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165章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65章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玩意有一个带卡子的底座,上面有一个小摇把子,摇把子连接在两个圆筒上。
    看着和井上的轱辘把有几分相似。
    这堂课是图画课,万峰可以明目张胆地涂鸦,这也算是没有精神溜号。
    “你这画的什么?”陈文心悄悄问。
    “这个不能告诉你,告诉你该出去讲了。”
    “坏种!”
    万峰当然不能告诉她,她要是泄露了商业机密怎么办?这可是关系到几千块的利润的。
    他画的是一个最简易的人工手摇苞米脱粒机。
    苞米扒皮后下一部就是脱粒了,不然怎么交公粮。
    这玩意上辈子万峰自己就做过,非常的简单,几根钢筋,两块巴掌大弯曲成圆筒的铁皮,大概唯一值点钱的就是一口小封闭轴承了。
    现下农村最常用的玉米脱粒方式是一个用木头做成的穿子。
    一块五十公分左右长的五六公分宽的方木,中间开一个口,在开口处钉上一块一公分左右的铁条,用时人拿着苞米往那铁条上穿,一整穗苞米被穿出几道沟。
    一整穗苞米单用手扒粒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把苞米穿几道沟再扒起来就省事不小。
    但也是非常笨拙低效的脱粒方式。
    万峰这玩意主打就是家庭用的,他的这个最简易的脱粒机虽然也不算先进但起码比那种用穿子穿沟后再脱粒高校多了,而且造价极低,就是后世也不过才卖五块钱到十块钱,放到现在也就三块两块的玩意,一个人一个小时可以脱粒一百五十斤左右。
    非常的适合家庭用,至于生产队用的万峰还要再设计。
    生产队一次公粮都是上万斤,用这玩意就低效了点,但也比用穿子穿再扒强十几倍。
    生产队用的脱粒机必须是一个小时脱粒几千斤的。
    扒皮机都成功了,脱粒机就不遥远了,扒皮机和脱粒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小重量甚至工作原理都大同小异。
    不过那是过两天才研究的事情,他现在对付的是这个手摇脱粒机。
    万峰估计了这个手摇脱粒机的造价后就苦恼起来,这玩意究竟卖多少钱呢?
    他核算过了,按照当下的物价水准,手摇脱粒机的造价是九毛,零售是卖三块还是四块呢?
    一但批量生产,出厂价该定多少?
    这玩意是节气性的玩意,而且利润也不算太高,属于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的商品,但一年卖个几千个也不是什么问题。
    万儿八千的利润也挺可观的。
    市场万峰无须犯愁,家家都有苞米,三块两块买这么个玩意也不算大投资,都消费的起,那怕全红崖十个家庭有一个家庭买了这也是不小的市场了。
    只是自己特么有功夫去卖这玩意儿吗?
    那就只能造出来找代理批发出去了,那怕自己少赚一点。
    这玩意就不能找夏秋隆那伙人了,城市里这玩意可没市场。
    中午回家吃过午饭,万峰骑着车子到了砖瓦厂,打算把自行车留在这里下午下班的时候让陈苍骑回去。
    到了砖瓦厂意外地看到一辆加长解放停在场地上,张海和几个人正在用那种民间叫机不捞的小型吊运机在卸一座化铁炉。
    这个化铁炉看高度估计在五六米左右,似乎小了点,这一炉能化多少铁水呀?
    化铁炉主要的功能就是化铁,把铁化成铁水便于制作成需要的形状。
    要开一个小型工业,化铁炉是必不可少的。
    公社曾经答应帮着洼后支起一个小型工业,万峰原本预计得明年公社才能落实,想不到现在就把化铁炉运来了。
    由此可以判断出改革的脚步似乎越来越急迫了。
    不过这玩意就是运来万峰也不认为洼后年底前能开工业。
    没人呀!
    虽然不缺项目但是没有机械工人不也是白扯吗!

