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239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239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澜清脸色羞红地看着马铮,然后问道:“那你就这么相信我,不怕我拿着这么多的钱跑掉?”
    马铮笑了笑说道:“你是我妻子,而我们两个又都是父母双亡,可以说你是我最亲的亲人,我除了无条件相信你之外别无他法!而我也相信你不是贪财的人,把东西交给你我放心!”
    “那我要是真去了美国你怎么办,谁照顾你啊?”李澜清的语气有所松动,再次说道。
    “我一个大老爷们的用得着别人照顾吗,再说了,到时候你如果真去了美国,我就把澜澈调到身边,对外澜澈就是你!”马铮道。
    “这也不失一个好办法,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答应你前往美国,但是我也有条件!”
    “和我还谈什么条件!”马铮无奈地说道。
    “那是,除了你别人我还不和他谈呢,你先说你答不答应吧!”
    “答应,只要不违反党纪国法,什么事情我都答应你!”马铮笑着说道。
    “这可是你说的,不要反悔哦!”
    “不反悔!”
    “那好,第一个。。。”
    “停,怎么还有第一个,难道不是一件事儿吗?”马铮看着李澜清问道。
    “怎么可能只有一个条件,那不是太便宜你了!你到底要不要我说了!”
    “说,我听着!”马铮无语道。
    “第一,我走之后你不能招惹其她的女人,尤其是那个陈佳颖!”
    马铮笑了笑说道:“这是啥条件了,我怎么可能会招惹其她女人,再说了,那个陈佳颖的身份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可能蒋委员长的干女儿,我招惹她那不是找罪受吗?”
    “那可说不定,现在军区谁都能看的出来老蒋在对你使美人计,不然人家全中国这么多的部队不去非要来这茫茫大草原?”李澜清道。
    “也许人家是觉得草原风景好,你没听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不要说这,你就说答不答应就行了!”李澜清道。
    “答应,当然答应!”
    “第二个条件,替我照顾好澜澈,那丫头还小,没那么多心眼,说不准哪一天就会被人利用,就像是上次那样,那个女间谍就是靠着澜澈才得知了我们的计划!我不在身边了,真的是很担心她!”
    “放心,她是你妹妹也就是我妹妹,我会照顾好她的!”马铮道。
    “第三个条件。。。。。。”说到这里李澜清的脸色大红,竟然说不下去了。
    “第三个条件是什么,你倒是说啊!”马铮催促道。
    李澜清咬了咬牙,最后说道:“第三个条件就是,今晚我们圆房!”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三章:视察部队
    ,。
    第四百二十三章:视察部队(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马铮实在没想到李澜清的第三个条件竟然是这个,不过想到自结婚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圆房,马铮也就释然了。说到底这丫头还是担心她离开之后自己会将她彻底忘记,因此才会提出这些条件。
    对此马铮自然不会拒绝,于是乎这一晚自然是春色无边,有一个妙龄少女在黑灯瞎火下变成了妇女同志。
    都说温柔乡是英雄冢,不过马铮却没有那个好命,第二天一大早,就在小妻子还在被窝里的时候,马铮就起床了,因为他已经答应了主席,要陪着他们视察归绥军分区部队的训练情况。
    绥察军区所有的军分区都继承了老部队训练的传统,每天都是保持五点半起床,然后开始体能训练。所以为了能真实的看到绥察军区的训练情况,主席等人也得早起。
    视察完部队的训练情况之后,在马铮的陪同下,主席等人又视察了归绥军分区的军营和训练基地。从五点半一直待到中午十一点半,主席等人才回到绥察军区总部。
    对于这次视察,主席等人还是非常满意的。尤其是对于绥察军区的军事设施以及部队的训练成果更是满意,要知道八路军的其它部队哪有什么专业的营房和训练场,马铮所部不但有,而且规模非常的大。单单城里的营房就足够一个团的战士居住,而训练场也很大,一两个团在里面训练一点都不显得拥挤。
    回到绥察军区总部之后,主席等人和普通士兵一起来到总部的大食堂吃饭。当主席等人看到部队吃的都是白面馒头和夹肉烩菜后大为惊讶,要知道昨天他们还从马铮那里听说不对现在正在经历粮食危机,没想到绥察军区的或是竟然还是这么好,难道这是刻意做给他们工作组看的?
