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

第159章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第159章

小说: 三国之名将基因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19章 只能接受
    数日之后,呼厨泉来到了长安。
    之前他并不是没有来过长安,在关中大乱的时候他也曾经抄掠到过长安城下,那时候的长安一片残破,老百姓脸上皆有菜色,看起来这并不像天子脚下,反而像是一座荒凉的城镇。
    可是现在的长安实在是他想都想不到的繁华,大街之上车水马龙,长安九市个个繁华,商品琳琅满目,华丽的丝绸,精美的陶器,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商品,令人艳羡不已,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不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全都神采奕奕,面色红润,丝毫没有了之前身处乱世的那种凄惨,单单从这里看,他们简直就是生活在一片乐土,跟处在盛世都没有任何的区别。
    呼厨泉本身就有些歆羡大汉的文化发达和经济繁荣,现在看到这一幕顿时就感到有些乐不思蜀了,甚至恨不能长久留在长安。
    与此同呼厨泉暗暗对裴青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他很难想象裴青是如何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把长安从一个久经战火破坏的残破城市治理成了如此繁华的一座大都市。
    正因为带着这种情感,所以呼厨泉在见到裴青之后十分恭敬的行礼,不仅对己方轻易发动战争的行为向裴青谢罪,还答应赔偿段煨段煨的家人一笔巨款以表歉意,同时也对长安的繁华景象表示了由衷的赞叹。
    裴青当然不会因为呼厨泉这么夸赞一番就把匈奴过往的罪行给抹掉了,他义正辞严的将匈奴过往的罪行数说了一番,随即告诫呼厨泉一定要遵守规矩,好好治理匈奴,规劝匈奴人谨守本分,昔日恶行不得再犯,如若不然的话,以后可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对与裴青的话呼厨泉自然只能一一领受,不敢有丝毫的讨价还价。
    呼厨泉本以为这样就算结束了,他很快就会被允许再回匈奴,然后教导匈奴军民好好遵守规矩,继续休养生息,过他们的好日子。
    然而没有想到裴青赐给他华美的衣物,奢华的珍玩,还经常赐宴,让他品尝人间美味,还经常让呼厨泉去旁听长安太学的讲学,过了没有半个月的时间,一直在北方苦寒之地过苦日子的呼厨泉就乐不思蜀了,感觉以匈奴现在的状况,就算再发展一百年也绝对达不到现在长安的生活高度,反正现在的匈奴都已经这样了,没有个三二十年是难以成气候的,可是到了那时候自己恐怕早就死了,哪里会等到匈奴兴盛德那一天?与其如此,还不如好好把握现在,在长安过几年太平富足的日子呢。
    “恨只恨我不是一个汉人,反而生在匈奴,不得过上这种奢华享乐的日子,不得享受大汉的富足和繁华。。。。。。”呼厨泉的心中常常感慨,却又不能说出来,毕竟匈奴是父母之邦,自己身为匈奴的君长,正是匈奴最需要自己的时候,自己怎能就这样舍之而去?
    所以呼厨泉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还是决定要回去,于是他就在某一次酒宴中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提出了自己想要早早返回匈奴的打算。
    呼厨泉对裴青表现得很忠诚,而且自己还信誓旦旦的声称等到回去之后一定好好治理匈奴,让他们知道遵守规矩,不得惹是生非。
    然而裴青却并没有直接答应他,而是笑着问道:“你说现在的长安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呼厨泉连想都没想就由衷地夸赞道:“长安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实乃四方辐辏之地,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安享太平,文武将官尽忠恪守,实乃天下首善之地,下官恨不能常驻长安,以便享受这繁花似锦的生活,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下官还要再度返回匈奴,去做匈奴人的单于,继续在北方苦寒中度过这个漫长的冬季。。。。。。”
