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焕⑹窍缯蚱笠担芄こ淌雌鹄炊枷窀龃蚴炙频摹�
“王老弟,快请进来吧,内田先生已经等你很久了。”郭培元与王瑞东亲热地握了一下手,然后便把他和他的随员一起让进了屋子。
内田悠住的这个房间颇为宽敞,坐下六七个人还不嫌挤。王瑞东在郭培元的引导下,与内田悠握了一下手,互致了问候,当然,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通过郭培元做翻译,王瑞东的一些粗鲁话经过郭培元的过滤之后,传到内田悠的耳朵里就显得文雅多了。
“王先生,按照上次你和郭先生初步商定的报价标准,池谷制作所有意与贵公司进行深入的合作,聘请贵公司作为池谷制作所部分辅机设备的分包制造商,这件事有什么变化没有?”内田悠首先问道。
王瑞东摇了摇头,说道:“这件事嘛,没什么问题。不过,我有点事得先问一下郭哥。郭哥,咱们能不能到你房间去说说?”
郭培元不明就里,以为王瑞东是打算增加一点什么条件,不便直接向内田悠说,要与他先沟通一下。他向内田悠叽哩咕噜说了几句,内田悠点点头,郭培元于是站起身来,对王瑞东说道:“那好吧,咱们先到我房间去说说。”
两个人离开内田悠的房间,王瑞东带来的两名随从自然也不便呆下去,与他们俩一块出了门,来到郭培元的房间里。郭培元关上门,笑着对王瑞东问道:“王老弟,怎么,有什么变故吗,为什么要单独跟我说?”
王瑞东的心思却似乎并不在业务上,他东张西望地在房间的桌上、床上乱瞧一气,似乎在找什么东西。郭培元有些诧异,问道:“王老弟,你看啥呢?”
王瑞东道:“咦,你上次不是说要给我带新杂志的吗?怎么我没看到。”
郭培元好悬没有被一口气给憋死,你个熊孩子,现在是什么时候,你居然还要想这件事。可这毕竟是他答应过王瑞东的事,加上一会签约还得哄着王瑞东,所以他也不便发作,只是用眼睛扫了一下另外两个人,意思是提醒王瑞东要注意一点影响。
王瑞东看出了郭培元的暗示,他不经意地挥挥手道:“他们俩都是跟我姐夫很多年的,非常可靠。”
“可是,你的杂志……”郭培元没往下说,等着王瑞东自己领悟。王瑞东带的这俩人岁数都有30多了,想必不是那种胡闹的人。如果郭培元这个时候拿出小杂志送给王瑞东,让这俩下属有何感想呢?
王瑞东却是毫不领情,大大咧咧地说道:“没事,郭哥,你带来了就给我吧,我怕等会又忘了。说实话,自从看完上次那一本,我再看什么大众电影的封面就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呃,好吧……”郭培元败了,他真觉得自己所托非人,不过转念一想,如果不是这样一个脑子里缺根筋的熊孩子,换个其他人,能有那么好说话吗?不管怎么说,现在还是先把他稳住吧,等签完约,自己就再也不跟这家伙打交道了。
想到此,郭培元走到衣柜前,拉开门,把自己的行李箱提了出来,随后便从行李箱里拿出来好几本杂志,封面上都是有着不可描述的图片的。王瑞东迫不及待地接过来,翻了几下,然后递到身边的同伴手里。那俩同伴接过杂志看了几页,然后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个人把脸一沉,大声喊道:“郭培元,你运输贩卖h色杂志,人赃俱在,现在被拘留了!”
没等郭培元回过味来,另外一人上前一步,早从兜里掏出了手铐,咔擦一下就把郭培元给铐上了。
“怎么回事?王老弟,这是怎么回事?”郭培元彻底懵圈了,这画风变得太快啊,我们京城人怎么就跟不上你们乡下小地方的节奏了捏!
先前那人说道:“郭培元,我们是市局刑警队的,根据会安群众举报,你贩卖h色杂志,毒害青少年,现在人证、物证都有了,你还有什么说的?带走!”
“什么贩卖h色杂志?我到会安来,是带日本人来和全福公司签合同的。”郭培元挣扎着嚷道,接着又向王瑞东喊道:“王老弟,王总,你倒是向警察解释一下啊!”
