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356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356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绥察军区增援忻口的动作自然瞒不过日军,在接到航空兵侦查回来的情报之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当即作出决定,命令山西前线的部队停止向二战区以及八路军其它部队的军事行动,全力以赴应对忻口方向的战斗。
    紧接着驻山西第一军司令部做出决定,命令独立混成第二旅团北上增援忻口,加上配合作战的伪军,原平镇这个不大的中国序外围竟然短时间内聚集了十几万中日军队,颇有一种战略决战的意思。
    东亚战弛火隆隆,东欧也不太平。在德军闪电式的疯狂进攻下,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从9月18日战争打响以来,德军一路势如破竹,突进的度乎想象。先是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包围了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其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以便与南方集团军右翼李斯特的第14军团完成最后的纵深合围。
    与此同时,第14军团的前锋,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军,包围了利沃夫之后继续北进,并且在符活达瓦地区与北方集团军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军。
    1o月17日,德军在完成华沙的合围后,限令华沙当局于12斜内投降,而此时的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已于16日越过边界逃往罗马尼亚。
    最让英法以及波兰政府瞠目结舌的是,不但德国向波兰动进攻,早已同德国商量好瓜分波兰的苏联,竟然也在这个时候悍然动进攻。苏联政府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同时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而驻波兰东部地区。
    1o月17日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大将和铁木辛哥大将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退推进。
    次日,德苏两国大军在布列斯特—李托夫斯克会师。希特勒希望赶紧占领华沙,命令德军必须在1o月底之前拿下华沙。随后,德军开始向华沙周边的要塞据点及重要补给中心进行炮击。2o日,华沙守军司令向德第8军团司令布拉斯科维兹上将正式签署了投降书。至1o月22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夺亚停止抵抗。
    至此,这成德国阴谋起的侵略战争只进行了短短一个月就全面结束了,此战波军伤亡2o万人,被俘4o余万人。德军伤亡4。36万人,寿34oo人,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
    波兰投降了,这个在十年前敢同德国以及苏联开战的东欧军事强国就这样灭亡了,而距离德国向波兰起进攻的日子仅仅只有一个月,德**队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让欧洲各国惊讶的同时,更多的却是恐惶,他们似乎又看到了一战时的那个德意志帝国了。
    但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尽管英法都深知德国的威胁,然而他们却在波兰遭受德国进攻的时候却在西线按兵不动,尤其是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6军的法国,上百万大军静悄悄的看着与之相对峙的26个德国师。
    这样巨大的优势下,法**队非但没有把握会,反而却躲在钢骨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就这样被德国人消灭了。
    英法的不作为令东欧各国极为惊慌,他们国力不如波兰,军队更少的可怜,如果德国向他们动手的话,那么可以预见结果将会是什么,因此还没等德国有新动向,东欧以及南欧的一些小国就纷纷向德国抛出了橄榄枝。
    其实,不单单是东欧的那些小国慌了,英法现在也害怕了,别看他们此时一个个貌似很强大,但是实际上自己家的情况自己知道,尤其是号称拥有世界第一6军的法国。
    在此之前,法国政府曾在法波军事协定中明确向波兰政府作出保证,一旦波兰遭到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攻击,法国方面将在总******下达后不出3天的时间内逐步对有限目标动攻势。该条约还进一步规定:一旦德国以主力进攻波兰,法国将从法国总动员开始后第15天起,以其主力部队对德国动攻势。
    当时波兰副参谋总长雅克林兹上校问到法国能够派出多少部队参加这一大规模的进攻时,法国的甘末林将军曾经告诉他,法国届时大约可以派出35个到38个师。
    但是事实上,法国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或者说英法,尤其是法国,在军事上蹿毫无准备的状态。这样说不是毫无根据的,先在德国向波兰起进攻的时候。作为波兰的盟友,法国的军事工业根本没有跟上时代的节奏,甚至经济上没有转入战时轨道,物质上缺乏准备。
    当时法国每月只能生产飞机三十八架,而德国月产已过一千架。开战时,法国前线的反坦克炮。高射炮,轻机枪都很缺乏,甚至将官们佩带的手枪也难买到。
    大敌当前,很多军火工厂的熟练工人却被调离公厂去打扫花园或剥山芋,干些杂工。在工厂里的也照样按和平时期的度去进行工作,并不加班生产,一切军火定货和建立新厂都按1942年才打仗的计划去做。
    但是战争终于不按其主观愿望提早爆了,军民勉强被拉进战争,然而却缺乏战斗激情。有的人甚至连但泽在那里都不知道,更感到没有必要去为但泽而死。上述这些乱糟糟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国既参战而又在物质上,精神上缺乏准备的现实。
    不过德国干净利落的攻占波兰,却给马铮创造了一个不小的机会。德国的强势崛起令英法感到心惊恐惶,英国急忙向其殖民地以及联邦成员国抽调兵力返回欧洲,同时抽调钱物准备战争。大家都知道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因此可以治疗刀枪伤口的青霉素药物必将成为各国争相抢夺的战争资源,因此青霉素药物的价格再度被提高。
    尽管华夏公司正在旧金山的药物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各种青霉素药物,新厂房也在不断地建起来,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疯狂的买家。
    英法美苏都在哄抢订单,无论华夏公司产能提高多少,都会有各国代理商在第一时间接盘,以至于市场上都很难买得到青霉素,即便是能买得到,价格也昂贵到一种令人指的地步。
    战争的爆让马铮大战争财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从李澜清抵达美国至今不过才四个月的时间,而此时华夏公司的营收已经达到了1。6亿美元,而眼下一辆崭新的福特宣车才不过45o美元,即便是美国政府一年的税收也不过1ooo亿美元而已。
    也就是说华夏公司几个月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美国政府年收入的o。16,可见这个公司的潜列多大。如果以这个势头展下去,最多几年的时间,华夏公司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商业巨头之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澜清种了一棵耶树。
    而有了庞大的营业收入以及丰厚的利润,李澜清在大力扩大公司生产规模的同时,聘请了大量的有名的医学研究者到华夏公司工作,并且着手研究链霉素药物,同时还在旧金山收购了一家大型医院,以平价为民众看病,收拢声望和民心,总之干的有声有色。

第六百二十七章:剑指青岛(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二十七章:剑指青岛(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李澜清那边干的风生水起,马铮这边也没有闲着,11月1日,就在刘凤池所部在开鲁痛歼日军第12师团的同时,马铮在阳谷县景阳冈召开紧急会议。
    接到马铮开会的命令后,山东军区独立师所有师旅一级的军官都来了,还没到时间,所有参会的人员就全部到齐了。
    由于知道现在各个战场都在打仗,而在这个时候司令员召集他们开会肯定是有任务了,大战在即会议室里的气氛自然很紧张,所有人等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并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攀谈笑骂。
    踏着大步,马铮走进了会议室。
    看到马铮走了进来,所有的军官都急忙起身,以示尊敬。
    马铮坐到主位上之后,嘴角挂着笑意说道:“人都到齐了吧,请坐!”
