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3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日本政府实施了许多有效的方法来挽救经济危机,但是限制于经济本身的弱点,日本不得不最终选择了用对外扩张暨侵略中国来缓减其自身的损失。
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日本虽然利用从中国掠夺来的原料以及中国东部广阔的市场暂时性遏制住了经济危机的蔓延,然而距离经济完全恢复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战争一直持续下去,这必然会对原本就不堪重负的日本经济彻底的崩溃。
当然了,马铮这样说并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想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历史根据的。据日军战史记载,“七七”事变时日本储备的黄金,包括行纸币的准备金,全部只不过十三亿五千万日元。而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对战争规模起着制约作用的,实际上还是它的黄金储备量,这意味着日本的正币储备量从最初就限定了这场战争的规模。
然而这场战争一开始就已经脱离了日本高层的为他设定的轨道,中国人民并不是日本人想象中的羔羊,一支支英勇的中国抗日军队给予了日军巨大的杀伤。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作战,最终让日本“谋求早期解决”的计划流产,日本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战争的泥潭。
众所周知,战争不只是打的武器装备以及兵员素质,战争是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军事固然重要,但是经济却是最为重要的依托。
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的话,再强大的军队也都是一只纸老虎。当你的优秀的士兵拿着性能优良的步枪里没有一颗子弹的时候,你就会突然间发现,经济其实才是战争的重要核心。
为了维持侵华战争,日本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进口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单单昭和十二年(1937年)从海外输入的军需物资总额达到九亿六千万日元。这些大多是从大洋西岸的美国进口的,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都是让日本大大出了一次血。
到翌年的6月,为了进行武汉会战,日本国内更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全安国上下捐款捐物支持政府打这场战争。但是当时的日本经济已经频临崩溃的边缘,为了组建更多的部队,日本国内连学校教练用的步枪都被收回,用于装备扩建的军队。
这只是日本经济衰退的一个表现,而且这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并不能表现日本经济恶化的深层内在。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共和国的精英指挥官,马铮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由于战争的需要,日本从国内抽调了大批的青壮参军,兵员的不断增加,直接导致日本国内劳力、粮食、能源均感不足。截止武汉会战结束后的1939年,日本军费的支出已达61。56亿日元,已远远出了日本国家的储备量,从而使日本国力穷困急剧表面化,已经失去了充分保障军队军事物资供应的能力。
一支军队要是失去了充分的后勤保障,那么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八路军以及大批的游击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后勤保障,但是战斗力依然杠杠的,因为这支军队从组建到今一直都是在没有充分的后勤保障中打过来的。
单单从这一方面看,日军那是无论如何都比不过八路军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从而大大加重了日本中央统帅部脑的痛苦和压力,以致于其参谋总长和陆相自称:“外强中干是我国今日的写照,时间一长就维持不住了”。
虽然说他和麾下的将士们这两年的苦战依然没能改变中国的劣势,但是马铮也想明白了,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略懂一点历史走向的普通军人。相对于整个历史的长河而言,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更本就算不得什么。
日本现在在就是一只正在透支生命的纸老虎,只要自己不断地打击它就可以将其拖垮,让其不断的流血就能将其拖死。
况且眼前这场战斗不仅仅是国民政府需要,对身在山东的他同样颇为急切。要是不把华北的小鬼子彻底调动起来的话,山东的第12军绝对会在短时间内对他的山东第一师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的,在没有做好反围剿的作战准备之前,马铮必须将小鬼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既然对大家都有利,那么这一仗他便责无旁贷。(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败仗也是有意义的(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三十一章:败仗也是有意义的(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山东。阳谷。景阳冈。独立师师部驻地。
鉴于此次战役的规模已经超出了马铮之前的预计,所以马铮不得不在战略上做出调整。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马铮命令独立师所有旅级以上的军事干部务必于8月17日赶到景阳冈召开紧急会议。
独立师的军政干部们还是很守时的,不管有多么紧急的事情,但是在17日上午八点都准时赶到了景阳冈。
会议室里,马铮、谢文生、许卫国、许海峰、王德传、梁尚仁、雷振华、鲁国强、李铁等人依次坐定。
首先马铮向大家通报了这次武汉会战后中日两国的形势,当然也包括武汉沦陷国民政府高层集体西迁到重庆,日军马不停蹄兵锋直指长沙以及文夕大火等一系列坏消息。
不过出乎马铮预料的是,会议室里的这些八路军的高级军官对此却没有丝毫惊讶和意外,似乎国民政府战败是在他们的意料之中的一般。
马铮忍不住询问道:“怎么,一个个表现的都这么淡然?”
“司令员,这国民党的那批酒囊饭袋战败是必然的,上一次要不是我们南下帮他们收拾烂摊子,恐怕武汉去年就丢了。更何况武汉失守已经是上个月的事情了,我们早就知道了。”许卫国不无感慨地说道。
尽管他也不希望国民政府战败,毕竟损失的都是中国的国防力量,尤其武汉沦陷对于整个中国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但是谁让那些装备精良的国/军大老爷们们不争气,上百万大军被小鬼子不到三十万的部队打的大败,武汉丢了不说,还被日本人吓的一把大火把长沙城付之一炬,真的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谢文生也狠狠地说道:“这群狗娘养的,两年前他们把南京丢了,跑到武汉继续享福。去年他们把广州、南昌、济南等大城市也丢了,今年又把武汉也丢了,他们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对哈!一百多万人被不到三十来万小鬼子打成这样,他们还有啥脸逃到重庆?要是重庆丢了的话,我看他们还往哪里逃?”