    但是仔细观察又似乎不像,前来打饭的士兵们似乎并未感觉有何惊奇的地方,似乎这一切都很平常。随后主席等人私下同战士们交谈后才知道,他们的饭菜标准似乎每天都和今天的差不多,只不过有时候会把馒头换成大米或者是绥察独有的莜面,如果前线打了胜仗餐厅还会费点事做一顿“喜糕”吃。只是这几个月晚上的伙食有所下降,由干饭变成了稀饭。
    当了解情况后,主席等人心里就更加的疑惑了,既然是粮食危机,那就应该严格控制伙食标准,不然几天把存粮吃光了,那剩下的时间吃什么?
    随后主席就此事专门询问了马铮,对此马铮的回答是,绥察军区各部队绝大多数都是由伪军转变过来的,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就是解救出来的俘虏,所以这些人的身体素质极差,必须加大伙食开支给他们调理身体。其次绥察军区战斗任务多,强度大,所以战士们的体力必须保证。
    至于粮食问题军区总部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保证绝不向老百姓征收一点粮食,也不和上级部门伸手。
    尽管主席等人并不清楚马铮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也没有细问。既然马铮都这么说了,那说明马铮心里确实有底了。
    随后的几天,在马铮的陪同下,主席等人不但视察了归绥军分区所有的部队,包括马铮新组建的那个神秘的突击旅,也见识了突击步枪和火箭筒的强大威力。
    之后,主席等人又视察了武川和卓资县的兵工厂,见识了绥察军区的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随着视察的深入,工作组的成员越是震惊,绥察军区的强大出乎所有人意料。
    归绥城外,大青山上。
    刚刚才大青山铁矿视察完的主席,要求马铮陪着他到山上走走,马铮自然不会拒绝,两人边走边聊一路来到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马铮,你们军区不简单啊,就凭纪律这一点就比其他部队强了不少。怪不得你小子说话腰杆子直呢,谁要是有这么多精锐部队撑腰,谁说话也都会有底气的!”主席有些感慨地说道。
    也许别人看不出什么,但是主席等人久经沙场,对于部队纪律的重要性是深有体会。这样一支纪律严明,动作整齐划一的部队绝对不单单是一支“花瓶”部队,其战斗力绝对远超同等人数下的其他部队,这是他们十几年武装斗争得来的经验。
    马铮笑了笑说道:“主席过奖了,咱们八路军其他部队也不差,也能做到令行禁止,绝对比老蒋的部队强多了!”