    “在开会之前我先宣布几件事儿句,刚刚接到消息,整编三师联合骑兵师的步一团和步二团在通辽一线大获全胜,全歼日军第十二师团,此外还歼灭了伪军三个师,歼敌四万余人。”
    马铮话音未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一片叫好声,随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好,过瘾!打的好!”
    “又是一场大捷,不知道上村那个老鬼子怎么样了,如果被干掉的话,那折在咱们手上的鬼子将军不下十个了吧!”
    “何止是十个,算上少将的话少说也有二十个了!”
    示意大家安静,随即马铮再次说道:“通辽前线的打的确实不错,不但全歼了日军第12师团,该师团上至中将师团长上村中将、旅团长铃木少将,下至普通士兵无一漏网。但是在忻口前线我们却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日军第五师团协同第二十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等部,对原平镇的整编一师发动了极为凌厉的围攻,黄思成所部伤亡惨重。”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我已经命令整编四师和军区直属炮兵旅、突击旅以及骑兵旅等部南下增援整编一师,此外整编五师也在集宁集结,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南下。”
    说话的同时马铮站起身来,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指着原平地区说道:“诸位请看,现在我军在朔县、代县、山阴以及原平镇布置了两师三旅近六万大军,此外在大同、集宁一线又有四万预备队,集结的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之众。再加上通辽方向的作战部队,我军此战总计动用的兵力超过了14万,几乎占了我部70%的兵力。”
    “而与我军对垒的是日军最精锐的第五师团和第二十师团,此外在太原、寿阳、阳泉等地还有至少两个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后备部队,总兵力合计10万余人。单单中日两国在忻口一线的的部队至少有12万人以上,可以说这是一场战略决战啊!”
    谢文生忍不住沉声问道:“司令员,现在和日军进行战略决战是不是为时尚早,我们要是和日军拼光了,恐怕只会便宜其他人。”
    马铮自然之道谢文生的意思,当即笑了笑说道:“现在确实不适合和日本人进行战略决战,所以忻口前线的战斗不过是个幌子而已,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要下一盘大棋!”
    “嘶”众人闻言皆是倒吸一口凉气,什么样的大棋需要出动十几万大军来做幌子,看来司令员这盘大棋非同寻常啊!
    马铮继续说道:“我们此次南下山东的任务是什么大家都还记得吧,对,就是组建山东军区,统筹齐鲁大地的抗日力量。但更重要的是要控制部分海岸线,接收海外的援华物资。”
    “控制海岸线?”
    “接收援华物资?”
    这个任务是极为机密的事情,整个绥察军区知道这件事情的人绝对不超过一个巴掌,而在场的这些军官级别都不是很高,显然都不清楚这件事情。
    “具体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总之我们这次南下就是奔着一个地方去的,那就是东部沿海。而且我已经接到消息,援助我们的物资船已经从港口出发了,预计一个月后抵达中国近海,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20天内控制一段海岸线,甚至于要控制一个港口,以便接收物资。”
    “司令员,一个月的时间会不会太短了?”许卫国也开口问道。
    “短码?其实不短了,要知道为了打这一仗我已经布置了三个月,已经不短了。”马铮笑着说道。
    “三个月?”众人又是一惊,这几个月他们几乎都是在和马铮在一起,这段时间部队一直在打仗,也没见马铮布置什么啊!
    “司令员,山东的海岸线很长,您打算打哪一块儿?”问这话的是原绥察军区突击旅旅长呼延兵。
    呼延兵是半个月前被马铮调过来的,随他一起调过来的还有原来呼延兵从国民政府海军第三舰队一起带到华北的500名海军士兵,三天前呼延兵被马铮任命为独立师四旅旅长。
    听到呼延兵的话,马铮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说道:“这里!”
    “青岛?”
    “青岛!”
    众人又是一惊,这青岛旧称“胶澳”,别称“琴岛”、“岛城”,又被誉为“东方瑞士”,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东、南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而且青岛还是一个有名的港口城市,有着最为优良的天然深水良港,是华北极为重要的出海通道。
    历史上,日本侵略者曾两次占领青岛,清光绪二十四年3月,德国政府以“曹州教案”为由,强迫*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胶澳租借条约》。根据条约,青岛大部分地区沦为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