    “哦?既然你如此歆羡我大汉的繁盛,不如暂且在长安住着,至于匈奴,你也不用担心,我自会拜托他人代为治理,有一点你可以放心,你还是匈奴的单于,是他们的王,只不过治理百姓这些劳神费力的事情也都不用去管了这样你就能专心享受长安的繁华了,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末将求之不得,还请裴公速速为之安排。”呼厨泉之所以答应的这么痛快,一是因为他的确喜欢长安,而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裴青在笑吟吟的征求自己的意见,可是实际上早已做好了决定,现在不过是把现成结论直接告知自己而已。
    “既然反抗不得,他也只有默默地受了,至于匈奴的事情,那就让那些真正的管理者去头疼吧,”
    呼厨泉正是因为抱有这样的打算,所以才如此爽快的答应下来。
    裴青闻言自然很高兴,于是上表天子,拜呼厨泉为匈奴单于,封归义郡公,赐予田宅,金银钱帛,允许其在长安蓄奴,并且可以雇佣奴婢、家丁和农夫等等。
    而对于匈奴的局势,裴青则拜徐荣为平北将军兼护匈奴中郎将,并以娄圭为长史,负责管理匈奴的内政外交,而匈奴的部族则被分为前后左右中五部,每部选出一个德高望重、有资历有威望的官员担任,比如前任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子刘豹就担任匈奴左部帅,右贤王去卑则担任匈奴右部帅,五部帅直接对护匈奴中郎将负责,负责赋税的征发,士兵的征调,还有牧场的经营和榷场贸易的保护等等。
    虽然无论是呼厨泉还是新选出的匈奴五部帅都知道这是裴青分化瓦解匈奴的手段,可是因为匈奴如今实力大减,再加上徐荣的强大震慑力,这让五部帅们全都不敢有所异动,只能无奈的表示接受。
    其实虽然接受了,但在一开始这五个人还是比较默契和团结的,然而过了没多长时间,随着徐荣不断地挑唆,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尽皆荡然无存,整个匈奴各部之间互不信任,只能靠不断地向徐荣靠拢,通过牺牲其他部落的利益来换取己方的利益,于是匈奴彻底走向衰落,并且彻底成为了汉军的附庸,多年来匈奴对大汉的威胁彻底解除了。

第320章 对徐荣的声讨
    随着徐荣迫使匈奴投降,成为了大汉的英雄之后,对于他的各种声讨也都随之兴起,这种声讨主要集中在一点,那就是徐荣杀伤太多,残忍凶暴,有干天和,同时也违背了儒家“仁孝”的传统。
    当然,在一开始持有这种观点的都并非是在裴青集团,而是站在裴青对立面的许多势力,而最开始对徐荣展开批判的则是曹操集团。
    这当然不是说曹操就是儒家的卫道士,而是曹操妒忌徐荣的功业,想要把他的名声给搞臭。
    不过曹操的心中也大惑不解,这个徐荣之前跟他交过手,而且还曾经把他给打败,可是那是自己在没有顶尖谋士辅佐的情况下,可是现在自己身边有了郭嘉、荀彧和程昱等一流的军师,如果再度对战徐荣的话,曹操相信对方必败,然而没有想到这个徐荣竟然又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仅用了不到半月的时间就横扫匈奴,迫使匈奴投降并且内附,如此大的成就实在是震铄古今,这意味着裴青麾下出现了一位千古名将,这怎能不引起曹操的忌惮和忧虑呢?
    于是曹操召集了麾下谋士商讨对策。
    不过曹操商讨对策的办法十分特别,他不是直接把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让众谋士拿主意,而是对徐荣大加赞赏,说这个徐荣智勇双全,胆略无双,功比卫、霍,实乃千古名将等等,他这样赞誉徐荣当然并非是真心,而是让麾下那些众文武因此而对徐荣心生嫉妒,随后想办法诋毁徐荣,以便破坏徐荣的形象。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麾下的谋士毛玠当即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徐荣虽然善战,然而残酷好杀,下官听说他就连老弱妇孺都不放过,甚至就连两三岁的小孩子都不放过,这一役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徐荣就杀伤十万人以上,如此残忍好杀,殊非正义之士所为,大违我朝仁恕之道,与昔日董卓之暴行有何区别?下官又听说裴公准备任命徐荣为护匈奴中郎将,如此一来实在不知道匈奴人以后要受徐荣怎样的迫害?所以下官呼吁朝廷应当免除徐荣这等暴徒的职位,乃至问罪于他,至于这护匈奴中郎将自当另择贤明前去担任。下官听说于禁将军治军严明,与此同时却又没有残忍好杀的恶行,所以建议由于将军担任护匈奴中郎将。”
    对于毛玠的说法曹操当然十分喜悦,他立刻向天子上书,述说徐荣的各种恶行,并且建议天子撤销徐荣的职务,改派于禁担任。
