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拉磨小说网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

第282章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82章

小说: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盖房厢房就是作为厂房设计的,因此两个厢房非常的宽敞,六米的跨度,这比眼下一些家庭的老式住宅跨度还大,反正万峰也不留园子种菜,因此自留园子都被盖了厢房。
    除了万峰留出一个放注塑机的房间外,其余的都被服装厂占据了。
    栾凤对宽敞的新厂房非常满意,眉开眼笑地把姑娘们采来的野花用罐头瓶子装上摆在车间的窗台上。
    整得窗台上姹紫嫣红。
    其实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用水养活的花就算能活也活不了几天,离开了土壤一切生命都是短暂的。
    搬家完毕万峰又做了一个决定,通过夏秋隆在县医院弄出一张诊断书,上次他在学校是请病假,这回干脆休学了。
    反正他也没打算去考大学,若不是理解父母的苦心他都打算不念了。
    第二天万峰跑到供销社买了一堆的盘子碗什么的。
    十多个人吃饭,可是需要很多家什的。
    今年冬天一定要多收一些菜,他在房子后面的山坡上盖了很大一个菜窖、用砖砌的,里面抹上了水泥地面和前面,有十多米方大小。
    能储藏很多蔬菜,要不十多个人冬天吃什么。
    吃不好当然就干不好,起码要让这些在这里住宿的衣食无忧。
    但是除了土豆白菜外,还能储藏什么?
    他倒是想储藏但也得有东西算,也不知道张海弄得那些大棚冬天能不能种出点东西。
    就是能弄出东西也不过就是芹菜、蒜苗、大葱,还能有什么!
    若是能弄出黄瓜和西红柿倒是不错,不过以张海那些人的水平,这个愿望今天肯定实现不了。
    用摩托拉盘子碗就不能快跑了,跑快了到家弄不好都成碎渣了。
    万峰骑得非常非常慢,总算把这些哗啦哗啦的东西弄回家了。
    碗架子他刚才也到木匠铺去看了看,估计还得两天。
    姥姥家搬过来后,姜文一手钱一手钥匙就接过了老屋。
    今年冬天他和李二曼要结婚,所以他一接手就开始收拾。
    搬迁过来的第一个晚上,万峰一个人孤枕难眠,这么大个房子一个人睡确实有点渗人。
    好在他心里成熟也没觉得害怕,不过自己一个人睡也确实有点难受,应该找个人作伴。
    早晨起来,万峰就在院子里锻炼身体,然后到姥姥那边去吃饭。
    吃完饭,服装厂的人也过来开工了。
    万峰骑着摩托到了机械厂,该把一吨翻的样车送给周炳德过目了。
    用了四十多分钟,万峰把这玩意开进了周炳德的工地。
    周炳德围着一吨翻转了好几圈。
    “大小倒是合适,只是不知道它干活怎么样?”
    这还不好办,现场演示不就完了。
    工地里又是石头又是沙子又是红砖的还有其它的建筑材料,用什么做实验都行。
    先是倒腾沙子然后倒腾砖石头,反正工地上能倒腾的都倒腾了一遍,反正也不用万峰装他只负责开。
    一个小时后,周炳德龙颜大悦:“不错不错,简单灵活,而且比人工效率高多了,给我先来十台玩玩,多少钱?”
    “三千!”
    周炳德的眉头跳了几跳。
    “贵了点,必须便宜。”
    “必须不能便宜,我们一个拖拉机头也是三千元。”
    “它俩根本不一样,它可比拖拉机小了不少,应该没有拖拉机车头贵。”
    这个必须要进行对比,正好肖军一车砖卸完了,空车经过这里。
    万峰就把肖军叫了过来,把一吨翻和车头并排摆在一起。
    两样产品的长短差不多,高矮一吨翻明显比拖拉机高,拖拉机有的一吨翻都有,没有的是拖拉机有机盖子,但一吨翻比拖拉机多了一个翻斗。
    一番对比后,一吨翻和拖拉机相比,完全不落下风,周炳德不吱声了,原则上算是同意了一吨翻的价钱。
    不过这台样车周炳德没有让万峰开回去,被他留在这里干活,直到新的一吨翻到达才归还,算是优惠了。
    这个老狐狸,不占点便宜能死呀!

第五百七十章 集市的设想
    万峰只好坐肖军的四轮子回家。
    “这车拉了多少砖?”
