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前段时间苏联方面和华夏公司签订的协议,华夏公司每月给苏联方面提供3万美元的青霉素药品,而苏联则是要将这三千万美元换成各种工业品交付到马铮所部手上,对外宣称这是爱国华侨对抗日有功部队的捐赠。
尽管这样做必然会引起日本方面的不满的,甚至于会影响双方正在进行的秘密和谈,但是苏联方面却没有办法。来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用来进口青霉素,另方面华夏公司不同意,想要和我们做生意就拿武器装备以及工业设备来换,否则切免谈。
前段时间苏联为了不刺激日本人,因此提出直接用钱来交付货款,免得疯狂的关东军再次做出什么不可收拾的烂摊子。
但是这个提议却被马铮拒绝了,因为他有着自己的理由。钱马铮不缺,真的不缺。部队攻占天津之后,马铮洗劫了日军本设在天津的十几家银行钱庄,同时没收了日军伪商人大量的财产,据掌管后勤的王汉森秘密告诉马铮,从天津运回兴和的黄金就足足5吨,这是个什么概念,5吨黄金可是相当于1万两,就算是用汽车拉也得整车。
另外还有五六千万大洋和上亿法币以及好几亿伪币军票,至于古董文物之类的东西那就更多了。要说是钱的话,恐怕此时的马铮是整个中华民国最有钱的人了。
但是马铮现在还缺很多东西,他缺那些工业设备,更缺武器装备的生产线,尤其是缺样至关重要的东西,这样东西要是不解决的话马铮是寝食难安。
让马铮如此看重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答案是石油,石油这个东西对于战争实在太重要了,没有石油所有机械都得趴下,不管是汽车还是坦克再或者飞机,哪怕你能把21实际美国的大黄蜂或者f22弄来也都是扯淡,没有油料同样是堆文不名的破铜烂铁。
中国有石油吗,当然有,而且还不少。不管是近在咫尺的神木还是胜利,再或者稍远点的玉门都有油。但是敢开采吗?
答案是否定的,旦让日军本人知道中国这个贫油国竟然能开采出石油,那后果是灾难性的。很可能让日军本人放弃北上或者南下,集中全力对付中国,那后面的战争就和美国人没什么关系了。
这样做美国人当然乐了,但是中国人可就要哭了,所以这个石油是不可能开采了,最起码在太平洋战争爆前是不可能开采了。
那么现在摆在马铮面前的问题是,难道美日军不开战,他就不使用坦克装甲车不使用飞机了吗?
当然不是,没有油料可以进口,而且苏联距离中国并不远,尤其是苏联石油基地西伯利亚距离绥远如此之近,完全可以成为马铮所部的油料供应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三章:中苏交易(求订阅!)
第六百七十三章:中苏交易(求订阅!求月票求切!)
马铮之所以这么自信双方能达成交易,除了以上说的那些之外,最重要的是中苏两国有合作的基础。√中
建房子什么最重要,基础,没有基础切都是空谈。很多人都知道抗战时期美国人援助了中国大量的武器装备,甚至还组建了飞虎队对付日本人的空军。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抗日军战争爆后苏联是第个支援中国的西方国家,到193年更是成为了中国唯的外援国家。
斯大林不是个愚蠢的独裁者,反而是位很聪明政治家。德意日军三国结盟最担心最害怕的并不是英法,而是苏联。苏联地跨欧亚大6,西边有德国,东面有日本,意大利则是可以通过匈牙利从南面进攻苏联。
再加上此时英法等国实施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让希特勒这头吃不饱的饿狼和苏联这头北极熊抢食去,此时的日本不仅要称霸东亚,而且还觊觎苏联的西伯利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苏联来说,积极援助中国抗日军,以牵制日本,准备全力对付更加危险的德国可能动的侵苏战争,是极为明智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1932年12月12日军,中苏宣布恢复2年代末以后度中断的外交关系,并就对日军双边军事合作问题进行了频繁接触。1934年3月,中国政府派军事代表团访苏。
1937年4月,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通知中国政府,如果中国愿意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可以向中国出售飞机和坦克,并提供1亿法币的贷款,但中国方面却没有回音。