第三百三十三章 夏秋隆堵窟窿
    有化铁炉就得有翻砂工,制造出毛坯就需要车、磨、刨、洗、钻等一系列工序,然后是装配。
    这些工序用的人可不是砖瓦厂那些劳力能够胜任的。
    那些床子倒是无须担心,公社能给化铁炉就一定能给各种床子,当然不会是新的,说不定都是些老旧物件。
    现在就寄希望孤山机械厂黄摊了,孤山继续厂若是黄铺了人员一下子就解决了。
    化铁炉这玩意也不算轻快,三四个机不捞才勉强把它吊起来,待卡车开走再把它放在地面上。
    张海送走了卡车后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看他的小脸估计中午是熏了二两。
    万峰不打算留在这里听他吹牛,把自行车支到打更的小屋门口,和打更的支会一声就匆匆去了学校。
    陈苍骑了他的自行车有没有感激涕零万峰不清楚,反正陈文心对他却好的不像话,若是栾凤在学校看到陈文心对万峰的好法,非掀翻埋藏十八年的陈醋不可。
    王河做出的木匣子外表刷上了那种树皮的颜色后非常炫酷,万峰把自己做的第一台录音机的机芯换到了这里,录音机的声音立刻就上了两个档次。
    不管从外表到音质,这回这录音机确实像录音机了,就是重量稍微重了一点。
    八零的十月一在不知不觉间就要到来了,再有一天学校就要放假了。
    万峰的计划是利用这个十月一的时间把青山镇的市场开拓一下。
    红崖当时除县城外只有一个镇,就是红崖县城东的青山镇。
    这可是正宗的城镇,远不是十几年后改公社为乡镇出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镇。
    比如勇士公社就改成了吴家堡镇,但这个镇和青山的镇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最起码在八零年的青山镇里的人是商品粮城镇户口。
    青山镇有七万多人口,是红崖县城人口的五分之一,这是一个不能让万峰忽视的市场。
    这个市场要是打开最低也会有几千只电子表的销量,也会给他带来几万块的利润。
    原本他是准备在十月一的时候带张广普到青山镇去找代理商,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就在九月二十八这天,送砖的拖拉机捎来了两个来自街里的信。
    一个是夏秋隆的,自然是要电子表。
    这个消息让万峰有点意外,他从渤海回来给他们补货后还留下一百块电子表给夏秋隆,这才一个多星期就卖光了?
    如果是真的那么这个出货速度算是开始走上正轨了。
    另一个信的周炳德捎来了,只有一句话:缝纫机有眉目了,四台。
    这显然是郑权的大哥郑勇捎来的,郑勇负责给他弄几台缝纫机,他回来的时候可是把周炳德的电话留给了郑勇。
    这是两个让人鼓舞的好消息。
    去渤海当然是需要保镖了,他现在这么大个人物身后不跟两个保镖那不跌份吗。
    当他晚上万峰就到了张广普家。
    “师父,我们要盖的厦子已经批下来了,您哪天瞅功夫你过去看看呀?给测量计算一下。”
    “这个需要我们村的老刘师傅去测量计算,他盖了一辈子房子,他是大拿。”
    只要能测量计算准确谁去万峰倒是不在意。
    “师父,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你问这个干什么?”
    “不干什么,就是问问。”
    张广普回忆了一下:“大概有一年半了,上一次回去还是去年春天。”
    “想不想回去看看?”
    “走不开呀,再说回去一趟来回路费加上乱七八糟的得十多块钱。”
    “有人包你路费甚至食宿费你回不回去?”
    张广普看着万峰:“不会是你又要去渤海吧?”
    “后天是十月一,在你们村头的大道边等洼后的拖拉机,我要到渤海去办事儿,我需要你的帮助所以你跟我去渤海。”
    “可是生产队…”
    “那是您的事儿,不但包你来回路费烟钱还给工钱,三块钱一天,就这么说定了。”
    三块钱一天这可是当时用人的天价了。
    万峰之所以把去渤海的日子定在十月一,是因为第二天他要到街里处理一些事情。
    这次去渤海他要进的货品种比较多,需要的本钱也比较多,他必须清空手里的存货。
    他手里现在还有一百多块电子表,既然夏秋隆手里的表都出货了,那么他手里这些电子表街里的那些人完全能吃得下。
    白丽云给联系的西服已经做出了一半左右,这些货万峰要送出去。
    第二天早晨,万峰坐着拖拉机来到了县城,夏秋隆已经非常焦急地等在接货点。
    “先到我家再说。”夏秋隆拿着他媳妇的服装把万峰带到了他家。
    “你手里的那些表都批出去了?”
