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3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消息的刘凤池,对于这个日军奇葩少将彻底无语了,真的以为1个炮兵联队就能顶到天了,太天真了。刘凤池一边向马铮汇报,一边命令大部队赶往十三敖包。
接到刘凤池从前线发来的电报之后,马铮心里一动,突然生出了一个主意。
前段时间部队攻打阳明堡机场和太原城的时候,缴获了37架完好的日军飞机,尽管都是日军比较落后的机型,但是马铮还是如获至宝,当即命令部队将这些宝贝疙瘩保护好。
随后马铮又向二战区长官部借调了几个飞行员,将这批日军飞机全都安全送回归绥,那里有驻蒙军修建的机场,这下终于派上了用场。
飞机送回归绥之后,马铮并没有放那十多个飞行员离开,而是和二战区长官部打了声招呼,要他们留在绥察军区当一段时间的飞行教官。并且从军区挑选了一批有文化的年轻人接受那几个飞行员的训练,他要组建八路军的第一支空军。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这些稚嫩的飞行员们还没有出师,据云鉴前两天汇报说,那些飞行员们连最基础的理论知识都还没有学完,等到形成战斗力至少还需要一年的时间。
一年马铮真的等不起,而且马铮还知道,日本历史上最出名的零式战斗机马上就要研制出来了,要是他的飞行员们不能在零式战斗机列装前形成战斗力,那么一旦零式战斗机粉墨登场,这些落后的机型便是日本航空兵的功勋而已,来多少都不够被人往下打。
因此前两天马铮让云鉴告诉那几个飞行员教官,让他们先教飞行和实战,以战代练,尽快让那些菜鸟上天。
这次第12师团西进作战,并没有航空兵配合作战,因为距离通辽最近的机场都远在四平,日军的飞机航程根本就不足以支持他们前往通辽作战。
可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训练时最幸福的事情了。想到这里,马铮当即致电刘凤池,让他暂缓对十三敖包日军的进攻。
随后马铮又给归绥的云鉴发了一封紧急电报,让他立即命令驻扎在归绥城东的空军制定轰炸十三敖包日军炮兵的作战计划,配合刘凤池所部作战,消灭日军先锋部队。
尽管马铮知道这个时候让那些空军菜鸟们升空作战很威胁,毕竟他们大多数只是升空飞行过有限的几次,而且那仅仅只是训练飞行,并没有进行投弹等实战。但是马铮相信有那些飞行教官在一旁协助,在加上没有日军飞机拦截,那些菜鸟最起码能飞回来。
马铮也不期望他们能创造多大的战果,只希望他们能借此机会好好练习一番,仅此而已。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百二十章:决战十三敖包(求订阅!)
『 』,。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二十章:决战十三敖包(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10月28日上午十点一刻,十三敖包气氛十分紧张,两支大军相距不足三公里,战事一触即发。
刘凤池看完十三敖包的地形之后,对于铃木少将的轻视之心有所收敛,尽管对面的那个日军指挥官的行为有些蠢,但是排兵布阵的手段却着实不低。
而且十三敖包的地形易守难攻,十几座高低起伏的小山丘连成一片,中间只有一条宽不足50米的道路可以通行。由于有富河的阻挡,绕行费工夫不说,路也不好走。
由于日军已经占得了先机,其步兵已经在道路两侧的山丘上修好了防御阵地,刘凤池看了一下,两侧的山坡下各有一个步兵中队,半山腰也各有一个步兵中队,另外山丘顶上也有日军驻守。而且日军摆在明处的机枪阵地就有八个,隐藏的还不知有多少。
此外,侦察兵已经将日军的炮兵阵地找到了,两公里外的一处缓坡下,山炮、野炮各36门,已经对准了他们这边,另外还有至少两个步兵中队就近保护,从日军炮兵的火炮配置来看根本就不止一个炮兵联队,反倒是像一个炮兵旅团,72门中等口径的火炮在中国战场上绝对是一支非常可观的力量,怪不得小鬼子这么自信。
此外,侦察兵将四周的地方都翻了一遍,却愣是没有发现伪蒙古军的那个骑兵师。
