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工-第4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内隆吉把中国企业有意收购秋间会社的消息透露给了乾贵武志,而隐瞒了中方的出价,声称中国人愿意不惜代价地获得秋间会社的技术专利与生产设备,请各位日本同行斟酌。
米内隆吉在业内浸淫多年,当然知道这个消息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
中国的化工设备工业是整个西方工业界的徒弟,在诸多老师中间,日本企业的贡献是首屈一指的。但这位徒弟成长起来之后,便开始挑战老师的权威了。欧美企业的产品线更高端,中国人一时还不敢觊觎,日本一向是高中低端通吃,中国人便欲争夺日本人霸占着的中低端化工设备市场,并且已经屡屡得手。
日本人能够把欧美企业从中低端市场上赶走,靠的是低廉的生产成本。而中国人抢日本人的市场,靠的是比日本人还要低廉的成本。日本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要想把劳动力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压到如中国企业一般的水平,完全是做不到的。日本企业只能靠着技术上的优势来压制中国企业,维持自己的市场份额。
年代的时候,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实力存在着严重的低估,为了获得中国市场,经常会答应“技术换市场”的要求,向中方转让一些技术。等发现中方凭借这些技术发展起来之后,日本企业向中国转让技术就变得谨慎多了,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几乎就是千金不换。
秋间会社是一家老牌化工设备企业,手里掌握着大量技术专利,还有很多秘而不宣的技术诀窍,如果这些技术落到中国企业手里,中国企业就会如虎添翼,在市场竞争中给日本企业以更大的压力。秋间会社已经濒临破产了,国际竞争之类的事情,与米内隆吉及其他股东都没有关系。但池谷制作所、森茂铁工所等等企业还要混下去,他们怎么可能坐视秋间会社的技术落到中国人手上去呢?
如果不希望我的技术落到中国人手上,那么诸君就开个价吧。
这就是米内隆吉的想法,他要让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互相竞价,以便把秋间会社卖出一个好价钱。至于说与其他日本企业的香火之情,那就呵呵了,日本人啥时候在乎香火之情了?
“各位,我并不想把企业卖给中国人,秋间会社有着辉煌的过去,我不希望它落到中国人手上。”米内隆吉发话了。
“可是,我们听到的消息是,你已经在和中国人接触了。”森茂铁工所董事长川端弘嗣反驳道。
米内隆吉点点头,说:“川端君说得没错,我的确是在与中国人接触,而且我们双方已经就价格问题进行过比较深入的探讨,对方流露出了很强的收购意向。”
“可是,你没想过这样做会对日本化工设备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吗?”川端弘嗣问道。
米内隆吉咧开缺了牙的嘴冲众人狰狞地一笑,说:“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如果诸位愿意接手秋间会社,哪怕价格比中国人的开价低2%,我也会接受的。”
“中国人的开价是多少?”池谷制作所销售总监内田悠沉声问道。
“6亿日元。”米内隆吉大言不惭地说,其实这个价格是他向郭培元开的价,郭培元还的价只有这个数字的1/3。
“这不可能!”川端弘嗣第一个跳起来了,“秋间会社现在的价值,连1亿日元都不到,中国人除非昏了头,否则他们出到2亿日元都是失败的。”
“谁跟你说的!”米内隆吉把脸一沉,“秋间会社虽然经营上出了点问题,但我们的固定资产还在,还有我们的无形资产。我们请评估事务所做过估价,光是无形资产的部分,就价值3亿日元以上,而这些无形资产,中国人是极其看重的。”
“你说的无形资产,也包括了共享专利池里属于我们的那些专利吧?”内田悠问。
“当然。难道池谷公司打算撤出专利池吗?”米内隆吉反问道。
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可以说每个环节都涉及到专利的应用。一家企业要生产一台设备,可能要用到几十家企业的专利,如果每个专利都要通过谈判来获得授权,那企业就别干活了,光是起草授权文书就能把企业拖死。为了减少专利上的交易成本,一些企业会联合起来,各自拿出自己的一部分专利,形成一个共享的专利池,大家都可以用池子里的专利,只要支付一个统一的专利使用费即可,不需要逐个地进行专利谈判。
秋间会社与池谷制作所、森茂铁工所等一干化工设备企业之间,就有若干个这样的专利池,秋间会社可以通过这个机制,使用池谷、森茂等企业手里的许多专利。如果秋间会社被中国企业收购了,那么就意味着收购方也可以使用这个专利池里的专利,池谷、森茂对于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就会消失殆尽。
“不,这是不可能的!”川端弘嗣咆哮起来,“如果秋间会社被中国人收购了,那么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把秋间会社从专利联盟中踢出去,我们绝对不会允许中国企业使用我们的专利。”
米内隆吉呵呵一笑:“川端君,你们打算如何弥补秋间会社离开后的专利缺口呢?”