王瑞东呵呵一笑,说道:“傻叉,我跟那帮日本人有什么合同可签的?国家都下发了工时定额标准,我凭什么给日本人降价?除非他们照着重装办的工时来跟我谈,否则从哪来的,再滚回哪去。”
“可是,你上次不是这样说的!”郭培元怒道。
王瑞东笑道:“那是因为我看到你有h色杂志,我要举报你这个罪犯啊。上次没有公安在场,我就算举报了也没人相信。这一回我带着李队长和张警官便衣过来查证,你还真就傻呵呵地上套了,怨谁?”
“你是因为要举报我贩卖h色杂志?”郭培元欲哭无泪,“这不可能啊,我把日本人都带过来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少废话了,带走吧。”那俩便衣警察有些不耐烦了,推着郭培元就往外走。郭培元一边反抗,一边嚷道:“你们不能带我走,那边还有三位外宾等着我给他们安排呢!”
“这事你就别管了。”一名警察说道。
“对了,外宾想干嘛就干嘛去吧,你管不着了。”王瑞东得意地说道,随手从字纸篓里拣了张废纸,团巴团巴便塞进了郭培元的嘴里。
一个警察诧异道:“王总,你塞他嘴干什么?”
王瑞东道:“省得他在走廊里喊,让那几个日本人听见。”
郭培元一听更急了,他拼命地喊着“啊唔!啊唔!”,可惜嘴里被塞了东西,叫也叫不出太大声音,而宾馆的门和墙隔音一向都是非常不错的,这就意味着他再怎么叫嚷,也无法让关在屋里等他的内田悠等人察觉到。
两名警察挟着郭培元出了门,果然没有惊动内田悠等人,便直接下了楼,把郭培元塞进了警车。郭培元只觉得天昏地暗,他在心里问候着阮福根的岳母和老婆,同时也预祝王瑞东将来生孩子没有。
尼玛的王瑞东,你太缺德了,你敢说你当初要那两份杂志就是为了向警察举报吗?咦,不对,刚才你在警察面前说你只拿了一本杂志,合着你还瞒下了一本,你看我一会会不会向警察告发这件事,让你鸡飞蛋打!
不提郭培元如何愤怒得感天动地,内田悠一行呆在自己的房间里,足足等了一个小时,也没见郭培元他们回来,心里不禁起了疑心。内田悠出了房门,来到郭培元的房间门口,叩了叩门,屋里却没有任何的回音。内田悠又加重了几分力气,屋里还是一片静寂。
内田悠只觉得一股凉气从背后升腾起来,他分明记得郭培元是与王瑞东到他自己房间去私聊某件事情的,可为什么王瑞东一去不回,连郭培元都无影无踪了。就算是他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别的地方谈,至少郭培元也应当会向自己知会一声吧?难道,这次会安之行是郭培元给自己安排的仙人跳?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这种奇异的失踪呢?
可是,玩仙人跳也总得有个目的吧?对方是图财还是图别的呢?内田悠下意识地伸手捂住自己的……
“两位,出了一点奇怪的事情,郭先生和王先生同时失踪了,没有留下任何音讯。我感觉,这其中可能有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我建议我们马上返回京城去!”
内田悠回到屋里,对自己的同伴们说道。
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后门的行为
郭培元的失踪最终被证明并不是一个灵异事件。郭培元因传播非法出版物被判拘留15天,并处以若干罚款。拘留期结束之后,他便灰溜溜地返回了京城。对于阴了自己一把的王瑞东,郭培元只能是蹲在墙角画几个小圈圈诅咒他,从未想过如何报复的问题。毕竟要论耍横的能力,一个掮客是无法与一个乡镇企业家相比的。
全福公司的事情最终上了报纸,由冯啸辰请来的记者挥动生花妙笔,向读者介绍了一个坚决执行国家意志、勇于拒绝外商利诱的优秀乡镇企业的形象。王瑞东在其中也扮演了一个足智多谋、引蛇出洞的有志青年的角色。为了避免刺激外商,全福公司的名字是被隐去的,只说是海东省某企业。阮福根对此并不介意,甚至是心怀感激的。因为这种表扬对于全福公司来说并不完全是好事,他的潜在客户会从中读出一些其他的味道,进而不敢与他合作。
马伟祥、邓宗白等人也都看到了这篇报道,作为知情人,他们明白全福公司之所以“拒绝利诱”,只不过是慑于重装办的淫威而已。但知道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一只煮熟的鸭子都能够被重装办救活了,让它回归大自然,他们这些大国企还敢随便玩什么名堂吗?