怪不得这个铃木少将要放弃巴林县城而来这里阻击他们,这里的地形确实要比巴林城难攻多了。不过铃木少将显然忘记了,在巴林城马铮最起码会顾及城里的老百姓,不可能用火炮轰他们,到了野外可没有这种顾虑。
再说他们整编三师虽然火炮力量没有日军这么强悍,但是也有一个装备了12门山炮12门野炮的炮兵团,等一下干起来也不至于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
更重要的是,刚刚刘凤池接到马铮的命令,一个由4架战斗机以及22架轰炸机组成的混编航空大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尽管刘凤池并不清楚军区什么时候有了自己的空军了,但是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只要这支空军抵达战场,那么日军这几十门火炮还不成了活靶子。
整编三师对战日军第12师团的战斗终于打响了,最先开火的当然是炮兵了,尽管刘凤池所部的炮兵没有日军那么多,但是就火炮的质量而言却不比日军差,都是日制75mm的山炮和野炮。
而且根据日军各兵种的布置情况来看,刘凤池发现这支日军显然是不知道他们也有成建制的炮兵部队,不然炮兵阵地不会布置的这么近。于是刘凤池就命令炮兵团率先先向日军的炮兵阵地开炮,打乱日军的部署。
整编三师炮兵阵地炮兵团指挥部。
“报告团长,师长命令我们团立即向日军炮兵阵地开炮!”
“是,向师座发报,就说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让炮兵观察手报告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准备炮击!”
“东经8度北纬3度”
“命令:8、3,仰角5度,5发急速射!”
“是,诸元修订中!”
“修订完毕!”
“开炮!”
“轰轰轰”
一枚枚炮弹拖着长长的尾巴飞向远方,划破天穹!
日军的炮兵阵地也在紧张的布置当中,一门门大炮都最准了战场,一个个炮手都神色冷峻地站在大炮后面,等待指挥部的命令。
这时,突然一道火焰腾空而来,还没等日军士兵反应过来,阵地上便响起了激烈的爆炸声,一门门大炮被摧毁,一个个士兵被炸的血肉横飞。
与此同时,整编三师炮兵指挥部再次接到炮兵观察手发来的电报。
“向西修正3度,5发急速射,开炮!”
“向南修正5度,3发急速射,开炮!”
看到对面的支那军队竟然也有如此大规模的炮兵,在他的认识中,支那军队有几门迫击炮就算是很不错了,鲜有部队拥有成建制的炮兵部队,更不可能装备有山炮和野炮这样的大口径火炮。
抛开能否购买的到这样的大口径火炮这个可能性不说,单单山炮和野炮的重量以及对弹药的消耗就不是支那人所能承受得起的。就拿帝国产的75mm野炮来说,这种火炮身管长度2,286毫米/31倍口径,最大射程3公里,战斗重量947公斤,这么重的火炮如果用马匹拖的话,至少需要六匹战马,因此如果长时间行军的话必须需要汽车牵引。
而众所周知,中国的基础设施很落后,公路都没有几条合格的,就算是有汽车也很难牵引着这些重家伙行军。更何况支那人在出海通道被大日本帝国截断之后,物资来源只剩下缅甸的仰光那个港口了,吞吐量有限,想要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的装备汽车,显然不太现实。
总而言之一句话,铃木少将战前并不相信糟糕的土八路还有联队规模的炮兵部队,即便是有,也不可能装备山炮和野炮,顶多有十几门小口径的迫击炮。
但是现在似乎并不是那样的,当炮声响起的那一刻,铃木少将便惊呆了。尤其是当他看到炮击声响之后,支那人竟然没有向前沿阵地开炮,炮弹而是向着后面飞去,铃木少将慌了。
很自然知道后面是什么,那里可是他的炮兵阵地,显然支那人是利用他们情报不畅的软肋先发制人,试图先摧毁他们的炮兵阵地。
“八嘎,命令炮兵立即转移阵地,支那人有大口径火炮!”愤怒的铃木少将大声吼道。
“哈伊!”
十五分钟后,炮兵观察手再次发来电报,日军的炮兵已经后撤,这轮炮击共摧毁日军16门大炮,并且使得一半左右的炮弹殉爆,兵员伤亡四五百人,战果辉煌!
