这个问题还是饶有趣味的。有些外界的观察家走得过
远,认为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几乎没有什么计划存在;但是,表11的数
据却表明,计划还是有的,而且除了遭到严重破坏的那几年外,这些计划与经济
成就还是有一定联系的。鉴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政府,尤其是计划制定者们软弱
无力,下面的解释是合乎情理的:虽有计划,但因为计划制定者瘫痪了,所以不
可能认真考虑发展重点的变化。如果大多数新观念会受到攻击,那么,最稳妥的
办法就是,以前怎么做,现在仍如法炮制。
计划指标的实现情况
  表11          (作为计划指标百分比的实际产量)
   
  由于在60年代后期,许多高层的经济领导人要么受到清洗,要么至少从人
们的视野中消失,而他们的再度出山则往往是多年之后的事了,这个事实使人们
愈加注意平时的谨小慎微。据估计,在316名最高层经济官员中,可以肯定的是
约有1/3受到清洗,而仅有1/4的人仍在公共场合露面,或以其他方式表明他们
仍在其位。况且,官职越高,受到清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主管经济的各部委的运行情况,我们仍有必要写一部有
深度的历史,但本章没有余地做此努力。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政府经济机构失
去了经验丰富的领导。如果还有一些富有经验的人可以取代那些领导的话,这些
人也差不多不属于在政治上支持文化大革命的那些人的行列。在主管经济的各部
委中,有1/10仍被保留下来,他们力所能及地继续开展工作。如果面临重大变
化但缺乏强有力的领导的话,最稳妥、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在决定生产什么、
在什么地方投资等事情上,继续按先前的路子走。
  我们说下级经济管理官员维持了经济体制的运转,如果我们的看法是正确
的,那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1971年林彪死亡对经济工作影响甚微。在1972和
1973年中,绝大多数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所增长,基本建设的投资也保持在高
于1966—1969年的平均水平之上。即使在1972年严重的旱灾造成粮食减产的情
况下,农业收成也稍有增长。在1974和1976年,一些重要的工业产品有所下降,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钢和机床;但是能源及其他多种产品的产量,即使在政治动乱
的年月中,仍有所增长。因此,即使像1976年——那年,周恩来和毛泽东先后
去世,还发生了唐山大地震——那样一整年处于混乱状况,也不会对经济工作产
生持续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与1967—1968年的情况相当,比大跃进的影响程
度还要低。
  中国的计划制定者始终如一遵循的是怎样的一种工业战略呢?它的核心思
想很简单,可以在不破坏其真实性的情况下,用规范的数学模式描绘出来。这一
模式是由苏联和印度的经济学家各自独立发展来的,因此,这个模式通常因其名
而被称为费尔德曼—马哈拉诺比斯模式。这个模式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假设。①在
这里,我们将不完全展开这个模式,但必须得描述一下,因为,无论如何,中国
的计划制定者与他们的苏联同行一样,都毫无保留地在同样的原则下实行管理。
  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这样一种信念:计划制定者面临的最重要的抉择是,对
生产资料进行投资,还是对消费品进行投资?也就是说,对那些诸如机械和电力
之类能用来制造出其他产品的项目进行投资,还是对那些诸如服装和食品之类能
用于消费的项目进行投资?如果要揭示出这个抉择的深刻意义的话,下列两个假
设都是不可或缺的:
  1。资本—产量的比率是一定的:就是说,一定的投资量每年都造成产量同样
的增长。
  2。对外贸易与经济规模和总投资的规模关系甚小:如果对外贸易与投资关系
甚大,计划制定者就会对消费工业进行投资,然后再出口这些产品,换取生产资
料。如果对外贸易与投资关系甚小,这些生产资料就必须在国内制造,否则这个
国家将短缺造新厂和新设备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经济增长将停顿下来。
  如果这些假设成立的话,那么,顺理成章的是,对生产资料的投资额越大,
经济增长就越快。对生产资料的投资额要是提高了,消费便会在短期内遭受损失;
但长远来看,消费也将增长得更快,并且最终会超过首先向消费投入更多资本所
能达到的水平。计划制定者不会把最多的投资投向生产资料的唯一的理由是,短
期内消费太低将导致人民挨饿(甚至造反)。
  对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国而言,这个模式中的关键假设是否正确呢?例如,
低下的对外贸易比率或封闭的经济的假设,还是十分接近实际情况的。中国对外
贸易和国民收入的数据见表12。70年代后期以前,进口额在国民收入中的百分
比,通常在5%和7%之间上下波动。如果进口的都是需要投资的产品,那么,
鉴于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投资达到国民收入的30%,中国将近20%的投资
产品仍需向外国购买。①而全部需要投资的产品的4/5仅须中国自产。其实,进
口的1/3以上的东西,既是消费品,也是介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之间的中性产品,
仅有相当于国民收入3%的需要投资产品要进口。②
  对外贸易所占比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幅员辽阔,而在某种程
度上说,这是由审慎的政策选择造成的。出于人们一知半解的原因,人口众多的
国家的贸易量要比小国低一些(占国民生产量比例而言)。例如,60年代中期,
印度的进口总额相当于其国民生产量的6%,日本是9%。与之相反,较小的国
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率则分别为41%和20%。③
  但是,如果人们对1977和1979年政策的变化及其后果进行讨论的话,就会
清楚地看到,如果中国的计划制定者愿意的话,中国的贸易率将会更多。然而,
中国的计划制定者却同他们的苏联同行一样,制定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对外贸
的依赖的政策,这一政策不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存在,在50年代就已开始实行。
如表12中的数据所示,外贸比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起伏不定,找不出一
个清晰可辨的趋向。由于严重的混乱造成的直接恶果以及1959—1961年的收成
不佳,60年代初和1967—1970年这两个时期的进口率处于最低水平。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反对盲目依赖国外产品和技术的言论,在当时有什
么样的影响呢?在60年代后期,钢、铜、化肥及其他许多东西的进口达历史最
高水平。粮食和其他消费品进口下降,但这主要是国内收成较好使然。机械和设
备的进口在1968和
  表12                       外 贸 比 率
   
