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兵王-第5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战落幕之后马铮要做的事情依然很多,单单那些伤员就足够马铮头疼的。由于这次大战时间长、规模大,而且囊括的地域也足够的广,所以战果一时间难以统计的完,但是伤员却是全部被送回了后方治疗,所以现在的大同、兴和、集宁、归绥等城就像是一座难民营,到处都是缠着纱布拄着拐杖的伤兵。
除此之外,这次攻占北平和天津城后收缴了日本人的不少产业,其中就包括好几个兵工厂和药品厂。马峥已经命令部队将这些工厂全部拆会归绥,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尽快让这些工厂发挥能量。
此外还要做好同国民政府防区交接的工作,不过这也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毕竟现在国民政府在华北地区的兵力十分有限,尤其是在冀南和平津一带,也就只有高树勋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几万人,根本就不是虎视眈眈的日军的对手。
再加上老蒋得知日军几十万大军积聚山东后,我们的蒋委员长当即命令卫立煌所部暂时停止向河北移动,而是命令一战区立即就地休整,积蓄力量,等到八路军同山东的日军分出胜负之后再做决定。
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冈村宁次的后手(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冈村宁次的后手(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原本马峥以为大战过后会难得的平静,但是很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双方停战之后不到一周,一种非常可怕的病毒在平津地区蔓延开来。
最先发病的是北平城内的一个三口之家,经过询问之后才发现,他们家是吃了军区分发给他们的粮食之后才发的病。
随后在马峥的命令下,北平驻军总指挥杨成武立即派人查清粮食的来源,得知分发给这家人的粮食是从缴获的日军仓库里拉出来的。
由于双方有约定,因此日军在撤离北平的时候不能携带太多的粮食,更不能损坏城内的物品,当然也包括粮食,因此马峥所部此次在北平城缴获了大批的粮食以及其他物资。
鉴于大战过后城里的粮食缺乏,绝大多数的市民都是食不果腹,马峥特意命令杨成武所部将缴获的一部分粮食分发给北平的市民们,好让他们有个过冬的口粮。
而接到马峥的命令之后,杨成武等人也不敢怠慢,当即将北平城北的的几个大仓库全都打开了,面向全市市民进行放粮。由于现在才刚刚11月底,距离明年开春还有至少四个月的时间,因此经绥察军区总部决定,给北平的市民每人分发200斤土豆和100斤玉米以及50白面。
虽然350斤粮食虽然不多,但是平均下来每人也有两斤口粮了,在这个乱世已经很不错了。唯一一点不足之处便是分发下去的全都是粗粮,每人只能分到50斤白面。
主要原因是马峥要求将绝大多数的细粮都留给部队使用,毕竟打仗得靠那些士兵们。
但是没想到的是,老百姓吃了军区分发下去的粮食之后竟然会发病,而且这种病还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仅仅几天的时间就有五六百人病倒了。
病人感染后通常会产生呕吐和剧烈的腹泻等病症,多以突然腹泻开始,继而呕吐。一般无明显腹痛,无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初为黄水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
由于严重泻吐引起体液与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出现循环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红蛋白及血浆比重显著增高,尿量减少甚至无尿。继而伴随全身肌肉张力减退、肌腱反射消失、鼓肠、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
严重者眼窝深陷,声音嘶哑,皮肤干燥皱缩,弹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状,唇舌干燥,口渴欲饮,四肢冰凉,体温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痉挛或抽搐,最后痛苦地死亡。
最可怕的是,这种病毒传染很快,但是发病之后人并不会立即死去,最起码在这三天内还没有一个人死亡。
不过剧烈的腹泻和呕吐使得绝大多数的病患身体严重虚脱,如果再不能找到合适的药物治疗的话,用不了几天这些人都得死。
