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硕杜稜亲王。
德王熟悉儒家经书,是一个有造诣的汉字书法家。此人在塞北地区的权势极大,并且因此走进日本人的眼里。九一八事变之后德王与日本军方面连络,并与云王等王公组织内蒙古王公会议,并且向国民政府要求自治。
对于以德王为首的这些蒙古王公提出的无理要求,国民政府则是无可奈何,虽有心拒绝,但是当时国民党正忙于剿共,况且国民政府对于大草原原本就鞭长莫及,无奈之下只好批准成立蒙古地方自治政府,德王出任秘书长,实际主持政务。
随后,在日本关东军支持下德王、云王等人成立蒙古军政府,德王任政府首脑。并且于抗战爆发的前一年向晋绥军第35军发动进攻,傅宜生随即调派第三十五军主力攻克伪蒙古军第七师驻守的百灵庙,是为“绥远抗战”。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很快就控制了大半个塞北草原,德王、李守信等人投靠日本人,出任伪蒙疆傀儡政权首脑。并在日本特务机关策划下,在锡林浩特召开“第二次蒙古大会”,宣布蒙古“自治”,成立了“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经日本关东军指定,云王任伪自治政府主席,德王任副主席。由于云王称病,德王总揽了该政权的一切事务。
虽然有日本人撑腰,但是德王等人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主要是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日本人的压榨,这几包括经济上的又包括军事上的,在经济上日本人又是要钱又是要粮,驻蒙军所有的军费开支都必须由“蒙古联盟自治政府”全额支付。
另外就是日本人对德王麾下的武装力量横加干预也惹得这老家伙很是不满,虽然现在伪蒙古军是由李守信出任司令,但是实际控制者依然是德王自己。然而日本人为了彻底控制德王控制塞北大草原,硬是往伪蒙古军内部指派了大量的军事顾问,这些军事顾问名为顾问,实则是监军,伪蒙古军的一举一动都在日本人的监视之中。
最重要的还是马铮所部的强势崛起,逐步蚕食了德王大块的地盘,半年前的归绥战役更是差一点将他本人也变成俘虏,好容易逃出来,家底却是丢了大半。
第三百五十二章:无奈的德王
第三百五十三章:奇袭锡林浩特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五十三章:奇袭锡林浩特
很快,锡林浩特城里的一万多伪军骑兵以及一千多日本兵就被集合起来了,随后在一个日军大佐的指挥下南下增援多伦。火然?文 ??? w?w?w?.ranwen‘org然而就在日伪军出城不久,驻扎在锡林浩特不到三十公里远的马铮就接到了消息。
野战帐篷里,马铮和骑兵三团团长郑则仕、骑四团团长王三民以及骑兵第五团团长李江涛席地而坐,商讨作战计划。
马铮指着平铺在地上的一张地图说道:“刚刚接到特战队发来的电报,锡林浩特城里的守军十分钟前已经南下增援多伦,南下的日伪军大约一万一千余人,现在城里只剩下不到一千守军了,所以这一仗该怎么打问一问你们的意见。”
郑则仕当即说道:“司令员,如果城里只剩下这么点兵力的话,那还用怎么想,直接打进城区不就得了!”
