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出手这么大方。
“李婶,您好!”
“好好,快屋里坐。”
“小万今晚在咱家吃饭睡觉,做几个菜。”
说话见李光银把那条大鱼放到一个盆里然后倒上凉水,冻成冰坨的鱼要吃必须要用凉水把冰都缓出来才能吃。
李光银的母亲就立刻张罗起来,现在已经快下午一点了,两顿饭也该是做晚饭的时候了。
李光银泡好鱼就和万峰进了屋。
李光银家里的摆设还可以,炕上有一个炕琴,专门装被褥的。
地下一个写字台一个五斗橱,五斗橱上有一台黑白电视机。
沿江公社里思吉屯因为有码头的关系是最富裕的村子了,电视机的普及率极高。
这从村子里到处都是电视天线杆就能看出来。
不过有电视机也没什么卵用,白天没有电视节目,它就是一摆设。
李光银的父亲没在家,不知道去哪里串门去了。
万峰和李光银在屋里聊斋,李光银和母亲和姐姐在厨房忙活,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饭的时间。
李光银去送小推车,顺便找他老子回来吃饭。
当十几分钟后李光银送完小车回来后,万峰有点意外。
李光银竟然真的把漆韵丽给找来了。
漆韵丽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当李光银叫她上他家玩的时候,她稀里糊涂地就跟来了。
不过她并没有上桌吃饭,是李光银的姐姐李蓉生生把她拖到桌子上来的。
李光银父母,他和他姐加上万峰和漆韵丽,六个人坐了一小桌。
起先吃饭的时候大家相互还略显拘谨,但随着宴席的深入,酒精含量的增加,谈话也就逐渐活络起来。
待到吃完饭,饭桌上的人相互之间已经非常的熟悉了。
这里的冬天在这个节骨眼上到下午四点多钟就开始天黑。
万峰和李光银从家里出来送漆韵丽回家。
“你叫万…万什么来着?”
“万峰。”
“咱们过两个月真的是同学?”
“这有什么奇怪的,你念八年级,我也念八年级,这里就一个地方能念八年级,你说我们会不会是同学?”
很符合逻辑,没任何问题。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我还以为你会算命呢。”
女人的脑袋就是简单,这么简单的逻辑都想不到。
“漆韵丽…”
“漆鲜花!”
这个女人对鲜花到底有多么执着呀?
“漆鲜花!我就不明白你本来的名字多么好听,可你非要改成鲜花,你知道民间一句谚语吗?”
“什么谚语?”
“鲜花插在牛粪上,意思呢就是比喻你将来找到的男人会像牛粪一样平淡无奇,所以你改这个名字将来非找堆牛粪不可。”
“你才是牛粪呢!”这货竟然说她将来要插在牛粪上,这不能忍。
“呵呵,你说我是牛粪?你可想好了,这意思是你这朵鲜花将来准备插到我这堆牛粪上了?”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漆韵丽有点疑惑,
似乎哪里不对劲儿?
…
龙江的冬天其实是非常枯燥的,将近四个月的猫冬时间对人来说是一种煎熬。
在寒冷的天气里男人们如果不赌钱也确实没什么好玩的东西消遣时间。
小孩和少年们倒是比大人快乐的多。
万峰白天和一群半大小子踢足球,晚上就憋在家里看电视。
现在他就趴在小屋的炕上手里拿着一封信。
这是刚才邮递员送到连部的。
在他回家后的第十天终于收到栾凤的来信了。
想念中的峰:
来信已收到,看到你的信我激动的眼里哗哗滴…
这什么嗑呀?光眼里哗哗滴难道没掺和鼻涕?
…打从你走了以后,我就像漩涡里打转的树叶一样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干什么事情都没有精神,感觉这身体都不像是自己的了,晚上经常半夜半夜睡不着…
漩涡里打转的树叶?
这比喻是谁教的呀?
这娘们不会现在开始看爱情小说了吧?要不她哪里去倒腾来这么个比喻?
想一想八三年好像没什么爱情小说呀!