    对于护匈奴中郎将这样的职位他可是垂涎已久,因为只要安排自己人去任职,这就意味着己方将会有源源不断的战马,这对于己方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只不过曹操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也不过是看看天子对裴青的态度是怎样的,同时也乘此机会观察一下朝中的那些官员有多少是跟自己步调一致的,而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恶心恶心裴青,顺便要把徐荣给搞臭。
    曹操的奏疏很快上传到了尚书台,群臣们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议论,大多数人都赞同曹操的意见,认为这个徐荣做得的确有些过分,杀伤太重,有干天和,像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护匈奴中郎将。
    然而车骑将军董承董承这一次却出乎意料的维护徐荣,他认为徐荣这样做没有什么错,对于匈奴人就应该以血腥的屠杀来镇压。
    董承之所以有这样的态度,一是因为徐荣跟他一样都是西凉军部将,在残忍好杀这方面如出一辙,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另一方面,现在的曹操越来越跋扈了,尤其是在取得青州之后,朝廷的用人大权几乎都被他给把持了,自己想要安插一个东莱太守都被曹操给拒绝了,这让董承的心中十分恼怒,因为当初如果没有自己,曹操是不可能把天子迎到洛阳的,可是这才过了多长时间?自己的话在这里就没有用了,曹操把持着内外大权,视自己如无物。
    “哼!曹阿瞒实在是喧宾夺主,欺人太甚,真当我董承是吃素的?既然你不给我面子,那我自然也就不客气了,你不是要搞臭徐荣吗?我偏偏赞颂他的英名?”
    所以董承当即对曹操的荒谬言论进行驳斥道:“对于曹公此言,承并不敢苟同,想匈奴异族乘乱入我华夏,杀伤甚众,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从一开始高祖白登之围到现在几近四百年,匈奴为祸罄竹难书,民众深受其患,四百年的历史证明,对于匈奴退缩和亲等事最多只能换来短暂的和平,只有对其进行沉重打击才能换取长久和平,比如孝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两位将军,我朝窦宪窦固二位将军,没有他们的积极进取,哪来的边疆安定?如今匈奴气焰愈发嚣张,不断插手中原内乱,到处杀伤我朝民众,抢掠妇女财物,罪行累累,天幸有将军徐荣,效法卫霍窦诸将,深入胡境,立此不世功勋,即便是多杀伤一些也只是有小过,根本无法掩其大功,对于这样的大功圣明天子自当大加褒扬,怎能打压?这不是亲者痛而仇者快吗?”
    天子听了董承的话顿时点头说道:“董爱卿所言有理,曹卿,你乃国之上将,当知作战之时不能太过留情,否则的话岂不成了宋襄公,徒留笑柄乎?虽然徐荣多开杀戒,却也是瑕不掩瑜,对于他的错误,申诫几句也就是了,没有必要揪住不放,此事就这么定了,徐荣的职位不必撤,只是派出使者申诫几句,同时赏赐一些物品,以表其功。”
    “。……”虽然曹操心中十分不甘,可是当他看到天子都这么说了,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默默退下。
    小皇帝今天却是十分的喜悦,因为这么多年了,这是他第一次独立作出决策而得到通过,他觉得自己的春天就要来了,在董承的辅佐之下,在这么多官员的维护之下,他一定会越来越圣明,让大汉的江山再度延续下去,别的不求,只求自己能够像孝宣帝那样实现大汉的中兴就已经很满足了。
    然而小皇帝根本不知道,他的这一次独立决策究竟带来怎样眼中的后果?

第321章 伪造诏书?
    其实曹操对于这一次针对徐荣的事件本身就不抱什么希望,他不过是借此试探天子和朝中官员的态度而已,事实证明曹操的确还没有完全控制朝政,许多人还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董承,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孔融,你们几个好大的胆子,竟敢跟我作对,当真以为我不敢杀人吗?”曹操的眼神阴鸷凌厉,透出无限的杀机,他决定狠狠惩戒这帮不听话的官员们,彻底掌握朝政,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力量,以便能够跟同样迅速崛起的裴青相抗衡。
    “现在的天下群雄,袁绍和袁术已经是冢中枯骨,不足为患,刘表只是一个坐谈客,自守之贼,幸亏裴青为其屏障,不过也没什么前途,吕布虽然盘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