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奶奶在五零-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拖拉机在门口扔着,我不去看着点,回头丢了,把你男人卖了都凑不齐!”
家里门小,拖拉机进不来。虽说现在小偷少,可真要被偷了,确实一家要完蛋。宋建安只能自己去车上睡,顺便看着。
第二天,宋建安把自行车扔拖拉机上,突突突的带着林芳去上班。
同事们关心林芳家里怎么了,林芳到底没好意思把陈金花的事情说出来。
之后的几天,村子里几乎都在骂林志高家。
有一天林芳下班的时候听刘香兰说林志高和陈金花离婚了。那个敲了胖墩儿一锄头的儿子被不知道送去哪里当学徒工了。刘香兰骂了几句林志高不男人,没担当,没怎么骂陈金花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被整个村子嫌弃的恶毒女人,离婚后是怎样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大半个月后林红星一家终于从市里医院回来了。
可喜可贺,胖墩儿醒了。
林芳听到消息后和宋建安去看一下。胖墩儿头上的纱布还没拆,听红星娘说头上的骨头好像掉了一块,有一块凹进去了;还有孩子说话不利索了。医生说可能是伤到管说话的地方了,也可能是孩子被吓到了。叮嘱他们多和胖墩儿说说话。
从红星娘家出来,林芳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次的动荡过后,村子里安稳很多。平平静静中林芳的肚子一点点变大。
九个多月的时候林芳已经向厂子里请了产假。关于在哪儿生孩子,林芳和宋建安也讨论过。虽然村子里有接生婆,可林芳还是决定去县里卫生站。
这天,林芳正在院子里晒娃娃的小垫子和尿布。刘香兰端着小半盘晒干的红枣回来。
“小芳,你屋里还有红枣没有?大山家的枣晒的可真好,一个虫洞也没有,到时候熬腊八粥肯定好喝!”
腊八粥!
林芳手里的尿布突然掉了下去。
“怎么了?小芳!”
“姥姥,我肚子疼!大概要生了。快喊建安回来!”
第45章
刘香兰匆匆去门口喊了林大有回来,趁着收拾东西的功夫林大有去喊了林田兄弟。
林田赶来队里的驴车和林水一路护着林芳到了卫生站,林大有去零件厂找宋建安,鲁秀云做了糖水鸡蛋随后赶过来。
林芳发动很快,吃完糖水鸡蛋后马上被推进了产房。
宋建安满头大汗赶来的时候,林芳已经经历了一场惨绝人寰的痛生下了孩子。
“生完了?”宋建安站在门口有点难以相信。
林大有乐呵呵的推了推他,“快进去,我去买些东西。”
宋建安慌手慌脚的掀开帘子进房间,林芳还在睡,刘香兰正笑眯眯的看着床头被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孩子。
“回来了,快来看看你闺女。”刘香兰小声招呼宋建安。
宋建安看了眼床头的小襁褓愣愣的走过去,一个个黑黑红红的小猴子正睡的香甜。
这就是他闺女了?
他有闺女了!!!
直勾勾的看了会儿,宋建安到底没胆子上手去摸。
“姥姥,小芳什么时候能醒?”宋建安俯身看了看林芳见她还在睡忍不住问。
“才刚睡着,你小声点别吵着她。”
“哦。”
宋建安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简直忙的不亦乐乎。
林芳醒的时候一动不想动,又疼又累。
宋建安见林芳睁开眼忙凑过来,小心翼翼的伺候:“醒了,还疼不疼?想吃什么?要不要看咱闺女?”
“先让我看看孩子吧。”
宋建安小心的把襁褓往上挪了挪,指着闺女的小脸给林芳说自己看了一下午总结的结论,“你看,这眼睛像你,又大又亮。这鼻子像我,高高挺挺。这脸也像你,瓜子脸。这头发像咱姥姥,又多又黑。”说完了又不满意的咂咂嘴补充:“这脸皮像咱姥爷,黑红黑红的。”
坐在旁边听的津津有味的刘香兰和鲁秀云噗的笑了出来。
“你懂个什么!刚生出来的小娃娃越红以后长的越白,现在还没退干净奶皮儿!”