  1969年中骤然下降,可能部分是由于“左”派敌视国外技术的缘故,而1967
和1968年工业遭到的全面破坏可能也是一个因素。①总的来说,1966—1970年
总进口额的票面价值,与1953—1957年大体相当;从票面价值来看,1971—1975
年的进口额几乎超过1953—1957年水平一倍以上。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国民
收入的实际增长,1966—1970年的外贸率就大大低于1953—1957年的水平了,
而直到1975年才恢复到先前的水平。简言之,即使在外贸方面,文化大革命时
期依然保持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制定的封闭的经济战略,而没有偏离丝毫。
  表13                      部门基本建设投资(以%计)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中国与早先的苏联一样;遵循着费尔德曼—马哈拉诺
比斯模式中阐述的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则。最大的投资被引到生产资料部门,而没
引向能生产出更多消费品的工厂。在表13中,项目的分类不甚精确,但基本信
息还是清楚的。全部投资的3/4用来制造机器,目的是要制造更多的机器,或用
来进行该部门的基础建设。1963—1965年的生产资料投资额下降,但这更多地
是由于1959—1961年的危机后恢复工作的需要造成的,而不是因为长期战略发
生了什么变化。在现有的工厂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人民仅能勉强满足他们最低生
存需求的情况下,把大宗资金投入新型的重工业工厂是没什么意义的。恢复时期
结束后,投向生产资料的资金就一下子回到了大跃进时期的水平。
  根据费尔德曼—马哈拉诺比斯模式,这条战略(它就是根据费—马模式制订
的)不仅在国民收入和生产资料工业方面,而且在消费品和人民生活水准方面,
都造成一个高速发展。实际上,这个模式提出的唯一正确的预测是,投资率将随
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提高,投资率便会下降,消费增长
率也将随之下降。有关消费情况的数据将在以后提到,而当务之急是解释为什么
没有出现中国的计划制定者所期望的、上述模式所预测的那些结果。
  情况往往就是这样,模式本身是不错的,但这个模式发生作用的那些假设在
中国是没有根据的。最大的错误在于资本—产量比率固定不变的假设——一定的
投资水平每年将造成相同的生产水平。而事实上,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
中国的资本—产量比率开始逐渐上升,而既定的投资水平造成的产量增长却越来
越小。
  提出这种观点所依据的材料是不够充分的,但表14和表15中却列举了一些
相关的数据。表14的统计数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本—产出比率,但在这些
工业中,这些比率所发生作用的情况应与实际资本—产出的比率大体相当。表
14中所列各部分,占全部基础建设投资和绝大多数与生产资料部门相关的投资
的60%。
  表14                  重点工业的投资—产量比率
   
   
  表15                     边际资本—产出比率
   
  这些比率说明了什么呢?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期间,生产
一千瓦小时的电所需投资,是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期间所需投资
的三倍;生产一吨钢所需投资近乎于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所需投资的两倍;每吨
运输公里所需投资超过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所需投资的40%。从资本投下到开
始生产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间隔时间长短有不同假设。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外,不
同的假设将改变这些结果,但并不改变全部结论。①就付出的资本而言,中国所
得到的收益越来越少。表15反映了全国范围内所受到的影响。
  我们在本章后面将对资本—产出比率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探讨。工人物质刺
激的减少和计划不当,只是一部分原因。可以在条件更差的地方开发新油田,也
可以在地形条件极差的地方修建新铁路。但无论如何,国民收入增长率明显地下
降了,而由于投资率提高,消费资金几乎没有什么可增长的了。
实际和名义工资与农村集体收入
  表16                  (每年以元为单位)
   
  国防开支迅速增加,也使60年代后期的消费额进一步压缩;据西方的估计,
国防开支在1965年为240亿元,1971年增至400多亿元。如果这些开支大部分
投入到军备生产的话,它的增长也将促进资本—产出比率的提高。不管是什么情
况,林彪的倒台使国防开支增长到了头。1972年军费预算减少了几十亿元;到
1979年中国打入越南,军费预算一直稳定在400亿元左右。
  从表16的工资和农业收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消费方面的一些情况。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长。农村集体的
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长率仅为平均2%以下。由于就业工人在家庭成员中的
比率增大,城市的收入实际上也有所增长。总而言之,在1957至1978年间,国
民消费量在人口增长率为2%的情况下,以每年年均4。5%和人均2。5%的比率
增长着。①年均2。5%的增长率,将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每28年翻上一番;
与美英19世纪的水准相比,这个成就不可谓不很重大。但年均增长2。5%距年
均增长5%的承诺相差甚远,后者似乎是中国参考50年代苏联的增长模式提出
的。5%的增长率,将使人均消费量在1952至1980年之间提高4倍,实际工资
也将走出停滞状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