“老郑说的有道理,据我所知,开战这一年多来,伪蒙古军的损失可不小,单单折损在我们手里的伪军就不下五万人。可以说德王和李守信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几乎被我们消灭光了,不管怎么打我们都是胜券在握。”王三民也应声说道。
“司令员,我们团有一半的士兵是反正过来的原伪蒙古军士兵,通过和这些士兵谈心聊天得知,他们这些人原本都是在全国各个战场上被俘的军警,有的是在京津地区被俘的,有的是在淞沪战场上被俘的,随后就被送到了草原上,然后被编入伪蒙古军,实际上他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给德王以及李守信卖命。所以一打起仗来他们很少向我军对准开火,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讲什么策略,只要让特战队那帮孙子帮咱们把城门打开,保证一个冲锋足以冲垮那些二鬼子的防线了。”李江涛大声说道。
骑兵五团参谋长莫日根反驳道:“司令员,我是蒙古族人,我的老家就在锡林郭勒草原上。对于德王和他的部队我比较了解。其他的部队倒还罢了,确实没什么战斗力,尤其是那些新组建的部队更是垃圾,我们一个团打他们一个师根本就不成问题。”
“但是有一支部队我们却不能小觑,那就是德王的亲卫队,那是德王的起家部队,所有的兵员都是由德王自己部落的族人组成,有六千多人,指挥官也是由德王的兄弟侄子担任。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德王的安全,一般的时候是不会被派出去的,我们必须搞清楚这支部队现在的位置。”
马铮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莫日根说的这个情况很重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就得从长计议了。虽然六千多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是多难啃的骨头,但是我们这次北上作战属于长途奔袭,只能速战速决,要是让日伪军缠在这里可就不妙了。”
“司令员。按照我们蒙古部落的习俗,这段时间应该快到祭敖包了。所有族人都要回到部落。如果这支部队不再锡林浩特城里的话,那就有可能回到了德王的老家苏尼特左旗了。”莫日根道。
马铮在地图上找了找,然后说道:“苏左旗距离锡林浩特不算很远,如果我们这边打起来,德王肯定会让苏左旗的部队增援的。这样吧,城里的日伪军只剩下一两千人了。战斗力也不是很强,我们全军涌上去,速战速决,随后我们到这里迎战伪蒙古军的援兵。”
“是”
锡林浩特,德王府。
“王爷。哈登发来电报,说他们已经从满都拉图出发了,预计三个小时就能赶到阿巴嘎。”
“很好,让哈登他们注意安全,这段时间草原上也不太安全,经常有小股土八路出没。”德王吩咐道。
“是!”
仅仅过了不到半个小时,突然李守信就急匆匆的从外面走了进来,一见到德王就惊慌失措地说道:“王爷,大事不好了,苏右旗出事儿了!
德王脸色一惊,当即问道:“出啥事儿了?”
“刚刚接到消息,八路军一支小部队突袭了苏尼特右旗,守军全军覆没。”李守信沉声说道。
“什么,消息准确吗?”
“千真万确,现在有消息称八路军正在向二连以及苏左旗进攻,我刚才在地图上看了一眼,发现八路军进攻的路线颇有针对性,他们真正的目标应该是锡林浩特。”李守信道。
“锡林浩特?”
“对,八路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苏尼特右旗、二连以及苏左旗方向进攻,一路则是由镶黄旗、正镶白旗进攻,最终两支部队将会会师于锡林浩特,不管是那一路突破,我们都不可能守住察北。所以王爷,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啊!”李守信道。
“打算,什么打算?”德王当即问道。
“以我对马铮的了解,这个人通常是很低调的,但是一旦打定主意行动了,那就是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从这一年多来的交战情况来看,马铮要是看上什么地方从来都没有打不下来的,所以我不认为锡林浩特能躲过这一劫。更何况城里也没有多少部队,所以我建议王爷现在立即收拾行李,出城和哈登等人汇合,只要和部队汇合到一起,其它的一切好说。”李守信道。
“那日本人那里怎么交待?”德王道。
“我们蒙古族有祭敖包的习俗,日本人又不是不知道,而且马上时间就要到了,只要王爷和铃木说一声,他是不会有意见的。”李守信道。
“那好,我们立即动身!”德王道。
德王和李守信同为蒙古族,所以对于李守信的话向来是很相信的,而且李守信在军事指挥上还是有一定的造诣的,所以他说锡林浩特有危险,德王自然不会在这里久待。
仅仅十几分钟后,一支三百余人的骑兵就急匆匆的出了锡林浩特西门,然后直奔苏左旗方向而去。
马铮所部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德王会派兵出城,一时间竟然没有派兵拦截,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支骑兵小队消失在视线里。当然了,最主要的还是大家都没有想到李守信和德王会在这支小部队里面。
