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第4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辛未听到这个回答,却并没有什么兴奋的感觉。他打心眼里都不希望装备公司拿到这四套订单,这其中自然是由于王根基逼着他打的那个赌,虽然他并没有接受这个赌约,但他依然不想输。他对王根基、冯啸辰都充满了恶感,不希望看到他们得意洋洋的样子。
“我觉得,内田先生还是慎重考虑一下这件事情为好。”赵辛未讷讷地说,“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的事情,而是有可能让中国获得一个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未来对于池谷制作所等日本企业,会构成严重的威胁。”
第六百八十九章 拿错剧本了
圈套,这一定是一个圈套!
听到赵辛未的话,内田悠猛然警醒起来。多年做销售培养起来的素质,让他能够保持住平静,但他的一双眼睛却盯住了赵辛未,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形容猥琐的中国官员,绝对不像郭培元说的那样,是什么精神日本人,他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反串黑,是冯啸辰派来试探自己底牌的。
“赵先生,谢谢你对我们的提醒,事实上,我们从一开始就不认为中国企业能够成为日本企业的竞争对手,否则在0年前我们是不可能向中方转让技术的。我们和中国企业并不处在同一个竞争层次上,池谷制作所刚刚接到了意大利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订单,这一个订单的利润就超过了阿根廷项目里四个订单的利润,你认为我们会对阿根廷这样的小项目感兴趣吗?”
“可是,我觉得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一旦他们进入了国际市场,对日本企业是会造成影响的。”
“不不不,我们丝毫也不担心这件事……”
“我觉得可以担心一下……”
“这个真的不用担心……”
“这个真的值得担心……”
坐在旁边的菊池十郎都听傻了,这俩人是不是拿错剧本了?内田悠拼命地说不在乎中国企业对自己形成竞争,而赵辛未却不断地警告他要小心这种情况,你们俩到底谁是日本人,谁是中国人呢?
对于内田悠来说,赵辛未越是这样说话,他就越相信赵辛未是来套他的话的。很显然,冯啸辰现在对于池谷制作所会让渡技术一事存着极大的怀疑,所以才派出赵辛未来进行试探。如果自己流露出一点不想发放许可证的意户有没有对你们的产品质量提出质疑?”
“这个倒是没有。”刘旺说,“我们在电话里询问过对方,对方表示这起故障完全是因为他们操作上的原因,与我们没有关系。不过,他们希望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把替换的底架梁和其他备件运过去。他们那边的工期非常紧,一台挖掘机趴窝,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
第六百九十章 自己摆的乌龙
“冯总,你可真是冤枉我们了。”
林北铁路分局,副局长宋洋听完冯啸辰的要求,便苦着脸喊起冤来了:
“林北重机是我们林北最大的企业,在整个北宁省也是数一数二的,我们作为北宁省的铁路分局,怎么可能不重点保障林北重机的运输需求?但你问问刘厂长,这件事到底是我们的问题,还是林北重机自己的问题。我们运输部门也有自己的难处,林北重机也该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吧?”
“刘厂长,这是怎么回事?”冯啸辰把头转向了陪他同来铁路分局的刘旺,诧异地问道。他是一听说林北重机遇到运输上的难题,便赶紧让刘旺带他到铁路分局来的,有些事情还真没有问得太清楚,现在听宋洋一说,他敏感地意识到,这其中似乎还有一些隐情。
刘旺脸色有些尴尬,解释说:“这件事吧,的确是我们做得有些不妥,不过也不能怪我们。上个月,西班牙那边的客户发来传真,说是他们的挖掘机在使用的时候不慎摔了一下,行走机构损坏了。我们技术处的同志根据他们传过来的照片分析了一下,确定是履带架损坏……”
冯啸辰打断了他,问:“等等,你不是说底架梁吗?”
