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国重工 >

第497章

大国重工-第497章

小说: 大国重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啸辰说:“我当然知道。感谢国家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也会努力提高技术水平,绝对不会辜负了国家给我们创造的有利条件。”
    t,也就是世界贸易组织,其实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高大上,它不过是我们寻常所看到的菜市场的国际版本而已。世界贸易组织是各国就贸易问题进行讨价还价的场所,每个国家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利益而加入世贸组织的,如果有一个国家标榜自己加入世贸组织的目的是为了自由贸易的崇高理想,要么他自己是傻瓜,要么就是他把其他国家当成了傻瓜。
    中国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这场“复关”谈判持续了十几年时间,最终以关贸总协定无疾而终宣告结束。关贸总协定改成了世贸组织,中国的复关谈判也就转变成了入世谈判,这一谈又是好几年的时间
    入世谈判所以艰难,在于谈判双方各有各的诉求,每一方都希望能够从对方获得最大的好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的损失。对于中国来说,入世的最大诉求就是能够让自己制造的廉价消费品毫无障碍地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则希望中国开放汽车、工业装备、金融、文化产品等市场,以便他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从中国攫取超额利润。
    在谈判中想不付出代价就获得好处,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有许多需要保护的重要领域,如果每个领域都坚持不向国外开放,那么国外自然也不会向中国开放市场,中国也就没必要进行入世谈判了。要保护一些领域,就必须牺牲另一些领域,这是谈判中最起码的常识。
    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相对西方国家来说技术上仍然是落后的,如果全面开放这个世界,西方的工业装备就会蜂拥而入,把中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装备制造业冲垮。为了保护装备制造业,国家放弃了不少权益,包括开放一部分农产品市场、承诺向国际市场出口稀土等资源,这都是必要的交换条件,不是哪个龙傲天发一发王八之气就能够豁免的。
    关于这些情况,冯啸辰当然是非常了解的。事实上,关于需要保护的装备领域的清单,就是由装备工业公司向t谈判小组提供的。有些装备中国的制造技术已经能够与西方国家齐肩,就没有必要列入保护范围了,需要保护的项目越少,国家付出的代价也就越小。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当王振斌说t谈判官员要与冯啸辰探讨一些问题的时候,冯啸辰便乖乖地赶到发计委来了,他说t谈判与自己无关,也不过就是随便说说罢了,其实他也知道t与装备工业的关系实在是太紧密了。
    正说话间,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一名工作人员带着几名官员走了进来。为首的一人看到冯啸辰,赶紧上前来与他握手,一边还客气地说道:“冯总,抱歉啊,把您请到这里来了。”
    冯啸辰定睛看去,原来对方正是外贸部的司长徐振波,与冯啸辰也是老朋友了。冯啸辰一边与对方握着手,一边笑呵呵地应道:“原来是徐司长,幸会,幸会。”
    “原本我应当到装备公司去拜访冯总的,但因为这件事情和发计委也有一些关系,还需要请王司长也参加会谈,所以只好冒昧地请王司长提供了一个场地,把冯总请过来了。”徐振波解释道。
    冯啸辰道:“瞧徐司长说的,王司长是我的老大哥,到他这里来谈事不是很正常的吗?就算徐司长不召唤,我也会经常来向王司长汇报工作的。”
    “老幺,你这嘴皮子可是比过去利落多了,两句话说得我这个老大哥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好了。”王振斌用手指着冯啸辰,无奈地说道。
    这几个人都是司级干部,冯啸辰是企业里的干部,照理说是地位更低一些的,但王振斌和徐振波都知道他深得上级领导的欣赏,在装备制造领域里颇有人脉,属于不容小觑的青年才俊。此外,冯啸辰还刚刚被吸收进了经贸委党组,离副部级也就是一步之遥,而王振斌和徐振波的岁数都大了,估计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结合这些情况,两个人对冯啸辰自然是要多一份恭敬的,这也算是“莫欺少年穷”吧。
    寒暄过后,宾主分别落座,开始会谈。王振斌作为主人,先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欢迎辞,接下来,就是徐振波发言了:
    “王司长,冯总,今天麻烦你们二位,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部长让我来听取一下你们的意见。我们目前正在就加入t的问题与美国进行谈判,美方提出希望我们大幅度降低成品油的进口关税,以便使美国生产的成品油能够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而在此之前,发计委曾经提出希望维持对成品油的保护,以免我国的能源供应被国外势力操纵。我想问问你们二位,对于这件事有什么进一步的考虑。”