同样怒气横生的梁尚仁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面前的八仙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将放置在桌子上的茶杯里的水溅起了不少。
马铮也知道这些军官们心里的憋屈,作为一个军人,尤其是一个爱国心极其浓烈的军官来说,听到自己的国家的军队竟然是这样的不堪一击,不管是换了谁,心里都不会好受的。
不过马铮还是开口说道:“大家安静,其实我们不能这样评价这次战役,更不能武断地说那些在战场上为国家和民族流血牺牲的战士们,他们是没有错的。”
“怪就怪国民政府上层的那些将领以及统帅们的无所作为,其实大家都不清楚,武汉会战中我们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英勇顽强的,他们用血肉之躯硬是抗住了数十万用钢铁武装起来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并且还曾大量杀伤日军,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他们尽力了。”
马铮这段话说得很平静,但是却掷地有声。马铮知道会议室里的这些军官们尽管对国民党领导的部队有这样或那样的偏见,但是这绝不是马铮希望看到的。同是中国人,国共双方的关系绝不是这样的,而是患难与共,共御外辱。
“是啊,中国的士兵都是好样的,也许我们的一部分军官无所作为,但是我们的士兵都是单纯的,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尤其是像川军等一系列地方军队,他们更是打出国人的威风。”王德传开口道。
王德传的话让马铮突然想到那支草鞋兵,同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涌现出一幅画面——四川军娃。那是很久很久以前马铮在国家军事博物馆看到的一张照片——一个身穿破烂军装、草鞋的四川娃娃,背着老式汉阳造开赴抗日战场。正如王德传说的那样,那些地方杂牌军虽然战斗力有限,但是表现出来的军人志气却是不容小觑,就例如说川军。
抗战中的川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
但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在数十年的内战中,他们中的一些人也许没少干过坏事、甚至伤天害理的事,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也没有多高的文化水平,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他们很难有现在一些“理性的精英”那样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间关系的感悟,身逢乱世,他们也许感受最少的,就是“国家”这个概念,感受最多的应该是大大小小的“大帅”。
这支军队从成军之时起,部队事实上就只是某人的私人卫队。从个人而言,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感受过“国家”对他们做过什么,但他们知道,“打内战”是一个军人最大的耻辱。
他们也许曾横行乡里,也许曾鱼肉百姓,但只有在投身于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投身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一个军人的使命和荣誉,只有在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斗争中,他们体内火一样的激情才被唤醒,并且象火山一样地迸出来,令他们可以无视敌我实力的悬殊而奋勇前行…………为了身后四万万同胞,宁可战至最后一人而决不后退。
想着这些地方部队为国家和民族所做的一切,马铮就不由得一阵热血澎湃。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种,区区东洋倭寇尔敢窥视我华夏神器。
尽管现在国家危难,但是有这些肯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人民在,中国是不会亡的。
马铮缓了缓神情,站起来说道:“同志们,尽管我们国家再一次战败了,但是我们却没有屈服,想一想身穿单衣草鞋依然坚持到华北作战的川军们,我们自愧不如。尽管我们在绥察地区连连取得辉煌的战果,但是中国以及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整体,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传承的整体,所以我们不能看一城一地的胜败,我们要站在大局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
“国民政府这次虽然也一如既往的战败了,但是这一次和前几次又有所不同。前几次无论是淞沪会战还是徐州会战,国民政府败得那叫窝囊,这次虽然也不是太光彩,但是绝对比前几次有意义。”
“意义?”所有人都不解地看着马铮,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败了就是败了,一场败仗有什么意义可言。
马铮知道他们这些人没有自己看得远,也无法看明白更深层次的东西,当即说道:“这一次日军战死战伤的兵员有几万人,这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损失最严重的一次。这次日军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利,但是在战略上却输了。”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国民政府尽管丢失了华中第二大城市武汉,但是也等于减掉了一个压在身上的大包袱,数十万能征善战的部队可以从防御守备兵转为进攻的突击兵力,而日军却是要派遣大量的兵力去守卫大武汉。这样一来敌我双方的攻守之势互换了过来,用这一层面的或者这一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第二次武汉会战还是很有意义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二章:马铮的家底儿(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五百三十二章:马铮的家底儿(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谢文生毕竟是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的,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经马铮这么一提醒,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当即说道:“司令员言之有理,我们中国幅员广大,用战争术语说就是战略纵深足够深,可以和日军周旋的余地比较大。而日军是一个岛国无论是资源还是兵力方面都不到我国的十分之一,空间换时间战略虽然比较残酷,但是处在这种情势下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
马铮闻言点了点头,用手敲了敲面前的八仙桌,然后说道:“不管怎么说,我们应该尊敬那些在武汉战场上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士兵们,国民政府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些士兵所表现出的英勇和宁死不屈的斗志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同志们,现在战争最残酷的防御阶段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将会是战略相持阶段,所以我们必须调整我们的部署。”
“司令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