鲁秀云也跟着帮腔,“我家壮壮刚生下来的时候不也一样红,现在也好好的。”
林芳侧着头看了会儿闺女,越看越觉得像她。
没过多久宝宝醒了嗷嗷哭着讨食,林芳手忙脚乱的在刘香兰和鲁秀云的指导下学喂奶。
趁着刘香兰和鲁秀云出去做饭,林芳捅捅宋建安,“我要上厕所。”
宋建安转身去插上门,弯腰去床底下拿盆儿,“我刚去厕所的时候脏死了,咱们就在屋里。”
老夫老妻的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宋建安扶着林芳下了地,等她收拾好看盆儿里的水还带了红顿时吓到了,“怎么还流血?我去找医生!”
“你回来!过几天自己就没了,你别去医生跟前让人家笑话你。”
“真的啊?”
“废话!”
从厕所回来,宋建安坐在床边脸上有些古怪的问林芳:“小芳,你肚子里是不是还有一个没生出来?我看挺鼓的。”
林芳给气笑了,如果不是她现在不想动肯定扑上去挠他一通。
“你死心吧!那是肥肉!你媳妇儿以后就是个大胖子!”
反应过来自己点了火、药、桶的宋建安急急忙忙的安抚,“不胖!一点也不胖!”
“哼!”
卫生站病房紧张,第二天一早他们就被医生通知出院。宋建安借了厂里的拖拉机把一大家里拉了回来。
回到家里,林芳开始坐月子。
宋建安要上班,主力只能靠姥姥刘香兰,鲁秀云每天也会过来帮着洗洗涮涮。
这个年代好像没有满月酒,林芳从医院回来后陆陆续续有亲戚朋友上门,带块红布几个刚专门蒸的带花馒头或者一个小红包。出月子的时候娘家婆家一起吃了顿饭,也没请亲戚朋友。
宋建安有了闺女更有干劲了,整个人精神头儿都不一样了。
下了班正乐颠颠的洗闺女的尿布,刘香兰坐了过来。
“小芳那丫头这几天是不是听了什么不高兴?你开导开导她,咱家可不重男轻女,闺女儿子都一样!”
姥姥不说宋建安还真没发现,林芳这几天好像确实有点不对劲儿。
“知道了姥姥,我回头说说她。”
宋建安收拾好进了屋子见林芳正低着头逗闺女,想了想还是说:“林小芳,是不是林卫星他娘给你嘀咕必须生儿子的事情气着你了?姥姥姥爷不看重这个,老宋家也不用传宗接代,生男生女都一样!咱家不兴这个,你可别有那老思想。”
林芳连连点头,“放心!一点没有!”
“那你咋不高兴?”
“明天要上班了,不想去,不高兴。”
宋建安想了想算是接受了这个理由。
宋建安总觉得林芳生完孩子还没恢复好,哪怕出了月子上班的时候依旧车接车送。
过了小半月,这天早上吃饭的时候看到姥姥煮好的腊八粥林芳突然害怕起来。
心神恍惚的被宋建安送到厂子里,一个小时内算错了好几次帐,被跟她一起对账的周晓珊笑话了好几次。
快中午的时候厂里的大喇叭突然传来哀乐,林芳心头一跳,真的来了。
广播里带着哭腔的声音宣布完,厂子里各处传来大哭声。林芳的眼泪也跟着止不住。
周总理逝世了。
林芳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家里的,县城村子里一片哭声。林大有和宋建安去大礼堂搭灵棚,所有人对着画像哭的不能自已。
林芳上辈子的小学老师也是现在村子里的老师周丽红曾经给他们说过这个难忘的腊八节,印象太深刻,林芳一直记得。
伟大的人哪怕离开也会有人记得,像几十年后的周丽红老师,像被她教育过的孩子们。
除了他们,还有千千万万的人记得。
***
时间好似会消磨一切,几个月过去路上的人不会再突然痛哭出声。
天气一天天变暖,有一天李爱蓉拿着一份报纸进来,看完之后传给林芳几人。
林芳看到上面的标题冷汗直冒,县里在公开寻找当初那个发宣传单的人。
这些年,当初那些纸上的东西被证明了几条,随着天气变热,越来越多的人目光落在即将到来的地震上。
纸上只写了夏季,具体哪一天没写。
所有人想知道具体是哪一天。
林芳确实不知道具体时间,她记得是夏天是因为看《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的时候记得里面的人穿的很凉快,在北方只有夏天会这么穿。
李爱蓉关上门感叹起来:“真希望这个大师能站出来。”
现在的人没有穿越重生这种意识,绝大多数人认为知道这些消息的人是个能掐会算的老神仙。
“是啊!真希望他能站出来!”众人纷纷感叹了一番。
天气一天天变热,人也跟着焦躁起来。
7月末的某天深夜大地突然剧烈晃动起来,宋建安抱上胖丫拉着林芳就跑了出去,到大门口把胖丫塞到林芳怀里转身去屋子里喊林大有夫妻。
等着两人出来,一家人赶紧踉跄着跑到了不远处的大马路上。
村子里的人陆陆续续跑了出来,不少人大喊大叫或是拿着盆子敲的梆梆响提醒还没跑出来的人。
这次地震比63年那次强烈很多,没人敢回家里。
程卫国和林有福见只有几个不小心被砸了下,两人闷闷的坐在靠近村子的马路边抽烟。
“这还来真的啊!”