我们家的房子租给我姐姐住了,她们已经把全家都从黑礁办回洼后了,张海这两天正在给她们办落户手续。
她们已经看好了一个地方,准备明年春天起一座带厂房的大屋。
我和爸妈搬到咱们的新房子里住,可是你不在这里,就是炕烧的再热心也是冷的。
我多想晚上握着温度计入睡…
万峰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往小屋外面看了看。
好在家里人都在大屋,弟弟在外面踢球,妹妹不知跑哪儿去了,只有他一个人缩在小屋里。
这该死的娘们怎么什么词都往外捅,这词竟然也写到信里了?
…我非常的想念你,想念你有力的拥抱和热列的蚊…
?这蚊是什么鬼?蚊子?老子像蚊子一样热烈地拥抱她?
这是什么比喻?
想了半天,万峰才明白那是吻。
吻这个词还是万峰教给栾凤的,农村人管吻叫亲嘴,这个听着比较庸俗。
于是万峰告诉她吻是怎么回事儿,连讲解带示范。
只是万峰只教给了栾凤这个词的发音,但并没有时间教她怎么写。
这货就用个蚊代替了。
那怕你用个稳定的稳代替也比这个蚊强呀。
…最后,希望你快点回来看我。
不许泡嫚,不许勾三搭四,不许打架,不许…
此致,敬礼!
信写的很平很白,比小白文还白。
但是万峰看了心里却思绪翻滚,尤其最后那十多条不许更是让他哭笑不得。
傻娘们,远隔千里,我就是干什么你到哪里去知道?
第六百五十六章 上职高的理由
万峰马上就给栾凤写了一封回信,洋洋洒洒写了好几千字,估计栾凤看完一定会头昏脑涨的。
在这封信发走的十多天后,栾凤的信又来了,与万峰七八页信纸的容量相比,栾凤的信就干巴巴的一页。
写信对栾凤来说一定是一件比生孩子还难的事情。
在二人的书信来回交往中,八三年的春节悄无声息地来了。
春节和以往的春节没啥大的变化,在大林子这一地区人们身上穿得新衣服依然是前进服,颜色依然是蓝绿,吃得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放的鞭炮则多了一样叫双灯的东西。
和二踢脚差不多,点燃随着砰的一声一红一绿两个圆球上天,然后无声无息。
远没有后世的双灯到天上还有两个响。
其余的在万峰的记忆里还真就没有出现变化。
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花不同。
虽然变化不大但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新年联欢晚会。
当时的电视节目除了雷打不动的新闻联播外,其余的节目很不丰富,像联欢晚会这样的节目更是凤毛麟角。
有时电视上出现两个穿长衫的说相声都是非常稀奇的事情。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八三的央视春晚就像平地一声惊雷般走进了千家万户,它以非常长的时间,丰富的节目和对当时国人来说新颖的方式一炮而红。
虽然主持非常业余、节目编排比较混乱单调,但这不能阻挡它走红。
从这一年开始,春晚就成了每年春节电视里一个无法中断的超长连续剧,一直演了三十几年。
当时因为条件的限制,舞台上的人几乎都是假唱,这在当时无可厚非,但也算是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弄得后来娱乐圈那些不要脸的艺人明明有高科技手段支持也特么假唱。
万峰家里今晚看电视的人不多,今年四十二的电视机保有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现在几乎已经达到每三户就有一台电视的比例。
因此在万峰家看电视的只有金兴斌一家人。
老金这货一年到头瞎几把张罗,连电视机都买不起,万峰记得直到他家离开四十二他家都没有电视机。
如果这货腊月带他上山打猎,说不定他家现在就有电视机了。
大不了他送给他家一台。
还年轻的赵中祥面带青涩地出来开场,不拉不拉不拉地说了一些猜谜语的事情,接着一段一分钟的动画片后,第一届春晚就正式开始了。
在别人看的眼睛都不会眨的时候,万峰却看得难受无比,整台节目除了那只会吹喇叭的熊猫给他留下点印象,其余的节目看得郁闷无比。
尤其某相声演员那个宣传计划生育的相声,看得万峰尴尬症都犯了。
就他说的相声水平万峰很不明白二十几年后他凭什么敢去撕津门崛起的郭大侠?
