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我在末世有套房 >

第346章

我在末世有套房-第346章

小说: 我在末世有套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因为帕努曾加入了《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它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即通常人们称呼的《外层空间条约》,帕努有向联合国通报航天射活动的义务。虽然政权更迭,但新国继承了前帕努政权的联合国席位,所以原则上也是继承了这个条约的。
    “仅仅是通报吗?那你让你的秘书写几份文件交上去不就行了。”江晨说道。
    “没那么简单。各种国际组织会来调查我们的射状况,确认我们射的是安全的卫星,而不是洲际导弹。而且可以预料到的是,菲国一定会对我们的射计划提出抗议,并采取政治手段阻挠我们的射计划,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张亚平摇头说道。
    江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无需在意,他们都自顾不暇了,还有心思操心我们的射计划?三天后我会将完整的射计划放在你的办公桌上,射项目为民用通讯卫星,完全符合国际法。至于那些‘国际观光团’。随便他们考察。”
    见江晨态度坚决,张亚平叹了口气。
    “那好吧,既然你坚持的话。不过恕我直接这么问了,星环贸易有射火箭的能力吗?那可不是点根炮仗那么简单。”
    “这你无需担心。我会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江晨微笑道。
    现在没有不代表明天没有。
    美国那么多半死不活的私人航天公司,花钱把人和设备都买回来不就行了。限制出境的设备就留在那不带,江晨也不稀罕那些落后的玩意儿。反正他需要的只是一批懂航天的技术员来负责射操作以及设备维护。
    至于火箭和需要射的卫星他都会从末世那边弄过来,把设备的操作说明让那些有这方面基础的专家熟悉下就行了。真正的“航天科技研究所”可不在现世,而在末世。
    射火箭无论是战略意义还是经济意义都非常大,航天火箭是洲际导弹的前置科技这点自不必提。任何拥有射航天火箭的国家,都具备全球打击的潜力。而拥有这种能力,对于其它国家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至于经济领域,从建立脱离海底电缆的独立虚拟实境网络,到太空电梯建设,再到月球资源开,全都离不开射火箭这个最基础的航天技术。
    江晨希望能让现世的技术员逐步消化来自末世的航天技术,毕竟他自己不是科学家,虽然能轻松的将末世的东西拿到现世来,但消化这些跨时代的技术还是得依靠现世的科学家。
    人才储备的事越早开始越好,这将是一笔长期的投资。
    将杯中的咖啡喝完,江晨便和张亚平告辞了。
    当江晨拉开门的时候,那位身着西服的幕僚长正准备进门。对这位高个子的华裔微微一笑,江晨从他的身边走过。
    目光在江晨的背影上停留了片刻,幕僚长收起了挤出来的微笑,走进了总统办公室内。
    “总统先生,这样真的好吗?”
    “你指的是什么?我的幕僚长。”将咖啡杯收到了台子上,张亚平微笑道。
    “恕我直言,就我所看到的,坐在总统这个位子上的人不是您,而是那个男人。”深吸了一口气,钟伟说道。
    “这有什么不好吗?我们新国目前8o%的财政收入直接或间接与他的未来人集团相关,今年gdp增有望突破1oo%,这在世界史上都将是个奇迹。”张亚平无所谓地说道。
    “但由寡头垄断的经济是及其危险的。在必要的时刻,他们甚至会颠覆——”钟伟有些激动地说道。
    “钟伟先生,你要知道,这个国家本来就是他们颠覆的。”张亚平淡淡地看了钟伟一眼。
    看着那淡漠的眼神,钟伟不由屏住了呼吸。
    一瞬间,他对这位熟悉的总统,竟是产生了一丝陌生的感觉。
    “坐在总统这个位子上的人就是我,钟伟先生。而且只要我一直这么好说话,那么坐在这个位子上的人将一直都是我。”
    “而且就你所看到的,和一年前相比,人民的生活水平究竟下降了还是提升了呢?”微微一笑,张亚平说道。
    “确实,提升了……很多。”
    虽然不认同江晨将总统当成傀儡一般使唤,但钟伟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江晨的巨额投资,才唤醒了帕努群岛的经济。从修建公寓楼改善岛民居住环境,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星环贸易非但没有做过一件损害新国利益的事,反倒是做的好事用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那就已经足够了。”张亚平微笑道。
    “可是——”
    钟伟还想说些什么,然而张亚平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
    “钟伟先生,我之所以雇佣你担任幕僚长,是因为你在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及你在国际关系、贸易等专业知识领域中出色的能力,而不是你那些什么可笑的政治嗅觉和无聊的野心。这里不是白宫,是新国总统府,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半晌后,钟伟这才艰难地点了点头。
    “明白了。”
    “所以有些事以后不许再提,明白?”
