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摩托车部门的人外没有其它部门的人来捧场,显得有点冷清。
三天后的上午九点,熊猫轿车第五十万台车披红挂绿地从车间里出现了。
反倒是熊猫五十万台的纪念仪式弄得非常热闹,这让摩托车部门的扛把子白果很不高兴,直言万峰偏心。
“白工!这可不怨我,我可是一碗水端平的,摩托车现在也确实就这样没人愿意捧场我总不能去大街上拉人吧?如果真那样你出去拉都比我有效果,怎么说你也是美女。”
一句美女让白果心情大好。
女人都是爱听奉承话的,科学家也不例外。
“白工!这款摩托车下线后我们还会做一些125的改型车和弯梁车,在就不会再进行研发了,以后摩托车部门的工作重点将转移到电动摩托上,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白果有点迷茫:“摩托车再不做了?”
“咱们国家马上就要入世了,入世以后出于空气排放和节约资源的原因,一二线城市禁摩是个绕不开的话题,没了一二线市场,摩托车光指着中小城市和农村已经算是夕阳产业了,所以抓紧时机转变经营方针是当务之急。”
“可是电动车现在推出去市场不会接受呀?”
“现在我们只做研发,不推出市场,燃油摩托还有几年的活头,运用125的发动机可以暂时做些弯梁车,过个五六年我们就开始推电动摩托车。电池和电动机技术集团都有,这些年你们的任务就是打磨电动车,做出最省电续航最长的电动车。”
白果虽然没弄明白入世和禁摩有什么关系,但是对老总的话还是信服的。
这么多年在集团的经营战略制定上,老总像个传奇一样,一次错误都没出过,他说的一定就是对的。
万峰不知道自己已经在南湾集团员工心中像神一样的存在的。
“好!下一步我会分出一部分人打造弯梁车,另一部分人去研发电动车。万总!那电动摩托车有什么要求或者说规格吗?”
“以踏板为主,尽量不要骑跨式的,速度不要超过六十公里,续航不低于一百五十公里就行。”
白果乐哈哈地走了,她对续航一百五十公里看来没什么概念,等做起来就该有哭的心思了。
电动车用户关心的就主要就是续航,至于充电时用多少点反而不是太在意,反正怎么充它也是比烧油合算多了。
再一个关心的就是多少时间换一回电池,换一次电池需要多少钱。
只要这几个问题符合用户心里的预期,再如果车的续航力能达到一百五十公里,想不成功都难。
据顾红忠反映,兰兴汉团队做出的电动机转速高耗电非常的小,如果投向市场,在国内绝对是一流的产品。
不过万峰没有往市场上投电动机的心思。
兰兴汉团队除了研发车用电动机外,也研发汽车起动机,现在南湾集团卡车轿车用启动机全部是他们团队研发的产品。
就算赶不上世界一流产品,但是维持国内领先还是没问题的。
这些启动机由南湾仪器下属一个机械加工厂在生产,从卡车到各种微车,年产量也是三四十万台。
就算兰兴汉做出的电动机非常非常的省电,就算杨丽的电池也获得了成功,能保证续航一百五十公里吗?
这个数据就是在二零一五年前后也没几家电动车厂实现吧!
这个问题现在几乎就是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二零零五年前万峰对白果能做出一百五十公里续航的电动摩托不抱什么希望。
不过若是她万一做成了呢?
那就是惊喜了。
第2262章 上级视察(五更完毕)
在办完了第五十万辆熊猫轿车下线的庆祝仪式后的下午,南湾集团来了一些很神秘的人。
这些人一到南湾集团先向万峰出示了证件,然后接管了韩广家安保公司的工作,并进行了人物核对和安全检查。
国安局的人。
这让万峰意识到这是来了大人物了。
他以前以为是省一级的干部,但是从目前的阵势看,这应该是中央级别的了。
这些国安人员在南湾集团里住了一个星期,基本排查清楚了南湾集团里的所有人员。
六月十七号上午八点,从乌炉到将威的路开始出现警察执勤,交警的车来回跑进行了短时间的封路。
一个由十几辆考斯特组成的车队从红崖方面开进将威,直接开到了南湾集团门口。
万峰率领集团的高层在大门口迎接。
南湾集团的员工都被通知不得离开车间,公司门前倒是没有闲杂人等。
待警卫人员出来后脸朝外站在大门两侧后,第一辆车门打开,从里面下来的是红崖市高官和红崖市长,然后是渤海市高官市长。
接着是省一级的干部,省高官高官和管工业的局长,再下来一些万峰也说不上是干什么的人。
最后从中间一辆考斯特上下来的人万峰有点傻眼。
国务院里的一号首长,万峰在电视上可是看过他好多次了。
和这种大人物见面,万峰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没经历过呀。
“你就是小万同志吧?”
还是省高官做了介绍,大人物主动伸手和万峰握手。
“大人您好!”情急之下手足无措的某人就冒傻气般冒出这么一句。
首长笑了:“别紧张,咱们是新华国,不兴以前封建社会老一套的说法,叫我同志就行。”
“首长同志,您好!”
“这个称呼也行。”
这位首长到南湾集团来视察完全是临时起意。
在他得知政府的采购用车最后交给了一个民营企业而不是三大三小厂之一,首长的心里就有些不快。
他的不快不是因为把行政车交给民企的不快,他是认为这家民企一定是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得到这批订单的。
这次他来就是来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如果是这么回事儿,回去就得实行严查。
这种事情也敢搞不正之风!不知道他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勾当。
不过在从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这家叫南湾的公司后,首长又来了兴趣。
虽然资料很不完善,但他觉得这是家很有意思的公司。
所以,他今天到南湾集团来视察是有两个目的的,一个是了解一下这家让他产生兴趣的公司,再一个就是看看在行政车采购上到底有没有什么猫腻。
万峰弄明白对方是来参观汽车后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么多年,这是到南湾来的级别最高的官员了。
其实这些年来他和官场的交集并不多,我一分钱税不偷,还拉动了本地的经济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他没什么必要去和官场有太多的交集。
他和地方官场打交道远没有和军方人打交道多。
那些和官场有过各种勾当的商人本身就不是什么干净货,或者要从事的生意也是见不得光的。
只有他们才会去巴结官府的人。
他的南湾集团一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他有什么必要去巴结官府的人?