    “一千!今天我计划就拉两趟的了,明天我准备拉三趟,要是起早贪点晚,我觉得能拉四趟。”
    这货这是打算拼命了?
    “用不着这么急眼吧,活又不是一天干完的,慢慢干。”
    “慢慢干?那欠你的钱什么时候能还上?”
    “我都没着急,你急什么?”
    “不行,欠人家的钱还是尽快换上的好。”
    多么单纯的人呀,万峰打算给肖军讲讲后世老赖的故事,但经过酝酿后还是选择不讲。
    万一给他讲了老赖的故事,这货受自己启发去当老赖赖老子帐怎么办?
    还是不说吧,不过这货有点压力也是好事儿,不是说人只有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吗。
    看看这小子能迸发出多大的能量。
    万峰拭目以待。
    拖拉机回到将威,在转过小南山那个尖角两人一眼就看到机械厂门口停着几辆带拖车的解放。
    一看到带拖车的解放,万峰的心里一亮,萧亮又来了?
    这么说那三台拖拉机他们卖了?
    到了机械厂门前,万峰才发现机械厂外面停着两台解放外,院里竟然还停着两台。
    这些家伙来得还真及时,第二批五台拖拉机昨天才装配完。
    第一批五台拖拉机被萧亮拉走了三台,其余两台卖给了肖军和郑老三。
    万峰从拖拉机上跳下来,进了机械厂的院子。
    张海和萧亮以及肖德祥等人站在一起看着工人往汽车上推拖拉机。
    见到万峰回来了,萧亮和万峰握手。
    “萧哥,来了!来得好快呀。”
    “没货了就得来了呗。”
    “这么说那三台拖拉机卖了?”
    “当然卖了,不卖能来吗,那三台拖拉机早就卖了,一拉回去就有无数的人围着看,要不是有文件限制不允许个人买,用不了三天就能卖出去。”
    “都是集体买走的?”
    萧亮点头:“都是被集体单位买走了,我们还接了一些订单,估计到明年春耕期间够你们忙活的了。”
    对工厂来说,订单是好东西,越多越好。
    “这次我们除了拉拖拉机外,还要看看你们的农具,领导说拉几样回去当样品,总不能专门带拖车吧。”
    “农具我们这段时间做了几样,我们现在可以去看看。”
    万峰带着萧亮来到大院专门放农具的地方。
    农具不算是太多,大概六七样的样子。
    “这是两骅犁,最大翻深可以达到二十五公分深,但这是指土质松软的地层,如果地层较硬的话可以摘下一片犁片;这是镇压器,不过我估计这玩意销量不会太大,毕竟农村自己用木头做个木头滚子就可以用了;这是缺口耙,翻后耙平用的,这是大豆玉米播种机…,这些东西我们都做过实验,质量绝对没有问题。”
    “挺全合呀,看不出你们这小地方有人才呀。”
    这算什么人才,这些东西万峰都见过都修过,现在只不过把几十年后的一些东西还原一下而已。
    因为没解决液压问题,这些机器还都是机械式的,根本算不上先进,只是说是解决了有无问题。
    如果能解决液压系统,这些机械还会有更大的改进空间。
    萧亮叫来一台解放,把这些农具一样一套装上了车。
    到中午时分,机械厂刚造出的五台拖拉机全部装上卡车。
    萧亮背了一挎包钱到去结账,五台拖拉机加五台拖车,一万九加上几套农具一共是两万两千元。
    结账完毕,萧亮把发票收据收拾好,连午饭都不吃就带着车队离去。
    他的意思是晚上争取赶回申阳,临走时叮嘱机械厂加紧生产,毕竟他们手里还有二三十台拖拉机的订单。
    说不定过两天他们还会来。
    张海很兴奋,拖拉机只要打开了市场,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这玩意来钱来一次当一次,那像卖鞋,几十双些也赚不了几个钱。
    “我还带回了十台一吨翻的订单,和拖拉机的售价一样。”
    “好啊,这算是双喜临门了。”
    有这三十四十台车订单,就有了三四万多的利润,什么困难都不叫困难了。
    “看来我们得分两帮人加工了,幸亏我们人多,否则现在还真抓瞎。”万峰建议。
    “发工资的时候就觉得人多了,现在才发现人多还是有好处的。”张海也揶揄了一句。
    孤山机械厂黄了后,几乎所有员工都被划拉到这里了,那也是百十号人呢,一个月工资钱就两千多,现在该是他们发挥潜力的时候了。
    “我马上安排肖德祥布置生产任务。”
    机械厂开始满负荷的工作了,张海也忙活的焦头烂额了。
    大棚果园子鱼塘都是他该操心的,他忙活一点也是应该的。
    在其它的人也忙活的脚打脑后勺的时候,万峰也在忙着,他当然也要忙。
    不过他在忙着吃饭,忙的一头大汗。
    吃完了饭就忙着溜达,不是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吗。
    从家里出来走到胶鞋厂时,意外地发现胶鞋厂门口竟然聚集了比平时多好几倍的人,怕是有三四十人了。
    有这么多鞋贩子来拿鞋卖吗?