    “……明白。”(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一章 CIA的反应
    弗吉尼亚州,中情局总部。ranw?en w?w?w?.ranwen‘org
    宽敞的局长办公室内,一名中年白人男子正靠在电脑椅上,眉头紧锁地盯着手中的文件。
    “航天计划?这未来人集团究竟在打些什么算盘。”靠在办公桌上,内奥米盯着手中的文件,忍不住说道。
    因为前段时间在华国间谍行动的重大损失,前中情局局长约翰·布伦南最终顶不住舆论压力引咎辞职,他内奥米·马登才有机会上位。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当局调整了针对未来人集团的策略,但江晨这个名字一直列在cIa重点关照的名单上。
    从颠覆帕努前政权,到菲国渔船事件,再到近期如火如荼的沉浸式虚拟实境技术,以及在采矿业内引起话题的深海采矿技术……这一系列热点事件的背后,都隐隐能看到那个男人的名字。更有情报表明,江晨很可能就是菲国内战的幕后主使,但因为没有证据,cIa也无法对他们做些什么。
    直觉告诉内奥米,这家伙是个危险的人物。不是因为他的存在危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而是因为他那总能创造奇迹的能力。他身上存在的谜团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让他想起了一份尘封已久的文件……
    “不清楚,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们现在斥资5o亿美金收购了我们国内两家濒临破产的私人航天科技公司全部股份,并召开董事会议,将两家公司重组合并,编入星环贸易公司的航天项目部中,并迁址前往新国。”站在男子身旁的探员双手背后,语不紧不慢地说道。
    “海关方面?”内奥米目光没有从手中文件挪开。
    “两家航天科技公司资产中有11件设备列于限制出口的条目当中,不过他们没有走海关,而是直接将这些设备低价变卖给了spacex。似乎他们根本不打算要那些设备,只想要那些技术员。”
    内奥米嗤笑一声。
    “哦?他们难道以为只需要弄一批麻省理工大的毕业生过去,就能从无到有地变出火箭来吗?”
    没有那个工业生产能力。就是火箭上的一颗螺丝钉都别想造出来。这可不是弄几个科学家过去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是高端的产业,对于工业基础的要求便越高。
    而建立这个工业基础,往往需要数十年的时间。
    “不知道。就像我们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弄出那个深海采矿设备一样。”那名探员耸了耸肩。
    内奥米陷入了沉默。
    虽然他不是技术员,但理科出生的他对于深海采矿的难题还是有所了解的。先一个就是材料问题,很少有材料能长时间承受7ooo米水深的压强,更别提顶着这恐怖的压强采矿了。
    一会儿是虚拟实境,一会儿又是深海采矿。现在他们又将手伸向了航天,似乎他们一直在不计成本地布局着最前沿的领域。前沿就意味着风险,但与此相对地也意味着高回报。
    未来人集团的大股东是个彻头彻尾的赌徒,而且是个毫不吝啬手中筹码的赌徒,这点在华尔街的投资客中几乎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
    “能想办法查到他们的技术来源吗?”内奥米沉声问道。
    “这个工作我一直安排人在做,不过至今没什么成效。”那名探员脸露、出了无奈地表情,“目前我们只能推测,他们在拥有某个隐秘的研究所,它可能在地下,或者伪装成别的机构藏在新国某处。不得不说。他们虽然在情报工作方面做得有些不拘小节,但唯独保密工作却谨慎的不像话。我可以申请向新国增派人手吗?”