刘旺苦笑道:“问题就在这了。我们当时判断的是履带架损坏,所以就请宋局长紧急协调了一个车皮,运了一套履带架到红山港,然后海运送到西班牙。我们这边的维修人员坐飞机赶过去,到那一看,才知道坏的根本不是履带架,而是底架梁,发过去的履带架根本就没用。”
宋洋向冯啸辰耸了耸肩,那意套话之后,露出一脸为难的神色,说:“但是,宋局长,你也知道的,这套底架梁,是给西班牙客户运输的。如果耽误了时间,影响的不仅仅是林重的声誉,更是我们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声誉。我们的装备制造业能够冲出亚洲,进入欧洲市场,意义之大,我想宋局长也是清楚的。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也不会专门跑过来替刘厂长他们求情了。”
宋洋也叹气了,他说:“冯总,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其实,这种涉及到出口的事情,慢说你不远万里亲自从京城过来联系,就算是林重自己过来说,我们也是应当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的。可现在我们的运输任务实在是太紧张了,我们林北分局手里掌握的机动车皮,一个月也就是十几个,现在都已经分配出去了,这些车皮有的是运送救灾物资,有些是涉及到国防任务,你说我能压哪个?我跟刘厂长他们也说过,不是我不帮忙,实在是这个月的车皮都分配完了,要给林重安排,怎么也得等到下个月了。”
“可是,我们客户那边已经耽误了一个多月,就算现在发货,走海运还要一个月,实在是没时间了。如果我们再等一个月的车皮,那前前后后就是三个月时间了。”刘旺说。
宋洋说:“这个我真是爱莫能助,北方铁路局给我们分配的车皮就这么多,我也变不出来,除非铁路局能够临时给我们增加一个车皮……”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不经意地向冯啸辰和刘旺瞟了一眼,然后便微笑着不吭声了。
合着是在这等着我呢。
冯啸辰算是明白了,他甚至猜到,刘旺和宋洋没准是串通起来唱了一出双簧,目的就是请他冯啸辰出面,去找北方铁路局联系机动车皮。
中国是一个短缺经济的国家,许多资源都处于短缺的状态,需要通过计划进行调配。但有一句俗话说得好,计划不如变化快,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在手上掌握一些所谓的“机动指标”,以便应付各种计划外的变化。
机动指标的用途,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遇到紧急或者重大的事项,比如说救灾、国防之类的;二是用于平衡各种关系,比如某个领导或者某个部委打个招呼,掌握资源的部门不能不给面子;至于第三,那就是给各级单位用来交换一些好处的,比如说给当地政府一些指标,用来交换几个重点中学的名额。顺便说一句,当地政府手里的重点中学名额,同样属于一种“机动指标”,也是可以拿出来交换的。
具体到车皮,也是这种情况。铁道部手里会有一些机动车皮,下面的铁路局、分局、站段等,同样有一些机动车皮。林北分局的机动车皮用完了,但上面的北方铁路局还有车皮,是可以调配给林北分局的。要让北方铁路局拿出车皮来,就需要有足够份量的领导或者单位去联系,拿出人情或者利益作为交换。林北重机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也没什么可以用来交换的好处,所以只能向冯啸辰求助。
那么,冯啸辰有没有这么大的面子呢?答案是肯定的。铁道部要修铁路,而修铁路涉及到的装备多如牛毛,什么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铺路机、架桥机,还有制造铁轨的各种加工机械,比如什么重轨铣床、磨床等等,这其中有一部分是国内无法制造的,需要依赖进口,但绝大多数的装备还是必须立足于国内,而这就是装备工业公司的事情了。装备工业公司如果能够全力支持铁道部,敦促国内装备企业积极开发和生产各种铁道装备,铁道部的工作就会更好做,反之,许多铁路建设项目就要拖延了。
