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场他就遭到了表扬。
各个公社领导一看风头都被勇士公社书记抢去了,这不显得他们饭桶看了吗?比较富裕的阳明公社书记当场拍板他们要三百台播种器,保证在三天内完成春播。
有带头的就有起哄的,富裕一点的公社都定下了大约三四百台的机器,穷一点的公社也定了一百二百台。
梁冰是揣着七千台的订单回来的,并且当天就送到了张海手里。
张海看着这些数目当场傻眼,怎么就两天时间就来了这么多的订单,这些机器可是七万多的利润呀!
但是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他们能在春播前生产出这么多的播种器吗?
订单下达到生产厂长肖德祥手里后,肖德祥一看立刻来了精神,当场就开始布置任务,洼后工业的第一次工业生产高潮到来了。
星期六的晚上,张海又急三火四地来找万峰了。
“外甥,你说你让舅舅怎么表达对你的崇拜之情?”现在张海脸上的表情分明告诉万峰:我是贱货。
“别整那些没用的,有话说话,贱了吧唧的,没看我正忙着吗。”
“嘿嘿,你猜我们得到了多少产品订单?”
万峰正在画一张图画,就是四轮子拖拉机的外观图,准备明天把这张图交给肖德祥,就让他按照这个模样研究。
四轮子已经画好了,一台四轮子正在田野上驰骋,远处山峦叠嶂有点点绿意。
端详来端详去总感觉好像还缺少点生活气息,他打算在天上画两只喜鹊。
“多少订单?”
“你猜?”
“还能不能好好说话了?”
“嘿嘿,七千三百台!”
正画喜鹊的笔一歪歪,完了,眼睛一眨喜鹊变乌鸦了!
“多少?”
万峰终于把视线离开画纸了。
“七千三百台!”张海一脸的雀跃,五官都闪着贱货般的光芒,仿佛在说:夸我!夸我!
七千三百台?
这个数量大大超出万峰的预计,不是数量多的预计,而是时间的预计。
这才两天的时间就得到了这么多台播种器的订单,这是真的吗?
“队长,你确定你没发烧?”
“我好好的发个屁的烧,你不信?”
“这个数目在我的预料中,但这时间我就弄不懂了,咱俩商量销路的时候是前天晚上吧?”
“没错!”
“按理说今天你顶多能带来咱们公社的播种器销售数量,应该在二百台上下,可是你告诉我七千多台是什么鬼?”
张海就不拉不拉不拉地说了一通。
万峰都听傻了,这运气是不是爆棚了呀?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走上人生巅峰,有几个先决条件: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运气能占据第二的位置不能不说有它的道理。
万峰无语地摇头,还能这样操作?
“张海舅,我给你们出了这么好的主意,你看小队是不是得表示点什么,七千三百台这可是七万三的利润呀,最起码奖励我十分之一没问题吧?”
“啥?你个小王八蛋倒是敢开口,十分之一那就是七千三!你要那么多钱不怕烧死?”
“你这话说的,我今年十四了,我得不得攒钱盖房子娶媳妇,这那不得…”
“你给我闭嘴,想都别想。”
万峰脸耷拉下来了:“那你准备给多少?要是一分钱不给下回有什么事儿别来找我,爱找谁找谁去!”
张海肚子里一阵腹诽,这小混蛋掉钱眼里了!
“外甥,奖励肯定是有的,但七千三太多了,你看一百元怎么样?这也是洼后一个社员半年多的工钱呢。”
一百元!开国际玩笑呢!就我这种档次的乞丐你一百元也打发不了吧。
万峰不吱声,回头继续画乌鸦…妹的都气糊涂了,是画喜鹊。
张海一看这明显不行呀。
“嘿嘿,一百确实少了点,二百…五百…一千,不能再多了,再多我没法和洼后的父老乡亲交待了。”
万峰马上转怒为喜:“张海舅,你看你这说那里去了,谈钱多么伤感情,你早这么说不就完了吗!”
这小瘪犊子太可恶了!
“外甥,你先别高兴,我们怎么能完成这任务呀?这可不是七百三十台。”
“钱什么时候能转到咱们手里?”