内田悠也是从这些报道中才了解到了郭培元失踪的真相,他没等郭培元被放出来,便选择了向重装办妥协,答应接受重装办的价格标准。其实,这个标准也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的,中国人已经下了决心,他们再想从中找出破绽是很不容易的,与其如此,还有必要浪费时间吗?
最关键的是,重装办还向日商通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有一家中国企业已经接受了荷兰一家化肥设备企业的外包订单。欧洲人对于价格不像日本人那样敏感,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报出来的价格已经是良心价了,比欧洲自己的价格低了七成有余,这样的价格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欧洲企业同样面临着劳动力价格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重装办派出的另一支游说队伍到欧洲去走了一圈,便带回来了一批订单。
内田悠知道,仅仅是欧洲的加工订单,并不足以消化掉中国所有的过剩制造能力,还是会有一部分企业处于开工不足的状态,日方依然是有机会的。但有了欧洲的示范,中国方面的决心只会变得更大,日本企业实在是拖不起了。
包括池谷制作所、秋间会社、森茂铁工所在内的一干日本企业与重装办签订了设备分包协议,委托重装办组织中国企业为日方提供服务。除了设备制造之外,日方还提出希望中国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工程人员参加日本海外项目的现场安装和施工,对此重装办也欣然答应了。中国派遣的工人工资只有日本工人的1/3,能够极大地降低日方的设备建设成本。对于中国方面来说,这简直就是捡到了一个金元宝,因为即便是只相当于日本工人1/3的工资水平,也是国内现有工资水平的若干倍了。
这就叫双赢,这是乾贵武志代表日本化工设备协会与罗翔飞签署合作协议时,罗翔飞所做的评价。对此,乾贵武志表示了高度的赞同。
不过,在台下观摩签字仪式的人群中,至少有两个人是不这样认为的,一个是冯啸辰,另一个则是内田悠。他们虽然所处的立场不同,对于这件事的看法却有相似之处。
所谓的双赢,只是就眼下而言的。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并不只是分包业务的佣金,还有制造和安装大型成套设备的经验。日本企业的海外客户也将见识到中国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这相当于中国人借着日本企业的平台为自己做了广告。等中国自己的技术成熟,中国企业将可以甩开日本企业,单独承揽业务。可以这样说,日本企业是手把手地教会了中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他们迟早要输的。”冯啸辰在心里冷冷地说道。
“我们迟早要输的。”内田悠无奈地叹息着。
是的,但凡有一点别的办法,内田悠也不希望这样去培养自己的竞争者。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在海外竞争力日渐下降的同时,由于游资的涌入,日本国内的房地产和股市不断高涨,包括内田悠自己的老板在内,许多实业界的大佬们都已经把精力转向了虚拟经济,根本无心关注实体经济的兴衰。请中国企业代工,就是他们放弃实体经济的一个步骤。日本在实体经济上的衰落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了。
外包业务的事情已经进入了正轨,冯啸辰也就不需要再去操心了。事实上,他也得花点时间操心一下自己的事情了。这天下课后,于蕊把他拉到一边,向他透露了一个消息,顿时把他惊得目瞪口呆。
“老幺,我问你一件事。”于蕊表情严肃地说道。
于蕊是战略所84级研究生班的老二,她原本是体改委的一名处长,是带职读研的。平日里,于蕊与大家的关系都不错,还经常会从自己家里带一些好吃的东西来给谢克力、祁瑞仓等脱产的同学改善伙食,颇有一些大姐的样子。冯啸辰与于蕊的关系更是非常亲近,平时说话都是挺随便的。
“于姐,什么事情啊,怎么这么认真?”冯啸辰嘻嘻笑着问道。
于蕊没有笑,她问道:“你对象是不是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
“是啊。”冯啸辰答道。
“她原来是不是一个电焊工,只有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