因为平时和官场交集不多,所以今天来了这么大的官他的心情还是很紧张的。
万峰前面带路,带着这一群领导走进了南湾微车的院子,一边走一边详细地介绍了南湾微车的发展经过和现状。
“你们从九四年就开始做轿车了?”首长带着惊讶的口气问。
他看过的资料比较笼统,只是说这家公司从几年前就开始造车,并没有说具体的时间。
“是的首长,我们造的第一款轿车是熊猫,现在已经出到第三代了,首长!您看那些像玩具的小车就是熊猫。”
院子里的停车场上就有熊猫轿车停放着,不过不很多,二三十辆的样子,花花绿绿的。
如果不是领导视察,搬运工人暂时停止了工作,这些车哪里会停在这里,早就被卡车拉出去运走了。
首长饶有兴趣地走到熊猫车的停放区,来的时候在渤海和红崖市大街上他也看到过这种非常好玩的小车,没想到就是这里生产的。
“你们这个车从九四就开始生产,到现在生产了有多少辆了?”
“报告首长!五十多万辆了。”
首长吃了一惊,从九四年到现在五年,一个民企卖了五十多万辆!一些国企也没做到呀!
比如广汽,十二年卖了十万辆,唉!
“这种小车你们是引进哪国的技术?”
“报告首长,都是我们自己的技术,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这一回首长有惊讶了。
打从进入将威他都不知道惊讶几回了,一到将威这里的市容就让他惊讶了一回。
他还特意问了一下这里的行政单位,确定这里是华国倒数第二小的行政单位,村。
这比什么大秋庄华夕村建设的还好。
而进了这个公司的院子后他已经惊讶两回了。
“真的是你们自己的技术?没有借助外人一点力量?”首长的语调都升高了。
国内汽车行业什么样他还是非常清楚的。
市场换技术,这么年市场是出去了,但是技术并没有换回来多少。
尚汽常汽二汽都一个味儿。
但是在这里一个小山沟里,一个叫南湾的民企竟然拥有自己的自主技术,这让首长心中有些惊喜。
“这个借助了。”万峰就把十年前收购日笨恒必达雇佣日笨技术人员的事情说了一遍。
“我们的微车技术就是以这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首长听了连连点头。
熊猫车区边上就是清风车区,这里也有二三十辆清风停在这里。
“首长!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另一款小排量的微轿,它的名字叫清风。”
熊猫严格来说还是玩具的性质多,而清风就是一辆正八经的三厢小轿车了。
首长围着轿车转了一圈,要求到车里坐坐。
万峰让保管打开了车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2263章 长城汽车
首长弯腰进了轿车里,先试试沙发的感觉,然后手把着方向盘转了几圈。
万峰站在离轿车一米外的地方介绍这款轿车的特征,主要是说各种配置了什么的。
首长在轿车里坐了几分钟,从轿车出来转了半圈坐在副驾的位置。
“小伙子!开车带我转一圈。”大领导对着万峰招手。
万峰站着没敢动弹,他身后东望西看的保安人员好几个,他可不会擅自去摆弄车。
“来来!”
万峰指指自己“首长!你说是我?”
“对对!就你,你的车你不开谁开?”
万峰露出为难的神情“这…这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
万峰回头看看身后的各种领导和保安人员。
“小万!你上去开吧,没事儿。”一位不知道什么官阶的领导发话了。
万峰这才拉开车门坐在驾驶座位上。
有两个人也拉开后座车门要上车。
“你们就不要上来了,我们又不远走。”
那两个人还在犹豫。
一个神情威严的中年人发话了“你们不用跟着去了。”
中年人说完话,从南湾厂保管手里接过车钥匙,递给万峰“小伙子!慢点开呀!”
虽然他的语气是提醒,但万峰却听出了浓重的威胁意味。
万峰心累,我又不会干什么,至于这么紧张吗。
万峰发动了汽车,缓慢地把车驶离了原来的停车位置,一边开车一边讲解。
“首长!这是我们公司开发的第二款轿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也是来自我们买下的日笨那个小车企的发动机技术,这辆车是九六年上市的。这款车最大的特点是油耗低,百公里五个油左右。”
大领导仔细地听着。
万峰一边说一边开车。
他自然不能把车开出厂,就是在院子里开也不能开得太远,这个院子要是开到另一头也是很远的距离。
他开出五六十米就掉头开了回来。
“不错不错,在车里坐着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车子也很平稳。”车子回到七点,领导下车后做了点评。
万峰开的还没自行车跑的快,当然平稳了。
这块操场上就停了这么两款车,雄风和飓风在新厂东部那半个院子里停着,因为院子中间有树和花园的缘故,在这里看不见。
“带我们去车间看看。”
万峰带着一群大人物走进了清风汽车的装配车间。
车间里异常的干净。
这不是领导来检查现打扫的卫生,平时这里也是这个样子,几乎达到一尘不染的境地。
车间里的生产线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一条条机械臂有规律地进行着自己工序的加工,一道道的程序下来没有一点混乱。
整个车间里的工人并不多,也就二三十个而已。
“你们这生产线也蛮先进的吗,外国进口的?”
万峰摇头“不是!是我们自己设计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