“梁书记说周县长答应了,县里决定先把这笔钱垫上以表示支持我们这个试点小队,三天内保证到账。”
“啊!一次性全部先把钱给咱们?”
还有这等好事儿?
“梁书记是这么说的。”
有句谚语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而现在对洼后人来说是人走运气了喝凉水都是甜的。
若是钱到了手里还担心什么交货时间,怎么还不对付过去了。
第四百七十三章 原来你也有挨揍的日子
“我们现在若是开足马力一天能生产出多少台播种器?”
“如果配件供应充足,我们一天可以组装出三百多台。”
这话的意思就是若是配件供应不充足,三百台也组装不出来。
“能不能保证一天二百台。”
“这个差不多。”
“那就一天送二百台出去。”
“可是这离春播就十几天了,顶多能赶出三千台,这连一半也送不够呀。”
“嘿嘿,只要钱到了我们手里,你还用管春播的时候能不能完成任务干啥?咱们又没闲着,反正早晚交给他们就完了。”
“可是赶不上春播了。”
“谁说赶不上,赶上明年春播还是没问题的,至于今年?反正地也不能荒了就是了。”
张海傻眼了,这样也行?
“好了,你别烦我了,没看我在工作吗!”
张海的目光这才落在万峰的画纸上:“你这画得是啥玩意儿呀?”
万峰一脸的鄙视:“你不会连拖拉机都不认识吧?”
张海立刻来了兴趣:“这就是你说的小型拖拉机?咂砸,别说挺有意思的,头回看到这样的小拖拉机。”
“你没看到的东西多了,这是四个轱辘的,将来还有三个轱辘的呢。”
“手扶!咋又想回去了?”张海惊讶了,三个轱辘的不就是手扶拖拉机吗,这好容易变成四个轱辘的了,怎么又少了一个?
“别三个轱辘就往手扶上想,这回的三个轱辘可是前一后二的,你家手扶是这样的?”
张海糊涂了,前面一个后面两个?
“就和你鼓捣那摩托一个样?”
万峰点头:“就那样,不过那是几年后的产品,现在还不急。”
四轮子之后在农村刮起旋风的就是三轮子,时风和五星最初不就是靠三轮子打天下的吗,后期都造汽车了。
张海还是觉得自己没听明白。
八一年三月二十二号,星期天。
“星期天的早晨我多么快活,拿着月票上了汽车,二拇手指一哆嗦,一下就二百多…”
早晨七点,万峰咯吱窝夹着一张图纸唱着小曲就出了姥姥家,一直来到洼后工业。
一建的人因为刚打好了三层地面的混凝土大部分人都放假了,只有两个养生的人在拿着水管子往混凝土上嗤水。
按照这个进度,五一竣工的可能性要大打折扣了。
工厂院子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孤山机械厂在黄了以后,肖德祥几乎把生产方面的人全部都带到了这里,也是四五十号人。
今年洼后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不管是砖瓦厂还是机械厂都像正规的国营企业一样按月发薪。
基本工资一个月二十元,按照工厂的标准,这个工资规格属于最抵挡的了,但是有奖励制度,这要取决于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
奖励是累积制,没三个月或者半年发放一次,至于数量则要看所有企业创造利润来按比列分配。
张海从洼后的青年中抽调下来一批头脑灵活的人在机械厂里学徒,砖瓦厂缺失的人员通过外雇来补充缺口。
一个月二十元的工资与国营企业无法同日而语,但是在农村这却是让无数人羡慕的数目了,因此有很多人都希望到砖瓦厂来工作。
雇人自然是先紧着将威大队的人,因此每个生产队劳力多的家庭就会被抽调一个到洼后砖瓦厂来干活。
张海现在几乎不到砖瓦厂去了,砖瓦厂他已经完全扔给了诸平,他现在的蹲点单位就是机械厂。
那些到机械厂学徒的人现在的工作就是装配播种器,两个人一伙一天必须要装出多少台多少台。
厂房盖的多了点,到现在还有很多厂房闲置着,不过这不是问题,只要有人有的是项目上就怕这些地方也不够用。
万峰在一个车间里找到肖德祥和张海。
小队那台手扶拖拉机被拆卸的乱七八糟,肖德祥张海还有几个工人正在围着手扶拖拉机的那套传动系统比比划划。
万峰看到案子上放着厚厚一摞子图纸,显然这都是这套系统的构造。
“我觉得直接用手扶拖拉机的后桥有点不妥,手扶的后桥高度太高了,这要是直接运用后面明显高出前面一块。”一个技术员说道。
“前面的转向轮加大呢?”另一个技术员建议。
“这样拖拉机会显得很高,这都快和22一般高了,这还是小型拖拉机吗?再说那有多难看呀?你会买这么一个难看的玩意儿回去?”