林有福知道他是说那张纸上写的东西,闻言深吸了一口烟屁股笑着说:“挺好。”
有人提醒总比没有强。
前些天感觉到家里的鸡狗不对劲儿,村子里大喇叭强调了好几回,这不这次大家都好好的。那边应该会更注意,也会好好的吧。
实在坐不住,程卫国和林有福拿着手电筒连夜去县城打听消息。
睁着眼睛到天亮,社员们没人回家没人上工,林芳和宋建安也没去上班,就这么坐着等县里的消息。
中午的时候程卫国两人回来了。
“提前有准备,伤亡不是很严重。”
听到这句话林芳低头埋在胖丫的襁褓里笑了起来。
真的挺好。
第46章
76年注定是让人难忘的一年。
等到一系列的动荡平静下来已经是77年。
胖丫也由一个黑红小猴子变成了白白胖胖的小丫头。
胖丫出生后宋建安把书翻遍了也没想好叫什么,看着越来越压手的闺女,干脆小名就叫胖丫了。又经历了几个月的纠结,胖丫的大名终于出炉了,宋歌,希望我们的胖丫头每天都开心如歌。
胖丫刚生下来的时候五斤多点,瘦瘦小小的像只小红皮猴子,结果没半个月,在母乳和宋建安想办法换来的奶粉的双重攻击下,小瘦猴子没半个月就越来越胖越来越胖了。
胖丫的胃口还非常好,从长牙开始每天扒着饭桌流口水,现在还不到一岁半碗小米粥加菜她能呼噜呼噜一会儿喝完。每次给她换衣服林芳都要感叹一句这丫头的大腿都快有她小腿粗了。
林芳和宋建安要上班,胖丫平时都是跟着林大有夫妻,好在这丫头乖的很,整天露着小米牙高兴的不行。
夏收过后,市里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恢复高考了!
林芳早就知道这个消息,她并没有提前做准备。
因为迷茫。
林芳前世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游,不过在高考大省这个成绩根本不够看,最后在省内读的文学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文员,偶尔会帮忙写些东西赚点外快。
现在林芳在厂里当了几年会计,这几年专业方面的知识已经自学的差不多。
林芳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再考一次大学。
纠结中,林芳突然发现她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合理的规划。以前只想着罐头厂不会长久,未来肯定会被淘汰,她肯定也会离开。改革开放后她会抓住机遇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可从哪一方面着手,林芳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过。
她果然是个胸无大志的女人!
林芳还在纠结的时候宋建安已经兴奋的决定了,他要考大学!
宋建安听师父说有好几所大学有和机械相关的专业,教授的是国内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他在零件厂学到的根本不能比。
看着宋建安拿起以前的课本埋头苦读,林芳纠结了几天突然下了决定。
她不考大学了!
她要在罐头厂窝到明年改革开放!
宋建安听了林芳的决定也没什么反应,会计专业的知识林芳在结婚前就抱着书啃透了。现在又有稳定的工作,她不想上宋建安也不强求。
林大有夫妻听了林芳的决定很高兴,在他们看来林芳在罐头厂的工作非常好,上了大学现在的工作肯定有人接替,等她毕业了说不定分配的工作还没现在好。
宋建安在努力,村里的知青们和林水这些以前毕业的人也在努力。
上了大学,国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