日军的炮兵已经后撤了,刘凤池知道没搞头了,但是真正的战争才算是开始了。
“命令炮兵团立即向日军阵地开炮,五发急速射,打完之后立即转移阵地。同时命令步兵一团一营准备进攻,二营向日军左翼运动,三营一连在日军右翼发动佯攻!”
“是”
“轰轰轰!”
“哒哒哒!”
“杀!”
“杀!”
“杀!”
战斗一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刘凤池不是一个喜欢拖泥带水的人,在马铮让他分兵夺取通辽的时候他就知道马铮打的什么主意了。既然这位年轻的司令员想一口吃掉日军的这个野战师团,那么他就不会让日军有任何喘息的机会。所以战斗一开始他就投入了半个团进去,在这里没有试探,只有进攻。
铃木少将也被刘凤池所部强势进攻惊呆了,尽管他的士兵占据了地形的优势,而且还有炮兵的支援,但是却依然被支那军队压的抬不起头来。
“八嘎,支那人手里拿的是什么武器,是轻机枪吗?”铃木少将对着第24步兵旅团参谋长武藏大佐喝问道。
“卑职也没见过那样的武器,应该是支那人的新式武器!”
“八嘎,立即将预备队的轻机枪手全部调到一线阵地去,快快地!”铃木少将怒声说道。
“哈伊!”
战士们手里拿的自然不是什么轻机枪,而是区ak突击步枪。随着包头兵工厂产能的不断提高,大量的突击步枪被生产出来了,现在绥察军区很多技术兵种以及师一级的警卫部队都换上了突击步枪,整编三师就有一个装备了突击步枪的警卫团。
原本按照马铮的意思,警卫团的作用就是为了保护整编三师的师部以及刘凤池、铁心兰等人的安全,但是鉴于眼前这支日军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刘凤池直接将自己的警卫****到了一线协同作战,现在看来效果似乎很不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百二十一章:铃木少将惊恐的记忆(求订阅!)
『 』,。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二十一章:铃木少将惊恐的记忆(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关于突击步枪的使用,绥察军区有着很严格的规定。在包头兵工厂的产能还无法满足部队换装之前,突击步枪属于绥察军区的秘密武器,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候才会使用,平时部队还是用日制武器或者是万国牌武器。
不过随着大批的物资以及重工业设备由美国送抵包头,同时苏联方面提供的设备也在运往中蒙边境,因此完全可以预料得到,在不久的将来,包头这个塞上明珠一般的城市必然会成为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而到时候随着大量的钢铁火药的生产,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将源源不断地被生产了出来,到那时中日之间,最起码马铮所部与日军之间的装备将拉开差距。
其实在马铮的设想中,他的士兵都应该是突击步枪配迷彩作战服、牛皮战靴以及迷彩钢盔等装备,每个排至少有一具火箭筒。
事实上现在包头兵工厂生产的突击步枪已经足够装备四个整编师了,按照马铮的想法,要在短期内将麾下十八万正规部队全部换成新式武器装备,然后将那些老东西全卖出去,或者是送给八路军总部。
但是最后这个疯狂的想法却被云鉴给否决了,云鉴告诉马铮,包头重工业区的生产能力虽然不错,但是每个月也只能生产不到1万支突击步枪,十八万部队最少也得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换装。
这个倒是其次,一年半的时间实际上并不长,加上之前的库存,其实最多十个月就能完成换装。但是突击步枪可是个吞金兽,其弹药消耗量是普通步枪的50倍左右。毛瑟步枪平均一天下来最多消耗200发子弹,但是ak突击步枪一天下来要是可劲的造的话,没有个几千上万发弹药根本就不行。
如此大的消耗可不是现在的绥察军区所能承受得起的,即使是绥察军区现有的4个弹药厂加班加点的在生产弹药,但是也最多可以满足两万支突击步枪的消耗,再多了可就不行了。因此在没有解决弹药消耗这个问题之前,给全军装备突击步枪只能算是一个奢望。
好在现在这个问题正在解决之中,这次李澜清可是直接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