第七百三十五章 规模经济
    成品油是相对于原油而言的,是指原油经过加工之后形成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此外还包括利用生物质合成的乙醇汽油、生物柴油等。
    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缺乏的国家。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年代里,国内石油消费较少,因此有限的石油出产还可以用于出口,以换回宝贵的外汇。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对于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石油出口逐渐减少,至90年代前期,中国已经变成石油净进口国,而且进口数量逐年递增。
    中国的石油进口分为原油和成品油两部分,目前二者的进口数量基本持平,都在2000万吨左右。将原油加工至成品油,是一个高附加值的过程,进口成品油相当于把这部分价值送给了国外的炼油企业,对中国来说显然是吃亏的。但国内炼油企业的产能有限,无法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所以国家不得不进口相当数量的成品油。此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国内炼油的成本比发达国家要高出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品油运到中国来,加上运费仍然比国产成品油便宜两成以上,这使得走私成品油一度成为非常有利可图的业务。
    为了保护国内炼油企业,国家对于成品油进口采取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包括进口配额以及高额的关税,在关税的保护下,进口成品油的价格与国产油持平,国产油才有了生存的空间。
    对于中国的成品油市场,西方国家一直都虎视眈眈,于是在入世谈判中,取消成品油进口配额以及降低关税就成为重要的一个条件。石油部门对此当然是大力反对的,原因无它,如果放任国外的成品油进入中国市场,石油部门下属的那些炼油厂起码有一半要破产,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但如果要坚持对成品油的保护,就意味着必须要放弃其他产业的利益作为交换,而其他产业也同样重要,手心手背都是肉,让国家舍弃哪块利益呢?
    外贸部把这个问题提交给了国家发计委,发计委也是倍感为难。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早些年国家外汇短缺的时候,石油出口几乎是撑起了国家外贸的半边天,多少国家急需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都是用石油换来的,而石油部门也因此而获得了强大的话语权。这些年,国家的创汇能力提高了,石油也从出口商品变成了进口商品,石油部门在国家的发言权有所下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发计委要动石油部门的奶酪,还是要掂量掂量的。
    “成品油行业是必须要保护的。成品油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成品油供应关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战争时期更是直接影响到军队的作战能力。这样一个部门,如果完全被国外控制,对于咱们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王振斌说。
    徐振波问:“王司长,你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大幅降低成品油的进口关税,那么这个市场就会被国外控制?”
    “基本上是这样吧。”王振斌说,“发达国家的炼油技术比我们先进,他们的炼油成本比我们低得多,国内的炼油企业所以能够维持下去,全是因为关税的保护。如果这层保护取消了,咱们国内的炼油企业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啊。”
    “你们是不是太悲观了?”徐振波说,“这次我们进行入世谈判,需要放开的行业可不只有成品油这一个。我们做过一些压力测试,证明大多数行业在初期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但适应了之后还是能够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咱们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比西方发达国家要低得多,这是我们的竞争优势。如果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完全能够抵销国外的技术优势。”
    王振斌说:“炼油行业和你说的那些行业不同。炼油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优势在这里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生产技术和规模才是最为关键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发计委做过一个调研,目前咱们国内的炼油厂最大生产规模也不到年产1000万吨,单系列生产能力超过年产500万吨的只有两套,而国外已经有年产3000万吨的装置,单系列加工能力可以达到年产1250万吨以上。去年全球炼油厂的平均加工能力是558万吨,而我们的平均规模只有118万吨,有些小炼油厂年产不到20万吨。你们是知道的,现在都讲究规模经济,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咱们的炼油设备规模比人家小得多,成本怎么可能不高呢?”
    徐振波皱了皱眉头,说:“也就是说,咱们的炼油企业先天不足,是肯定竞争不过别人的。如果放开这个市场,咱们就只有交枪投降这一条路了。”
    “交枪投降这个说法不太好听,不过的确是如此。”王振斌说。
    “冯总对此有什么看法呢?”徐振波把头转向了冯啸辰。他知道,王振斌把他约过来,又把冯啸辰也约了过来,显然不是让冯啸辰来当听众的。眼前这个问题,或许只有冯啸辰能够找出破局的方法。
    冯啸辰听王振斌报了一堆数据,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了,他笑了笑,说:“老王,最少在五年前,我们装备工业公司就向当时的国家计委打过报告,要求停止上马年产100万吨以下规模的炼油设备,新上马项目必须是年产500万吨以上的设备。国家计委对我们的报告倒是给予了支持,但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行动,各地新上马了许多100万吨的小型装置。到了现在,你跟我说炼厂规模太小,缺乏竞争力,有什么用呢?”
    “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王振斌没好气地呛道,“五年前,国家是个什么形势?一套年产500万吨以上的设备起码是60个亿,谁能拿得出来?100万吨的小型装置效率低、能耗高,这都是缺点,但它也有好处啊,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一个省就能够支撑得起,不需要国家出钱。那时候全国上下都缺油,不是这些小装置撑着,咱们能坚持到现在吗?”
    冯啸辰无语了。他不得不承认,王振斌的话是有一些道理的。几年前,国内成品油供应非常紧张,而要新建大规模的炼油厂,国家又承担不起这么大的投资。于是,国家计委只能允许各地“土法上马”,搞一些小规模的炼油厂。这些小炼油厂生产成本高,浪费大,但的的确确生产出了成品油,使国家不必花费巨额外汇进口成品油。这些年中国经济保持了8%的年均增长率,这些小炼油厂的贡献也是不容低估的。
    其实这样的事情又岂止是在炼油行业呢?钢铁行业的情况也是如此。经济发展了,钢材需求骤增,国内的钢材供应不足,而要进口钢材又要使用宝贵的外汇。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大搞小钢厂,用在欧美国家已经淘汰的小型设备进行生产,以严重的污染和巨大的浪费为代价,满足了各行各业的钢材需求。后世花费大量力气淘汰的小钢铁,在当年可都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
    再往前追溯,70年代初,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国家计委在全国推行“地方五小工业”,支持各地上马中小型氮肥厂,满足农村的化肥需求。这种年产5000吨至5万吨不等的小型氮肥装置,在当时也已经算是落后产能,但对于一个既无资金也无技术兴建大型氮肥厂的国家来说,这种小型装置的投产也不啻于雪中送炭了。
    “好吧,算你们有理。”冯啸辰决定不和王振斌理论了,人家是搞宏观调控的,比自己这个纯粹搞装备制造的人当然更了解情况。他说:“过去咱们为了满足市场供应,上马了一大堆中小型炼油设备,现在要加入wtyi了,这些中小装备根本就没有竞争力,我有什么办法?”
    王振斌说:“我请你过来,是想请你帮忙评估一下,这些小装备有没有可能进行升级改造,咱们不求达到国外的生产规模,只要能够稍微提高一点,也能把成本降低一点。到时候国家再暗中给一点补贴,再加上一些政策扶持,在国外的竞争面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