最重要的是,在北平发现这种病毒之后,近郊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还没等军区的医生前去察看,昌平、密云等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感染。
事情传回大同,马峥大怒,这明显是日军的龌蹉手段。他们看到军事进攻无法打垮马峥所部,所以才使出这种下三滥的伎俩,真是可恨。
随后,马峥发现事情还要比自己想想的要严重一些,尽管这几天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死亡,但是整个华北地区已经有近十万人染病。
最重要的是,至今军区的医生们还没有找到这种病毒的传染途径,更没有找到可以治疗的药物。青霉素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这种病毒,但那时效果却不是很明显,而且还无法治愈。
在查看完归绥的犹太人聚集区之后,马峥采集了一些病毒样本进行研究,结合军医们人收集的资料,马峥发现患者的临床病症倒是和后世一种几乎被灭绝了的疾病有些类似,再结合马峥对侵华日军使用的一些细菌病毒的了解,最终马峥得出一个结论,日军用来对付绥察军区的是霍乱病毒。
霍乱这种病想必没有人不知道,这种病在后世虽然几近被灭绝,但是在没有被灭绝之前可是位列世界十大传染疾病之一。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非等大洲都出现过大规模的霍乱,甚至于有些强大的文明的灭亡都与霍乱有关
马峥一直就知道日军在用这种歹毒的东西对付中国人,历史上他们经常这样做,规模最大的便是1943年实施的“鲁西计划”。
历史上,1943年秋日军在鲁西、冀南地区发动了代号为“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鲁西作战”的霍乱细菌战,在卫河和陆地播撒了霍乱病菌,并决溃了卫河河堤,这样就涉及卫河流域的鲁西临清、丘县、馆陶、冠县、堂邑、莘县、朝城、范县、观城、濮县、寿张、阳谷、聊城、茌平、博平、清平、夏津、高唐等18个县和冀南威县、清河、武城、故城、德县、景县等县。
突然爆发的瘟疫是感染力极强、死亡率极高的流行性霍乱。瘟疫疯狂肆虐着鲁西北大平原,人们几十、成百、上千地死去,从当年8月下旬到10月下旬,仅鲁西北18县就有20万以上中国和平居民死亡。
其实从一开始当时,中国人就不认为这是一场天灾,他们一直认为这是日军处心积虑酝酿的一场惊天阴谋,是日军刻意制造的“人祸”。
不过因使用生物武器违背国际公法和人道主义,日军细菌战是在绝密状态下进行的,战役结束后又缄口如瓶,致使这一惨绝人寰的事件真相一直不为世人所知。直到抗战胜利20年后,日本细菌战犯在中国和苏联政府长期教育和政策感召下,这才主动交代这一罪行,人们才知道鲁西北霍乱是日本细菌部队制造的特大惨案。
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件事情,所以一直以来马峥都不敢放松警惕。
瘟疫的危害有多大马峥比任何人都清楚,那可是能轻易灭绝一个文明的超级病毒,丝毫不能马虎,可惜千防万防最后还是没防住,愣是让小鬼子在眼皮子底下给了他马某人一闷棍。
被这些跳梁小丑打了闷棍,马峥这心情那叫一个纠结,霍乱这种瘟疫说好治也好治,说不好治也不好治,主要是现有的药物以及医疗水平很难根绝这种传染性极高的病菌。
要说治疗霍乱最好的药物非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莫属,当然四环素也可以,不过疗效不如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那么明显。
药物治疗是一方面,但是想要彻底解除霍乱的威胁远远不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就能解决的,只要霍乱病菌一日不除,霍乱的威胁就不能算是解除。绥察军区现在是要药没药,要设备没设备,这可把马峥急坏了。
更让马峥担心的是,这显然不是小鬼子临时起意的,很可能这样的计划已经制定了很长时间,不然仓促之间冈村宁次从那里弄来那么多的病原体?
如果任由霍乱就这样肆虐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北平城就会成为一座死城,甚至于连整个绥察军区都会被累垮。
要知道现在得病的不仅仅只有普通老百姓,还有不少士兵,单单这三天的时间就有四百多士兵被紧急送进了医院。如果没有治疗的办法的话,北平危矣!华北危矣!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王启贤(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王启贤(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马峥知道事情麻烦了,什么是霍乱,不知各位是否有概念?