“七七事变”后,形势日渐严峻。1937年月14日,在老蒋的授权下,国民政府中央执行委员张冲以其名义向鲍格莫洛夫递交军火供应协议的草案,根据草案苏联向中国提供35架飞机2辆坦克和236门大炮,并且上述军火应在协定签订之日军起个月内提供,同时还要向中国派遣苏联飞行员航空技师炮兵和坦克手,以训练中方军事人员。
随后,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后,苏联决定开始向中国提供经济贷款和军事援助,并派遣军事专家和志愿航空队参加中国的抗日军战争。
苏联对于双方的关系极为重视,斯大林甚至还致电老蒋明确保证:“关于苏联方面援助节,丝毫不必疑虑,苏联当尽其切可能,援助正在反抗侵略者的英勇解放斗争中之伟大的中国人民。”
193年3月1日,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商定了《关于使用五千万美元贷款的协定》,《协定》规定,苏联政府同意给予中国政府总数为5万美元贷款,以向苏联购买工业品及设备之用,年息3%,中国政府以茶叶皮革兽毛锡锌钨棉花桐油药材和红铜等偿还。
仅仅四个月后,中苏代表又商定年息3%的第二笔5万美元的贷款,分5年偿还。1939年6月13日军,中苏代表再次商定年息与前两次相同的第三笔1。5亿美元的贷款,分1年偿还。
194年,苏联又向中国提供总数为2亿美元的两笔贷款。苏联除了以贷款的形式援助国民政府抗战以外,还向中国提供大批军用物资。
据国民政府方面的统计,在1937年到1941年中国抗战的5年里,中国向苏联购买了各类飞机94架,其中轻重轰炸机31架,坦克2辆,汽车1526辆,牵引车24辆,各类大炮119门,轻重机关枪972挺,步枪5万枝,步枪子弹167多万,机枪子弹17多万,炸弹311颗,炮弹17万多,以及飞机动机及全套备用零件,汽油等军火物资。
苏联除了以军用物资援助中国以外,还派出批军事顾问和军事专家,帮助中方军队的训练,并且直接派遣空军志愿队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先后来华参战的苏联空军志愿队人员有2多人,他们参加了保卫南京武汉南昌重庆成都兰州等城市的空战,还多次出动轰炸机轰炸日军的机场车站港口仓库舰船等军事目标。
据统计,苏联志愿队在华期间共参加了2多次重大战役,仅193年即击落日军飞机1余架,炸沉日本舰船7余艘。在作战中,苏联空军志愿队人员有2多人在中国牺牲。
可以说马铮与苏联之间既存在合作的基础又存在合作的条件,马铮手里有苏联人需要的青霉素,而苏联人手里则是有马铮需要的石油,只要国民政府那边不横加阻挠,马铮相信这个生意双方是可以做的。
国民政府对于苏联援助延安方面确实看得很重要,在中苏两国签订协议中曾明确规定苏联方面不能随意资助延安,不然的话双方便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和可能。
不过现在苏联只不过是应华夏公司的委托,将货款以工业产品的形式支付给马铮所部,想必国民政府应该不会有什么过激的反应。
而这次马铮在战斗结束之后没有在第时间随军舰返回山东,除了要迷惑日军之外,很重要的个原因是苏联方面来秘密电报称,他们准备的第笔物资已经到了蒙古边界城市扎门乌德,需要马铮所部派人来接收。
行走在二连浩特的大街上,马铮颇多感慨,这座北方边陲小城他后世来过不下五次,每次来都是有重大的军事行动,所以对这里还是比较熟悉的。
同后是那个北方边陲第城相比,现在的二连实在是太荒凉太小了,此时的二连常住人口不足三千人,连个镇都算不上,这也是中日双方为何没有争夺这里的原因。
事实上二连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7年之久才升格为镇级的行政单位,此后由于中蒙之间的贸易的崛起才不断的升格,路直奔地级市。
扎门乌德是外蒙古最南端的城市,与二连隔界相望,两地相距不过1公里,快马不过几分钟的路程。
马铮抵达二连后就派人前往扎门乌德,同对面的苏联方面进行联系,很快双方便约定了会面的时间。
此次会面很成功,尤其让马铮没有想到的是苏联方面的负责人竟然是苏联名将朱可夫。双方就此次交易的内容以及货物的数量进行了详细的核实,最后又确定了下次交易的内容,此次会面圆满结束。