“这……”川端弘嗣无语了。专利池是一个共享机制,秋间会社用了森茂铁工所的专利,反过来森茂铁工所也用了秋间会社的专利。如果把秋间会社踢出去,那么属于秋间会社的那些专利也就被踢走了,森茂铁工所拿什么来替代这些专利呢?
森茂铁工所的产品设计,都是默认了能够使用秋间会社专利的。如果突然宣布这些专利不能用了,森茂铁工所的许多产品都要重新设计,这其中还涉及到了模具、夹具、生产工艺等等的改变,可真不是撂一句硬话就能够解决的。
“米内君,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一个真实的报价。恕我直言,6亿日元的价格,我相信中国人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你愿意以什么样的价格,把秋间会社转让给我们大家。”内田悠说道。
第七百零九章 太便宜了
“400亿。”
“这不可能,我们最多能够出100亿。”
“350亿,这是我们的底线了!”
“120亿,如果我们能够联系到五家企业共同出资的话。”
“320亿!”
“125亿!”
“……”
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讨价还价,一方存着讹诈的心理,想让自己的同行多出钱,而另一方则是一盘散沙,虽然知道这件事对自己有影响,却又想着它对其他企业同样有影响,为什么自己要出头来解决。两边都没有解决问题的诚意,这种谈判还能有什么用处?
乾贵武志是会议的召集人,但同时又是这个会场上最透明的。因为协会这种组织本身就是一块擦桌布,人家需要你的时候,还能把你拿起来当一回事,人家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只能乖乖呆在桌子底下,没准还会被谁踩上一脚。看到会场重新陷入了口水战,乾贵武志只能长叹一声,宣布暂时休会,大家回去思考一下,然后再做决定。
“内田君,我们必须想个办法,绝对不能秋间会社落到中国人手里去。”
走出会场的时候,川端弘嗣拉着内田悠商量道。
“能有什么办法?”内田悠问。
“也许,我们应当多联合几家企业,把秋间会社买下来。”川端弘嗣说。
内田悠冷笑说:“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凑出300亿日元,买下秋间会社?”
“300亿肯定是不行的,我觉得努力一下,150亿,应当能够打动米内隆吉。”
“可是,我们花150亿买下秋间会社有什么用?仅仅为了它的那几个专利吗?”
“如果这些专利落到中国人手上,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可就不止150亿了。”
“在损失发生之前,我们能说服我们的股东吗?”