几个人围着那些几件聚精会神地热烈讨论,根本没注意万峰来了,直到肖德祥一回头才发现万峰像贼一样在他们身后探头缩脑。
“小万,你来的正好,你来对这后桥的改造提点建议。”
建议万峰是没提,而是把自己画的图纸拿了出来。
“我琢磨了好几天,我想象中的小四轮应该是这样的,大家看看。”
肖德祥把万峰的画的图画展开放在那张案子上,几个人立刻围了上来。
这些人都是工业技术科的人,平日有个什么产品设计革新改造都是由他们来设计。
“握草,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别说这画的挺合理的。”
“小万,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肖德祥赶兴趣地问。
“其实这种拖拉机我在龙江的时候看到过,毕竟农垦农场是现在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我们那里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机械,很多还是毛子的。我看到的那个小型拖拉机应该就是毛子的了,因为我在咱们国家其它地方也没见过这样的拖拉机。我呢这个人从懂事起就对这些机械感兴趣,我们那里机械又多,人家修个什么我就专心的看,就我们连队的拖拉机我都偷着开跑了好几回,要不我为什么会开拖拉机,你们以为我生下来就会呀?为这个我妈打了我好几回了,棍子都打折了。”
张海哈哈大笑:“叫你能,原来你也有挨揍的日子。”
万峰的这些话里的真实成分不到百分之一,大概挨揍那是唯一真实的地方了。
他说这些话是为接下来要说的东西做一下铺垫,好让他下面要说的东西尽量显得合理一点,别让肖德祥他们真的以为他是妖怪。
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是我忽悠的
毛子的机械水平相当高那是错不了的,但是毛子有没有小四轮这个万峰也不太清楚。
不管毛子有没有四轮子,这个锅它是背定了。
在五六十年代,毛子可是帮助国家建立了不少工业体系,虽然后来闹翻了,但这不耽误在龙江那里发现几样毛子的古董。
“毛子那小四轮可能是年代太久了的缘故,经常的出毛病就是换新零件也坚持不了几天。”
“到口了,金属疲劳了,除非整体换否则换的新零件也用不了多久。”肖德祥在一边还进行了注解。
“它疲不疲劳我不清楚,反正它三天两天的坏,他们修我就看,后来估计是修腻歪直接拆卸完了就扔那里锈蚀了,嘿嘿,我就像捡到一个大玩具一样,有功夫我就去琢磨,别的我不清楚那四轮子的所有构造我可是记得一清二楚的。”
“我说你这货怎么对钢铁机械这么熟悉,而且经常捅咕出些千奇百怪的东西,敢情你是这样打下的基础。”
“也不全是,我脑袋也比别人聪明,这你们还别不服气,一般人都没我聪明,不是我吹牛,单论聪明我想说的是在座的各位…”
打住!哎呀握草,说顺口了,差点秃噜出去了?
“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没你聪明,我们像你这岁数的时候就知道拉屎弹球尿尿和泥玩。”一个人说道。
几个人不约而同发出哈哈的笑声。
“你能记住毛子这台小四轮的构造?”肖德祥突然惊喜地说。
“那些零件都拆的稀里哗啦的扔了一地,我们那地方别的不好说有,但钢铁遍地都是,连供销社收废品都不收,所以那些零件就扔在那里,除了我去摆弄就没别的小孩玩,一弄一手油。我天天摆弄,摆弄了有一年多,它们的名字具体叫什么我不一定清楚,但是每个零件我几乎都能记住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