    主席摇了摇头说道:“你也在八路军其他几支部队待过,也应该了解他们的现状。虽说其他几支部队纪律也算严明,但是那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但是像你们这样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精益求精的部队,不说咱们中国就此一家,拿到世界上也是别无分号。”
    马铮嘿嘿笑了笑说道:“主席,古语云“军令如山”。说的是军令必须服从,不能抗拒。我国古代就有“师出以律”之说,意思是军队一出动,就必须绳之以纪律。这一点,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不错,军令如山和师出以律确实便是这个道理,但是知道的人多,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个人呢?你应该听说过贼过如梳,兵过如洗的话。”主席叹了口气说道。
    马铮当即说道:“确实有不少部队纪律很差,尤其是地方军阀部队。但是在我们军区,各级军政主官对于军队的纪律抓的很严格。在我看来,军队之所以要强调纪律,这是因为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高度集中的战斗组织。所以只要是我统帅的部队,从起居作息、服装佩带到作风养成等,都必须适应训练打仗的需要。”
    “说话容易,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却很难,太严苛的纪律未必会受到士兵们的欢迎!”主席道。
    “纪律没有欢不欢迎一说,只有是否遵守。士兵们如果不欢迎的话,这只能说明他们还没有适应军营的生活,所以我们军区制定的《士兵行为规范》等规定,从战士们入伍的第一天就要严格执行。时间久了,大家都习惯了,也都认可了自己的行为规范,因此这些习惯就会被奉为长期的行为准则,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都会严格执行的。”马铮道。
    主席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啊,很引人深思。所谓纪律,是人们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规范,我们从红军到八路军屡屡能以弱胜强靠的是什么,不是靠那些简陋的武器装备,更不是靠那些可怜的粮饷,我们靠的就是严明的纪律和坚定的信念。”
    “在我军的历史上,纪律建设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军发展壮大、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纪律和作风建设是我军建军以来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在何种环境中,都能注意部队的纪律建设,这是我们保持和提高战斗力,完成自己光荣使命的有力保证。”
    接着主席继续说道:“马铮同志,这一点你们绥察军区做得非常好,是值得全党全军学习的。而且你们制定的那个《士兵行为规范》、《行军纪律条令》、《战时纪律条令》等军纪法规都很好,我认为好的东西大家都应该共享嘛,你们军区的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在全党全军进行推广和普及,不知道你小子有啥子意见?”(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四章:军事上的配合
    ,。
    第四百二十四章:军事上的配合(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此话一出可把马铮羞坏了,别人不知道真相,都认为这些法规是马铮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是原创!但是只有马铮自己清楚,这些东西可都是他剽窃来的,这些东西的核心都是后世解放军纪律条令,有很多甚至是原封未动就被马铮照搬上去了,说白了他就是一个文抄公而已。
    当然了,因地制宜的道理马铮还是懂的。毕竟很多条例都是后世用的,并不适合现在的部队。所以马铮根据现有的环境对很大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改编,后世的东西都只有借鉴意义,但是绝对不能拿来照搬。
    最让马铮不好意思的是,这些东西原本都是主席等人亲自制定的,即便自己不将这些东西拿出来,顶多再过个五六年也会出现。现在自己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还硬生生据为己有,这让马铮有一种做小偷的感觉。
    想了想,马铮当即说道:“主席,您要在全军范围内推广这些条例法规我没有意见,我们军区很愿意将这些东西推广到全党全军。但是我认为里面的一些东西还是应该修改一下比较好,因为这些条例都是两年前制定的,而且当时适用对象为绥察抗日之队的战士,范围制定的有些小,要是大规模普及就必须完善一下。”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没看出来你小子挺有作政工工作的潜力,还真是一个多面手啊,哈哈哈!!!”主席笑着说道。
    接着主席又问道:“昨天晚上说的事情我仔细考虑过了,青霉素药物的事情似乎还有些不妥,现在的情况你是知道的,日本人将我们整个沿海地区全都攻占了,不要说是我们了,连老蒋想要对外联系还得靠滇缅公路,就算是我们在美国凑集到经费又能怎样,也不可能运送回国内。”
    马铮笑了笑说道:“主席,这事儿我早有考虑,诚如您所说,日本人确实将我们所有的对外港口全部封死了,就算是我们在海外筹集到了资金也很难运到国内。不过并不等于说我们就没办法了,日本虽然封锁了我们的沿海口岸,但是他们却不敢得罪美国人,美国的航船可以在整个太平洋地区自由航行,而我们的海岸线又如此的长,完全有机会将我们想要的东西接到岸上。”
    接着马铮又继续说道:“对于去美国经商是一个系列计划,筹集资金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美国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我们的军备制造水平。所以只要青霉素上市之后赚到了钱,除了扩大产能之外,所有的钱立马转手变成我们急需的物资,然后通过美国的船运送到国内。”
    “那美国政府的那个中立法怎么办,美国政府允许他们的航船为我们运输物资吗?”主席再次问道。
    “当然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