由于苏联方面对于此次交易心里还有些顾虑,所以此次支付的物资里面军用品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都是苏联淘汰下来的工业设备,包括不少炼钢开矿的大型机械,此外还应马铮的要求,特意送来三千多桶成品汽油,这些都是为航空大队准备的。
不过让马铮高兴的是,朱可夫私下向他透露,苏联方面在验证了青霉素的级疗效之后,决定在次向华夏公司追加订单,现在他们已经欠下华夏公司近六千万美元的货款,而此时莫斯科方面专门成立了个单位处理苏联与华夏公司以及马铮所部的事务,其中伊万诺夫上校将作为苏联的全权代表常驻马铮所部,如果马铮有什么具体的需要,可以和伊万诺夫直接联系。
此外,大批的物资已经从莫斯科和共青城启程,正加班加点的赶往扎门乌德。(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四章:日本人的小动作(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六百七十四章:日本人的小动作(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马铮的好心情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待他刚刚回到归绥,正准备带人南下山东的时候,却传来一个令他恼怒的消息,日本人竟然在国际上大肆抹黑八路军,将那些北平城头战死的日本侨民称之为被马铮所部屠杀的平民,同时还对外宣称马铮所部无耻的绑架了大批的帝国侨民,总而言之将马铮所部刻画成了一支无耻、狡诈、卑鄙无底线的流氓军队。
由于中国国内对外发声的渠道并不多,再加上马铮这段时间忙着和苏联方面交易,所以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反驳,所以直接导致很多不明真相的外国人对八路军颇有微词,有些甚至于公开指责八路军,这让延安方面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得知消息之后,马铮当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了所谓“侨民”的真实底细,并且辅以大量的照片和实物作为证据,反驳了日本人的指责。
不过很多人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因此对于马铮所部的辩解并不买账,尤其是一些西方的媒体,对此更是如此。
对此,马铮除了一丝淡淡的愤怒之外并没有太多的表示,他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多田骏的态度。如果这个老鬼子还是像寺内寿一以及杉山元那样看重那些日本侨民的性命的话,那么此事就好办多了。反之,如果那个老鬼子不愿意就范的话,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他倒是不介意多养万余日本人,反正这些日本侨民在这里也不是光吃饭不干活的,这么多人正好给马铮所部充当免费的劳动力。
不过日军方面的变动还是让马铮颇为忧心,这段时间日军虽然没有来捣乱,但是并不等于日本人私下没有小动作。随着绥察军区的情报部门规模逐渐扩大,收集情报的能力也逐步提升,这段时间关于华北方面军的情报被大量的送到了马铮的办公桌上。
平津之战后,日军动作很频繁,到12月初,随着日本本土大批援兵的抵达,华北方面军迅速恢复了元气,而且还扩充到了12个师团另8个旅团的庞大兵力。抛开伪军不算,单单正规的日军野战部队就多达30万人。
另外日军这段时间还大力扩充伪军的数量,伪华北治安军在经受过马铮所部的打击之后,损失极为惨重,总兵力由八万余人迅速下降到不足三万人。但是经过日军的大力协助,在短短几个月内数量就从3万人迅速膨胀到了12万人。除了除了齐燮元在各地强行抓的2万余壮丁外,剩下的六万人都是日军从江南战场俘虏的***部队。
原本杉山元时代华北方面军高层认为伪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不可信任的臣服者,因此在日军大量被歼灭之后他们并未大规模的进行补充。
但是这样的恶果很快就体现出来了,随着伪军数量急速下降,直接导致日军后方占领区的治安每况愈下。日军不得不再次重视起伪军的作用,因此在多田骏上任之后便开始从那些***俘虏里挑选那些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