还有那些京剧,八三年春晚的京剧是左一段右一段,大概有四五段,而且时间还超长。
万峰很不懂一个大概只有首都人爱听的戏曲为什么会年年在春晚上占据那么大的比重?首都人爱听就等于全国人都爱听了?
幸亏后世有无数的电视节目可以调换,否则这还不郁闷死。
不知不觉就到发紫的时候了。
万峰鞭炮是买了不少,但是他自己却没什么放的心思。
父亲和老弟这回是过瘾了,手都冻挠钩了跑屋里暖和一会儿再乐颠颠地跑出去放,乐此不彼。
万峰才不出去放呢,坐在炕上给妹妹和母亲发红包。
母亲的红包里是十张十元,妹妹的红包里是一张十元。
这回万芳不乐了,她认为她红包里的钱少,吵吵着再来一张。
当这是喝啤酒有再来一瓶,这玩意可没有再来一张。
往常年栾凤都会来这套,她不是再来一张而是再来一个,一个红包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胃口,她总是赖皮赖脸的连要带抢的要好几个红包,可是今年…
万峰眼前一阵恍惚,突然之间就感觉没情没绪的,发完红包就回小屋睡觉去了。
往年和栾凤在一起的时候他还有个守岁的念头,今年剩了孤家寡人根本就没一点守岁的想法,连岁也不守了。
二月十三号初一,二十七号十五。
等过完正月十五也就该开学了。
现在是八年级下学期,不管怎么样这半学期都是要混完的,最低也得有个初中毕业证吧。
但是初中后要不要去上高中万峰就有点犹豫了。
当时他面对的有三所高中。
地处北安的重点高中,不用问这和他没什么关系,根本考不上。
第二个就是处于吴县城里的第二中学,这是普通高中,如果万峰稍微努点力,考上普高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再往上估计就没什么用了。
考大学万峰绝对认为自己考不上,当时的大学是正经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了就是考上了,考不上就是考不上。
考上了一马平川,考不上回家务农,根本就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技校专科供你混文凭。
万峰不认为自己能考上大学,也没那个志向。
最后供他选择的就是职业高中了。
职业高中是红色边江农场自己创办的,七九年创办的,地点在红色边江农场总部也就是一分场小五家子,在龙江上游距离思吉屯五六十里处。
虽然教育部承认学历和文凭但是相当不正规。
用万峰的话说好人在这个学校里会学坏了,坏学生就学得更坏了。
到万峰进入这所学校的时候,这所学校是开办以来的第四届。
头一届这个学校还是挺正规的,但是到了第二届第三届就开始乌烟瘴气了。
这一世万峰之所以还选择这所学校,主要是这里离黑河比较近,从小五家子沿龙江北上,三个小时的客船就能到达黑河。
冬天坐客车也不过两个小时。
他要在这三年高中时间里,在黑河结交几个重要的人物还要屯一些货物。
这大概是他这一世到这个高中念书唯一能说得过去的理由。
第六百五十七章 培育花苗
在去高中之前,他必须得在大林子中学把八年级的下班学期糊弄完。
三月一号开学这天。
和万峰预想的一样,他被分配到了左边第一趟座位的第四排座位坐,厹程萍和他是同桌,漆韵丽在他前面一排。
厹程萍惊讶地看着万峰坐在她身边的空位上,还真和这家伙坐同桌了。
“还真和你坐同桌了。”
“我都说了我会算命,哪天给你算一卦怎么样?”
厹程萍摇头,她才不算命呢。
万峰的班主任是一个姓钱的去年才从师范毕业的老师,一生气有点爱身体发抖。
班级里以前的学生头是吴华阳,在万峰到来后就和平地转到了万峰的手里。
吴华阳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搞头的人,这货在三十年后竟然成了全国十大农民。
万峰在此时一点也没法把他和三十年后的全国十大农民联系在一起。
三十年后,作为大林子农机合作社的理事长,他两次当选全国十大农民。
在吴县和黑禾地区,