现代传染病学告诉我们:霍乱是有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今天被列为甲类传染病,它的特点是起病急,腹泻剧烈,同时呕吐,并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循环衰竭,是一种能够很快导致死亡的传染病。
今天霍乱仍然是全球严防死守的一种传染病,1991年在美洲大爆发,就报告了40万个病例。
现代医疗系统可以通过卫生防疫设施来阻止霍乱的流行,比如清洁水源,但是在治疗方面仍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进行补液等支持性治疗,抗生素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并且现在已经出现耐药菌株。
更何况现在还是医疗条件以及卫生条件远远比不上后世的抗战时期,这事儿要是搞不好的话,很可能会被小柜子大哥措手不及的。
无奈之下,马峥只得将军区所有的军医以及护士派往平津地区对付瘟疫,同时明令部队以及地方政府严格执行疫病报告以及隔离制度。
虽然不奢望短时间内能将瘟疫消灭,但是最起码能将其遏制住,不至于殃及其他地区,尤其是不要殃及大后方的归绥和包头,甚至于延安等地。
好在绥察军区对这样的事情是有经验的,因此,随着军区的命令的下达,整个绥察地区全都进入了紧急戒严状态,各处道路都有士兵负责把守,严格限制行人流动等等,严防死守,拒绝瘟疫大面积传染。
经过一周的努力,总算是将这场可怕的瘟疫的规模给控制住了,让其仅仅限于北平以及张家口附近,并没有危及后方的归绥和包头等地。
但是,对于北平附近百余万军民来说,依然处于死神的威胁之下,随时可能被这种可怕的瘟疫感染。
然而,一周过去了,军区的医生们除了青霉素及时给患者补充水分外,其他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依然没有找到可以克制这种病毒的方法。甚至于马峥紧急让人从军区的备用药品库中抽调了一部分链霉素过来,进行临床试验,但是事实证明依然无法克制霍乱。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感染的人越来越多,即便是在部队的强烈干预下,北平的市民们也严格执行军区制定的相关措施,但是依然没能克制住这种病毒的蔓延。
截止12月15日,北平城里报告上来的感染案例超过了12万,更可怕的是,已经出现了死亡现象。
城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了,一些抑制不住心中恐惧的市民们开始向城外逃跑。但是部队担心这些市民出去之后会将病毒扩散到其他地方,造成病毒肆孽,因此严格禁止城里的市民出城,此举遭到了老百姓的抵制。
形势越来越紧急了,如果还是无法找到办法的话,马峥都不知道该如何向北平城里几十上百万的平民交代了。
但就在这时,北平方面传来消息称,说有人声称能治疗瘟疫,但是人家有条件,想让人家出手的话,得马峥亲自来请!
尽管现在北平城里已经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死亡的阴影越来越重了,但是为了这百余万军民的生命安全,马峥还是决定去一趟北平。
当然了,此举自然是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但是马峥心意已决,任谁劝都没用。
12月18日,经过一天一夜的疾驰,马峥带着陈铁生等人来到了北平城外。
没有其他多余的寒暄,进城之后马峥直接命人带他前往城里的惠丰堂药房,而这家药房的掌柜便是声称能治疗瘟疫的人。
北平惠丰堂大药房。
后院的一个布置高雅的屋子里,马峥和一位老者隔桌相座,中间的圆桌上放着一个白瓷茶壶和两个精美的茶杯。
看了看眼前的老者,马峥沉声问道:“王老,听说您老能治疗眼下的瘟疫!这是真的吗?”
“有九层把握,但是不保证能将所有人都救活!”药房掌柜王启贤镇定地说道。
“真有九层把握?”马峥略有一些怀疑的问道。
“如假包换!”
看到马峥脸上的怀疑之色依然没有变化,王启贤再次说道:“其实,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