    “很难。”内奥米摇了摇头,“需要用人的地方太多了,未来人集团虽然有趣,但毕竟他只是个私人企业。虽然部分国会的人对他们手上的技术感兴趣,但白宫方面希望拉拢新国,要求我们保持一定程度的克制。”
    “总统不感兴趣吗?”探员问道。
    “这么说吧,为总统提供竞选资金的是能源巨头,而不是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内奥米淡淡地说道,“我们的工作重点依旧在中东和东欧。至于那些新鲜玩意儿。只要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是交给那些商人们自己去动脑筋比较好。”
    通常而言,“预算保密”的cIa是不用甩总统面子的,对白宫忠心耿耿的应该是他们的老对头FBI。但由于上次在华国“被总参”摆了一道。现在cIa在面对国会和白宫时都没什么底气。
    约翰·布伦南之所以提前退休,就是因为在国会和白宫两边都不讨好。擅做主张的间谍行动差点把白宫拉进外交泥潭,所幸华国没有就此前事件提出抗议,否则美国又将陷入继猪湾事件后第二大外交丑闻。
    虽然国会无权过问cIa的预算用途,但却有权削减对其拨款,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做了。即便内奥米不想倒向总统那边。他也不得不为预算的事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
    “好吧,这该死的政治……但我想说的是,新国目前成立了国家安全部门,我们的工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不能获得支援,我无法保证以后还能像这么稳定的提供情报。”探员叹了口气,摊开手无奈地说道。
    “那就做做样子,盯好他们的射项目就行……更让我在意的不是未来人集团,而是我们养的小老鼠,最近似乎有些不听话。”内奥米说道。
    “维利会?”那名探员试探地问道。
    “没错,情报表明,他们似乎收到了来历不明的捐款,不满足于屈居乌克兰这个小地方,将触角伸到了我们欧洲的小朋友们身上。最近更是有情报表明,他们似乎与江晨进行了某种程度的接触。”内奥米拿起了另一份文件,淡淡地说道。
    “你是说……江晨与维利会存在联系。”
    “应该不是,双方应该不存在利益的焦点,不对……如果硬要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内奥米紧锁眉头,咬着大拇指喃喃自语道。
    一个单词突然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金苹果……
    老实说,直到苏联解体之前,收集金苹果的情报一直都是cIa的工作项目之一。但随着冷战的结束,这项一直没有线索的工作便被逐步搁置了。
    可那玩意儿真的存在吗?传说中能沟通未来的道具。
    随即内奥米眉头一松,自嘲地笑着摇了摇头。
    那种玩意儿怎么可能存在,就和纳粹的北极军事基地一样。
    现实又不是小说。
    (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二章 收购航天公司
    私人航天的蓬勃展有个大背景,那就是早期航天飞机的失败和冷战结束导致的航天竞赛的结束,这场风波导致美国8o年代开始的重要项目大量下马,航天巨头的投资都打了水漂,积极性大受打击。火然?文 ??? w?w?w?.ranwen‘org
    经历9o年代裁军,以及航空航天业大整合后,普惠、波音、洛马这些巨头的垄断程度已非6o年代能比,对风险也更为敏感,所以对商业射三心二意,只青睐国防生意。生价格昂贵不说,Rd-18o动机本来就是美国人投资的,就因为厂家不愿意花钱建新厂,结果完全要依靠俄国生产。
    这也正是俄国在面对制裁时能够硬着脖子的原因。威胁终止合作,给国际空间站“断粮”的戏码已经上演了不止一次,而且屡试不爽。直到近年来私人航天公司的兴起,这种不疼不痒的威胁才渐渐不那么好使。
    事实证明,由官僚主导的产业终究是没有未来的,这一点在航天行业亦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著名的私人航天公司spanetbsp;   其射价格已经低到了一个近乎荒唐的程度,只有行情价的几分之一,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可以和它竞争。这些新兴公司继承了大量旧时代航天巨头的研究成果,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