事实上,这些年装备工业公司与铁道路下属各工程局和制造企业的往来非常多,两边可以算是“关系户”了。以装备工业公司的面子,找北方铁路局要几节车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当然,冯啸辰也明白,刘旺把他请到林北来,显然不仅仅是为了一节车皮的事情,而是要请他帮忙与北方铁路局接上关系,这样未来林重就可以自己去与北方铁路局接洽,获得一张长期的“饭票”。
这样的要求,冯啸辰也是无法拒绝的。毕竟林重是装备工业公司联络的重点企业之一,帮助林重解决运输问题,也是装备工业公司的职责。他前面也说过,林重能不能及时把底架梁运到西班牙,关系的是整个中国制造的声誉问题。慕尼黑展会上,各家国外企业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采购了中国制造的装备,如果因为售后服务跟不上,导致国外企业对中国装备失去信心,这个损失可就大了。
“这样吧,我让人和铁道路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从部里安排一些机动指标下来。不过,刘厂长,这一次的事情,你们要引以为戒。机动指标再多,也架不住你这样浪费啊。”冯啸辰对刘旺说。
第六百九十一章 亚欧大陆桥
和铁道部联系这种事情,用不着冯啸辰亲自出面,公司协作部就是干这种事情的。冯啸辰在林北给王根基打了个电话,王根基在电话那头拍着胸脯,声称此事很简单,他立马就能办成。冯啸辰知道王根基的能量,于是也不再操心。当天晚上,由林北重机做东,宴请冯啸辰和林北铁路分局的一干官员,大家在酒桌上谈笑风生,自不必细说。
到了第二天,王根基打来电话,说铁道部方面有回复了,却不是直接答应调配车皮,而是派了一位名叫田兴的运输局副局长亲自前往林北,要与冯啸辰面谈,至于面谈的内容,王根基就不得而知了。
“应该是好事吧,他们那边那个主任给我回电话的时候,还是挺客气的。”王根基在电话里说,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郁闷,显然是觉得自己的牛皮吹得太大,现在没有兑现,有些没面子了。
“没事,对方专门派人到林北来跟我谈,应当是有一些合作的想法吧,见面谈谈更好。”冯啸辰这样安慰王根基,同时在心里犯着嘀咕,就这么几节车皮的事情,犯得着派人跑到林北来谈吗。真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等自己回了京城再谈,不是更合适吗?
田兴来得很快,几乎是冯啸辰还在和王根基通电话的时候,田兴就已经到了林北。宋洋从林北铁路分局给林重打电话,询问冯啸辰的位置,冯啸辰表示自己可以前往分局去见田兴,对方却表示不用麻烦冯啸辰的大驾,田局长正好也打算实地去了解一下林重的运输任务,双方安排在林重会谈就好了。
既然宋洋这样说了,冯啸辰也就不勉强了,他让刘旺在林重开了一间大会议室,好好装饰了一下,又采办了各色水果和饮料,做出一个隆重接待的架式。这边刚刚安排好,那头林北铁路分局的小车已经到了,田兴在宋洋的陪同下,呵呵笑着走下车,与前来迎接的冯啸辰、刘旺等人热情握手问候。
田兴与冯啸辰并非第一次见面,不过距上一次见面也已经有好几年,于是难免要寒暄几句,说点诸如体重增减、气色好坏之类的废话,其实大家互相之间也记不得对方是胖了还是瘦了,反正这种话说错了也无伤大雅。
“我们这点事情,还劳田局长大老远亲自跑一趟,实在是让人过意不去。”冯啸辰笑着对田兴说。
田兴摆摆手,说:“冯总客气了,其实我也不是大老远来的,而是正好在北方局和他们谈事情,部里跟我说有这么一回事,我想距离也不远,再加上有好几年没有见到冯总了,这不就搭了个便车过来了吗。”
冯啸辰这才恍然,原来对方并不是从京城过来的,而是正好在这一片视察工作,顺便过来与自己谈谈。铁路部门就有这样的便利,想去哪都有顺路车。到了田兴这个级别,上车自然是软卧加小灶待遇,还真说不上有啥辛苦的。
一干人客套完,在刘旺的引导下,进了办公楼,来到会议室,分宾主落座。因为田兴主要是冲着冯啸辰来的,所以冯啸辰也就坐在主人这方的中间位置,刘旺坐在他的旁边。对面除了田兴、宋洋之外,还有几名铁路上的工作人员,田兴也都一一给冯啸辰做过了介绍。
“我这次到林北来,主要是来协调林重的出口配件运输问题的。听林北分局介绍,林重的这类运输要求不少,而且经常涉及到超大部件的运输,对时效的要求也非常紧,运输局认为,我们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避免一事一议,这也是为装备工业走向世界保驾护航的需要嘛。”
在双方互相致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