上午八点半,在马铮所部的三个团顺利抵达锡林浩特城下,迅速将几个城门给堵死了,随后发动了攻城战。
城里的日军顾问团驻地,铃木青城少将正在为德王这个时候要回部落而生气,但是想到这些落后民族可恶的习俗却又无可奈何。铃木已经想好了,这次等战斗结束了,他一定会上报杉山司令官阁下,好好教训一下这些不听话的蒙古人。
但就在铃木少将生气的时候,城里突然传来了激烈的枪声,惊得铃木少将一下子站了起来。
“卫兵,什么地方打枪,赶紧去看看!”铃木少将大声说道。
很快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道:“将军阁下。。。是支那土八路在攻城,现在已经打进城了。”
“纳尼,支那人不是在攻打多伦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不好,我们中计了,赶紧关城门,让山本的中队立即到城头,坚守锡林浩特,我这就给沼田发报让他们回援锡林浩特。”铃木少将有些惊惶地说道。
“阁下,来不及了,支那人的骑兵已经打进城了,您还是赶撤退吧,再不撤就走不了了!”卫兵焦急地说道。
这时一个身穿少佐军装的军官急匆匆跑了进来,然后大声说道:“将军阁下,支那人已经打进了内城,我们在成立只有不到一千守军,而且还是以皇协军为主,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所以您现在必须立即撤退,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铃木少将咬了咬牙狠心道:“那就命令军火库的守军将军火库炸掉,粮库也要炸掉,绝对不能让这些东西落入支那人手中,我们撤。”
“阁下,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赶紧撤,再不撤就和可能被支那人包围!”少佐军官焦急地说道。
“走!”铃木定了定神下令道,虽然锡林浩特很重要,但是和小命比起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四章:骑兵间的对决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五十四章:骑兵间的对决(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德王逃了,铃木逃了,城里的守军原本就没有多少士气,这下连一个像样的指挥官都没有,自然不可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结果就是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内就被击溃了,大部投降,小部被歼。r?an w?e?n w?ww.ranwen‘org
马铮进城之后才知道锡林浩特城里最重要的几个头脑人物一个也没有抓住,极为恼火,当即命令骑兵三团留守锡林浩特,四团五团立即集合,同马德胜指挥的部队合击增援库伦的日伪军。
同时派出特战队北上寻找德王的踪迹,只要的王还在察北草原,就必须将其抓住,不然遗祸无穷。
多伦前线,得知日军已经南下增援多伦城,马德胜一边指挥部队继续围攻多伦城,另一边主力则是悄悄在多伦城北集合,然后北上桑根达来镇,迎战南下的日伪军。
桑根达来位于正蓝旗北部,是锡林浩特通往南部旗县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拦截日伪军的增援部队最合适不过了。
通往桑根达来的泥土路上,上万日伪骑兵正在快马加鞭的赶路,多伦城里的守军几次发来电报催促,这让负责南下增援的沼田次郎大佐烦躁之余,不得不一次次命令部队加快行军速度。
但是沼田次郎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他们这支部队三十公里外的一处山坳下,一支同样强大的骑兵部队已经列阵,静等他们送上门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马德胜所部布置好阵地之后,整整齐齐的在山口外列阵。这时一骑飞至,大声道:“报告司令员。敌军已经过了海窝子,再有二十分钟就能到达这里。”
“敌军的行军阵型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派出斥候?”马德胜沉声问道。
“报告司令员,敌军成攻击型阵型,速度很快,但是没有派出斥候。”
“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全军做好战斗准备!”
随着马德胜的命令。所有的士兵都将马刀出鞘,打头的旗手将三米高的旗杆高高举起,血红色的战旗在微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大战一触即发。
这是一场属于骑兵间的对决,这个古老的兵种在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黄昏时刻,在这片古老的草原展开了一场马刀与马刀的较量。
当伪蒙古军的骑兵部队拍马转过山口的时候,陡然间发现不远处的草地上竟然排满了整整齐齐的骑兵队,奇特的军装,飘扬的血色战旗。这使得日伪军的指挥官沼田次郎大佐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