“……我觉得,或许能吧。”
川端弘嗣的声音已经弱得听不见了。股东们是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吗?如果是为了森茂自己的事情,让公司出点钱,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股东们或许是能够同意的。收购秋间会社,对森茂来说看不到任何直接的利益,而中国人收购秋间会社,对森茂的威胁也是潜在的,并没有变成现实。在这种情况下,让股东掏出真金白银来止损,川端弘嗣自认没有这样的能力。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米内隆吉是不会接受150亿的开价的。他所以要让我们开价,不过是想拿这个价钱去作为与中国人谈判的砝码。你别听他说愿意接受一个比中国人出价低20%的价格,我敢打赌,真到大家竞价的时候,哪怕中国人愿意比我们多出1日元,米内隆吉也会毫不犹豫地把秋间会社卖给中国人。”内田悠冷冷地说。
川端弘嗣回忆了一下米内隆吉一贯的为人,不由也黯然地点了点头。日本人讲规则,重合同,凡事一板一眼,背后所隐藏的是一种动物性。西方国家称日本为经济动物,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动物,就是一切都以利益为导向,不存在任何伦理、道德以及人情方面的考量。在出售秋间会社这个问题上,米内隆吉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卖出一个高价,至于是中国人收购,还是日本人收购,并不在米内隆吉思考的范围之内。内田悠作为与米内隆吉合作多年的老伙计,对他的了解是非常深入的。
“这么说,我们绝对没有办法了?”川端弘嗣问。
内田悠摇摇头,说:“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手是秋间会社真的被中国人收购了,我们要及时建立起新的专利壁垒,不能让中国人打进我们的大酬劳。另外一手,那就是请通产省出面来阻止这桩交易,最起码,要阻止中国人获得秋间会社所拥有的关键专利。”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那就拜托内田君了。”川端弘嗣向内田悠深鞠一躬道。
“我能做的,也只是延缓一下日本的衰落罢了。”内田悠凄凉地说。
米内隆吉离开化工设备协会,回到公司,马上就给郭培元打了电话,告诉他说日本的几家化工设备厂商已经答应联手收购秋间会社,出价达到了400亿日元,中国人如果想要得到秋间会社,至少要拿出450亿,否则免谈。
郭培元又岂是好骗的人,他先是哼哼哈哈地向米内隆吉表示了祝贺,接着便说自己联系的中方买家经济实力有限,要拿出这么多钱恐怕不现实,如果价钱能够低一些,倒还有希望。
两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隔着大海在长途电话里打起了机锋,最近达成了一个初步意向,即双方都认可250亿日元左右的收购价格,郭培元应当在这个价格基础上,为秋间会社找到接盘侠。
“250亿日元?”
在装备工业公司的总经理办公室里,冯啸辰笑呵呵地看着前来通报情况的郭培元,用略带调侃的口吻重复着米内隆吉的出价。
“是啊,我觉得这个价格应当是对方的心理底线了。冯总,米内隆吉跟我说,日本的那些化工设备企业,像池谷啊,森茂啊,都不希望中国企业接手秋间会社,所以他们准备联合收购秋间会社。具体出价我不太清楚,但米内隆吉报出的250亿日元,应当是有一些底气的,咱们如果不答应,他或许就会把公司卖给日本国内的企业了。”郭培元规劝道。
冯啸辰笑笑,说:“老郭,你有一点搞错了,那就是我们其实并不是很想买下秋间会社。他的那些专利倒是值几个钱,但要让我们花大价钱就没必要了。更何况,现在正在搞金融危机,咱们国内的资金非常紧张,在这个时候花200亿日元去买一家破产的日本公司,经贸委那边也是很难通过的。”
“您是说……200亿?”郭培元咂舌道。
“对,就是200亿。”冯啸辰说,“250亿是想都别想的事情,有这些钱,我砸给化工设计院,他们也能把这些专利给开发出来了。200亿是最多的,就算是这个价钱,我还得让人去评估一下才行呢。”
“好吧,那我再去和米内隆吉说说吧。”郭培元郁闷地应道。唉,掮客这个职业真不是人干的,两边的出价差得这么大,让自己怎么去说呢?
送走郭培元,冯啸辰来到了公司小会议室,在那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都是冯啸辰的老熟人,分别是包成明、阮福根、姚伟强、韩江月、杨海帆等。这一次赴日本去收购破产企业,冯啸辰没有让大型国企参与,而是联络了一批私营企业家,打算让他们以民间的身份去进行收购,以避免国际政治上的敏感性。
“郭培元来了,他说米内隆吉的开价是250亿日元。”冯啸辰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笑着向众人通报道。
“这个姓郭的,果然还是个汉奸!”阮福根一听就恼了,他是险些被郭培元坑过的人,最初一听说郭培元掺和进了这件事,他就浑身不痛快。
冯啸辰向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