    夏秋隆点头,起身拿了一个钱袋出来,从里面数出一千五百元给万峰。
    万峰清点过后从里面拿出二百给了夏秋隆,这是当初说好给夏秋隆的提成钱。
    “说说街里的市场怎么样?”
    “市场基本上算是打开了,兄弟们这十多天每个人都卖出去十多块,所以你留下的那一百块已经都出货了,兄弟们现在身上都有个一百二百的,这都的感谢兄弟你呀。”
    这不对呀,夏秋隆现在卖表的人除了那些嫡系兄弟一些边缘兄弟也开始卖了,估计人数超过二十,每人十多块,这一百快表明显数量不符呀?
    莫非还有人在红崖出货?
    还没等万峰问,夏秋隆就说了一个情况:“街里出了一个状况,有个叫张三突然出来了,他特么的卖二十块钱一块,幸亏我反应快,以最快的速度把他的表收来了,否则这市场就被他搞乱了。”
    万峰一拍脑袋,这茬他给忘了。
    这是自己当初失算了,在他去渤海前在张三那里定了一百块表,本来是想让他把这一百块表砸手里坑这二货一回,却没想到差点坑到自己,他怎么就忘了算计自己不去拿张三的货,他会自己出来卖呀!
    失误!猪一样的失误。
    幸亏夏秋隆反应快把他的货收了,不然这还真是个麻烦事儿。
    幸亏发现的早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张三有里有一百块表,如果夏秋隆全部收来了,这个数目就靠谱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再入渤海
    “若不是你不让哥哥我舞刀弄枪的,我早让那货去坐轮椅了,我现在担心这货再弄货过来,市场非被他扰乱不可。”
    再弄回来?再他就弄不回来了,渤海那边不放货给张三,他到哪里去弄货?
    “没事儿,明天我就去渤海了,以后红崖的货只有我有,他靠边站了。”
    夏秋隆松了一口气:“这就好,这样我和兄弟们就放心了,你手里还有多少表都带来没有?”
    万峰把兜子里的西服拿出来然后把在下面的电子表都倒了出来:“我这里还有一百四十九块表,明天我要去进货需要现钱,你把兄弟们召集来吧。”
    这次夏秋隆召集人的速度更快,他几乎就出去转了一圈,也就十几分钟那些人就三三两两地来了。
    如果不是觉得不可能万峰都以为这些家伙都有手机了。
    这回这些家伙已经像个人一样了,不像上次一个个牛逼哄哄的样子了。这是一种气质的改变,万峰把这种气质形容为暴发户装比装出来的气质。
    暴发户就得有点挥金如土的样子。
    “给我来十块。”唐病号豪气冲天,一嗓子就要分走这些表的十五分之一。
    于洪锤当场就不干了:“我说老三,这里大大小小二十几号兄弟,就一百五十多块表,你一嗓子干走了十块,其余的兄弟怎么分?”
    “怎么分?那是你们的事儿,我就十块了。”
    “你就要十块了?兄弟们给我捶他!”
    夏秋隆家立刻就鸡飞狗跳起来,唐谢林抱头鼠窜最后只拿到了五块电子表。
    “这也不够卖呀?”唐谢林的脸比苦瓜的模样还难看。
    “坚持两天,后天就有货了。”
    一百四十九块电子表每块十五块,一共是二千二百三十五元,再加上夏秋隆开始给的一千三,家里万峰还有一千几百块,万峰现在手里有大约五千块的资金。
    在八零年这些钱足以让他冒充一年的大款了。
    夏秋隆这边的事情办完,万峰马不停蹄地到江洪国家又收了几十块钱,最后才到周炳德家把西服交给白丽云。
    万峰没敢在白丽云家多待,生怕花儿回来管他要衣服,他早把这茬忘的一干二净了。
    利用剩下的时间万峰去了一趟车队找魏师傅,从渤海往回运四台缝纫机,没有方顺风车可不行。
    在车队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魏师傅出车了去秀延不在家,好消息是韩师傅在家而且明天正好出车去渤海给柴油机厂送两台柴油机,回来放空。
    去的时候万峰没打算坐顺风车,驾驶楼根本做不下坐车斗里不舒服,他的计划是去是坐客车回来坐顺风车拉缝纫机。
    和韩师傅约好了碰头的地点后,万峰就回到了洼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