    到了跟前一问,才知道这些人不是鞋贩子而是周围村子来买鞋穿的,以年轻人居多。
    洼后胶鞋厂生产的飞马运动鞋已经开始成为流行时尚,不管是结婚的还是没结婚的脚上若是没有一款飞马胶鞋都不好意思出门。
    但是集市上卖鞋的人还不多,有时候就卖脱销了,或者是找不到合适的鞋号,这些人在知道胶鞋是勇士公社洼后生产的后,就跑这里来买了。
    起码各个样式各种号码齐全。
    因此这里弄得像集市一样。
    万峰突然觉得洼后这里可以开一个集市了。
    十几年后,集市遍地都是,几乎每个大队…那时已经不叫大队改叫村了,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集市。
    不过万峰觉得现在洼后就可以开一个集市,他们有服装厂胶鞋厂,还有鱼塘大棚,将来还有养鸡场,本身这些商品就需要交易,跑到外面交易哪里如在家门口交易方便。
    慢慢发展,说不定将来就能发展成义乌和西柳那样的大集市。
    谁说洼后就不能形成一个全国有名的大集?

第五百七十一章 要不要再盖一栋房子
    虽然洼后这地方比较偏僻,但义乌那地方不也交通不方便吗。
    那里也不通火车也没有工厂,资源匮乏、知识素质也不高,但这些不利因素并不耽误它成为闻名中外的商品集散地,甚至在国际上都有极大的名声。
    其实不止义乌,就连闻名全国的汶州十大市场也都没有在繁华闹事,都是在一些偏远的犄角旮旯。
    还有全国一个有名的纺织品集散地宜山,所在的环境更是只能用崎岖来形容,那可是真的爬山涉水。
    因为这些偏僻地区,政府的干预力度才会相对较小,利于当时环境下的发展,不容易被取缔。
    待政府发现这些隐藏的集市的时候,它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要取缔已经不容易了。
    国内一些专家管这种情况叫边区效应。
    可见集散地这东西还真不能放到地带繁华的地区。
    既然这样别的地方行,洼后为什么就不行?
    就算做不到全国性质的,做北三省性质的完全可以吧!
    对,说干就干,让张海向公社打个报告,开集市。
    许是作证万峰开集市想法的正确性,除了这些卖鞋的人外,万峰竟然还看到一个摆摊卖瓜的。
    这不老梁头吗。
    老梁头在地上铺一条麻袋,上边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小堆香瓜,他则在一个小马扎上正襟危坐,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架势。
    这个时候他竟然还有瓜卖?
    万峰凑过去:“梁大爷,好久不见您老这身体好像越发结实了。”
    老梁头哈哈一笑,随手扔个瓜给万峰。
    万峰也不客气两手一拍把瓜拍碎就咔咔地吃起来,汁水糊了一脸。
    “好像好久没吃到您老的瓜了,还是您老的瓜是味儿,今年的瓜卖得怎么样?”
    “你小子今年也不给我卖瓜了,瓜都烂地里了呗。”
    万峰一愣:“不对呀,我以后是没功夫去卖你的瓜了,但我不是安排人卖你的瓜了吗?。”
    他知道自己今年不能卖瓜了,所以就把这门生意转给了梁万,今年联产承包后,队里的马车被梁万买去了,对卖瓜他也是轻车熟路,去年万峰的瓜可都是他拉到县城的。
    香瓜下来的时候正是农活大概除了趟地也没什么了,难道梁万没去卖瓜?
    “嘿嘿,我就是说说,放心!梁万都给我卖了,现在就剩些晚瓜了,我寻思着你们洼后现在比较有钱就跑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